第44章 为大王贺!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汴梁,寸土寸金的金梁桥街。蔡京府前,站着一大群仆从,小厮。
不一会儿,十余人马护送着一个人来到府前。
这些护卫一个个看上去极其雄壮,虽然没有披甲,但一看就是甲士。
而且眼神锐利,即使到了蔡府门口,也没有露出卑怯神色,而是好奇地打量。
蔡京这宅子,实在是太气派了,让人一眼看了,颇有一种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感受。
老都管看着人群中有一个年轻人,长得十分像小郎君蔡衎。
他刚要去打招呼,只见那些骑士和年轻人叉手抱拳,就转身离开了。
年轻人这才转身,笑道:“蔡叔。”
“不敢当,不敢当,还真是小郎君啊,这可是英武了许多。”
蔡攸今年四十八岁,与原配生了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蔡衕、蔡徽、蔡行和蔡术。
等到原配过世,娶了小他十八岁的宋氏为续弦,又生了蔡衎。
还有一个妾室生的蔡衡,年纪很小,被宋氏养在身边。
蔡衎被陈绍留在太原,照顾有加,虽然没有像他两个哥哥一样成为机要书记,但却放在太原府中,让他跟随李唐臣继续读书,顺便为官。
河东如今的局面,那真是锻炼人,你想想周围全是一群野心勃勃,激情四溢的人杰,在那里干大事。
身处其中,哪怕是随波逐流,都是最汹涌澎湃的波浪。
而且河东官员,也都没有人小觑他们,尽管有些风言风语传出。
但是就像是曹操旧事,谁也不敢小觑蔡京这几个孙子。
当年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夫人貌美,曹操杀了吕布之后,秦宜禄投降,曹操纳其妻为妾,杜氏先后为曹操生下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但是杜夫人以前所生的儿子秦朗被曹操收为养子,视为己出。
秦朗虽非杜氏与曹操的亲生子女,但也在曹府中长大,成年后官至骁骑将军,深受魏明帝曹叡信任。
所以河东众人,非但不敢嘲笑他,甚至还高看他一眼。
毕竟代王如今是个什么地位,大家都心知肚明。
蔡衎跟几个家奴问起蔡京的身体,大家都说还不错。
他赶紧来到内宅,在门外整理了一下衣容,这才迈步进去。
蔡京正坐在大堂上,头发花白,白锦束额,看着确实精神不错。
蔡衎上前行礼,蔡京满意地点了点头,他阅人无数,从一个人的精气神,就能瞧出很多东西。
蔡京以前忙的焦头烂额,教儿育孙,从来不是他的重心。
但是如今,他却越来越重视这个,见到这个孙儿让他眼前一亮。
“坐。”
两人坐下之后,蔡京马上问起太原的事,蔡衎侃侃而谈,说的头头是道,条理清晰。
而且言辞间,总还能夹杂着自己的一些见解,让蔡京更是欢喜。
想起大儿子来,他不禁有些后悔,自己早年对子女太不上心。
老了之后,要考虑身后事了,才发现几个儿子都不堪大用。
蔡攸能活,他就满足了,毕竟陈绍当初坚持上书要杀的几人,就蔡攸还活着。
陈绍能让人信服的一点,就是他上书要杀的,确实是祸国殃民,有重大罪状的。
要么是弃军而逃,要么是搞得天怒人怨,民怨沸腾.
其中全都和他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甚至童贯算得上和他有些香火之情,陈绍却坚持要杀,其他构陷过定难军的,他反而能有容人之量。
大道为公,在中原这个地方,就是会有名望加身,好处是看不见的,但非常之重要。
真正有才干的人,在选择的时候,会因此产生倾斜。
最后蔡京不动声色地问道:“你在河东这么久,可曾听说过太上皇的消息?”
“上皇?”蔡衎笑了笑:“上皇好似是联络了一些官员,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定难军不在乎。”
此言一出,蔡京都怔了一下,但是他看蔡衎却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蔡京心中叹了口气,定难军这个团体,如今的自信心已经到了顶点。
如此也好,只要内部有这种精气神,早晚能成就大事。
而蔡家的小辈,要在自己寿终之前,至少成长起一个来。
才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长盛不衰。
立人要重于立功啊!要说立功,蔡京自问可以给陈绍做的事情很多,但是他怕自己身死之后,所有的情份就都消散了。
想到自己还有两个孙儿,也在陈绍跟前,蔡京心中就有了些底气。
虽然那两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不争气,但是孙子辈还是好的,有机会成材!
蔡京笑呵呵地让人去准备酒菜,顺便将家中的小辈,还留在汴京的都召集起来。
此时他也注意到一件事,陈绍正在派越来越多的官员,进入汴梁城。
——
太原府,陈绍专门设宴,庆贺完颜娄室被阵斩。
完颜娄室,那是女真大将,将其斩杀是大功一件。
他让代王府的官员,专门写了王札前去表彰,并且让李孝忠将立功将士名单快些提交上来,写好申闻状,自己好上奏请功。
此战算是砍断了西路军的胳膊,斩杀女真甲士近五千,又俘获大把的契丹兵。
收复河北全境,以及幽燕部分领土。
这些地盘如今可谓是满目疮痍,又是需要尽快恢复民生。
李唐臣就在陈绍旁边,两人正歪着头,商量此事。
“河北之事,最大的问题是百姓们信不信我们能守住边境,不让鞑子再次南下。”
“否则的话,他们宁愿逃往河东、山东或者南边,也不愿意回乡生产了。”
陈绍点头道:“此番正值秋收,河北闹了一场鞑子,我看粮食也成问题。若不想办法,会饿死几十万人!”
大宋赈灾的惯用手段,是把流民招募为兵。
这很不靠谱,但是大宋一直是这么干的。
不光是赈灾时候如此,大宋剿匪的惯用办法,就是把匪招募为兵
冗兵,不是平白就冗的,这都是大宋辛辛苦苦给自己冗来的。
陈绍端着酒杯,想了一会儿,说道:“此事没其他办法,必须让百姓们安定下来,开始生产。”
要是全张着嘴吃白饭,那得填进去多少的粮秣。
李唐臣说道:“那就只有以工代赈,河北能动的工不少,我看运河就很有必要。”
陈绍点头道:“不错!将来要收复幽燕,要打郭药师,还要继续北伐,这都需要一条畅通的运输线。不光是运河要修,道路也要修,以工代赈,先把这个冬天熬过去再说。”
如今很多河北的士绅豪族,都扎堆躲在河东不回去,他们也是被鞑子两次南下搞怕了。
陈绍得让定难军给河北打出信心来。
让河北百姓,能够安心返回故土,那就要再下幽燕几城,构筑完整的防线。
“以进攻来代替防守,前锋兵马的兵刃所在,就是防线,如此一来,百姓们才会相信我们。”
幽燕这个地方,离开中原已经太久了,运河早就中断。
将来即使拿回来了,也要挖掘运河,整饬道路,让幽燕重新有了和中原链接的纽带。
慢慢地融合,回归中原。
虽然刚刚收复河北,但是陈绍确实是已经开始筹备收复幽燕之后的事了。
定难军正是气势如虹的时候,此时就算是陈绍想停下来,他手底下的那些将士也不愿意。
如今河东这些文官,同样会不满。
秋高马肥,正是厮杀的时候,幽燕大地很快就将迎来一场场的恶战。
陈绍站起身来,对着满堂的官员说道:“来,我们满饮此杯,为前线将士贺!”
就在此时,一个健妇匆匆跑来,在堂中喊道:“恭喜大王,王妃生了!”
李唐臣赶紧问道:“是男是女!”
“母子平安,母子平安啊!”
堂中哄得一声,响起阵阵喝彩欢呼。
李唐臣哈哈大笑,带着众人,向陈绍敬酒道:
“恭喜大王!”
这真是去了在场人一块心病。
得亏是陈绍年轻,看上去也健康。
否则的话,单就宗族不旺,人丁不兴,还不培养义子这件事,就能让人心散了。
人群中,众人又都看向种师道,向他贺喜。
种师道也是一直点头,眉眼间似乎是有喜色,但仔细看的话,又好像没有。
此时他知道,种家已经上车了。
有了这个孩子,即使陈绍败了,种家将来在大宋,也不会得到信任。
他心中其实远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平静,只是带兵五十年,养出的喜怒不形于色的沉稳罢了。
种师道心中,也隐隐有了一丝希望。
这是一个给所有人,带来希望的孩子,有他们种家的血脉。
一向沉稳少言的种师道,突然一甩衣袖,站到最中央。
所有人一下子都安静下来。
种师道双手抱拳,微微弯腰:“功盖万世者,不患无嗣!为大王贺!”
其他人纷纷弯腰,齐声道:
“为大王贺!”
“为大王贺!”
“为大王贺!”
——
代王府内外,都有很多的宾客。
陈绍回到内宅的时候,她们依然没有离开。
虽然见不到王妃母子,但总得来看看。
李唐臣、刘继祖的夫人携手而来,陈绍进来时候正好遇见,两人起身行礼。
陈绍又以晚辈礼回礼,笑着让李玉梅和刘采薇一起招待客人。
按理说男主人要避女客,但是陈绍一向不在意,女客们也不在意。
代王是个彬彬有礼的人,至少在大部分人眼中是这样的。
陈绍迫不及待地来到种灵溪房中,此时几个妇人如临大敌,守在门口,谁也不让进。
看到是自家老爷来了,这才放了进去,并且小声道:“林娘子说人多了不好。”
“说的很对。”陈绍点头道:“好好守着。”
两个妇人一听,顿时有了精神,荣誉感满满。
陈绍为人一向谨慎,种灵溪房中的丫鬟仆人,全都是从种家带来的。
就算是宋氏身边,也都换上了他的人。
代王府很多丫鬟,来源大概有三个。
一是当年老朱亲自挑选,祖宗八辈查的清清楚楚的羌女,作为朱令三姐妹的嫁妆一起来的。
二是他最心腹的亲卫,没藏部的羌女,没藏部因为是最早投奔陈绍,他们入伙的时候,陈绍才刚刚起步。所以这一部的年轻人,甚至很少有上前线的,大多都是作为陈绍的亲卫。
三就是刘光烈严格挑选的,西北的孤儿,进到代王府基本就是把这里当家了。
如今王妃生下一个儿子,府上也是皆大欢喜。
进到卧房,陈绍意外发现,环环的状态还不错。
有个专业的女郎中,贴身照顾就是不一样。
见陈绍进来,她顿时有些委屈,扁着个嘴就要哭出来。
陈绍赶紧上前,握住她的手,笑道:“辛苦你了。”
“疼”环环咬着嘴唇,可怜兮兮的样子,并不像个母亲。
今天她可是个大功臣,等于是给整个定难军上下吃了一颗定心丸。
陈绍只是柔声安慰,哄了一会儿,环环就破涕为笑。
林娘子在一旁,看的啧啧称奇,心道大王这么高贵的身份,没想到竟然能放下身段哄妻子,王妃确是个有福气的。
“我去看看咱们的儿子。”
环环点了点头,额头又出了层汗,林娘子见状赶紧过来,给她轻轻揉着肚子。
陈绍走到隔壁小房间,折氏和李师师在,奶娘正在喂奶,见陈绍进来也不躲避。
陈绍见阿锁也在,就走过去抱在了怀里。
李师师笑道:“恭喜郎君。”
“同喜同喜,你也快了,再给我生个!”
折氏笑吟吟地说道:“今日来贺喜的人,络绎不绝,我们折家也来人了。”
府谷折家,已经把很多族人搬迁到太原,陈绍早就知道。
但是他不认为,折家会就此放弃府谷,这件事也急不得,缓缓图之即可。
陈绍笑道:“难得见着,你没留下住几日?”
“我让她们带几个年纪相仿的折家女孩儿来,我和阿锁一起养着,也给她寻个玩伴。”
“你养的可精细?”
“你说呢?”折氏努嘴道:“你看我女儿养的好不好。”
阿锁养的好不好,和折氏关系真不大,但陈绍只是哈哈笑道:“好好好,多要几个来就是,咱们养得起。”
阿锁见他身上,缠着个海棠形绦环,是用玉制,雕刻成海棠花形状,中间穿孔,系结绦带,有很多亮晶晶的金珠。
她好奇地用小手去抠。
陈绍见状,直接解下来,把海棠绦环都拿下,给女儿去玩。
阿锁咧着嘴笑了起来。
见他如此疼爱女儿,李师师心底的忧虑也没有了,生儿生女,郎君都是一样喜欢。
她轻轻抚摸着自己的小腹,心底充满了憧憬。
很快,她也要给和自己天下第一好的小郎君,生一个孩子了。
http://www.hlys.cc/25784/2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