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历史不是爽文 >第29章 历史不是主角的历史,而是人民的历史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9章 历史不是主角的历史,而是人民的历史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年少的时候,每当看到历史书中的,秦始皇统一华夏,汉武帝横扫匈奴,魏蜀吴三分天下,唐太宗万国来朝,明太祖再造华夏,心里少不了心向往之,大丈夫当如是也。

  成年后,当我看到,湖南的一位故人,亲手推着他挚爱的人民走向历史舞台,题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那句话,让这片土地知道人人皆可屠龙、人人皆可成龙,什么王侯将相,什么百代王朝,都不及人民在历史中的份量。

  也因为他,中国的历史走向从个人英雄主义引领历史发展,转向了民族集体主义推动历史发展。所谓的朝代更迭,政权交替,与其说是历史的发展趋势,不如说是民心的理所当然,唯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唯一的推动力。历史不是英雄的历史,不是主角的历史,而是人民的历史。

  穿越爽文最大的问题,是认为主角一出场,历史就该围着他转。朝堂上的敌人是他的陪衬,天下的百姓是他的道具,帝王将相不过是衬托他才智的布景。但真实的历史从不为任何一个人停留。曹操死了,三国照分;朱元璋死了,明朝照旧;张居正死了,他的改革被迅速清算,旧制复燃。

  没有一个人能“成为历史”。他充其量只是“参与历史”。哪怕你做出了划时代的事,哪怕你封侯拜相、平定天下、改革百年积弊,历史也不会因为你停顿哪怕一秒。历史不是你的剧本,不是你的纪念碑,不是你的个人传记。

  它是一条不停流动的长河,所有个人——英雄、暴君、贤臣、小民——都只是它一刻的浪花。

  权谋小说中,主角一旦夺权成功,便成为“千古一帝”“中兴之主”“神机妙算”。读者欢呼,作者点赞,仿佛英雄之名天降于世。但你可曾问过:这些英雄的功绩,是靠谁完成的?

  刘邦打天下,靠的是陈胜吴广点燃的火种和成千上万揭竿而起的农民军;

  李世民玄武门夺权,靠的是一批誓死追随的玄甲卫;

  朱元璋统一江南,靠的是无数饿死累死病死的百姓背着军粮、挖战壕、送情报;

  英雄的每一次加冕,背后都是万人的祭坛。你看见了金銮殿上的荣耀,却看不见白骨堆里的呻吟。

  你称之为“伟业”,他们却称之为“劫难”。

  你讲的“改变历史”,其实只是对人民命运的重新书写。主角总想“改变历史”,避免战乱、提前改革、扳倒奸臣、救下一位名将,最终书写出一个比真实历史“更好”的版本。

  但你可曾意识到,你改写的从来不是“历史”二字,而是无数活生生的人的命运。

  你提前发动战争,是几十万人提前死亡;

  你取消一次科举,是成千考生一生尽毁;

  你搞一次“计划经济试验”,是数省百姓断粮半年;

  你大力兴修水利,是沿线移民流离失所、无人问津。

  “我只是想避免某场战役失败”——这是你主角的动机;

  “我们因此被征调上前线,孩子饿死家中”——这是历史里真正的声音。

  “改变历史”的代价,从来不在主角身上,而在那些你看不见的人身上。

  主角不是轴心,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体。权谋小说永远围绕“主角个人”的命运展开:起于乡野、入朝为官、步步高升、敌我分明,最终成为定鼎天下的核心人物。

  这种叙述模式忽视了一点:历史的主体,从来都不是你

  真正推动历史滚滚向前的,不是哪个谋臣、将帅、帝王、奸臣,而是人民。

  是百姓种田供粮,才让国家运转;

  是工匠冶铁造甲,才有战役胜利;

  是文人起义造反,才让王朝更替;

  是无数不知姓名的官吏日夜批文,才让制度维系;

  是万千母亲、父亲、儿女,在风雨中一日三餐,撑起这个世界的活着。

  没有他们,一切“主角视角”都是空中楼阁。

  你以为你是“历史的关键人物”,可你不过是某个结构节点上的一枚小石子,掉了也不耽误河水继续流。

  穿越小说里主角总能预判未来,知晓哪个人会反、哪个改革会失败、哪个战役会翻盘,因此从容布局,洞察全局,如上帝般俯瞰。但历史最残酷的地方就在于:它永远充满不确定性,永远不会告诉你正确答案

  有多少失败的帝王,做每一步都自认为“对”,到头来却亲手埋了江山;

  有多少身处历史中的人,拼尽全力做事,最后却背上黑锅、遗臭万年;

  有多少一次看似“对的决策”,因为天灾、叛变、误解、时间差而功亏一篑。

  历史不是线性的、可控的、可预测的,而是混沌的、非线性的、充满偶然性的系统工程。

  你主角再聪明,也只能看到当下这几步。你能预测天下几十年的走势?笑话。

  你不过是在无数不确定之中,做了你以为“对”的决定,然后把后果强加在人民身上。

  人民的声音,不在史书里,却撑起了整个世界。史书里记的是帝王将相、谋臣猛将,几乎没有写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但没有他们,历史根本不会成立。

  大旱年,农夫如何忍饥;

  战乱时,妇女如何避难;

  瘟疫来,郎中如何以命救命;

  赋税重,父亲如何舍饭给儿子吃;

  新政起,读书人如何辍学改行求生。

  你以为他们沉默,其实他们日日呐喊;你以为他们无足轻重,其实他们用双手撑住了国家的底座。他们没有进史书,不是他们无能,而是史官无笔。他们没有在穿越小说中活过一行字,不是他们不重要,而是主角太自恋。

  历史里最厚重的那层,不是金銮殿,不是皇帝语录,而是他们的柴米油盐、人间冷暖、生老病死。

  不是所有人都能“选择”,大多数人只能“接受”。主角有一个最大的特权:选择。他能选择参政还是隐居,能选择投敌还是立功,能选择改革还是观望;他能选择官职、婚姻、道路、敌友、乃至天下归属。

  但历史中99.9%的人,是没有选择权的。

  他们只是出生在了这个时代,便必须承担它的一切:

  战乱来了,只能逃;

  皇帝征粮,只能交;

  饥荒到来,只能挨;

  政策变化,只能忍;

  被抓当兵,只能上;

  上战场了,只能死。

  他们甚至没资格问一句“为什么”。

  你写的世界,是“主角的意志”;

  他们活的世界,是“制度与命运的夹缝”。

  你可以主宰自己的剧情,他们连“拒绝”都没有资格。

  穿越者最大的执念是“我要让历史记住我”,立功、封侯、改革、治国、名垂青史。但历史里真正的人,只想活下去。

  你建功立业,是为了千秋万代,他们交税种田,是为了今晚一顿饭。

  你在朝堂纵横捭阖,是为了掌控天下,他们在农田施肥浇水,是为了不让老婆孩子饿死。

  你计较的是“人类命运”;他们盘算的是“柴火够不够”。

  你想要的是“铭刻青史”;他们希望的是“孩子能活到明年”。

  他们从不想做英雄,只想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你却硬要让他们为你的荣耀付出一切。

  他们没必要记住你,你也不配让他们记住你。

  小说结尾总是“主角胜利,登基称帝,坐拥江山美人”。

  但在历史的真实轨迹里,真正重要的问题不是“谁赢”,而是“谁活下来了”。

  这就是为何:秦始皇赢了六国,但最终被人骂为暴政;隋炀帝修通运河、制度进步,却因民不聊生而身死江都;朱元璋立国伟业,却留下“酷法峻典”的恶名;张居正整顿财税,使大明一度强盛,却被清算成“奸党”;陈胜吴广未成功,却点燃了平民意识;无数平民起义失败,却将“权力不是唯一合法性”的理念埋进后世心中。

  成败在一时,命运在长河。历史不是“主角登顶”的终局,而是人民能不能继续“活着”的起点。

  你赢了历史,但历史不一定会记住你。

  他们活了下来,就值得被历史写进血脉。

  当你写“我拯救了历史”,请先记得你不能代表人民。穿越小说最后一句常是“我改变了历史”“我拯救了这个国家”。但请记住,国家不是你一个人的。历史不是你能改写的。人民也不是你能代表的。

  你以为你在做选择,其实是千万人不得不随你承担;

  你以为你在做改革,其实是千万人没能力说“不”;

  你以为你创造了盛世,其实他们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你不是神。你不是救世主。你不是“真命之人”。

  你只是一个人。

  而那些真实的百姓,才是历史真正的主角——他们沉默、他们普通、他们不求上青史,只求活得像个人。

  写历史,不要再只写帝王将相、忠奸黑白、胜负之局。

  请写写他们——那些真正走过来的、活下来的人。

  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喜欢历史不是爽文
  http://www.hlys.cc/26100/1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