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质疑(二)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村民们听了,都默默低下了头。

  杨开继续说道:“村里办企业的目的是想让大家过更好的日子,而办企业就需要钱,所以才想着让大家一起参与。

  但这个钱不是白拿的,会根据大家的金额按照份额折算成股份。”

  杨开看到村民们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便拿起开始解释:“婶子、叔伯们,比如说你出了十块钱,这十块钱就占咱们企业总资金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就是你的股份。

  如果企业赚了钱,就会按照这个股份给你分红。

  就像咱们种地,你种的地多,收成好的时候,分到的粮食就多,这是一个道理。”

  见大家还是满脸迷茫,杨开只好说:“假如总投资是100元,你投资十元,那你就占股百分之十。

  咱们以一年为例,假如今年的净利润是1000元,按照股份分红,那就会得到100元。

  净利润是什么?就是扣除投资本金、人工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剩下的钱就是净利润。”

  杨开解释了好一会,才给大家解释清楚,接着说:“既然是投资,那肯定要承担风险,谁也不敢百分百保证一定会赚,但大家把该做的做好,我想肯定是会有收获的。

  咱们村有这么多土地,这么多劳动力,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相信这个企业肯定能办好。

  投资项目我已经想过了,那就是大棚种植,这个大家以后就知道了。”

  村民们开始交头接耳,有的眼神里有了一丝心动。

  这时,村里的老会计站了出来,他推了推自己的老花镜,说:“杨开啊,你这想法是不错,可是这办企业要办手续,要找销路,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啊。”

  杨开笑着说:“爷爷,您说得对。手续方面,我会去跑,我在外面也认识一些人,他们能给我指点。

  销路的话,咱们可以先去周边的县城销售,先打开本地的市场。

  等产品好了,再往大城市去推广。”

  杨民也恢复了神色,说:“大家都好好想想,这是咱们村改变命运的一个机会。

  咱们不能总是守着这几亩地,一直穷下去。

  杨开这孩子有想法,也有能力,他愿意带着大家一起干,我觉得咱们应该给他这个机会,也给咱们自己一个机会。”

  谁成想,他的话音刚落,刘婶的声音再次响起:“说了半天还是一堆废话,还是没说赔了怎么办?”

  刘婶双手叉腰,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不达目的不罢休。

  杨民再次被气的脸色涨红,他刚要说话,杨开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角。

  杨开说:“刘婶,我还是刚才的话,是投资就有风险,谁也没法保证稳赚不赔。

  但是刘婶的担心也有道理,所以咱们才开会讨论,而且这个投资不是强制的,参与与否大家自己根据自家的情况自己考虑清楚,没人强迫大家。

  投资的人都需要签合同,同时,村里也会邀请政府人员监督。

  我把丑话说前面,投资只有这一次机会,到时候参与的人分钱时,那些没投资的人可不要眼红,也不要闹事。

  即使你闹事也没用,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应有的后果。”

  刘婶被怼,脸色有些不好看,还准备开口,杨民说:“来福家的,管管你家婆娘,大家在讨论事情呢,不是和你吵架。

  你们家不想参与可以不参与,不要打扰其他人。”

  杨来福只好尴尬地扯了扯刘婶的衣角,刘婶哼了一声,不再作声。

  这时,一个村民说:“杨开,你去年不就在村里开厂吗?你现在都开小汽车了,应该有钱。

  要我说还不如你在村里投资建厂,也就没那么多事了。

  咱们只要去你那里做事,你给工钱就好了。”

  说话的是村里一个贫困户大叔,他常年在地里劳作,背都有些驼了,脸上满是皱纹。

  杨开看了眼说话的大叔,笑着说:“叔,汽车是我们公司给我配的,我个人其实也没多少钱。

  而且现在国家的政策也不允许私人来办企业,我可不想再被当做投机倒把抓进去了。”

  接着,其他人又提出一个个问题。

  有的问如果企业办起来了,家里的孩子能不能到厂里帮忙顺便学技术;

  有的问要是产品卖不出去,能不能换别的产品做。

  杨开都一一给出解释。

  “叔伯婶子们,如果孩子到厂里帮忙,只要遵守厂里的规定,我们肯定欢迎,还会安排有经验的人教他们技术。

  要是产品卖不出去,我们肯定会提前做好市场调研,不会盲目生产。

  如果真的不行,我们也会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种类。”

  等大家不再提问了,杨民说:“好了,今天的会就开到这里,大家回去好好想想。

  想要参与的,大家赶在正月十四晚上之前到我这里交钱登记,过时不候。”

  村民们开始慢慢散去,一边走还一边低声讨论着。

  杨开看着村民们的背影,心中有些忐忑。

  说实话,这个决定对于整天和土地打交道、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来说是一辈子的大事。

  对于村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村民们有疑虑是正常的。

  杨民拍了拍杨开的肩膀说:“别太担心,今天的情况比我预想的要好,最起码大家都在认真思考这个事情了。”

  杨开点了点头说:“是啊,希望大家能看到这个计划背后的潜力。”

  说实话,杨开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还亲自参与,一方面是想改变村民现在的生活,一方面是报答村民去年的恩情。

  当然了,如果最后大家不同意,杨开多少会有些失落。

  但机会给大家了,没人珍惜,那以后他也不会再当出头鸟了。

  回家的路上,村民们分成了几个小群体。

  一个大叔对着同行的人说:“我觉得杨开这孩子靠谱,他在外面闯荡过,见过世面,我想试试。”

  而刘婶则在另一群人中嘟囔着:“我还是觉得不靠谱,这钱要是打了水漂可咋办。”

  杨来福无奈地说:“你就别一直念叨了,咱们回家再好好商量商量。”

  杨开刚回到家里,杨强父子和大伯一家就来了。

  杨开请大家坐下,大伯坐在椅子上,身子前倾,急切地问:“杨开,你刚说的投资主要是做什么?”

  杨开说:“大棚种植,简单来说就是反季节蔬菜,比如一般白菜萝卜等后半年才有,而我们利用大鹏技术,年后就开始种植,那么经过两三个月,最迟在五六月也就可以售卖了,而且价格肯定比冬天的贵。”

  大伯母听后惊呼:“这怎么可能?白菜都是下半年才可以种的。”她眼睛里满是怀疑。

  杨开耐心地解释说:“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这就是大棚种植,是科技的魅力,到时候我会请一些农业专家,我们只要按照他们的要求,肯定会成功的。”

  杨强父亲听后问:“那这个事能做?”他的手不停地摩挲着衣角。

  杨开笑着说:“爷,强子回来肯定给你带钱了,我个人的意思是你完全可以放心投资。”

  杨强父亲听后喜笑颜开,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他说:“好啊,好啊,杨开你有见识,你说能做那就肯定能做。”

  大伯听后也若有所思,他点了点头,仿佛在心里权衡着利弊。

  两家人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也就没多待,坐了一会就回去了。

  杨开把他们送到门口,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转身回家。

  没成想,过了一会,离自己近的几个同宗也来打听消息。

  杨开把他们迎进屋里,大家围坐在堂屋的桌子旁。

  杨开简单给大家说了大棚是什么,他拿起桌上的一个碗,比划着说:“就像这个碗把菜罩住一样,大棚就是一个大罩子,能调节里面的温度、湿度,让菜在不合适的季节也能生长。”

  然后委婉建议大家有钱就多投资一些。
  http://www.hlys.cc/26240/6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