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七百一十章 纺织浪潮(1)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七百一十章 纺织浪潮(1)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端坐于大庆殿上,赵煦居高临下,俯瞰着满殿的文武大臣。

  老实说,场面非常震撼!

  因为是正旦大朝,所以,所有在京文臣京官以上、武臣大使臣以上,以及六统官、三卫官、环卫郎们都来了。

  乌泱泱,足足数千人。

  于是,不止是这大庆殿内,站满了大臣。

  便是殿外,也是站满了来朝贺的大臣。

  所有人都是规规矩矩,依着礼法,一板一眼的做着他们应该做的标准动作,走着他们早已经排好的程序。

  这是传统礼法的震撼之处。

  即使赵煦在现代留过学,见惯了大场面,内心依然生出了些许的沉醉。

  这也就难怪,封建帝王们,总是好大喜功。

  追求着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譬如说万国来朝,四夷宾服。

  而且是前仆后继,一个又一个的重蹈覆辙。

  即使是上上辈子的赵煦,也曾沉浸其中。

  也做过,仅仅因为一个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国家来朝贡,就大喜不已,赐下远远超过其贡物十倍、百倍的赏赐。

  以求千金市马骨,招徕更多的贡使,妆点大宋的绍圣盛世。

  好在,赵煦在留学十年,已是堪破了这一重谜障。

  所以,当那些打着各种旗号的使团,来到殿上的时候,他依旧是面无表情。

  直到礼部的官员,将一队自称是来自大食麻啰钵国的使团,带到殿上。

  赵煦才终于严肃起来。

  为什么?

  假若对方的身份为真,那么,他们就是如今掌控着印度洋航线,并在一定程度上垄断大宋与欧洲海上贸易的大食王国。

  其国家位置,应该就在现代的印度马拉巴尔海岸一带。

  这个地方还有个更有名的名字——科钦。

  是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老巢!

  着名的海上马车夫,觊觎并盘踞的地方,自然是个做买卖的好地方!

  赵煦为什么知道这些?

  因为南海一号沉船考古工程,他曾参与其中。

  而根据南海一号沉船考古工程的考证,可以得知在北宋末到南宋初,一条起自大宋扬州、广州、明州,经南海、占城、三佛齐,进入印度洋,经斯里兰卡、马拉巴尔海岸,进入红海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成型。

  当然,现在,这一切还在萌芽中,还未真正兴盛起来。

  就有一个问题——赵煦记得,在他的上上辈子,麻啰钵国的使团,应该是在元佑三年才会来到大宋,以尝试取得大宋朝廷许可,打通商道。

  会不会又是一队来骗吃骗喝的骗子?

  或者是一队打着大食旗号的阿拉伯商人在冒充?

  赵煦不确定。

  但他提起笔,在御前的案上的一张元书纸,写下了麻啰钵国四个字。

  想了想,他在这纸条上继续写着:着童贯去打探虚实。

  做完这个事情,他就将元书纸交到了他身边的冯景手中。

  冯景接过后,看了一下,便躬身点头。

  赵煦的这个小动作,殿上的臣子,自然是不可能发现的。

  但帘后的两宫却都看到了。

  于是,便有向太后身边的女官来到赵煦身边,低声问道:“娘娘差妾来问,官家可是有事?”

  赵煦摇摇头,道:“我无事,且回禀太母、母后,就是好奇那麻钵罗国的名字,太奇怪了!”

  但他自己心知肚明,麻钵罗就是马拉巴尔的音译。

  这是新世纪考古考证出来的。

  “哦!”那女官也没多想,只道:“两位娘娘言:官家若是乏了,可先退殿,至殿后歇息。”

  赵煦一听,当即摇头:“这就不必了!”

  “朕是天子!”他严肃的回答:“自当临朝视臣,受臣民朝拜!”

  去年的大朝会,他要守孝,不便参与。

  今年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国家大典。

  即使,大宋的正旦大朝,从国初开始就是个礼仪性质——几千人参加的大会,也就只能讲点礼仪和规矩了。

  就算是常朝、日朝,也只能讨论些大概的东西。

  自来真正决策的地方,从来都是退朝后的便殿再坐和皇帝自己召集的对奏。

  但正是因此,这种的场合,反而尤其重要、严肃。

  因为,赵煦面对的是整个天下!

  不止有在京官员,还有天下州郡,今年应当回京述职或者在京待阙的文武官员。

  这些人,大部分一辈子都和赵煦说不上话。

  大朝会这样赵煦一定会参加的典礼,也就成为了赵煦和他们建立君臣关系的少数途径。

  另外一个途径是每隔三年或者五年,举办一次的郊祭或明堂礼——郊祭、明堂礼普天同庆,所有官员,都会受赏。

  ……

  那女官退下后,大朝会剩下的时间,就在一批又一批的外国使者入殿中走向了尾声。

  当最后一批使者从殿上拜辞。

  大庆殿上的漏刻小人,敲响了代表辰正的小鼓。

  于是,鼓吹礼乐开始响起。

  韩绛、吕公着率着全体文武大臣、宗室、勋贵,集体俯首四拜,并敬献了由都堂草拟的元佑二年正旦朝贺表。

  赵煦自是说着诸如‘卿等髃臣,朕之股肱,忠勤辛劳,朕实嘉叹’之类的勉励话语。

  群臣则再拜谢恩。

  元佑二年的大朝会就在这一片喜庆祥和的欢乐气氛中结束。

  带御器械的内臣、皇城司亲从官、御龙左直的骨朵直卫兵,簇拥着两宫与赵煦,在排扇、鼓吹下,开始离殿退朝。

  群臣再拜恭送。

  ……

  目送着两宫和天子离开。

  大庆殿上的群臣,都是吁出一口气。

  他们感觉自己的腿肚子都在发抖了。

  但还是没有人敢有什么懈怠,他们三三两两,成群结队的,按照着各自班次,在有司主官的率领下退朝。

  而早已退殿,被带到了宣德门下的辽使耶律琚、耶律永昌,却还在回味着,他们尝过的‘糖霜’滋味。

  那醇厚而不做丝毫伪装的甜味,至今还在他们的口腔味蕾中回荡。

  让他们忍不住的回味,并期待下次品尝的时刻。

  “兄长……”耶律永昌拉着耶律琚的袖子,说道:“那糖霜,我等必须买!”

  “而且,得买很多很多才行!”

  耶律琚点头道:“我自知道。”

  他能确定,糖霜必定是继茶叶后,又一个可以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不仅仅天子会
  http://www.hlys.cc/273/7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