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末世重生之空间好养娃 >第九百五十三章 番外 扩大版图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九百五十三章 番外 扩大版图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清晨的基地农场里,第一批朝阳刚漫过温室顶棚,张婶就带着几个妇女摘下了新鲜的番茄。

  圆润的果实挂在藤蔓上,泛着诱人的红光,旁边的水稻田里,自动化灌溉设备正均匀地喷洒着水,水珠落在稻穗上,折射出细碎的光。

  “现在这日子可比以前好多了。”

  张婶擦了擦汗,笑着看向不远处,满脸的激动。

  “以前连口吃的都得抢,现在不仅能种出大米白面,连草莓、西瓜都能吃到新鲜的。”

  她身边的孕妇李姐摸着肚子,脸上满是安心:“基地专门给我们孕妇开了营养灶,每天都有鸡蛋和肉汤,医生还定期来检查,我这心里踏实得很。”

  农场的另一侧,几个老人正坐在树荫下择菜,旁边的石桌上摆着刚煮好的绿豆汤。

  王大爷端起碗喝了一口,感慨道:“当初逃到基地的时候,还以为熬不过去,没想到现在不仅能安稳养老,还能帮着看看农场的幼苗,也算发挥点用处。”

  基地特意为老人划分了休闲区,配备了医疗站和活动室,每天都有志愿者过来帮忙,老人们的脸上渐渐多了笑容。

  不远处的学校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下课铃一响,操场上瞬间热闹起来——有的孩子在练习基础异能操控,淡蓝色的水球、浅绿色的藤蔓在他们手中灵活变幻;有的则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辨认变异植物的图片,了解如何规避危险。

  虽然这些危险已经越来越少了,但是了解这些也是为了了解那一段过去,了解当初人类的坚毅和勇敢,让孩子们不要忘掉那段艰难的日子。

  食堂里,孩子们正排队打饭,餐盘里荤素搭配均匀,还有专门为挑食孩子准备的套餐。

  基地的生产区,更是一片忙碌。

  纺织车间里,机器轰鸣,布料从流水线上不断产出,足够供应所有人的衣物需求;农具维修站里,师傅们正调试新研发的播种机,准备投入下一季的种植。

  傍晚时分,公告栏上更新了本周的物资分配表,粮食、蔬菜、日用品一应俱全,旁边还贴着下周的电影放映安排,不少人围着讨论,脸上满是期待。

  如今的城市乡村,早已不是只求生存的避难所。

  孩子们能安心成长,老人们能安度晚年,孕妇和妇女能得到妥善照顾,种植、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每个人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努力。

  夕阳下,炊烟袅袅升起,家家户户的窗口透出温暖的灯光,这片土地终于重新有了烟火气。

  世界终将回到正轨,人们的生活也井然有序。

  午后的阳光洒在家属区的草坪上,几个孩子正追着一只五彩斑斓的变异蝴蝶跑,笑声清脆得能掀翻屋顶。

  沈洛璃和寒慕容坐在长椅上,看着不远处——他们的儿子寒骁正举着一把玩具剑,有模有样地模仿父亲挥剑的姿势,小眉头皱得紧紧的,连说话都学着寒慕容的沉稳调调。

  “袁小浩,你这防御太弱了,得像我爸那样,比剑还要快!”

  被点名的袁小浩是袁建中家的小子,遗传了父亲的异能,此刻正撅着嘴,虽然服气,但是还是有些不高兴。

  “我这是战术!等你靠近了,我就用异能拖住你!”

  说着还朝对方做了个鬼脸,活脱脱是袁建中年轻时不服输的模样。

  他们的身边围着肖凯的闺女,杨帆的儿子,还有宋子文和宋子武两兄弟等等,大部分是周围住户家的孩子或者是沈辰希小队的队员。

  对战的孩子们性格相对好动一些,热热闹闹的。

  另一边,刘凯和慕容芊芊的女儿刘念则安静得多,正蹲在花坛边,小心翼翼地用指尖碰着一朵紫色的小花。

  她继承了刘凯的治愈异能,指尖泛着淡淡的微光,花瓣被她一碰,竟比刚才更鲜艳了些。

  可没等她多观察一会儿,就被沈辰希家的双胞胎扑过来围住:“念念,我们去玩捉迷藏吧!刚才不是还说能看你隐身呢!”

  刘念立刻挺起小胸脯,学着刘凯当初用隐身符的样子,原地转了个圈,可惜异能还没熟练,只隐去了半个身子,露着一只鞋子在外面,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妹妹像个小大人,叉着腰指挥:“你这隐身术不行,得跟我哥学!我哥说,做什么都要专注!”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叶俞凡家的儿子叶淘,这孩子没继承父亲的异能,反而对机械格外痴迷,此刻正蹲在草坪角落,把家里的旧通讯器拆得七零八落,还嘴里念念有词:“我要做一个比基地预警器还厉害的东西,这样就能提前发现变异兽啦!”

  叶俞凡远远看着,无奈地摇摇头:“这小子,跟他爷爷年轻时拆收音机一个德行,真是个奇葩。”

  沈洛璃看着眼前的景象,忍不住笑着对身边的人说:“你看他们,一个个的,性子都跟家里人一模一样。”

  寒慕容握住她的手,目光温柔:“这样挺好,热热闹闹的,才像个家。”

  草坪上,孩子们的嬉闹声还在继续,偶尔夹杂着几声“我赢了”“不算不算”的争执,却转眼又和好如初。

  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将这一幕温馨的画面,悄悄定格成了岁月里最柔软的模样。

  一日,清晨的朝阳刚跃过基地的高墙,城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不同于往日,队伍里不仅有国内的幸存者,还有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他们背着简陋的行囊,眼神里满是疲惫,却又藏着对新生的期待。

  “听说这里是东方最大的安全区,连变异兽潮都能挡住?”

  一个高鼻梁的男人用生涩的中文问道,身边的同伴急忙点头。

  “我从北方一路过来,看到他们的巡查队在清理巨型藤蔓,那些人操控着火焰和冰雪,比银衣人的武器还厉害!”

  城墙上,执勤的队员正有条不紊地检查入境者的身份,远处的扩张工地里,机械臂轰鸣着搭建新的防御工事。

  如今的安全基地早就不叫基地,但是它在人们心中永远是守护他们的基地。

  而守护的范围早已突破京城的地界,向东延伸至沿海港口,向西覆盖了半片高原,新开辟的农场、工厂沿着交通线铺开,连曾经被掩埋的地下通道,都有部分被改造成了物资运输干线。

  指挥中心里,袁建中看着全息地图上不断扩大的绿色区域,指尖在“新欧洲联络点”的标记上停顿。

  “昨天又有三艘难民船抵达港口,需要协调医疗组和安置区。”
  http://www.hlys.cc/27595/9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