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金刚诀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起势:灵引龙蟠

  口诀

  混沌初开天地茫,乾坤未判日月藏。

  鸿蒙紫气凝灵场,龙虎初萌意中彰。

  身似磐石立山岗,五心向天迎瑞祥。

  舌抵上颚津满仓,气沉丹田神自扬。

  意守玄关启灵窗,引动先天一缕光。

  龙居沧海卧玄浪,鳞甲闪烁映紫光。

  念牵龙首气悠长,逆游而上寻天罡。

  冲过三关破迷障,龙行轨迹印心房。

  详解

  道家认为,宇宙初始,处于混沌无序的状态,“混沌初开天地茫,乾坤未判日月藏”描绘的便是此景。在这一片鸿蒙之中,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能量,鸿蒙紫气乃是天地间最为纯净、强大的先天之气,它凝聚成独特的灵场,此即“鸿蒙紫气凝灵场”,为龙虎之炁的萌生提供了契机,“龙虎初萌意中彰”。

  “身似磐石立山岗,五心向天迎瑞祥”,五心即双手心、双脚心与头顶百会穴,五心向天的姿势有助于人体与天地自然之气沟通。道家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相互感应。通过这种姿势,能更好地接引天地间的祥瑞之气,开启修行之路。

  “舌抵上颚津满仓”,舌抵上颚,可接通任督二脉,使津液满口。津液在道家修行中被视为金津玉液,吞咽后能滋养脏腑。“气沉丹田神自扬”,丹田为人体元气之所在,将气息下沉至丹田,可培补元气,使精神振奋。

  “意守玄关启灵窗”,玄关一窍,在道家修行中至关重要,被视为入道之门。意守玄关,可开启人体与天地能量沟通的灵窗。“引动先天一缕光”,此先天之光,乃是人体先天所具的纯净能量,通过意念引导,可将其激发出来。

  从经脉运行角度看,龙象征着人体阳气的运行。“龙居沧海卧玄浪”,沧海象征人体下丹田,此处是阳气潜藏之地。以意念牵动龙首,引导气息悠长,“念牵龙首气悠长”,使阳气逆着督脉向上运行。“逆游而上寻天罡”,天罡指人体督脉上的重要穴位,阳气沿督脉冲过三关,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此为“冲过三关破迷障”。这三关是阳气运行的重要障碍,冲破它们,阳气才能顺利上行,龙行轨迹便深深印刻在修行者心中,为后续修行奠定基础。

  行气:虎跃风云

  口诀

  龙气初畅引虎藏,山林深处隐豪强。

  虎目圆睁透凶芒,长尾摆动震山梁。

  以意唤虎出林莽,威风凛凛势无双。

  虎啸一声山河荡,风云变色起苍黄。

  虎奔如电身形晃,气冲斗牛志高昂。

  沿着经脉奔战场,与龙交汇共激扬。

  龙虎相逢意难降,相互砥砺绽光芒。

  阴阳二气相颉颃,冲击壁垒破穹苍。

  详解

  道家理论中,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龙气代表阳,当龙气初步畅通后,便要引出代表阴的虎气,“龙气初畅引虎藏,山林深处隐豪强”。虎气潜藏于人体深处,如同山林中隐藏的豪强,伺机而动。

  “虎目圆睁透凶芒,长尾摆动震山梁”,以生动的形象描绘虎气被唤醒时的强大气势。“以意唤虎出林莽,威风凛凛势无双”,通过意念将虎气从潜藏之处引出,使其展现出威风凛凛的气势。虎啸具有强大的震撼力,“虎啸一声山河荡,风云变色起苍黄”,象征着虎气激发后对人体气场的强烈冲击。

  “虎奔如电身形晃,气冲斗牛志高昂”,形容虎气沿着经脉快速运行,其势勇猛。在人体经脉系统中,虎气沿着特定经脉运行,与龙气所走的督脉相对应,多循行于任脉及其他阴经。虎气与龙气在特定位置交汇,“沿着经脉奔战场,与龙交汇共激扬”,这里的战场可理解为人体经脉中的关键节点或区域。

  龙虎之气分别代表阴阳二气,“龙虎相逢意难降,相互砥砺绽光芒”,二者相遇,相互抗争又相互促进。道家认为阴阳交感而生万物,在人体修行中,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它们相互颉颃,冲击着人体因后天浊气等形成的壁垒,“阴阳二气相颉颃,冲击壁垒破穹苍”,使人体经脉更加通畅,为进一步提升修行境界创造条件。

  调和:龙虎共济

  口诀

  龙虎相斗意彷徨,需寻平衡化乖张。

  以心为舵导航向,调和阴阳定纪纲。

  龙吐清泉润心壤,虎送暖阳驱寒凉。

  二者交融生妙相,水火既济焕容光。

  气息绵绵如溪淌,周流不息遍体康。

  龙虎之力凝中黄,汇聚丹田蕴宝藏。

  动静结合意舒张,刚柔并济神清朗。

  混元一气入膏肓,脱胎换骨始更强。

  详解

  道家强调平衡与和谐,当龙虎二气在体内相遇并相互争斗时,修行者容易心生彷徨,“龙虎相斗意彷徨”。此时,需要以心为舵,运用意念来引导和调和阴阳二气,“以心为舵导航向,调和阴阳定纪纲”。心在道家修行中起着主宰作用,只有心意坚定,才能把握好阴阳调和的方向。

  “龙吐清泉润心壤,虎送暖阳驱寒凉”,龙气属阳,可化为清泉般的滋润之力,润泽心田;虎气属阴,能转化为暖阳般的温热,驱散体内寒凉。二者交融,便产生奇妙的景象,如同水火既济。在道家理论中,心属火,肾属水,水火既济代表着心肾相交,人体阴阳达到平衡。此时,修行者容光焕发,“水火既济焕容光”。

  调和后的气息应绵绵不断,如溪水潺潺流淌,“气息绵绵如溪淌”,周流不息地运行于全身,滋养各个脏腑器官,使身体康健,“周流不息遍体康”。龙虎之力汇聚于中黄,中黄即人体中丹田,位于膻中穴附近。“龙虎之力凝中黄,汇聚丹田蕴宝藏”,丹田是人体元气汇聚之处,龙虎之力在此凝聚,蕴育出更为强大的能量宝藏。

  修行过程中要动静结合,龙气的运行可视为动,虎气的潜藏与调和可视为静。通过动静结合,使意念舒张,达到刚柔并济的状态,“动静结合意舒张,刚柔并济神清朗”。最终,混元一气贯通全身,深入膏肓,使修行者脱胎换骨,体质和境界得到极大提升,“混元一气入膏肓,脱胎换骨始更强”。从经脉运行来看,此时阴阳二气在任督二脉及其他经脉中和谐运行,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

  周天运转:龙游四海虎踏山川

  口诀

  龙虎和合生力量,驱动周天轮自航。

  龙游四海任飘荡,虎踏山川威名扬。

  沿着奇经八脉闯,冲破玄关达玉堂。

  气通百骸开宝藏,光明遍体绽毫芒。

  任督二脉一线长,龙虎携手共翱翔。

  下鹊桥处莫惊慌,逆流而上奔昆岗。

  头顶泥丸放毫光,醍醐灌顶心清凉。

  玉液还丹润脏腑,身轻如燕步生香。

  详解

  道家认为,人体有奇经八脉和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对调节正经气血起着重要作用。当龙虎二气调和后,产生强大的力量,驱动周天循环,“龙虎和合生力量,驱动周天轮自航”。

  “龙游四海任飘荡,虎踏山川威名扬”,形象地描述了龙虎二气在人体经脉中如畅游四海、踏遍山川般自由运行。它们沿着奇经八脉闯荡,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冲破玄关达玉堂”,这里的玄关不同于之前意守的玄关,可理解为经脉中的关键关窍,玉堂指人体上丹田附近区域。冲破这些关窍,使气能够通达百骸,开启人体潜藏的宝藏,“气通百骸开宝藏”,此时修行者周身光明,绽放毫芒。

  任督二脉在人体经脉系统中至关重要,被称为“小周天”的主脉。“任督二脉一线长,龙虎携手共翱翔”,龙虎二气携手在任督二脉中运行。在运行到下鹊桥处时,即舌抵上颚形成的通道,修行者不要惊慌,“下鹊桥处莫惊慌”,引导气息逆流而上,奔向昆岗,昆岗指代玉枕关。当气息冲破玉枕关,到达头顶泥丸宫时,会有毫光绽放,“头顶泥丸放毫光”。此时,如同醍醐灌顶般,修行者内心清凉,智慧开启。同时,口中津液化为玉液还丹,吞咽后滋润脏腑,使人感觉身轻如燕,步伐生香,“醍醐灌顶心清凉。玉液还丹润脏腑,身轻如燕步生香”。这一系列过程使人体经脉进一步通畅,元气更加充盈。

  内炼:金刚铸体

  口诀

  龙虎周天炼纯阳,铸就金刚不坏相。

  骨骼铮铮如铁梁,肌肤坚韧胜城墙。

  五脏六腑焕新样,精气神足寿无疆。

  金刚意志不可挡,邪魔外道尽退藏。

  意守全身毛孔张,吸纳天地日月霜。

  龙虎之力化气场,包裹身躯闪华光。

  风吹雨打皆无妨,刀砍斧劈亦不伤。

  金刚法身镇八方,威震乾坤世无双。

  详解

  道家修行追求纯阳之体,通过龙虎周天的不断修炼,将阴阳二气进一步精炼,达到纯阳的境界,从而铸就金刚不坏之相,“龙虎周天炼纯阳,铸就金刚不坏相”。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的骨骼变得如铁梁般坚硬,“骨骼铮铮如铁梁”,肌肤坚韧程度超过城墙,“肌肤坚韧胜城墙”。这不仅是身体外在的强化,更是内在脏腑的全面焕新。

  “五脏六腑焕新样,精气神足寿无疆”,五脏六腑在龙虎二气的滋养下,功能得到极大提升,精气神也随之充足,寿命得以延长。此时,修行者拥有坚定不移的金刚意志,“金刚意志不可挡”,能够抵御外界邪魔外道的侵扰,使其尽皆退藏。

  从经脉与身体的整体关系来看,意守全身,使毛孔张开,“意守全身毛孔张”,这是为了吸纳天地间的日月精华以及霜露之灵气。龙虎之力转化为强大的气场,包裹住修行者的身躯,闪烁着华光,“龙虎之力化气场,包裹身躯闪华光”。在这种强大气场的保护下,修行者无惧风吹雨打,甚至刀砍斧劈也不会受伤,“风吹雨打皆无妨,刀砍斧劈亦不伤”。其金刚法身威震八方,在乾坤之间独一无二,“金刚法身镇八方,威震乾坤世无双”。这体现了通过内炼,人体达到一种高度强化和超凡脱俗的境界,经脉系统与身体机能完美融合,形成强大的防御与力量体系。

  显化:龙虎神通

  口诀

  龙虎内炼功已强,神通显化绽奇芒。

  龙施甘霖泽万方,虎降祥瑞驱灾殃。

  挥手风云起苍黄,踏足山川变模样。

  天地之间任来往,翻江倒海威名扬。

  龙展双翅破穹苍,虎生双翼傲八荒。

  神念所至法相彰,降妖除魔护道纲。

  随心所驭力无量,纵横三界意气昂。

  龙虎金刚诀中藏,证道超凡岁月长。

  详解

  当通过长期的龙虎内炼,修行者的功力达到强大境界时,便会显化出神通,“龙虎内炼功已强,神通显化绽奇芒”。龙施甘霖,象征着修行者能够运用龙的力量,为世间带来滋润与生机,泽被万方;虎降祥瑞,意味着虎的力量可驱散灾殃,给人们带来吉祥。这体现了道家济世度人的思想,修行者在自身强大后,对世间万物产生积极影响。

  “挥手风云起苍黄,踏足山川变模样”,描绘了修行者神通广大,能够操控天地间的风云,改变山川地貌。此时,修行者在天地之间自由来往,拥有翻江倒海的威名,“天地之间任来往,翻江倒海威名扬”。从道家理论角度,这显示出修行者与天地自然的高度融合与掌控,达到了一种超凡的境界。

  “龙展双翅破穹苍,虎生双翼傲八荒”,龙和虎生出双翼,象征着修行者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能够突破空间限制,傲立八荒。“神念所至法相彰,降妖除魔护道纲”,修行者凭借强大的神念,可显化出龙虎法相,用以降妖除魔,维护道家的道统纲纪。这体现了道家修行者对正义的维护和对邪魔的克制。

  “随心所驭力无量,纵横三界意气昂”,修行者能够随心驾驭自身的力量,在三界中纵横驰骋,意气风发。这表明修行者通过修炼《龙虎金刚诀》,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证道之路漫长却充满希望,“龙虎金刚诀中藏,证道超凡岁月长”。从经脉运行角度,此时修行者的经脉已成为容纳和释放强大能量的通道,支撑着各种神通的施展,人体与天地、三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和深入。

  收势:归源守一

  口诀

  神通虽妙意莫狂,功成收势归平常。

  龙虎归位气收藏,身心宁静意安祥。

  缓缓睁眼望四方,脚踏实地心不慌。

  周身气血皆顺畅,功行圆满韵味长。

  意念回归丹田上,守护灵根育新芒。

  收束气息入汪洋,融入天地化玄黄。

  功毕常思诀中章,温故知新再图强。

  归源守一存真常,静待来日绽辉光。

  详解

  道家始终强调谦逊与内敛,即使修行者显化出奇妙的神通,也不能心生狂妄之意,“神通虽妙意莫狂,功成收势归平常”。功成之后,要将龙虎二气归位,收藏气息,使身心恢复宁静祥和的状态,“龙虎归位气收藏,身心宁静意安祥”。

  “缓缓睁眼望四方,脚踏实地心不慌”,这一动作使修行者从修行的专注状态平稳过渡到日常状态,保持脚踏实地的心态。此时,周身气血顺畅,表明修行者通过整个修炼过程,使身体的气血运行达到了一种圆满的状态,“周身气血皆顺畅,功行圆满韵味长”。

  “意念回归丹田上,守护灵根育新芒”,丹田是人体元气之根,将意念回归丹田,守护灵根,有助于培育新的生机与能量。“收束气息入汪洋,融入天地化玄黄”,将气息收束,使其融入天地之间,与天地的玄黄之气合一,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功毕之后,要时常思考口诀中的每一章内容,温故知新,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功毕常思诀中章,温故知新再图强”。归源守一,保持真常之道,等待未来进一步绽放光辉,“归源守一存真常,静待来日绽辉光”。这一收势过程,从经脉运行角度看,是将运行于全身的气血和能量重新汇聚、潜藏于丹田等关键部位,为下一次修行或日常的生命活动储备能量,同时也使经脉系统在一种平和、有序的状态下进行自我修复与调整,维持人体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统一。
  http://www.hlys.cc/28318/2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