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吴牲要赈灾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杨鹤点头:“这倒是小事情,我会给你些空白路引和附籍。”

  【当流民问题无法控制时,明朝允许流动人口在寓居地落户,并承担相应的赋税徭役,即附籍。】

  孙青山拱手:“多谢总督大人。”

  御史吴牲:“孙员外,我怎么办?”

  孙青山假装思考:“御史大人,我的工厂可能会一直招收人口,如果您真的没办法帮助灾民,可以把灾民送到白水县。”

  吴牲可是拿着皇上的诏书,再配合三边总督杨鹤,这下就算大肆的转移人口,也没什么问题了。

  白水县,休假结束的李冰看着孙青山带回来的文书,真是欣慰。

  想不到事情竟然如此顺利。

  有人了就可以开工厂,扩大生产,挣南方人的钱。

  “接下来就是等杨鹤和吴牲朝着这巨大的工业区送人口了。”

  发展工业需要的人口何止百万,并且明朝疆土辽阔,陕西和山西矿产丰富。

  这两个地方加起来比英国大多了。

  除了封建制度落后,党争严重,财富不均影响了发展外,其实明朝完全不惧怕天灾和后金的。

  即使是十年后,后金也没能彻底占领京师,明朝是被内部打败的。

  工业区里,蒸汽机已经可以完全自主生产了,白水县派出的商人从南方采购了橡胶,已经解决了气密性的问题。

  现在的矿山每天都是轰轰隆隆的声音,效率高的不止一星半点。

  火药更是形成了冲压车间这种流水线工厂,每天能生产上万枚带底火发射的子弹。

  等到再次招兵,民团们都能用上底火激发的火枪了。

  这对白水县来说至关重要,没有安定的环境,一切都是白搭。

  跟着晋商做生意的赵守正已经把白水县的盐铁玻璃制品卖到了南方,为白水县带来源源不断地银子。

  收入十分可观。

  白水县人口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人,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御史不仅有监察百官的职责,还有维护地方民生的职责。

  吴牲在西安待了几天之后,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这陕西什么地方能养活那么多人?难不成这孙掌柜是要骗我?”

  “来人,本官要去白水县看看孙掌柜所说的工厂。”

  仆人随从赶紧招呼着备好车马。

  路上十分顺利,西安府附近的百姓大部分都去给秦王府干活去了,没有流贼。

  刚到白水县地界,坚硬的水泥路,路两旁绿油油的麦田让吴牲有些疑惑。

  此时的吴牲看着充满生机的耕田,和田间一道道水渠,有点难以想象。

  “这是怎么回事?”

  随从:“我不知道啊,可能是有人在这里修了深井吧。”

  吴牲:“难道这就是孙员外敢要人口的原因吗?唉,整个陕西竟然不如一个小小的商贾。”

  “不过既然白水县有粮食,那么我可以靠官职让孙青山便宜卖给我一些粮食。”

  “说不定还能多救一些人呢。”

  随着离白水县城越来越近,景象也越来越繁华。

  虽然天气依然严寒,县城周围已经有不少百姓在来往矿山的路上了。

  路上还有机灵的人开了个卖茶的铺子,茶壶在火炉上烧的咕嘟嘟作响。

  还有农户拿着箩筐卖面饼,去矿山的人来不及吃饭可以买个饼在路上吃。

  吴牲心中暗道:“这白水县可真不简单啊,我看这里的百姓们居然穿着棉衣,真是富得流油啊。”

  以前的棉衣放在当铺都算是香饽饽了。

  以后如果遇到大股灾民,直接给他们送到孙青山手里,嘿嘿,说不定还能在皇上面前挣个脸呢。

  作为皇帝派来地方的御史,手里的权力可是真的不小。

  可以便宜行事。

  皇上派的御史到了白水县,李冰自然是要迎接一下的。

  城门口,李冰看着远处的马车缓缓走近。

  “御史大人,下官白水县知县李冰。”

  吴牲点点头:“李知县,你做的很好,我一路走来,竟然没见到一个乞丐。”

  李冰拱手:“这是下官该做的。”

  县衙里,吴牲好奇的问道:“这不是灾年吗,为何白水县受影响这么小?”

  李冰:“御史大人,我们这里在旱灾开始的时候便组织修筑水利工程,故此躲过了旱灾,人民安居乐业。”

  吴牲一听:“好主意啊,现在陕北受灾严重,如果我把赈灾银用于挖井的话……”

  李冰:“那么百姓们可能等不到收获就得饿死了。”

  吴牲:“!”

  李冰话锋一转:“不过我们白水县及周边县城确实能养活一些人,如果御史大人赈灾中遇到困难,可以给百姓们到白水县的口粮。”

  “灾民到了白水县之后,剩下的事情交给我们便可以了。”

  吴牲拍手:“李知县果然心系百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李冰派人带着吴牲往耕地里参观,对于井房,和里面放的抽水蒸汽机,则是隐瞒了下来。

  看着大片农田吴牲一阵恍惚:“我从延安府来,一路上土地荒凉,饿殍遍野,如今看到耕田竟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白水县衙役小声说道:“城巴佬,这才哪到哪啊,如果让你看到番薯收获的场景,你还不激动的要死啊!”

  吴牲突然觉得大明朝能有这种地方,似乎还有救。

  可是想到刚到延安府的场景,似乎净土只有这一块。

  回到驿馆,吴牲脸上写满了心事。

  “这李知县说的对,若此时劳民伤财,征收徭役,这不是逼着百姓们造反吗?”

  这时候他还以为李冰是靠让百姓们服徭役挖的井呢。

  “看来赈灾招抚不能停啊,大不了把人送到白水县。”

  吴牲下定了决心:“来人,准备明天就回府城,准备招抚放赈。”

  随从赶紧允诺,出去喂马。

  ……

  一段时间之后。

  李冰听着驿卒从延安府传来的消息。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吴牲靠着赈灾粮食说动了不少流离在外的饥民,让他们纷纷回籍领取救济。

  有了活命的机会,谁也不想要当流贼不是。

  还有很多流贼首领在当地受到招抚。

  特别是一个大首领满天星,手下足足一万多人。

  都被杨鹤和吴牲招抚了,选了骁勇留在西安府充当府兵,其他解散回了家乡。

  除了渡河去山西的起义军首领,陕西境内的上天龙、王老虎、独行狼、郝临庵、刘六等部,都受抚拿到了赈灾粮食,安稳了下来。

  短时间看似乎陕西匪患已定。

  喜欢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http://www.hlys.cc/28446/3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