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争相借用“脱谷机”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齐安完成两村“刷卷”的次日,便带着属官们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桃源村,快马加鞭赶回云槐县,准备将“百日收”亩产千斤的祥瑞喜讯以及“脱谷机”的妙用尽快上报。

  桃源村则持续沉浸在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中。

  清晨,谢家庭院里,李月兰和谢秋芝正带着李四璟、谢文、李五琰将昨日又晾晒了一天的稻谷进行翻动,确保日光能把谷子晒得更均匀一些。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熟悉的招呼声。

  “月兰!忙着呢!”只见万宝娘和万宝爹手里提着陶罐,笑呵呵地走了进来。

  “万宝娘,万宝爹,你们怎么得空过来了?快屋里坐。”李月兰放下手中的木耙,笑着迎上前。

  万宝娘将手里的陶罐往前一递,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月兰,我们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你家那个叫‘脱谷机’的神奇家伙,脱粒又快又好,我们……我们想厚着脸皮来借回去用用。”

  她脸上带着期盼:“我家那十亩‘百日收’昨天也开镰了,这人工摔打脱粒,实在是慢,人也累得够呛。”

  李月兰闻言,脸上露出歉然的神色,双手一摊:

  “哎呀,万宝娘,真对不住!你们来晚了一步。昨天我家谷子一打完,那脱谷机刚空出来,就被里正叔眼疾手快地借走了!他后面还排着长河家、三河家,谢铁匠家和张秋笙家呢!都排着队等着用。”

  “啊?”万宝娘一听,懊恼地一拍大腿:“哎呀!怪我!都怪我!昨天光顾着埋头割稻子了,把这事给忘了!早知道我昨天下午就该来的!”她脸上写满了后悔。

  万宝爹也连忙把手里的两陶罐槐花酿塞到李月兰手里,陪着笑说:

  “月兰妹子,你看……能不能通融一下,让我们家也排个队?这槐花酿是万宝娘自个儿酿的,不值什么钱,给你们尝尝鲜。”

  李月兰本就是个爽快人,加上脱谷机闲着也是闲着,能帮衬邻里她自然也愿意。

  “行!”李月兰爽快地点点头,“既然万宝爹都开口了,哪有不成的道理。你们跟我来。”

  她领着将信将疑的万宝爹娘走到院门内侧的墙壁旁,那里不知何时挂上了一块小木板,上面用炭条工整地写着“脱谷机使用排队表”,下面列着一串名字:谢里正、谢长河、谢三河、谢铁匠、张秋笙。

  李月兰拿起旁边用绳子系着的炭条,在张秋笙的名字后面,端端正正地写上了“万宝家”三个字。

  然后她拍了拍手,笑着对万宝娘说:“喏,这就成了!排上号了!你们回去等着吧,估摸着轮到你们家,还得好些日子。”

  万宝娘伸着脖子,看着木板上自家清晰的名字,顿时眉开眼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她连声道谢:“哎哟!太好了!月兰,真是太谢谢你了!你可帮了我们家大忙了!这下好了,不用累死累活摔谷子了!”

  她心里暗自庆幸,还好来的不算晚,不然这排队还不知道要排到猴年马月呢。

  道完谢,万宝娘目光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好奇地问:“哎,月兰,大宸、双昊他们几个后生呢?怎么没见人帮忙翻谷子?”

  李月兰解释道:“嗐,你说他们几个啊?一早就被里正叔叫去帮忙收谷子了。大虎虽然从县里回来了,但他家也有十五亩田,吉利和小花年纪又小,顶不上大用。大宸、双昊和三煜就主动过去帮衬了。家里晒谷子这活儿,有秋芝、谢文、四璟和五琰帮着就行。”

  万宝娘看着在谷堆里认真翻晒、动作有模有样的李四璟和李五琰,由衷地感叹:“月兰,还是你有福气啊!你看你家收谷子,这么多好小伙儿帮衬,两天就收完了十五亩。再看看我家,就我们两口子带着两个不算顶事的半大孩子,十亩地估摸着都得忙活七八天才能收完。我都想去村口贴招工告示了,可这节骨眼上,村里哪家不忙着收自家的谷子?连隔壁桃溪村这两天也要开镰了!这年头,真是有银子都请不着闲汉了哟。”

  她重重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我记得去年咱们村要翻地,都不用花银子,只要肯借农具,隔壁桃溪村的汉子呼啦啦能来几十个,随便咱们挑。哪像现在……唉,真是今时不同往日喽。”

  李月兰理解地笑了笑,宽慰道:“万宝娘,如今大家日子都有奔头了,家家户户都有活干,有田要伺候,有工要做,自然是先紧着自家。这说明咱们村,隔壁桃溪村,都兴旺起来了,是好事!你们家人手少,就慢慢来,别着急,反正谷子长在自家田里,又跑不了。等轮到你们用脱谷机,那速度就快多了。”

  听了李月兰的劝慰,万宝娘心里舒坦了些,脸上又有了笑容:“你说得对!是这么个理儿!那行,月兰,我就不多打扰了,得赶紧回去做饭,下午田里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呢!”说着,便风风火火地拉着万宝爹告辞离开了。

  与此同时,村口牛马车站唯一的值守人王老五,正百无聊赖地坐在大榕树下望着空荡荡的牛栏发愣。

  站里如今是一头牛都不剩,全被村里急着打谷子的乡亲们租借走了。

  王老五心里也惦记着自家那二十亩田,三个儿子此刻正在田里挥汗如雨。

  要不是放心不下这车站空无一人,怕万一有新客商来了无人接待,他早就跑去田里搭把手了。

  只不过儿子们也都坚决反对他下田,生怕他好不容易养好的腿疼复发,那才真是得不偿失。

  这么一想,王老五也就心安理得地守着这空站。

  就在他眯着眼打盹的时候,忽然听到村道远处传来沉重而缓慢的车轮声。

  他抬头望去,只见好几辆牛车正缓缓驶来,车上用粗麻绳固定着几个巨大的、看起来沉甸甸的石头物件。

  王老五立刻了然,这是谢广福早前定制的石磨送到了!

  他连忙站起身,一瘸一拐地迎上去,给车队引路,直奔昨天才刚刚宣告落成的磨坊。
  http://www.hlys.cc/28502/4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