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安太医的悲惨经历
推荐阅读:
夏若雪叶辰孙怡
叶辰夏若雪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开局退婚十个未婚妻
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
寻宝全世界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确实,即便现在日子好了,但村里很多老人家节俭惯了,有了好东西也舍不得立刻用,总要“珍藏”再“珍藏”。王婶子还打趣:“还有!我可警告你啊马春花,你不能因为自家婆婆不在了,就惦记我家婆婆!
现在咱们村的老人家,哪个不是‘香饽饽’?
手里攥着分红,谁敢不孝敬?我和他爹巴不得把我婆婆供起来呢!你想‘抢’走?门儿都没有!”
王婶子叉着腰打趣,一副“谁敢跟我抢婆婆我跟谁急”的架势。
总之这样的善意“提点”在九月九重阳节之后就越发的变多了些。
那些被“提点”的人大多会主动进城给家里的老人们置办冬衣冬鞋,再不敢像从前那样随意和怠慢。
这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对人文关怀的日益重视,正是桃源村村民收入增加后最直观的体现。
它意味着桃源村的村民们,终于从去年的“活下去”,开始向着“活得好”迈进了一大步。
而一直都“活得很好”的李大宸几兄弟,在器械工厂的工地放假之后,也被宫里派来的侍卫郑重地接回京城准备过年了。
最近几个月,他们在桃源村的进步有目共睹,李大宸和李三煜联手研究的“脱谷机”只等着工厂建成,就能招募匠人大批量生产了。
还有“铁刃木风扇车”、“铁刃木犁”、“铁齿木耙”和带弹簧的修枝剪刀都已经被他们成功的研制出了样品机,也只等着器械厂建成就能投入小批量的试产了。
两人打算,第一批试产的“脱谷机”和配套的“铁刃木风扇车”等等优先在桃源村和桃溪村进行低价测试性售卖。
毕竟新式的机器,必须要先在周边进行大量的实操测试,等到确认批量生产出来的机器没有结构问题和质量问题之后才能大批量的往外面售出。
至于那些下了定金的河西村和各大田庄,那就算他们走运,将跟着桃源村和桃溪村拥有第一批“测试机”!
临近年关,四大学院也放了寒假,谢文和谢吉利一起,赶在大雪可能封路之前回到了村里,让冷清的谢家雅院热闹了不少。
只是谢锋因为玄策卫年底事务繁杂,还得晚些时候才能回来。
好在他在玄策卫训练营有独立的住所,每晚都能安心进入空间,和家人聊上一会儿,就跟从没离开家一样。
这晚,谢锋在空间里特意叮嘱谢广福:
“爹,村里新来的安太医一家,您多关照些。他们是去咱们村‘避世’的。”
接着,谢锋语气带着几分沉重地解释了安太医的情况。
安太医本名安然,医术精湛,擅长伤寒杂症与妇科,五年前,本是太医署冉冉升起的新星。
奈何天意弄人,五年前被卷入一场牵连甚广的宫闱秘案,虽然最终查明与他无关,但同在太医署做医工的三个儿子皆被波及,不幸殒命。
紧接着,家中的老人也因此悲伤过度,受不住打击,亦相继离世。
不过短短几年光景,原本枝繁叶茂的安家,竟只剩下安然两夫妻,以及尚未婚配的女儿安月瑶。
“之前的宫闱秘案对安太医来说是心病,之后他便不愿继续待在太医署。
所以,上次安太医主动请缨,加入南下抗疫的敢死队,九死一生,除了医者仁心,也是存了以功换自由的心思。
他最终求得皇上恩典,允他提前致仕,带着妻女寻个清净之地了此残生。
他选择咱们桃源村隐居,也是受我影响,看中了这里的安宁……更觉得能远离京城是非。”
谢广福听了,面露唏嘘,了然道:
“原来如此,真是……唉,造化弄人。锋哥儿你放心,既然安太医一家来了咱们村,那就是咱们自己人,往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而这个时候,谢秋芝也早已圆满完成了那幅珍贵古画的修复工作。
在埋头修复那幅古画的过程中,谢秋芝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她不再只是一个画面的创作者,更成为了一个与时光对话的“画作医生”。
她亲手触摸那些历经时光的绢帛和纸张,感受它们的脆弱与坚韧。
她仔细辨析古人用笔的每一分力道和节奏,揣摩他们当时的心境。
她反复调试矿物颜料,只为还原最初那一抹惊心动魄的色彩。
这个过程让她恍然大悟:
以前自己画画,更多是在追求神韵和技巧,却忽略了画作本身的“生命感”。
而这些古画,哪怕残破,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跨越时空的情感与力量。
她明白了,真正的好画,不仅仅是画得像、画得美,更是要将画家的“精气神”灌注其中,让画拥有画家的灵魂。
这次的古画修复经历,让她停滞不前的画技,终于找到了突破瓶颈的方向,整个人的艺术修养都跟着提升了一大截。
当然,这幅顾江临的古画也修复得十分的成功,完美重现了往昔神韵,恐怕连宫中专精此道的老供奉见了,也要忍不住顶礼膜拜。
与此同时,《桃源蒙学》的插画绘制也高效地完成了近半工作量。
这其中,也少不了沈砚的“妙手丹青”。
他本就是圣上钦点的探花郎,于琴棋书画一道造诣深厚,笔墨功底非同一般。
有他的“强行干涉”,这些插画无论是构图立意,还是各种巧思,都让谢秋芝感到事半功倍,下笔如有神助。
只是,桃源村最近总下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谢秋芝就不大愿意日日往淮月楼跑了。
对沈砚的“陪饭”约定也开启了耍赖模式。
这日,外面又飘起了细雪,沈砚亲自来接谢秋芝“陪饭”。
谢秋芝扒拉着碗里的米饭,状似无意地提起:
“这雪下得挺密,眼看就要过年了……沈砚,你们镇北侯府……年底应该也有很多祭祖、团聚之类的家事吧?
你……不用回京城陪着老太君和长公主殿下吗?”
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只是寻常的关心。
沈砚夹菜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她:
“怎么了?芝芝这是不希望我陪你过年?”
他的语气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丝“你在赶我走?”的质疑。
http://www.hlys.cc/28502/6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