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见怪不怪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秦授无语,插嘴问道:“我什么时候追你了?”

  “没追到,就不承认追?狗男人!”萧月借机骂了秦授一句。

  坐在副驾驶上的曾祥,那可是只老狐狸。

  通过短暂的观察,他已经看出来了,高丽华和秦授,还有那个萧月,是对立的两派。

  秦授和萧月是杨书记的人,高丽华是另外一派的人。

  中海农业大学那可是985高校,是副部级的。所以,学校里也是有权力斗争的。

  虽然曾祥一心专研科研,从不参与权力斗争,但他是见怪不怪的。

  前面有个老农民在撒种子,于是曾祥对着秦授说道:“小秦,前面停一下,我去找那个农民大哥聊一聊。”

  农业研究,不能待在实验室里,更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得下到田间地头来,多跟农民交流。

  不管是种子,还是农药,化肥,这些都是曾祥的研究领域。因为,农业科研,它是一个体系的。

  从种子到结出果实,每一个环节都得把控。

  曾祥搞了几十年的农业科研,但每次跟老农民聊天,都会收获颇丰。因为,老农民常年在农业第一线,是最了解土地,是最了解农作物的。

  因地制宜这一块,任何教授,都比不上常年种地的农民。

  乡村公路比较窄,只能过一辆车。不过,每过一段,会修得稍微宽一点儿,可以错车。

  因此,秦授把面包车往前开了一段,停在了那个宽一点儿的地方。

  见秦授把车停在了大太阳底下,一点儿树荫都没有,高丽华自然是不干了啊!

  “小秦,你就不能把车开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吗?”高丽华指了指前面那棵两个人都抱不住的黄葛树。

  “高局,停在那里会挡住公路,别的车就过不了了。”秦授解释了一句。

  “你先开过去,再倒回来,不就可以了吗?”高丽华很气,这个小秦,一点儿都不听指挥。

  “高局,我得陪曾教授去农民大哥那里调研,车钥匙给你,你自已开吧!”秦授把车钥匙拿给了高丽华。

  高丽华转手把车钥匙给了冯劲,下令说:“小冯,你来开。”

  冯劲接过了钥匙,为难道:“高局,这面包车是手动挡的,我不会开。”

  “真是个废物!”高丽华很生气!

  自已找的这个助理,居然连手动挡的车都不会开?

  此时,秦授和曾祥已经下了车,朝着那老农走了过去。至于曾祥带着的那两个学生,一男一女,也跟着过去了。萧月当然也屁颠屁颠的,跟在了秦授的身后。

  走到老农身边,曾祥立马露出了和蔼的笑容,主动招呼道:“老哥,请问怎么称呼啊?”

  “我叫张根生。”

  “张大哥,你这是在种什么啊?”

  “种莴笋!”张根生回答说。

  曾祥盯着张根生手里的种子看了一眼,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儿。因为,这莴笋种子的包装袋,他很熟悉。

  于是,曾祥对着张根生自我介绍说:“张大哥,我是中海农业大学的老师,带着学生下乡来调研。你手里这莴笋种子,可以拿给我看一眼吗?”

  “你是教授啊?你可是知识分子!我种了几十年的地,这莴笋一直都在种。可是之前不知道怎么的,种出来的莴笋全都烂根了。

  我怀疑是种子有问题,但农业公司的专家说,他们的种子绝对没有问题,是我种地有问题。”

  张根生这话一出口,秦授当即就感觉到了不对劲儿。

  于是,他问道:“张大哥,你说的农业公司,是哪家农业公司啊?”

  “就是昌盛农业发展公司,我们下河沟村的种子,只能在他们家买。别的那些公司的种子,不准销售,因为没有销售资质!”张根生如实回答说。

  曾祥将袋子里的种子,倒了一些出来,倒在了手心里,在阳光底下看。

  越看,他越觉得不对劲儿。

  然后,他拿起包装袋一看。

  “中海农业大学科研成果?”

  曾祥知道这种子是怎么回事了!

  应该是三年前,学校领导找到他,说有个昌盛农业发展公司,搞了一批种子出来。

  那批种子要想成功上市销售,需要跟高校进行合作。说得直白一点儿,就是高校给一个认证报告,认证那种子没有问题。

  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曾祥将那些种子进行了试种。对方公司提供过来的种子,一共有二三十个品种,不合格率高达50%。

  这样的种子,如果卖给农民,那农民的收成,至少会降低一倍,就等于一年到头白忙活。

  所以,当时曾祥拒绝出认证报告,也没有在那造假的实验数据上签字。

  后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再后来,曾祥听说,另外一个教授在那份认证报告上签了字。

  于是,那个教授升官当了副院长,一年后直接成了院长。而曾祥依旧只是个教授,原地踏步十几年,连副院长都没捞上。

  在仔细甄别之后,曾祥对着张根生提醒道:“张大哥,这种子有问题,你别种了。”

  然后,曾祥对着旁边那个男生说:“许杰,你去把咱们带的那莴笋种子拿一包过来。”

  这一次下乡来,曾祥是带了一大箱种子的,他准备找农民进行试种,全程提供技术指导。

  曾祥带来的这些种子,是他花了几十年的心血,才培育出来的。

  在试验田里,种出来的效果很好。

  就是不知道,农民种出来,能不能达到试验田的效果?

  国内的很多农作物,现在都是用的国外的种子。

  曾祥最大的心愿,就是弄出咱们自已的种子,把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已人手里。

  要不然,万一国外那些公司使坏,在种子上动手脚,那是会让咱们华夏民族,吃不上放心饭的!

  张根生指着包装袋上的字,不敢相信的说:“曾教授,这种子不是你们中海农业大学培育的吗?是你们学校的科研成果啊!

  中海农业大学,是咱们国家最好的农业大学之一,你们培育出来的种子,应该是最好的啊!怎么会有问题呢?”
  http://www.hlys.cc/28742/1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