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震耳欲聋的欢呼
推荐阅读:
神级强者在都市
龙啸天下陈平耿姗姗
重生2010:我垄断了全球经济
赌石之财色无双
人生重启二十年
虎虎生威贾二虎温茹玉
绝世狂龙贾二虎温茹玉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方雨晴
重生八零:甜宠娇妻有点辣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吉普车拐进清河镇的主街。街道两旁,站满了自发赶来的村民,黑压压的一片。
“赵书记回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下一秒,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
赵海川只好下车。
他刚一露面,就被村民们团团围住。
赵海川站到车头前,对着所有乡亲们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乡亲们!”
“这个荣誉,这笔钱不是我赵海川一个人的功劳。”
“这是属于我们清河镇每一个人的!”
“钱很快就会到位。”
“以后的路还长,我希望大家能更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我们清河镇建设得更好!”
人群中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
回到办公室,关上门。
赵海川给自己倒了杯水,一饮而尽。
黄波涛今天的狼狈退场,绝不意味着他会就此认输。
相反,一个被逼到墙角的对手,往往会做出更疯狂、更没有底线的反扑。
他会从哪里下手?
资金?项目管理?
还是……动用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赵海川的眼神冷了下来。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杨光一脸兴奋地走了进来。
“书记,大好事!”
他把一份报纸放到赵海川桌上。
“薛记者的那篇深度报道,今天在市晚报的头版发表了!反响特别大!”
“我听说,市里都有领导打电话到县里来,专门询问我们清河镇的扶贫项目!”
赵海川拿起报纸。
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绿水青山间的振兴密码:清河镇如何唤醒沉睡的竹林》。
报道写得非常深刻,不仅详细介绍了青神竹编的历史和现状,更将这个项目拔高到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
这篇报道,无疑又为清河镇添了一把火,一道护身符。
赵海川翻看着报纸,脸上露出了笑容。
就在这时,他放在桌上的手机,突然嗡嗡震动起来。
县委书记,耿群。
赵海川调整了一下坐姿。
“耿书记。”
“海川同志,在忙?”
耿群的声音通过听筒传来。
“刚处理完手头的事您指示。”
赵海川言简意赅。
“市晚报看了吗?”
“刚看到杨光同志拿给我了。”
“嗯。”
耿群应了一声,停顿了片刻,像是在组织语言。
“今天上午,市里开了个常委会,会上市长跟市委书记都提到了这篇报道,点名表扬了清河镇。”
赵海川握着电话的手,指节微微发白。
市长,市委书记!
这已经超出了县里的范畴,是真正进入了市级主要领导的视野!
这篇报道的能量,比他预想的还要大得多!
“市领导的意思,你们清河镇的路子走对了,方向很明确要继续保持这股劲头,把竹编产业做大做强,做出一个能推广、能复制的样本来。”
“谢谢领导肯定!我们一定不辜负市里和县里的期望!”
赵海川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激动。
这是政治资本,是千金难买的护身符。
有了市领导的这番话,谁再想动清河镇的项目,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嗯,有这个态度就好。”
耿群的语气依旧平淡,“但是海川,我也要提醒你。”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戒骄戒躁。”
“成绩是大家的,不是你一个人的。”
“要团结好镇里的班子成员也要处理好跟兄弟乡镇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所有工作,都必须依法依规,程序要正当,账目要清晰。”
“省里的八十万专项资金马上就到账怎么用,谁来监督都要明明白白,经得起任何检查。”
成绩越大,盯着的眼睛越多……
这是在提醒我,也是在警告黄波涛背后的人。
依法依规,经得起检查……这是在告诉我,对手很可能会从程序和资金上找我的麻烦。
“感谢耿书记的教诲和爱护,我一定把您的话刻在心里。”
“这笔钱我会让纪委全程监督,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绝不乱来。”
赵海川立刻表态。
“好,你心里有数就行。放手去干吧。”
电话挂断。
赵海川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这位老领导总能用最平淡的语气,传递出最丰富的信息。
……
接下来的几天,清河镇前所未有的热闹。
市晚报的报道不仅在荣阳县,甚至在周边的几个县市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最先坐不住的,是和清河镇接壤的几个贫困乡镇。
这天上午,黑山乡的书记和白马镇的镇长,不约而同地带着人,开车来到了清河镇政府。
“赵书记我们是来取经的!”
黑山乡的王书记一把握住赵海川的手,满脸都是羡慕。
“你们清河镇这次可是出了大名了!”
“我们乡跟你们情况差不多也是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你可得给咱们传授传授经验啊!”
白马镇的李镇长也是一脸热切。
赵海川笑着将他们迎进办公室,亲自泡茶。
他没有藏私,将自己打造竹编产业和豆腐坊品牌的思路和盘托出,从挖掘文化底蕴,到争取政策支持,再到利用媒体宣传,讲得详详细细。
看着两人听得入了迷,赵海川话锋一转。
“王书记,李镇长,其实我觉得咱们单打独斗力量还是太小。”
“黑山乡我听说药材不错,白马镇的土布也很有名。”
“咱们能不能搞个联动成立一个区域产业带?”
“产业带?”
两人都是一愣。
“对。我们清河镇主打竹编和豆制品,你们发展药材和土布。”
“我们可以共享销售渠道统一品牌包装,共同向县里、市里争取资源。”
赵海川的这番话,让王书记和李镇长眼前一亮。
他们之前只想着模仿清河镇,却没想过还能这样合作!
这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
……
县城一间高档茶楼里。
马金宝坐立不安,一杯上好的龙井在他手里,已经凉透了。
“黄县长,不能再等了!”
“省里那八十万马上就到账,市里领导都点名表扬了,再让那姓赵的搞下去清河镇就真成他的一言堂了!”
“到时候别说我们,就是您恐怕也说不上话了!”
黄波涛慢条斯理地品着茶,眼皮都没抬一下。
“慌什么?”
他放下茶杯,发出一声轻响。
“你以为市领导表扬是好事?”
“捧得越高,摔得越惨!他现在风头正劲,我们偏要让他安安稳稳地把事做成?”
“做什么梦!”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
马金宝急切地问。
黄波涛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你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闭上你的嘴,管好你的人把你屁股底下的屎都擦干净!”
“别再给我惹出任何乱子!”
http://www.hlys.cc/28743/1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