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两个大消息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马氏想再给青凌下马威,没成功,反倒被青凌将了一军,灰溜溜的带着她的次女和侄女赶紧走。

  姚青凌在木兰院住下了;马佩贞则搬去了西边的梨台院。

  在下人间传开,好多人都说,青凌小姐此番回来,不一样了。

  下人都是见风使舵的,心里的那杆称是芦苇做的,见青凌得势,都紧挨着她这边做事,一下午的时间,就帮她把东西收拾好,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至于梨台院那边,只有几个年老的婆子在帮着收拾;那院子一直空置堆杂物,要清理出来,比其他院子都要多费功夫。

  她们到了晚上,也只是收拾出来一间能住人的屋子。

  马佩贞灰头土脸,泪水和汗水把脸上的灰尘冲出一条条沟,她一边抹一边哭着说:“姑母,要不然,我还是回宁江算了。”

  马氏的娘家在宁江府,父亲是宁江府下辖县的一名小主簿。

  早年姚英在上林苑当差,接收了几只宁江府上贡的白孔雀。马氏跟着送贡品的一起来了京城,说是见世面,其实就是为自己的前途搏一把。

  她搏对了,从宁江府小地方嫁到了盛京,相公是上林苑的监承!

  再后来,姚锐战死,肃文帝追封其忠勇侯,爵位由姚家的长子姚英继承,马氏一举从上林苑监承夫人,变成侯府夫人!

  马氏不止一次地觉得自己不但聪明,并且旺夫。

  她对娘家人说:“如今你们都要靠着我,马家兴旺更是要靠着我才行。”

  如果让马佩贞回宁江,岂不是打她的脸?

  马氏安抚侄女:“傻孩子,这就委屈了?回宁江你能嫁给什么样的男人?你爹跟人做生意,如果没有侯府当靠山,他能做现在那么好吗?”

  “忍一忍,方能做人上人。你比我当年,不知道好了多少。当年我可是孤身一人来京城,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

  “我也不是一来就做了侯夫人,还不是等来的。”

  “姚青凌拿着太后的懿旨,就以为很了不得。如今她正在风头上,我们不跟她对着干,等这阵风过去了,还不是任由我们拿捏?”

  幼年的姚青凌就是这样被她拿捏住的,马氏觉得,姜还是老的辣,还能再拿捏住她。

  马佩贞躲在袖子后面假哭的眼睛没有半点难过神色。

  她当然不会回宁江去;那里她见过的最大的官,就是知府大人,可知府是个老头,都快六十了,家里一堆小妾。

  她长得这么貌美这么年轻,怎能去给人做小妾?

  马佩贞只是在试探姑母,看她还会不会为她的事情上心。

  马佩贞擦了擦脸,点了点头,微笑中含带了忍耐:“姑母,我听你您的。”

  ……

  姚青凌在木兰院,用了十年旧物。

  她出嫁前,侯府为了撑门面给国公府的人看,才全部给她换新的。

  如今她回来,又将东西换了一遍。

  她带回的那些嫁妆还是新的,马氏进门就让人送去库房,青凌说她的东西被人用过了,就叫人把库房的搬过来用了。

  这些好东西,若她不用,马氏会给她的侄女做嫁妆。

  桃叶不信,倒着热茶,一边说:“侯夫人不至于这样吧?她那么宝贝她那侄女,舍得给她用别人用过的嫁妆?不嫌不吉利?”

  青凌捧着茶杯哂笑:“你把咱们这位侯夫人想得太贵气了。”

  她侧头看一眼那张雕花繁复的拔步床,又是红木又是大漆工艺,光是做工就得几年。

  造价虽比不得那些皇亲贵胄的用品,可也是花了几千两银子的。

  三年前,姚青凌若不是嫁去国公府,马氏根本舍不得出这么大笔嫁妆。

  而这嫁妆,对于宁江府来的表小姐,却是她娘家一辈子都买不起的东西,怎么会嫌弃?

  桃叶警惕起来:“小姐,那您的那些嫁妆,更不该放在库房。那些东西迟早要被表姑娘,或是三小姐用去了的。要不然,咱们悄悄送去铜锣巷?”

  姚青凌喝了茶,拿来一只镶嵌了螺钿的梨花木匣子。

  里面装着的是几家铺子、田庄的契书,下人们的卖身契,银票。

  她拿出一叠银票。

  永宁寺法事的钱,是她自己出的。

  她变卖铺子得来的三千两银子,全花出去了。

  为了能够和离,这点银子办得值,并且办得漂亮——她不光成功和离,还用太后的懿旨,得到了回侯府的机会,以及马氏一众人的忌惮。

  光是太后的懿旨,万金都不一定求得来。

  买下新府时,青凌贴补了五千多两,展行卓拿不出这笔钱,但德阳大长公主不想再丢脸面,在还给她铺子的地契时,将银票也放其中了。

  姚青凌现在又有钱了。

  虽然不多,不够做她想要做的事情。

  她数着银票,心里有其他算计,心不在焉地回道:“不急……”

  她从国公府回来,别说那马佩贞谈亲事,就连姚青绮那已经定好的夫家,说不定都得往后挪婚期。

  ——那些人家是看在国公府的面子上才给侯府攀亲的,而今和离闹得那么难看,他们怕与侯府攀亲,得罪了国公府。

  桃叶看她一眼,正要说什么,门外小丫鬟来叫吃晚饭。

  姚青凌想起来马氏说的那什么“团圆饭。”

  这顿“团圆饭”,不会给她半句安慰话,马氏只会在一大家子人面前教训她;大伯跟马氏是睡一个被窝的,八成是叫她在家闭门思过。

  青凌才不去讨那霉头。

  她借口今日太累,不出去吃了;又叫厨房另外送了吃的过来。

  她也真的是累,吃过后只在院子里走动了一小会儿,就洗洗睡下了。

  之后几天,姚青凌闭门不出。

  一来是养精蓄锐,她这阵子太累,身体亏虚很多,怀了身子的人得赶紧调养。

  二来,她刚和离,要低调些,不能让人抓到她错处。

  第三,静下来听一听外面的风声。

  几天后,御史夫人来访,告诉青凌两个大消息。

  “展行卓自请出京,去洛州任官。”

  “第二个消息,凌拾渊将军从京城大牢出来了。他被收了兵符,官位也收了回去。不过好歹是活下来了。”

  姚青凌为这两个消息,失神了一会儿。

  蔺拾渊被释放,这是在她的意料中的。

  百姓和广大士子们都在口诛笔伐,要求严惩罚贪污案犯,平息民怨;明德将军的旧事重提,百姓对将领十分拥护,对他们也宽容,朝廷就算有私怨,在这么大的舆论下只能重提轻放。

  倒是展行卓……他金尊玉贵的,舍得委屈自己去洛州那贫苦艰难的地方?

  要知道五年前的洪水,将黄河两岸变成一片泽国,千里荒野。

  如今虽然水退了,可那些地方的民生已经被摧毁,人口凋敝;河道山川都改变,要重新规划;黄河附近的水匪猖獗,要恢复两岸民生,就要除匪……还有很多想都想不到的困难。

  对了,听说前几年去洛州的知府,就死于剿匪。

  总之,就不是个好差事。

  姚青凌琢磨着展行卓意欲何为,忽然想起桃叶转给她的话,说展行卓等着她跪求。

  她微微眯了眯眼睛。

  御史夫人听着姚青凌的分析,扒拉扒拉盘子里的瓜子,斜她一眼:“你还关心他呢?”
  http://www.hlys.cc/29107/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