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逛街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送走李兰后,白星正准备转身回屋,突然听到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咳嗽声。她定睛一看,只见一个身材佝偻、面容慈祥的老妇人站在门口,正满脸疑惑地看着她。

  “小娘子,”老妇人开口问道,声音略微有些沙哑,“这个学堂还开办吗?”

  白星连忙迎上前去,微笑着回答道:“开的开的,老人家。只是现在正值寒冬,孩子们都放寒假了,所以学堂暂时关闭。不过您放心,等到来年开春,天气转暖,学堂就会重新开课啦。”

  白星送走那位探问学堂的老妇,转身回了小院。老妇佝偻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时,还回头望了两眼学堂的木门,那眼神里的期盼像檐角垂挂的雨珠,沉甸甸坠在人心上。

  白星拍了拍衣襟上沾的尘土,心里暗暗盘算着开春办学的事,脚下已踩着石板路进了院子。

  院里的石榴树刚谢了花,枝头坠着些青嫩的小果子,被风一吹轻轻摇晃。季阳正扶着廊柱学走路,小胖腿摇摇晃晃像只刚出壳的小鹅,见白星进来,突然松开手要往她怀里扑,没走两步就“啪”地摔在青砖地上。

  小家伙愣了愣,没哭,反倒自己撑着胳膊坐起来,咧开没牙的嘴咯咯笑,口水顺着下巴滴在衣襟上。

  白星赶紧走过去把他抱起来,在他软乎乎的屁股上轻拍了两下:“我们阳阳真是个勇敢的小家伙。”

  正想得入神,窗外传来巷子里卖烧饼的吆喝声:“芝麻烧饼——热乎的嘞——”白星抬头看了看日头,晚霞已经染红了半边天,该是去街上买些食材的时候了。

  她把研钵盖好,找出那条靛蓝的背带,小心翼翼地将季阳裹进去。

  小家伙似乎知道要出门,兴奋地蹬着小腿,小手紧紧攥住白星的衣襟,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挎上竹篮刚走出院门,喧闹的人声就像潮水般涌了过来。

  街口的老槐树下挤满了人,卖唱的盲眼老汉正拉着胡琴,琴弦上流淌出咿咿呀呀的调子,周围围着听曲的男女老少,有人往他面前的铜盆里丢铜板,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白星抱着季阳往人群外绕,生怕挤着孩子,却被旁边摊位上飘来的香味勾住了脚步。

  那是个卖糖糕的摊子,铁皮锅里的油“滋滋”地冒着泡,穿青布衫的妇人正用长柄勺把米浆舀进模子里,放进油锅里炸。

  金黄的糖糕浮起来时,她用漏勺捞出来,往糖霜里一滚,立刻裹上了一层雪白的糖粉。

  “刚出锅的糖糕,甜糯可口!”妇人高声吆喝着,手里的糖糕还冒着热气,引得旁边的孩童直咽口水。

  “娘,我要吃糖糕!”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拽着她娘的衣角,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油锅里的糖糕。

  她娘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就知道吃,当心把牙甜坏了。”嘴上这么说,还是掏出铜板买了两个,小姑娘接过糖糕,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立刻眯起眼睛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白星抱着季阳继续往前走,脚下的青石板路被行人踩得光溜溜的,夕阳的余晖洒在上面,泛着温暖的光泽。

  路边的摊贩们正忙着招揽生意,卖菜的老汉把蔫了的菜叶摘下来扔进竹筐,嘴里不停念叨着:“最后一把青菜了,便宜卖了!”卖水果的妇人则用湿布擦着筐里的苹果,擦得红彤彤的,看着格外诱人。

  季阳在背带里不安分地扭动着,小手指着不远处的风车摊子。

  那摊子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风车,有红的、黄的、蓝的,风一吹,“呼啦啦”地转个不停,引得不少孩子围着看。

  摊主是个瘸腿的中年汉子,见季阳看得入神,拿起一个最小的风车递过来:“夫人给孩子买一个玩玩吧,便宜。”

  白星付了钱,接过风车递给季阳。小家伙一把抓住风车,兴奋地摇来摇去,风车转得更快了,他咯咯地笑个不停,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白星看着儿子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暖洋洋的,脚步不由得放慢了些,享受着这市井里的烟火气。

  往前走了没几步,就到了卖鸡蛋的摊位前。摊主是个皮肤黝黑的老汉,脸上布满了皱纹,

  手里拿着一杆秤,正和一个妇人讨价还价。“这鸡蛋都是自家养的鸡下的,新鲜得很,十五文钱一斤不贵了。”

  老汉说道。那妇人却不依不饶:“十三文,你卖不卖?不卖我就去别家买了。”

  老汉皱了皱眉头,似乎有些为难,最后还是叹了口气:“行吧,十三文就十三文,看你也是诚心要买。”

  白星走上前,看了看筐里的鸡蛋。这些鸡蛋个头匀称,蛋壳光滑,确实很新鲜。

  她笑着对老汉说:“大爷,您这鸡蛋怎么卖?”老汉见又来了生意,脸上露出了笑容:“小娘子,我这鸡蛋十五文钱一斤,都是好鸡蛋。”

  “大爷,我多买点,你给便宜点呗?”白星说道,“我看您这鸡蛋确实不错,要是便宜点,我以后常来买。”

  老汉想了想,说道:“那你要多少?”“我要一筐,您看能不能十二文钱一斤?”

  白星问道。老汉皱了皱眉头:“十二文太少了,我这成本都快不够了。这样吧,十三文,不能再少了。”

  白星装作有些犹豫的样子,想了一会儿才说道:“行吧,十三文就十三文,不过您得给我挑些好的,可不能有坏的。”

  老汉连忙点头:“放心吧小娘子,我给你挑的都是好鸡蛋,要是有坏的,你回来找我。”

  说着,就拿起一个草绳编的筐,开始往里面装鸡蛋。他装得很仔细,每个鸡蛋都要对着光看一眼,确保没有坏的。

  白星站在一旁看着,时不时和老汉聊上几句。原来老汉家住在城郊,家里养了几十只鸡,每天都会把新鲜的鸡蛋拿到街上来卖。

  “家里就我和老婆子两个人,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这鸡蛋卖了钱,够我们老两口过日子了。”老汉一边装鸡蛋一边说道,语气里带着些无奈。

  白星听了心里有些发酸,说道:“大爷您真不容易。”老汉笑了笑:“还行,忙活惯了,不觉得累。”

  不一会儿,鸡蛋就装好了,老汉把筐放在秤上称了称:“一共三十斤,三百九十文钱。”白星掏出钱袋,数了三百九十文钱递给老汉。

  老汉接过钱,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又给白星找了个扁担,让她能挑着鸡蛋走。

  白星谢过老汉,挑着鸡蛋继续往前走。刚走没几步,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酒香,原来是旁边的酒坊正在酿酒。

  酒坊的门敞开着,里面传来伙计们吆喝的声音,蒸汽从门缝里冒出来,带着醇厚的酒香,飘得很远。

  不少路过的汉子都停下脚步,往酒坊里张望,似乎想进去喝上一杯。

  前面不远处就是三街的杂货铺了。白星挑着鸡蛋,抱着季阳,慢慢往杂货铺走去。

  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卖花的姑娘提着篮子穿梭在人群中,篮子里的鲜花娇艳欲滴,散发着阵阵清香;

  耍杂耍的艺人在空地上表演着高难度的动作,引得围观的人阵阵喝彩;

  还有卖小吃的摊贩,不停地吆喝着,把各种美食的香味送到每个人的鼻子里。

  季阳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住了,小脑袋东张西望,眼睛里满是好奇。

  他一会儿指着耍杂耍的艺人,一会儿又看着卖花的姑娘,嘴里不停地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似乎想表达自己的兴奋。

  白星笑着拍了拍他的小屁股:“阳阳是不是觉得很好玩?以后娘常带你来逛街。”

  好不容易挤到杂货铺门口,白星把鸡蛋放在门口,抱着季阳走了进去。

  杂货铺里很宽敞,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从针头线脑到油盐酱醋,应有尽有。

  柜台后面站着一个掌柜的,戴着一副老花镜,正在拨弄着算盘,噼里啪啦的声音在店里回荡。

  白星的目光在货架上扫来扫去,很快就被角落里的脂粉摊位吸引住了。

  那里摆着几个锡盒和陶罐,里面装着胭脂水粉和口脂。

  她走上前,拿起一个锡盒打开,里面是一种玫红色的胭脂,颜色有些暗沉,粉质也不够细腻。

  再看旁边的口脂,只有两三种颜色,一种是深红色,一种是浅粉色,还有一种是橘红色,而且膏体看起来有些干硬。

  “掌柜的,你们这脂粉怎么卖?”白星问道。掌柜的抬起头,看了看白星,说道:“小娘子想买脂粉?我们这胭脂是上好的苏州货,二十文钱一盒;口脂有好有坏,好的三十文一盒,差的十五文一盒。”

  白星点了点头,又拿起一个口脂盒看了看,说道:“这口脂颜色倒是挺好看的,就是不知道好用不好用。”

  “放心吧小娘子,我们这口脂都是正经作坊做出来的,好用得很。”掌柜的说道,“很多大户人家的小姐都来我们这儿买呢。”

  白星笑了笑,没有说话,心里却暗暗想道:“就这颜色和质地,跟我空间里的口脂比起来,可差远了。看来这个时代的脂粉口脂款式确实不多,颜色也很单调,空间里的口脂拿出来卖,肯定能受欢迎。”

  她把口脂盒放回货架上,又在杂货铺里转了转,看了看其他的商品。

  杂货铺里的商品虽然琳琅满目,但大多是些日常生活用品,没什么特别新奇的东西。

  白星挑了些针线和布料,付了钱,然后抱着季阳,挑着鸡蛋离开了杂货铺。

  走出杂货铺,街上的热闹依旧。夕阳渐渐落下,天色慢慢暗了下来,路边的摊贩们开始收拾摊子,准备回家了。

  白星挑着鸡蛋,抱着季阳,在渐渐稀疏的人群中往家走。背带里的季阳已经睡着了,小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容,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风车。

  白星看着儿子熟睡的样子,心里充满了希望。她想,等推车做好了,就把空间里的口脂拿出来卖,肯定能赚不少钱。
  http://www.hlys.cc/29116/4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