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烟锁一线天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姜维率领的三万生力军,与魏延、夜玄麾下那一千余名历经血火的铁血锐卒,在长安的西门内胜利会师。刹那间,震天的欢呼声响彻云霄,所有幸存将士的眼眶都湿润了,紧绷了十余日的神经终于得以稍弛。那面饱经战火的“汉”字大旗,被重新高高擎起,在长安城头猎猎飘扬,向天下昭示着这座千年古都的再度易主。

  长安城作为前朝故都,其城防之坚固、武库之充盈,不输于洛阳。正是凭借这天下罕有的坚固城防和海量的守城器械,夜玄和魏延才能以五千之兵,硬生生顶住了曹魏那些南征北战的百战精锐一轮又一轮的疯狂进攻。而府库之中的粮草储备,更是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初步清点,仓廪中的存粮竟足够城内现有的三万余大军饱食一年之久!这无疑为长期固守奠定了最坚实的物质基础。

  姜维与魏延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着手整编部队,救治伤员,抢修城防,张榜安民,将武库中的军械悉数分发下去。转眼之间,长安这座巨城便如同一只披坚执锐的巨兽,焕发出令人心悸的稳固气息,全军士气为之大振。

  这惊天动地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很快便传到了渭水前线,正与兵仙韩信紧张对峙的司马懿耳中。

  当详细军报——徐烈被阵斩、数万大军被夜玄一人一锤搅得地覆天翻、最终姜维生力军赶到导致全线溃败、长安已彻底落入蜀军之手——被亲兵颤声读出来后,司马懿只觉眼前一黑,一股腥甜直冲喉头。

  “噗!”

  一大口鲜血狂喷而出,司马懿直挺挺地向后倒去,当场昏厥在帅座之上。

  “丞相!”

  “仲达!”

  帐内顿时乱作一团,张辽、夏侯惇等将慌忙抢上,搀扶的搀扶,呼唤的呼唤,掐人中的掐人中。

  良久,司马懿才悠悠转醒,面色如金纸,眼神中充满了惊悸和阴郁。

  毕竟久经风浪,司马懿很快冷静下来。沉稳地下达了一连串命令:

  “快!传令郭淮!令他麾下二十万援军,不惜一切代价,在五日内给我赶到长安城下!趁蜀军久战疲敝、立足未稳,立刻发动雷霆猛攻,不惜代价,务必夺回长安!”

  “严令各营!深沟高垒,紧闭寨门!没有我的将令,谁敢擅自出战,立斩不赦!同时派遣大量斥候盯死韩信的大营。我等现在的唯一要务,就是像一颗钉子一样,死死钉在这里,拖住眼前的韩信主力,一兵一卒也不能让他西进支援长安!”

  “再派快马!联系曹真将军,令他尽快率领从汉中撤出的兵马,火速向我靠拢!”(其部初始五十万,期间被司马懿抽走二十万。经汉中惨烈攻城战,又损失近十万,约剩二十万左右)。司马懿的意图很明确:待曹真与自己会师,便可集结近五十万大军,对韩信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届时必能一战而定。

  司马懿的算计不可谓不精准。他深信,只要郭淮的二十万生力军能及时赶到并夺回长安,则大局可定。而自己这里,只要死死拖住韩信,便是大功一件。

  时间一晃,过去了两天。郭淮率领的二十万援军,一路急行军,距长安仅剩三日的路程。这一日,大军行至一处极其险要的所在,乃是一线天式的狭窄通道,两侧崖壁高耸入云,光秃陡峭,中间仅有一条羊肠小道蜿蜒通过。此地地形之险恶,堪称兵家绝地,若遇埋伏,纵有百万大军亦将死无葬身之地。

  郭淮乃沙场老将,素来以谨慎沉稳著称。他虽在理智上判断,蜀军所有兵力应已悉数投入渭南主力(二十万)、长安守城(三万)及汉中防线三处(七万),绝无可能再分出一兵一卒于此设伏,但久经沙场的本能还是让他心头警兆频生。

  “传令!全军暂停前进!”郭淮勒住战马,下令道:

  “斥候队!立刻上前,给我仔细搜索两侧崖顶,每一寸土地都不可放过!若有任何异常,速速来报!”

  斥候队长得令,亲自挑选了二三十名最为机敏矫健的斥候,从侧翼攀上崖顶。他们首先小心翼翼地检查了崖边那数十块巨大的岩石,斥候们用力推搡,巨石纹丝不动,其底座被风沙尘土覆盖,看不出任何人为撬动的痕迹。

  随后,他们将目光投向那片广袤无垠的森林。森林面积太大,若想彻底探查,非一日之功,势必严重延误大军行程。斥候队长眉头一调,计上心来,想出一个妙法:他命手下精锐深入林中百余米,然后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用力射出响箭。

  “咻——啪!”

  尖锐的箭啸声在林间骤然响起,回荡不息。只见远处树林中,一群飞鸟被惊动,扑棱棱地振翅飞向高空。同时虫鸣声大作。斥候队长为确保万一,又命队伍再深入百米,再次射出响箭。又是一群飞鸟被惊起,四散飞逃。同样有虫鸣声响起。

  队长见状,心中大定,断定:林中既有如此多飞鸟栖息,则必然没有伏兵埋伏。否则鸟雀早已惊走殆尽。于是他信心满满地返回向郭淮禀报:

  “启禀将军!崖顶巨石乃天然形成,稳固无比,绝无人工痕迹。林中已探查近两百米之深,并以响箭反复试探,每次皆有飞鸟惊起,虫鸣大作。据此判断,林中绝无伏兵!我军可放心通过!”

  郭淮听完这番有理有据的禀报,心中最后一丝疑虑顿时烟消云散,不禁对这名机敏过人的斥候队长投去赞赏的目光,暗忖此战之后定要将其提拔为心腹,人才岂可埋没。于是,他彻底放下心来,挥手下令:

  “全军听令,保持队形,加速通过峡谷!”

  他哪里能想到,就在那片森林深处五百步之外,征西将军马岱正率领十万蜀军精锐,如同蛰伏的猎豹,鸦雀无声地潜藏于此。看着远处依序惊起的鸟群,马岱对韩信元帅的神机妙算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心中惊呼:

  “韩帅真乃神人也!其谋略之深远,竟已至于此!千古兵仙,实至名归!”

  原来,这一切早在韩信的预料之中。早在最初制定计划时,韩信那独特的军事眼光就已经预见到了今日可能出现的每一种变局。他提前数月,便秘密派遣两千精锐工匠,携带工具,悄然潜入此地执行一项绝密任务(一年的期限蜀军可以出去)。工匠们暗中运用杠杆原理,巧妙地撬松了崖边那些巨石的根基,却又不使其倒塌,随后用风沙尘土进行极其精细的伪装,使其看上去与天然岩石毫无二致。同时,这两千工匠化身樵夫,在这片森林最深处日夜不停地伐木,将砍伐下来的巨木堆积起来。

  就在司马懿分兵、派郭淮率二十万大军东进之时,韩信立刻下达了命令:命马岱率领十万大军,抄一条更为隐秘快捷的山间小路,轻装疾行,务必赶在郭淮之前抵达此处埋伏。马岱严格遵循韩信临走时事无巨细地嘱咐:一入森林,立刻派出大量人手捕捉数量庞大的各类飞鸟,并精心寻得数名擅长口技的士兵,苦练各种虫鸣鸟叫之声。

  韩信甚至预先推演道:“若闻敌军斥候以响箭试探,尔等便以虫鸣为号,每次只释放三分之一飞鸟;若敌军再射,则再放三分之一;若有三矢,则尽放之,则敌必深信不疑。”马岱初闻此计,还觉得韩帅用兵是否谨慎得过了头,但历经数次大战,他对韩信的命令早已奉若神旨,执行起来一丝不苟。方才魏军斥候那两轮响箭,他便依令分两次释放了飞鸟,完美地、天衣无缝地制造了林中绝无伏兵的假象!

  在魏军斥候走后过了半个时辰,经蜀军斥候观测崖上已再无人时,马岱率领十万蜀军悄然出现在悬崖边。士兵出来时把这几个月发的巨木全部抬了出来。

  就在郭淮大军先头部队约三四万人已安然通过峡谷,中部最为庞大的、足足十三、四万人的队伍完全进入峡谷最狭窄、最致命的地段时——

  异变陡生!

  “轰隆隆!”

  一阵地动山摇般的巨响猛然从崖顶爆发!那数十块巨石,其伪装的根基被蜀军士兵用杠杆翘起。顿时失去了平衡,如同天崩地裂般翻滚着砸落下来。巨大的石块瞬间就将峡谷的前后出口堵得严严实实,如同两扇巨大的地狱之门,轰然关闭。

  与此同时,无数早已准备好的浸透了火油的巨木,被蜀军士兵齐声呐喊地推下悬崖,劈头盖脸地砸入魏军密集的行军队伍中。刹那间,骨骼碎裂声、惨叫声、惊马嘶鸣声震耳欲聋,魏军阵型大乱,死伤极其惨重。

  “放箭!”

  马岱屹立崖顶,面无表情,冰冷地下达了最后的杀戮指令。

  马岱这支军队此行轻装上阵,除了必要的口粮和武器外,所有人都只带弓箭和大量火油。

  十万蜀军精锐闻令而起,张弓搭箭,早已点燃的火箭如同铺天盖地的流星火雨,向着峡谷底部倾泻而下。他们根本无需瞄准,谷底拥挤不堪的魏军就是最好的靶子。火箭射入谷中,立刻引燃了火油和那些湿漉漉的新木。湿木难以充分燃烧,顿时产生带着刺鼻气味的浓烟。峡谷地形密闭,犹如一个巨大的烟囱,空气根本无法流通,浓烟迅速积聚、弥漫、下沉,将整个峡谷变成了一个密封的毒气罐。

  谷内的十四万魏军彻底陷入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前路被巨石堵死,后路被彻底截断。头顶是不断呼啸落下的滚木和无穷无尽的炽热箭雨。最可怕的是那无孔不入的浓烟。

  浓烟携带高温和有毒的颗粒物,吸入后迅速灼伤呼吸道和肺部,士兵们双眼被熏得刺痛流泪无法视物,在极度的痛苦和恐惧中剧烈咳嗽、窒息、疯狂地相互践踏……绝大多数人并非直接被箭矢或滚木砸死,而是被活活呛死、熏死在这人间炼狱之中,死状凄惨无比,目不忍睹。整个峡谷彻底化为了一座焚烧尸体的巨大熔炉和弥漫着绝望与死亡的毒气室。

  郭淮身处前军,眼睁睁看着后方峡谷在转眼间变成了一片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哀嚎遍野的人间地狱,那凄厉绝望的惨嚎声阵阵传来,令人毛骨悚然。
  http://www.hlys.cc/29247/1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