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我家床底通大明 >第720章 给脸不要脸啊你们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20章 给脸不要脸啊你们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二天一大早,朱吾适又得起床去皇宫。

  虽然他不用参加朝会,但是大年初一这天朱元璋与百官同乐的日子,朱吾适还是要到场的。

  毕竟他虽然不在朝堂上走动,但是他的权势却是仅次于朱元璋的。

  骑着摩托车刚到皇宫门口,朱吾适就被人给围住了。

  大部分都是勋贵,文官普遍不是太看得起朱吾适。

  究其原因,朱吾适整体跟商人混在一起,堂堂一个王爷,天天想着做生意,成何体统。

  哪怕他们知道靠着朱吾适的商业帝国,朱元璋的内库越来越有钱了,朝廷朝廷财政紧张的时候,还得靠着朱元璋从内库往外拿钱。

  这就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

  文人经过上千年的努力,终于确定了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他们可不想有人打破这一制度。

  朱吾适抬高商人和工人社会地位的做法,让他们很不爽。

  这就是人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牛逼的,其他人见到自己都得唯唯诺诺,战战兢兢。

  朱吾适对此表示理解,但是他不支持。

  不说人人平等吧,起码人跟人的差距不应该那么大。

  说得好听是封建社会,实际上农工商就和士的奴隶一样,那真是予取予求啊。

  最起码也得让读书人知道,他们的社会地位可以高,但不能离谱,不能没有枷锁。

  他们看朱吾适不顺眼,朱吾适偏偏要去他们面前溜达。

  “老王,你好像看到我不是很开心的样子啊。”

  礼部侍郎老王听到 朱吾适这么说,连连摆手。

  “不敢不敢,下官见到王爷您,自然是很开心的。”

  “开心就好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王家在当地也是个大家族啊。

  对了,好像这两年王家搞外贸搞得风生水起的,没少赚钱吧?”

  朱吾适一句话,就让礼部侍郎老王额头上冒汗了。

  这可是大冬天啊,而且还是一大早,气温都已经零下了。

  可见他是有多紧张害怕了。

  “王爷,下官只是王家旁系,联系不多,联系不多的。而且下官定居应天府多年,对于家族的事儿知之甚少,知之甚少啊。”

  礼部侍郎老王说着话,悄悄地往后退了几步,想要远离朱吾适。

  朱吾适怎么可能放过他呢。

  主动上前几步走到他身边,拍着他的肩膀,笑呵呵地说道。

  “真的吗,我怎么听说你过寿的时候王家家主派人送了头金猪呢?据说都赶上小猪崽那么大了。”

  礼部侍郎老王双腿一软,险些摔倒。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件事儿明明只有自己家人知道,朱吾适又是怎么知道的。

  朱吾适见老王腿软,还热心地扶住了他。

  “老王啊,别那么激动嘛,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儿。

  你过生日,老家给你送礼物很正常嘛。而且王家赚的也是干净钱,你怕什么啊,不用怕的。”

  听到朱吾适这么说,老王稍稍松了口气。

  但是以他浸淫官场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朱吾适不可能就这么轻易放过自己的。

  不然他提这件事儿干嘛呢。

  果然,朱吾适又开口了。

  “老王啊,其实我挺不开心的。如果没有我,你们王家也有钱,但是肯定没有现在这么有钱,我让你王家赚到钱了,按理说你应该感谢我啊。

  可是为啥你看到我就那么不开心呢,而且我听说你背后好像跟别人议论过我。

  说我是在挖大明的根基!

  这一点我不是很赞同啊,我怎么就挖大明的根基了?”

  这些文官谁说过朱吾适的坏话,朱吾适一清二楚,以他跟毛骧的关系,想知道啥毛骧都得说。

  锦衣卫对这些文官看得可是很紧的,他们一天上几次厕所,晚上睡在哪个女人的房间,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噗通。

  老王这次真的给跪了。

  “王爷,下官不敢啊!”

  朱吾适赶紧装模作样地去扶他。

  “老王啊,你这是干嘛啊,还有啥事儿是你不敢的呢,你可是礼部侍郎啊,厉害得很呢。”

  老王跪在地上更不敢起来了。

  文武百官早就注意到了两人,此时都在看热闹呢。

  尤其是那些跟朱吾适关系还不错的勋贵,一个个恨不得手里拿几把瓜子儿。

  “老李,你过来。”

  朱吾适口中的老李也是个文官。

  见朱吾适叫自己,老李想要装作没听到,想了想还是没敢。

  万一本来没啥大事儿,自己不搭理他反而出事儿了咋办呢。

  “王爷,您叫下官何事啊?”

  “哦没啥大事儿,就是让你帮忙把老王扶起来,地上多凉啊。

  你们两家情况差不多,肯定彼此有很多共同话题,你帮我劝劝他。”

  朱吾适刚才说老王的那些话,周围的人可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这些不仅是老李,文官队伍里,好多人都开始冒汗了。

  之前就说过了,这些当官的,没有五十也有三四十。

  大明建国才十几年。

  也就是说,他们读书识字的时候还是 元末,那个动荡的年代,还能读书识字的,没几个简单的。

  朱元璋为啥不读书识字儿呢,因为他全家都差不多饿死了啊。

  你想啊,有的一家都饿死了,有的呢,还能读书识字儿。

  古代读书可不像现代,还有九年义务教育呢。

  古代读书成本很高的。

  在乱世还有家底儿的,哪个简单。

  不仅有钱,多少还都有些关系。

  这几年大明商业方面的发展如火如荼,这些文官的家族又不是傻子,真以为他们嘴上鄙夷读书人,心里就不想赚钱啊。

  他们比谁都想赚钱,尤其是在朱元璋手底下当官,俸禄少,是不让贪,家族不想办法赚钱怎么过好日子啊。

  所以很多文官的家族,都是一边骂着朱吾适,一边吃着朱吾适带来的红利,非常的恶心。

  朱吾适平时其实是懒得搭理他们的。

  奈何大过年的,这些人竟然敢不给自己好脸子,那就不能惯着他们了。

  老李不敢违背朱吾适的话,但是他一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老读书人,哪里能把瘫软在地的老王扶起来啊。

  关键他自己都还腿软呢。

  朱吾适也不为难他俩了,这只是杀鸡儆猴而已,接下来他要贴脸开大了。
  http://www.hlys.cc/29267/8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