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了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会议室的铸铁暖气片刚摸出点温度,晋安会长把第三杯浓茶推到梁颂年面前,这是双方两个周来第五次坐在这张橡木桌前了。

  “梁同志,你们去年带的那批醴陵瓷器,工会老李到现在还念叨。” 晋安会长用袖口擦了擦眼镜片,“但技术这事儿,不是换几箱瓷器能办的,我们这些老家伙要是有心无力。”

  “上个周您说的那位在通用电气做过实习生的周先生,我们的人去拜访了三次,他太太说他回香港了。”

  “还有您提的石油厂的陈教授,我们托人带了封信,到现在没回音。”

  “陈教授女儿在w市上大学,他年底要调离去那边的分公司任职。” 晋安会长端起茶杯,杯底沉着几片茶叶,“你们使馆的人可能不清楚,这些在洋人公司做事的华人,最怕被说成‘通共’。前几年有个在福特工厂当技术员的,就因为给国内寄了本机床手册,被 FBI 盘问了半个月。”

  那时的技术封锁远远没有现在严重。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华裔工程师里,至少有五个人接触过涡轮高温技术。” 他抬头看向对方,“会长,我们不是要他们偷图纸,只是想请教些技术问题。国内油田的涡轮机,每次检修都要请咱们隔壁的专家,光是往返机票钱,就能建三个钻井平台。再者现在的形势也请不到他们了。”

  晋安会长沉默了片刻,倒出一叠泛黄的名片。

  他指尖划过名字,有几张边角已经磨平,“还有一个人。”

  他抽出一张递过去,“王启年,现在在匹兹堡的西屋电气,负责涡轮机维修。他父亲是我同乡,1949 年去的台湾。”

  这已经是他自已的私人关系了。

  梁颂年接过名片,纸质已经发脆,上面的电话号码被圆珠笔涂改过,他们介入这件事情的时候这些人的信息就已经调查过了。

  “我们试过这个号码,是空号。”

  “他上个月刚换了工作。” 晋安会长叹了口气,把剩下的名片收起来,“你们要是愿意等,我下个月去M国参加同乡会,帮你们问问。”

  他们几人对视一眼。

  “等不起了。”

  国内来电说,大庆的备用机组只能撑到明年开春。

  他们,不能拖这么久。

  ......

  离开工会办公室时,风卷着落叶扫过街角,梁颂年把围巾拉高了些。

  前天一场大雨,D市的冬天就这么来了。

  开车回使馆大约需要半小时,方向正好路过家属院。

  梁颂年坐在副驾驶闭目养神,睫毛在眼下投出片阴影,喉结动了动才开口,“不了。”

  “好的。”

  “回去通知大家开会。” 他指尖在膝盖上敲了两下。

  “是。”

  使馆二楼的办公室里,打字机的咔嗒声此起彼伏。

  “半小时后会议室开会。”

  “是。”

  等梁颂年径直走进他自已的办公室,几人才拉住汪寻他们问。

  “工会那边还是没进展?” 小赵抬头时,眼镜滑到了鼻尖。

  汪寻食指放在唇边,示意他们啥都别问了,只是叮嘱,“中午吃饱点,开会别迟到。”

  说完便走了,办公室的几人面面相觑。

  但是看着后面进来的几人脸色都不好,应该不是很顺利。

  办公室。

  梁颂年把公文包往桌上一放,金属搭扣撞到桌面的声响惊。

  他扯掉围巾往椅背上一扔,转身去倒热水,搪瓷杯底磕在饮水机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其实自已心里也明白,不能要求别人抛弃自已的前程来帮助祖国,但是想到有些人的回答,梁颂年捏着杯柄的手指就泛白。

  再气愤事情也不能停下来

  家里有句老话,东边不亮西边亮,事情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汪寻端着饭进来的时候,就看到他桌面上摊开摆着很多文件。

  “组长,吃饭。”

  “放那就行。”

  见他头都不抬的样子,王寻就知道他肯定没放在心里。

  以前他只能怎么拿来的怎么拿走,现在,他有的是手段。

  伸手收拾他面前的文件,嘴里碎碎念道,“虽然我没见过嫂子,但是我知道嫂子这会儿肯定在家。”

  梁颂年手里的资料被抽走,抬眼看着他的动作继续说。

  “这两天反正案子也没什么进展,嫂子来了半个月了都没去拜访一下挺没礼貌的 。”

  “我有空了就去,反正都在一个小区里离得也不远,到时嫂子问什么我回答什么,保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话落的汪寻正好把筷子递给他,饭盒就在他面前打开着。

  梁颂年:......

  很好,他成功的被威胁到了。

  见他接过,汪寻拿过自已的饭盒就坐在他对面,勺子在米饭里搅来搅去,米粒粘在勺背上。

  “组长,接下来怎么办?”

  梁颂年用筷子使劲戳了戳米饭,才把有些结团的饭粒分开。

  “怎么办?”

  他也不知道怎么办,别人不愿意他也不能搬到逼迫人家啊。

  “接着干。”

  “哦。”

  安静了没两分钟,他实在忍不住吃一口看一眼梁颂年的,实在是......

  “有话就问。”

  “好咧哥,你说咱们之前接触的案子都是跟外国人打交道,为啥这次非要死磕跟工会打交道?”

  嘴里的饭嚼一半,说话的含含糊糊的。

  “技术封锁,外国人能把核心技术给我们?” 梁颂年夹菜的手顿了顿,筷子上的油滴在桌面上,晕开个小圈,“连自已人都不愿意搭把手。”

  “对呀。”

  “什么?” 梁颂年被他这反应弄得一愣,筷子悬在半空。

  “我们自已人恋着外国的高薪环境,说白了是利益至上。” 汪寻往嘴里扒了口饭,含混不清地说,“说不定他们打小在这长大,早觉得自已是洋人了。”

  “继续。” 梁颂年放下筷子,身体微微前倾,手肘撑在桌面上。

  “那外国人呢?” 汪寻把嘴里的饭咽干净,“他们也不见得多爱国吧?咱们经费充足,说不定能财帛动人心。”

  “外国人。” 梁颂年低声重复。

  对!

  外国人。

  除了J国人之外,对于他们本国的人来说,他们包括所有其他人都是外国人。

  可能境遇比我们的人好点,但是异国他乡哪有那么容易。

  只要锄头够勤快,哪里有敲不动的墙角。

  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越来越快。

  “去查有这项技术团队的人技术人员,不管哪国人,不管现在做什么,只要接触过涡轮高温技术,全列出来。”

  “是。”
  http://www.hlys.cc/29670/4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