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暂停脚步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难兄难弟》是六十年代邵氏非常著名的一部喜剧电影。

  后来到了八十年代,新一城也拍了一部《难兄难弟》,不过故事和套路倒是和邵氏版本的並无半点瓜葛,只是套用了这个名字。

  到了九十年代,陈可欣拍了一般《新难兄难弟》,王京拍了一部《精装难兄难弟》。

  同时无线还拍了一部以电影剧情为基础的《难兄难弟》电视剧。

  甚至到了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香江这边也还拍了两部《难兄难弟》。

  可想而知《难兄难弟》这部电影在香江有多经典。

  最早的这部《难兄难弟》的男主正是当时邵氏当红男演员谢閒。

  陈家华拿出来的这部《新难兄难弟》可不是陈可欣那一版,而是新一城那版。

  新一城版本的《难兄难弟》是由麦迦执导,於1982年上映,拿下了当年香江票房榜的季军。

  仅次於《最佳拍档》和程龙的《龙少爷》,力压李联杰的《少林寺》。

  剧情也还是喜剧的基调,两个小人物,自身难保还要帮助比他们更悲惨的姐妹。

  电影也没有刻意煽情,而是用嬉笑来表达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態,一直到最后一群难兄难弟干成一件大事。

  最精彩的部分还当属电影的结尾,所有新一城的明星齐来客串,来了一场惊天大逆转的好戏。

  许关杰、徐可、谭永麟、麦迦等相继登场,性格明显,精彩纷呈。

  陈家华之所以选择这部电影和邵氏合作,也有对这精彩结尾的考虑。

  因为无线加邵氏,最不缺的就是明星。

  而且这部电影也可以像新一城那样,蹭老版《难兄难弟》的热度。

  再加上这部电影投资也不大,原时空电影的投资只有《最佳拍档》的零头,但是票房却不菲。

  邵大亨一眼就看出《新难兄难弟》的价值以及电影投资规模,所以才没有丝毫犹豫地拍板定下。

  “谢閒不错,其中一个男主角就定他,那另一个呢”

  “邵伯伯,具体演员的人选还是交给邵氏去选吧,相较於演员,我倒觉得导演的人选比较重要。”

  这部电影原版的导演是麦迦,他在喜剧方面还是挺有两把刷子的。

  而现在,邵氏的导演已经有些青黄不接,一直都是老一辈在撑著,新冒头的很少。

  况且邵氏最出名是武侠片、功夫片和风月片,喜剧在邵氏中占比不大。

  因此邵氏的喜剧导演就更少了。

  其实王京倒挺合適的,不过他虽然已经开始展露锋芒,也还是太年轻了,以前压根没拍过电影。

  拋开新一城那一掛的人,一时之间,陈家华也不知道该请谁来担任这部戏的导演。

  “你觉得李汉祥怎么样,当初他执导的《大军阀》非常的不错,喜剧对他来说不难。”

  “李汉祥不是已经去內地了吗”

  前年,邵大亨帮李汉祥联繫了美国的医院做心臟手术。

  去年康復后他就去了內地,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回来,现在估计应该已经和北影厂搭上线了。

  “这不重要,我来解决。”

  “那就暂时先定他吧。”

  虽说李汉祥和邵大亨的关係很好,但这次陈家华估计他没时间回香江拍这部《新难兄难弟》。

  不过说到李汉祥,陈家华隨即想到了另一个和他齐名的大导演张彻。

  倒不是想要邀请张彻来执导《新难兄难弟》,而是他的徒弟吴雨声。

  后世吴雨声以枪战片躋身香江大导之列,但刚开始他是以拍喜剧片起家的,而且票房非常不错。

  甚至《新一城》的开业作《滑稽时代》,都是邀请吴雨声来拍。

  只请李汉祥还是有些不太保险,可以將吴雨声作为替补。

  唯一有点麻烦的就是吴雨声似乎和嘉禾签约了,邵氏和嘉禾又不对付,陈家华担心人家拒绝。

  但这可以交给邵大亨去解决,他大佬来的,吴雨声也和邵氏颇有渊源,应该难不倒他。

  更何况办法总比困难多,大不了像帮新一城拍《滑稽时代》时那样用个假名。

  隨即陈家华跟邵大亨说了吴雨声,他也同意將其当做备选。

  事情大概谈妥之后,第二天他安排梁普志来到邵氏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新难兄难弟》投资不高,大概六十万就够了。

  交给邵氏来製作,五十万就能搞定。

  不过陈家华还是希望电影能够精良一些,多加了十万投资。

  加上这部电影,寰亚已经有四个项目在筹备拍摄,也是时候先停下脚步。

  就这四个项目,已经让寰亚人手有些捉襟见肘。

  等把这几部电影製作完成,再启动新的项目,到时寰亚也该继续招兵买马。

  因此梁普志最近也干劲十足,没想到新老板接受公司之后立马就火力全开。

  他似乎又重新找回了当初刚加盟繽繽影业时候的激情。

  至此,陈家华也略微鬆了口气。

  过年到现在,他一直在忙电影方面的事情,其他的工作都有些被耽误。

  比如他那部科幻小说《终结者》的出版。

  此时已经是三月十二,《终结者》也已经完结一周了。

  《新城晚报》少了这部小说的支撑,销量顿时少了很多。

  但凭藉这两个多月用心准备的新闻內容,倒也留住了不少人。

  目前《新城晚报》每天已经能够稳定一万三千份的销量。

  一万三千份和之前连载小说时五万份的销量自然没法比,却也是很多报纸望尘莫及的销量。

  毕竟《新城晚报》创刊才两个多月的时间,能稳定在一万多份的销量水平已经算是非常不错。

  就连同行也非常惊嘆,他们本想看看少了《终结者》销量会不会暴跌。

  最后销量確实暴跌了,不过跌地没有他们想像中的惨。

  而《新城晚报》一万多份的销量,让《新报》报社的舆论利器又锋利了几分。

  与此同时,这段时间那些海外的商业出版集团也一直联繫陈家华,想要拿下《终结者》的出版版权。

  之前他忙於寰亚电影公司的事情,一直拖著。

  现在不能再拖了,陈家华此时可没有摆谱的资格。

  这段时间他倒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做,精心挑选了几家出版社,准备优先谈谈看。
  http://www.hlys.cc/30064/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