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被断水了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还有牲口棚,开春新添了几头牛犊,原来的棚子有点挤了。我看场院西头那片空地不错,得赶紧搭个新的。”

  陈大福说道。

  “这事你来抓,木料咱们后山就有,伐木队那边你协调一下。搭结实点,别让牲口冬天挨冻。”

  ”林军看向陈大福,

  “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陈大福拍着胸脯。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喧闹。

  雪希领着一群孩子走了进来,大的十来岁,小的才五六岁,都是农场职工和附近公社的孩子。

  孩子们手里拿着刚采的野花,小脸晒得红扑扑的,眼睛亮晶晶的。

  “林场长!陈叔叔!高校长!”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叫着。

  “哟,这是咋了?小祖宗们来视察工作啦?”

  陈大福乐呵呵地起身。

  雪希笑道:“孩子们非要来,说感谢你们保护了农场,保护了他们。喏,这是他们采的花。”她身后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有些腼腆地捧着一束五颜六色的野花,递到林军面前。

  林军愣了一下,看着眼前这些鲜活的小脸,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他蹲下身,接过那束还带着露水和泥土气息的野花,粗糙的大手摸了摸小男孩的头,声音温和了许多:“谢谢你们。农场是大家的家,我们一起保护好它,让你们能在这里好好长大,好不好?”

  “好!”孩子们齐声回答,声音清脆响亮。

  “高校长,你上次教我的字我写会了!”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跑到高源身边,兴奋地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大洪山三个字。

  高源仔细看了看,笑着表扬:“写得真不错!比上次进步大多了!回头给你本新本子,好好练!”

  办公室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冲散了规划工作的严肃。

  林军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这些稚嫩的生命,就是这片土地上最宝贵的希望,也是他们扎根于此、奋力建设最坚实的理由。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给简陋的办公室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野花的芬芳、孩童的笑语、泥土的厚重气息,还有那永不停止的垦荒号子,都深深地融进了大洪山农场的每一寸空气里。

  林军为了建鱼塘,特意把林英从村子里面喊了过来。

  毕竟林英对于养鱼还是非常擅长的。

  “小军,你看那边,底下的淤泥再清一遍,压实点!这边坡岸的石头垒整齐了,对,就这样!”

  林英扯着嗓子喊,声音洪亮。

  “这塘子挖出来,真能养鱼?”

  林军有些疑惑的问道。

  “能!”

  林英斩钉截铁地回答,然后继续说道:“咱们这山沟沟里,难得有这么大一片水源稳定的洼地。引的是山溪活水,加上地下渗出来的水,水质好得很。”

  “开春了,我托人从县水产站弄些鱼苗来,咱们农场自己养鱼,以后过年过节,或者给大伙儿改善伙食,就靠它了!这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搞活咱们农场的副业!”

  “太好了!”

  林军这边有些开心的点了点头。

  如果要是能养鱼的话,他们这边也算是多了一条卖钱的出路。

  洼地里,几十号农场的职工和家属正挥汗如雨。

  镐头刨开湿润的泥土,铁锹翻飞,独轮车吱呀作响,运送着挖出的土方。

  高源带着几个村民干得最是起劲,他们仿佛要把在地下溶洞中积压的愤怒和憋屈,都发泄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大力也领着几个猎户兄弟在帮忙,他们熟悉山林水土,负责规划引水渠的走向。

  这鱼塘是林军结合农场实际和未来发展想出来的点子。

  蛇穴事件后,农场虽然获得了上级的高度重视和一批物资支持,但终究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长期只靠种地,发展有限。

  林军琢磨着,利用这块天然洼地,搞个鱼塘,既能丰富农场职工的生活,多余的鱼拿到集市上卖,也能增加点集体收入。

  更重要的是,他想给经历了巨大创伤的农场人找点实实在在的盼头。

  洼地的改造工程进展顺利。

  清淤、扩挖、筑堤、引水渠……

  在众人的齐心努力下,一个像模像样、足有四五亩大小的鱼塘雏形渐渐显露出来。

  清澈的山溪水沿着新挖的沟渠汩汩流入塘中,阳光下波光粼粼。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了大洪山农场,传到了邻近几个村子。

  起初,大家只是好奇和羡慕。

  大洪山农场这次出了大风头,捣毁了日本鬼子的秘密基地,成了英雄单位,还得了不少好处,现在又挖起了鱼塘,日子眼看着红火起来了。

  然而,羡慕这东西,搁在有些人心里,发酵久了,就容易变味。

  离大洪山农场最近的,是山坳另一边的李家洼村。

  村长叫李有才,四十出头,精瘦干巴,一双小眼睛滴溜溜转,心眼比筛子还多。

  以前林家寨日子紧巴,李家洼仗着人多地也还算平整,日子比林家寨稍好,李有才在公社里说话也带点分量。

  可自从蛇穴事件后,大洪山农场成了香饽饽,县里、地区甚至省里都挂了号,各种荣誉、物资倾斜下来,连带着场长林军都成了县领导眼里的红人。

  李有才心里那股子酸劲儿,就别提了。

  这天,李有才背着手,踱到靠近大洪山农场鱼塘的山坡上,远远望着那片新开挖的水面,塘边还有人在继续加固堤岸。

  他咂咂嘴,吐了口唾沫:“哼,走了狗屎运,挖出个日本鬼子的耗子洞,就抖擞起来了!现在倒好,占着山根子,挖这么大个坑养鱼?这水哪来的?还不是咱们几个村子共用的山溪水?他大洪山农场把水截了,咱们下游喝啥、浇地咋办?”

  旁边跟着的是李家洼有名的碎嘴婆子王桂花。

  她立刻接茬:“可不是嘛村长!我娘家在刘家屯,他们村也在下游,都担心着呢!这林场长,看着老实巴交,心思可野着呢!”

  “他那鱼塘要是成了,得养多少鱼?全归他们农场了?这山里的水,可是老天爷给的,凭啥就他一家独占?我看啊,他就是仗着立了功,无法无天了!”

  李有才的小眼睛眯缝起来:“这话在理。而且我听说他用的炸药炸山开渠,那炸药哪来的?炸日本鬼子耗子洞剩的吧?公家的东西,他就这么拿来给自己农场谋私利?这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

  “对!对!挖社会主义墙角!”

  王桂花拍着大腿,继续说道:“村长,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咱们得说道说道!”

  风言风语开始在李家洼、刘家屯等几个邻近村子流传开来。

  起初只是说农场挖塘占了水源,后来渐渐演变成林军滥用缴获的炸药、侵占集体资源、以权谋私,甚至有人捕风捉影,说他可能和那日本特务老欧还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不然怎么偏偏是他带着人找到了地方?

  风终于吹到了农场。

  高源第一个坐不住了,气得脸色铁青:“放他娘的屁!咱们用的炸药是公社批的条子,专门用来开荒扩地的!引水渠也是规划好的,根本没动下游村子的主干水源!这帮红眼病,就是看不得咱们好!”

  林军倒是显得很平静,他放下手里的铁锹,抹了把汗:“老高,别激动。嘴长在别人身上,让他们说去。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鱼塘是给农场集体搞的副业,手续齐全,问心无愧。继续干咱们的活,塘子挖好了,水引好了,把鱼苗放下去,比啥都强。让事实说话。”

  话虽如此,但麻烦还是找上门了。

  一天傍晚,负责看守鱼塘引水渠入口的柱子,慌慌张张跑回来报告:“林场长!高源!不好了!李家洼的李有才,带着十几号人,把咱们引水渠上游的一个小岔口给堵了!还……还扔了不少树枝石头进去!”

  “什么!”

  高源腾地站起来,瞪着眼珠子喊道:“反了天了!敢断咱们的水?走!”

  林军也皱紧眉头,带上几个民兵和高源一起赶了过去。
  http://www.hlys.cc/30097/2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