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崇禎:朕做了一个梦,朕好像在煤山上吊了!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144章 崇禎:朕做了一个梦,朕好像在煤山上吊了!“有说是什么事吗”
朱慈烺问道。
小太监挠了挠头。
“李大人没说,不过奴婢见李大人那焦急模样,想必是有大事。”
朱慈烺瞬间意识到事情不妙,多半真的是辽东那边又发生了什么变故,不然李邦华不会如此著急。
想到这里,他抬腿便要走。
可就在这时,崇禎突然走了过来,一脸好奇的问道:
“发生了什么事”
朱慈烺虽然著急走,但还是耐心解释道:
“父皇,兵部尚书李邦华有急事求见,儿臣估摸著可能是辽东那边发生了变故,儿臣得去看看。”
崇禎一听这话,眉头顿时也皱了起来。
因为他也知道辽东战局对於眼下朝廷的重要性。
想到这里,崇禎再次开口道:
“就如此,就让李邦华来这里吧!朕保证,朕只旁听,绝不多话!”
朱慈烺一脸无奈的看了一眼崇禎,隨即就看到崇禎一脸的凝重。
最终,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转头对小太监说道:
“去把李大人请进来。”
不一会儿,只见李邦华就捧著两道奏摺匆匆而来,人还未至,声音就先传了过来。
“太子殿下,辽东密报,辽东那边出变故了!”
朱慈烺与崇禎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沉。
就在这时,李邦华已经来到了两人面前。
当看到崇禎也在的时候,李邦华先是一愣,隨后赶忙行礼道:
“臣李邦华,参见陛下!”
“爱卿平身!”
崇禎著急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挥手便让李邦华起身了。
与此同时,朱慈烺的手已经接过李邦华手中的奏摺。
咳咳咳.
可就在这时,崇禎突然轻咳了几声。
朱慈烺反应过来,只能耐著性子將两道奏摺递给崇禎:
“父皇,您先看。”
崇禎翻开一道奏摺,粗略扫过,眉头瞬间紧锁,口中喃喃道:
“怎会如此”
朱慈烺好奇心大起,也顾不上別的了,赶忙从崇禎手中夺过奏摺,然后认真翻看了起来。
崇禎虽然有些无语,但还是继续翻看起了第二道奏摺。
片刻之后,朱慈烺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因为他猜的没错!
辽东那边
真的出大事儿了!
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道摺子並不是洪承畴发来的,而是朝鲜国王发来的。
朝鲜国王在信中说,最近一段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总是有建奴入侵朝鲜。
然后这帮建奴既不杀人也不放火什么的,就单纯的抢粮食,而且抢完就跑,压根就不给他们任何反应的机会。
每当他们组织军队想要对抗建奴的时候,这帮建奴就会迅速溜走,根本不和他们正面交战。
仅仅只是几天时间,他们就被抢走了数万石粮食和几千头牛羊。
朝鲜国王觉得这件事情哪里不对劲,所以想要问问崇禎知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完了这封奏摺之后,朱慈烺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
毫无疑问,皇太极这是在为松锦之战做准备了!
他本来想著只要切断八大皇商向建奴那边运送物资的渠道,就可以阻止建奴获取粮草了。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皇太极居然会从朝鲜那边掠夺粮食。
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不得不说,皇太极果然是太聪明了,看来这傢伙是非要拿下锦州不可了!
朱慈烺正感嘆著皇太极的聪明,而一旁的崇禎却已经被第二封奏摺的內容给气得脸红脖子粗了。
下一秒,他狠狠的將奏摺扔在了桌上,愤怒的吼道:
“该死的建奴,该死的皇太极,逼人太甚,朕朕定要將你碎尸万段!”
朱慈烺看到崇禎这副模样,就知道第二道奏摺上写的事情肯定比第一道奏摺上面的事情更加重要。
所以他当下便放下了第一道奏摺,然后拿起了第二道奏摺。
打开一瞧,他眉头顿时皱得更深了。
果不其然,这份奏摺正是洪承畴写的!
洪承畴先是简单的交代了一下目前的辽东战局,接著话锋一转,讲起了另一件事儿。
据辽东的大明夜不收探查到的消息,最近一段时间,皇太极悄无声息的地撤走了一批兵力。
不过別误会,撤的可不是精锐,而是半工半农的辅助兵种。
而且这些人也没回瀋阳,而是撤到了义州。(也就是现在的义县!)
义州这个地方虽然在歷史上没什么名气,但在此时,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
崇禎十三年三月,皇太极鑑於此前强攻寧远、锦州接连受挫的经歷,痛定思痛,於是精心制定了一个长远的作战计划。
也就是所谓的『长围久困,迫其出降』。
他隨即派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鐸等人,率领大军前往修筑义州城。
义州城所处之地位於广寧与锦州之间的大凌河畔,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土地极为肥沃,適合种植庄稼。
更重要的是,这里距离锦州仅仅不过一百多里,急行军的话仅需半日便可到达!
只要在此筑城屯田,无疑是在锦寧防线周围悄然构建起了进攻的前沿阵地。
而一旦对锦州展开攻势,义州城又能顺势成为理想的后勤保障基地。
到时候各类物资、兵员皆可自此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前线,为前方的战爭提供足够的支撑。
如今夜不收发现,建奴在义州已经断断续续召集了不下五万人种植粮食!
这五万人里大多是从大明掳过去的汉人,种地自然都是行家。
自从开春以来,义州此地大片大片的土地都被种上了庄稼,眼瞅著都有好几万亩了。
除此之外,还有粮食源源不断从朝鲜、蒙古运来,听说建奴还惦记著从日本运粮,虽说还没確凿证据,但也不得不防!
朱慈烺看完奏摺,脸色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神色已然变的凝重了起来。
不得不说,还是他自己小瞧了皇太极。
如今这局面,和他印象中的大明完全不一样了。
他这边刚乾掉八大皇商,断了建奴的粮草补给。
结果建奴扭头就从別处找补,抢蒙古、抢朝鲜、外加自己种,反正就是要死磕到底!
看来这松锦之战是没有那么容易结束的,双方的军队势必得硬碰硬的打一场才能结束这场战爭!
可问题就在於,该怎么打贏这场在歷史上已经输掉的战爭呢
继续用洪承畴的乌龟战打法吗
这个办法似乎已经行不通了!
因为建奴已经有的其他获得良好的途径,不需要再依赖大明的八大皇商了。
即便这样可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但和攻破锦寧防线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
当然,大明也可以持续的向辽东输送粮草补给,和建奴继续对峙,但要知道,和建奴比起来,李自成、张献忠才是目前最让大明头疼的问题。
別看朱慈烺似乎不在么关心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事情,事实上他几乎每天都会查看关於李自成和张建忠的情报。
他们的军队数量几乎每天都在以疯狂的速度上涨著。
前几天还是三万,今天就是五万,再过几天就是十万!
昨天刚攻破了一座城,今天又杀了十几位大明官员,明天又宰了几个大明王爷。
这种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大明各地上演著。
虽然这些军队参差不齐,主要由农民和灾民组成,战斗力並不强,但他的数量实在是太庞大了。
好似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而这还是在左良玉和两万多边军的抵抗下发生的事情,要是没有他们的抵抗,没准儿这个时候河南早就全被李自成占领了。
简单来说,建奴就是生长在大明表面的暗疮,虽然很疼,但一时半会要不了命。
而李自成和张献忠却是生长在大明內部的毒瘤,如果不儘早剷除,迟早会要了大明的命!
所以要救大明,必须先割掉表面的暗疮,抑制其生长,然后在集中力量消灭內部的毒瘤,最后再拼尽全力除去表面的暗疮。
这样一来,才算真正的救了大明!
因此,松锦之战,大明必须要贏!
等打贏了松锦之战,彻底將建奴赶回辽东老家,再抽调一部分的边军和其他部队一起围剿李自成和张献忠。
这就是朱慈烺下一步的规划了!
凭心而论,朱慈烺对於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其实並没有什么太大的敌意,甚至有时候还挺理解他们的。
毕竟要是老朱家能给他们一口饱饭吃的话,他们还真的未必会造反。
如果穿越而来的他只是一个平民、一个小吏、一个反贼,那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反了老朱家!
狗日的老朱家!
老子都吃不起饭了!不造反还在等什么
毕竟谁都知道,明末这个时候都已经烂透了,想要拯救大明的难度,简直堪比重新再打一遍天下!
但是谁又能想到呢
他偏偏就穿越成了朱慈烺!
成了大明这个金字塔最顶端的统治人物,他能怎么做
难道他要造自己的反吗
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他没理由、也没有实力推翻自己这具身体所拥有的、和承载的一切记忆和责任。
因为,这具身体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为了拯救大明。
而他穿越而来的使命,也是为了拯救大明!
所以,他只能用自己拥有的记忆和知识来拯救现在的大明朝了!
就在朱慈烺回过神来的时候,崇禎还在那儿发火。
虽然朱慈烺想的是挺多的,但其实一切都在弹指之间。
於是乎接下来,朱慈烺就听到崇禎咬牙切齿地骂道:
“这该死的建奴,看样子是真的要和大明死磕到底!”
“朕这次绝不轻饶他们!”
李邦华站在一旁,只是低著头,一句话也不说。
因为他心里明白,这节骨眼儿上,崇禎什么都听不进去,还是等他的火气稍微小一点自己再发表意见吧。
在这之前,他还是乖乖当个木头人算了。
巧合的是,朱慈烺也是这么想的。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所以即便已经回过神来了,朱慈烺也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站在一旁听著崇禎大骂建奴。
当然,崇禎毕竟是皇帝,太难听的他也骂不出来,最多也就骂一些诛九族、剥皮萱草之类的话。
过了好一会儿,崇禎这才停了下来,隨后坐在石桌前猛灌茶水。
一看就是刚才骂累了!
而此时此刻,在周围服侍的太监和宫女们都已经被嚇的跪在了地上,一个个瑟瑟发抖。
毕竟皇帝要是生气的话,倒霉的往往都是他们。
朱慈烺不想这些太监宫女们继续担惊受怕,而且接下来的话也不適合让他们听到,索性衝著他们喝道:
“你们都下去吧!只留方正化一人服侍便好!”
太监宫女们听到这话,瞬间如蒙大赦,谢恩之后便各自离去了。
一时间,这偌大的御马监就只剩下了朱慈烺、崇禎、方正化、李邦华四人。
朱慈烺沉思片刻,开口道:
“虽说事情出了点岔子,但对接下来的计划影响其实也不大,只要大明水师能把建奴水师彻底剿灭,关寧铁骑就能直插建奴后方。”
“到时候再营造出关寧铁骑要直扑瀋阳的架势,建奴不说退兵,最起码得分兵去阻止关寧铁骑。”
“如此一来,锦州方面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崇禎此刻已经冷静了下来,一听这话,语气冰冷的说道:
“这样確实会让建奴分兵,可还是解决不了辽东那边的战事,就算建奴中计了,分出一半兵力去阻止关寧铁骑,另外一半兵力最多也只是退到义州。”
“而义州距离锦州才一百多里,如此一来,锦寧防线的威胁依旧存在,只要建奴愿意,他们隨时能再围锦州,如此一来,岂不是在做无用功”
李邦华站在一旁没吭声,他心里清楚,崇禎说得在理。
照眼下这情形,就算一切顺利,建奴最多退到义州,下次还得捲土重来。
可要是这么一来,那他们的计划就跟闹著玩似的,根本无法有效的打击建奴。
要想一劳永逸,那就必须拿下义州城!
如此一来,大明既能得到大片良田和人口,又能得到一块战略性的城池,还能把建奴打得屁滚尿流,说不定可以把他们直接逼回瀋阳。
可说出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可就太难了!
首先,攻城需要用到守城五倍以上的人手,如果建奴真的退守到义州,那他们的兵力加上后勤差不多是二十万人。
也就是说,明军需要用一百万人才能攻下义州。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实际操作起来肯定要不了这么多人,义州也无法容纳那么多人。
到时候的场面大概率是先在城外廝杀一波,最后在进行下一步的战略计划。
总而言之,这件事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朱慈烺沉思片刻,突然说道:
“儿臣原本打算兵分两路,一路从山东走海路骚扰建奴后方,逼建奴回撤。”
“一路由洪承畴在锦寧防线坚守不出。”
“不过看来现在得再加一路兵马了,这路兵马从宣府绕道蒙古,直扑义州。”
这话一出口,可把崇禎和李邦华惊到了,两人眼睛瞪得大大的,跟见了鬼似的。
李邦华这个时候也不能再装木头人了,连忙出声劝阻:
“太子殿下,万万不可啊!这法子太冒险了,长途跋涉本来就人困马乏,还跑去攻城,这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更何况这样的队伍大概就是以骑兵为主的队伍,怎么带攻城器械这城怎么攻啊”
“而且蒙古王子阿布奈虽然已经扯出了復国的旗帜,但蒙古现在的实际掌权者还是建奴,若是被建奴知道了,恐怕这支队伍还没有到达义州,就会被彻底剿灭!”
“所以,臣请太子殿下三思!”
崇禎虽心急如焚,但这会儿也觉得李邦华说得有理,跟著点头。
“李爱卿说的没错,此事断无可能!”
在他们俩看来,这样简直就是去送人头,他们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朱慈烺看著眼前的两人,整个人突然安静下来,眼神也变得深邃起来,嘴里喃喃自语道:
“不久前,本宫做了个梦,那梦太真实,真实得就跟未来一模一样。”
“在梦里,松锦之战大明惨败,十三万精锐全军覆没,只剩三万残兵败將退守山海关。”
“从这之后大明一蹶不振,再也无力抵挡建奴。”
“紧接著,李自成一路势如破竹,再无人可挡,仅仅三年后便攻破了京城。”
“城破之日,父皇您在煤山自縊,以身殉国,也算是全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制,没给太祖爷丟脸。”
“母后、妹妹们也以身殉国,几个弟弟流亡在外,本宫这太子也被绑了送给闯贼,大明就此灭亡。”
“大明两百七十六年的江山就这么没了。”
“再后来,建奴入关,又打败李自成,成为了这天下的主人,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剔发易服,整个天下血流成河,百姓苦不堪言。”
“又过了几百年,华夏被列强欺凌,被人称作『东亚病夫』,还被叫做『支那猪』死伤多达千万!”
“儿臣不想大明走上这样的未来,儿臣要改变这一切,所以此战,大明不论付出什么代价,都必须胜利。”
朱慈烺这话一出口,崇禎和李邦华瞬间就惊呆了,满脸都是震惊!
连身体都忍不住颤抖了起来。
这话也就是朱慈烺敢说了,要是其他人敢说出这些话,立刻就会被人剁成肉酱。
相比之下,方正化这会倒是淡定多了,毕竟他早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
片刻之后,李邦华这才回过神来,然后强挤出一个笑容,说道:
“太子殿下,这.这一切终究只是一个梦而已,当不得真。”
“我大明繁荣昌盛,岂能如此被李自成灭国”
这话一出口,李邦华瞬间察觉到不对劲,这话太子爷能说,他能说吗
正当他想要改口的时候,却只见朱慈烺摇了摇头说道:
“你不懂,那个梦太真实了,真实得就像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一样。”
“所以本宫索性就把它当作是將要发生的事情,本宫要改变这一切!”
“如果有任何人想要阻拦本宫,那本宫一定会杀了他,不管是谁!”
说出最后这四个字的时候,朱慈烺咬得特別重,听得李邦华一阵汗毛倒竖。
他不光是被朱慈烺的话给震惊到了,更重要的是,他觉得眼前的太子简直是疯了,居然在崇禎面前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因为刚才崇禎也是阻止了他的。
这种行为说轻点是目无尊长,说重点,那简直跟谋朝篡位没什么区別了。
一时间,李邦华只觉得浑身难受,下意识的就看向了一旁的崇禎。
但是反观一旁的崇禎,此刻似乎並没有生气,反而有一种陷入到某种奇怪的境界中不能自拔的奇怪的模样。
就在李邦华怀疑崇禎是不是被朱慈烺的话给气出了什么毛病之时,只见崇禎突然喃喃自语道:
“其实,朕之前也做过这样的一个梦。”
李邦华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无语了。
不是
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是太子做梦,然后是崇禎做梦,你们俩搁这玩梦境大比拼呢
就连朱慈烺此刻也有些诧异的看向了崇禎。
但崇禎却不管不顾的说道:
“前不久,在去山东的路上,朕做了一个噩梦,朕梦到大明松锦之战惨败,吴三桂带著三万人退守山海关,之后又发生了许多事情。”
“武將们或战死或投降,后来孙传庭也死在了陕西,闯贼就此再无阻碍,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攻破了京城。”
“城破之日,朕亲手杀了皇后和几个公主,隨后在煤山自縊,至於之后的事情,朕就不知道了。”
此时此刻,要论最无语的人是谁,那无一例外就是李邦华了。
他一度怀疑是不是皇上和太子这对父子在用一个梦境的谎话来誆骗他
毕竟这世上哪有父子俩做同一个梦的
不过话说回来,皇上和太子应该也不用这么折腾他一个兵部尚书吧
一道圣旨下来,他什么话敢不听
与此同时,一旁的方正化则是若有所思的看了一下朱慈烺。
在他看来,太子爷是应该向崇禎坦白了自己是真武大帝转世的身份,所以陛下才会知道这一切。
但是很明显,他猜错了
http://www.hlys.cc/30303/1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