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218章 大明皇家银行?这是什么东西?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18章 大明皇家银行?这是什么东西?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218章 大明皇家银行这是什么东西

  抵达太庙之后,已然差不多是午时了。

  一系列繁复且庄重的流程隨即便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首当其衝的便是迎神仪式。

  太庙之中,香菸裊裊升腾,仿若轻纱曼妙,悠悠瀰漫在整个空间,將太庙笼罩在一片神秘而庄重的氛围里。

  钟鼓之声悠扬鸣响,那声音雄浑而深沉,在太庙的每一处角落悠悠迴荡。

  崇禎与朱慈烺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神情肃穆地缓缓朝著祭台前行。

  就连朱慈烺这会儿也是一脸的认真,毕竟祭祖这种仪式確实不能有丝毫马虎。

  紧接著是三献礼,也就是初献礼、亚献礼和终献礼。

  初献礼、亚献礼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上都是依照惯例进行的。

  但是到了终献礼环节的时候,画面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因为这个时候,孔有德、鰲拜、岳托三人被士兵们押解著走上前来。

  毫无疑问,这三人就是终献礼的祭品了!

  此时此刻,只见这三人的模样狼狈不堪,个个都披头散髮,髮丝凌乱地散落在脸上,几乎將大半面容遮蔽。

  曾经的威风凛凛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面容的憔悴与神情的萎靡。

  他们眼神空洞,仿若灵魂已被抽离,绝望之色溢於言表。

  士兵们几乎是拖著他们来到祭坛的。

  本来一开始的时候,朱慈烺其实是打算將他们在太庙前凌迟处死的。

  不过这种事情他不能一个人做主,而是和崇禎以及礼部的官员商量了一下。

  然而,崇禎和礼部的官员们却基於礼仪规制,坚决反对这一做法。

  朱慈烺虽然满心不情愿,但眼看著所有人都反对,他也就只能妥协了。

  於是乎,凌迟处死就被改成了斩首!

  此时伴隨著这三人被压上祭台,一旁的三个刽子也终於拿出了各自那把寒光闪闪的大刀。

  没有多余的废话,接收到斩首的命令之后,三把大刀隨之高高举起,又迅猛落下。

  紧接著,三颗人头瞬间滚落,溅起一地的血污。

  这一刻,太庙內剎那间陷入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仿佛被定格一般,屏住了呼吸。

  唯有微风轻轻拂过,轻轻吹动著太庙內的旗帜,似是是在向大明的祖先们诉说此次的功绩。

  最后是燎祭送神仪式。

  熊熊烈火在太庙的空地上燃烧起来,火焰冲天而起,將周围的一切都映照得通红如血。

  祭祀用的物品以及那些从辽东带回来的人头一同被投入这炽热的火焰之中。

  崇禎凝视著眼前这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时间感慨万千,思绪如潮涌一般涌上心头。

  曾几何时,他从未想过自己竟能有一日因打败建奴而来到太庙向列祖列宗告慰。

  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一生之中至高无上的荣耀时刻。

  一时间,崇禎眼中闪烁著激动的泪光,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正默默地与列祖列宗倾诉著什么。

  而朱慈烺站在一旁,心中却是不禁泛起一丝困意,甚至有些昏昏欲睡。

  虽然知道这样的仪式必须保持庄重,但不得不说,对他来说还是有些太煎熬了。

  不过好在马上就要结束了。

  约莫一刻钟之后,这场太庙祭祖终於算是圆满结束了。

  之后眾人小心翼翼地护送著崇禎和朱慈烺回宫。

  而此时此刻,京城的街道上,百姓们纷纷自发地跪地相送。

  整个街道一片寂静,唯有队伍整齐行进的脚步声和马车车轮滚动的轆轆声交织在一起,在空气中缓缓迴荡。

  总而言之,这场盛大而庄重的祭祖大典不仅是对列祖列宗的一次告慰,更是大明王朝迈向復兴之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又过了几日,移民戍边所需的一应物资均已筹备妥当,城外的灾民们终於可以动身前往辽东了。

  这个计划虽然是一个多月前便制定的,可实际实施起来却根本没有那么容易。

  毕竟涉及到几十万人的事情,要筹备的物资品类繁多,安排的事项也是多如牛毛。

  直到今日,总算是准备周全了。

  不过当然,並非所有的灾民都要迁往辽东,像之前协助建造城池、种植红薯土豆、还有挖矿的那些灾民,都可选择留在京城。

  毕竟这些人差不多也算是技术工种了,往后还需要用到他们。

  然而即便如此,即將迁移的灾民数量仍多达三十余万。

  因为知道此事的重要性,所以朱慈烺一大早的就带人来到户部的物资储备地检查。

  放眼望去,只见仓库中堆积如山的物资摆放得整整齐齐。

  朱慈烺亲自上前,仔细地查看每一样物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最后朱慈烺又详细询问了沿途住宿与食物的安排,在得到满意答覆后,心中才稍稍安心了一些。

  依照先前商定的方案,但凡愿意奔赴辽东的灾民,每人可获二两银子。

  启程前先发下一两,待抵达目的地后再发放余下的一两。

  虽说沿途已备好住宿之处与食物,但在出发之际,仍会给每人发放五斤粮食与两套衣物。

  户部知道崇禎与朱慈烺对此事高度关注,因此从上到下,每一位官员都丝毫不敢懈怠。

  各项政策也是一丝不苟地推行落实,力求將移民戍边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当然,就现在的局势,他们就在想糊弄朱慈烺也糊弄不了。

  因为每天,锦衣卫、东厂、西厂都会送上一份关於移民戍边的密折到朱慈烺手里。

  在这种情况下,试问谁能糊弄得了他

  查验完毕之后,朱慈烺没有著急回去东宫,而是带著一行人踏上了城墙。

  此时,城外几十万灾民毫无遮拦地映入眼帘。

  望著眼前这群灾民,一时间朱慈烺心中满是酸涩之感。

  他举起手中的望远镜仔细望去,只见一些灾民正相拥而泣,浑浊的眼中满是无奈与悲伤。

  也有孩子们在一旁哭泣,稚嫩的声音里透著恐惧与无助。

  一些年轻人则满脸愁容,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担忧与迷茫,不知到达辽东之后,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朱慈烺其实心中也明白,强迫这些灾民去辽东並非良策,可目前的情况而言,这实在是无奈之举。

  陕西、河南一带近些年来天灾如肆虐,庄稼颗粒无收,大地一片荒芜。

  再加上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更是搅得当地不得安寧。

  也就是说这些灾民即便返乡,等待他们的也是死路一条。

  而朝廷也无力长期供养他们,迁移至辽东便成了唯一的出路。

  “太子殿下,莫要悲伤了,这么做也是给灾民们一条活路,想必他们也会感激殿下的!”

  身旁的方正化见朱慈烺神色黯然,心中大概明白朱慈烺再想些什么,隨后赶忙出言安慰。

  哎!

  朱慈烺重重地嘆了口气,缓缓说道:

  “百姓们不愿背井离乡,也是人之常情。”

  “可如今,为了他们能活下去,也只能委屈他们了。”

  “本宫不指望他们感谢本宫,只要別恨本宫就行了!”

  说罢,朱慈烺隨即带著眾人转身离去。

  接下来的日子,京城的街道依旧呈现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景象。

  然而,前去收税的军队运回京城的银子与粮食的频次却逐渐减少。

  朱慈烺心里清楚,这是因为那些负责收税的队伍已然深入南方地区。

  南方因为路途遥远,所以往返耗时颇长。

  不过一旦他们归来,所带回的银子和粮食数量那可是极为惊人的。

  毕竟南方一直都是富庶之地,那里的財富,可是支撑大明经济的重要力量。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朱慈烺就不怎么关心收税的事情了。

  毕竟收税的计划早已制定好了,只要各路人马按计划稳步推进,便不会出现什么差错。

  所以接下来的这段时间礼,他一门心思都扑在了货幣改革的相关事宜上。

  经过一番软磨硬泡之后,崇禎最终还是答应了朱慈烺將他的头像印在钱幣之上。

  除此之外,朱慈烺还对大明宝钞的面额进行了修改。

  分別设定为五文、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一贯,共计十种面值。

  其中最大面值为一贯。

  这一设计,旨在適应市场的交易需求,促进经济的流通与发展。

  除此之外,朱慈烺经过反覆实验之后最终確定了新版大明宝钞纸张的材质。

  而这种材质,赫然便是他之前想的水洗牛皮纸。

  大明原本就设有专为大明宝钞製造专用纸张的造纸厂,如今只需在此基础上稍加改良即可。

  这一创新的纸张材质,既保证了宝钞的质量,又提升了其耐用性与防偽性。

  除此之外,新版的大明宝钞採用双层压制工艺。

  一百文以下的宝钞,中间压有一条细细的铜线。

  一百文到五百文之间的,压入银线。

  一贯面值的,则压入金线。

  朱慈烺还凭藉前世的记忆,復刻出了变色油墨。

  如此一来,製造出的大明宝钞不仅手感厚实,外观更是精美绝伦,而且防偽性能也是大大提高了。

  其大小与后世的百元人民幣相差无几,便於携带与使用。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材质还是从油墨,朱慈烺都进行了改革。

  毫不夸张的说,最起码十年之內,不可能有人能仿製出新版的大明宝钞!

  至於十年之后

  拜託!

  大明宝钞的技术也是会继续精进的,真到了那个时候,大明宝钞估计都换了好几个版本了。

  除了新版的大明宝钞之外,朱慈烺还重新设计了大明银幣和大明金幣。

  其中大明银幣被设计为五种规格,分別是一钱银子、二钱银子、三钱银子、五钱银子以及一两银子。

  而大明金幣只有一种,也就是之前就制定的3.7克。

  其大小差不多也就是后世一枚五毛钱的硬幣那般大小。

  乍一看,就会有人认为朱慈烺似乎对大明金幣不怎么上心,明明大明银幣有五种规格,可偏偏大明金幣只有一种规格。

  最⊥新⊥小⊥说⊥在⊥⊥⊥首⊥发!

  但其实这正是朱慈烺故意的!

  要知道在华夏古代,黄金本就是极为稀缺的珍贵之物,普通老百姓终其一生或许都从未见过。

  而且黄金实际上也不是什么常规货幣,即便是在古代,也是不能直接用来交易的。

  民间在交易之时,需把黄金拿到钱庄將其兑换成银子方可使用。

  所以在朱慈烺看来,將黄金製成 3.7克的小金幣已然足够满足实际需求。

  当然,这么做最为关键的目的,其实还是要构建起大明宝钞、大明银幣与大明金幣之间互通的桥樑。

  也就是一张最大面值的一贯大明宝钞,既能够兑换一枚最大面值的一两大明银幣,也能够等值兑换一枚一钱重的大明金幣。

  唯有这样,才能构建起一个稳定的货幣体系。

  或许在旁人眼中,朱慈烺所做的不过是常规的货幣改革举措。

  但实际上,他內心深处藏著一个更为宏大且惊世骇俗的计划!

  那就是要用新版的大明宝钞彻底取代金银一类的金属货幣,就比如后世的那种货幣体系。

  不这个想法对於古人而言实在是有些太超前了,一旦公开,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所以朱慈烺並未向任何人透露过这个想法。

  况且要实现这一目標,还有一个必要条件,那便是在整个世界拥有绝对的霸主地位!

  就比如后世的鹰酱那样!

  不过在朱慈烺看来,这並不算是什么难事儿,因为他还很年轻,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这个远大抱负。

  又过了几天,王微那边终於传来了喜讯!

  那就是他的蒸汽机终於改造成功了!

  朱慈烺得知这一消息后,兴奋得难以自抑,然后满心欢喜地亲自带著早已准备妥当的模具前往了火器研究院。

  要说这蒸汽机能这么快改造成功,朱慈烺绝对是首功!

  因为就是他向王微推荐了橡胶这种特殊的材料,而且还派人搞到了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橡胶这东西还是大舅哥郑成功搞来的。

  之前朱慈烺曾经和郑成功提到过橡胶这种东西,然后希望有机会的话可以给他搞来一些。

  太子爷想要的东西郑成功虽然是放在了心上,当天就休书一封送到了福建老家。

  然后郑家船队出海的时候就特意把这件事情加入到了计划之中,经歷了一番寻找之后,他们果然找到了朱慈烺想要的橡胶。

  並且在半个月前送到了京城。

  一起送过来的还有几棵一米来高的树苗,只不过因为天气原因这几棵树苗没过多久就枯死了。

  为此朱慈烺还难过了好一会儿,然后又下了一道旨意,让郑家下次除了橡胶之外再多带点橡胶树回来。

  不过橡胶树不必送到京城,而是送到云南和海南即可。

  因为这两个地方是大明最適合种植橡胶的地方。

  话题貌似有些扯远了,总的来说,因为有了橡胶这种特殊的材质,蒸汽机终於完成了改良!

  当朱慈烺踏入机械局时,就听到机器的轰鸣声不绝於耳,这处不大的宫殿內,已然有了一种后世的机械车间的风格。

  就在这时,王微满脸笑容地快步迎了上来,那笑容几乎要咧到耳根,眼中更是闪烁著满满的自豪。

  “太子殿下,您快看,这就是改造好的蒸汽锻压机了。”

  “不得不说,您给臣推荐的橡胶简直就是神器!有了这东西,蒸汽机的效率可是提高了不少!”

  王微一边说著,一边热情地带著朱慈烺看向那台崭新的机械。

  朱慈烺紧盯著眼前的机械,心中无比激动。

  因为这玩意儿果然就是他想要的蒸汽锻造机啊!

  伴隨著蒸汽机的运转,整个机器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那声音犹如巨人的怒吼,仿佛在宣告著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紧接著,朱慈烺迫不及待的让人將早已准备好的模具和一些坯料交给了王微。

  “多说无益,直接为本宫演示一下吧!”

  朱慈烺迫不及待的说道。

  王微也不含糊,当下便指挥工匠开始了准备工作。

  不多时,伴隨著机械再次运转,一枚枚大明银幣就这么被轻鬆的压制了出来。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居然就压製出了三十多枚银幣!

  並且其压制速度还能根据实际生產需求灵活调控。

  “好!好!好!”

  朱慈烺一边把玩著刚刚压製出来的大明银幣,一边忍不住情不自禁地连连叫好。

  因为不论是重量还是外表,这压製出来的大明银幣都和他带来的样品一般无二!

  一般的王微同样激动得难以自已,脸上更是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紧接著,朱慈烺当即给王微拨付了二百万两银子,嘱咐他以最快的速度先製造出十台这样的机器。

  说实话,朱慈烺都有些等不及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朱慈烺一边等者王微那边的好消息,一边忙著筹备大明皇家银行。

  毕竟想要改革货幣,没银行怎么行

  经过几天的全身心投入,朱慈烺总算是整理出了一份奏疏,详细且全面地阐述了银行的运转模式。

  搞定了奏疏之后,朱慈烺就迫不及待的去见崇禎了。

  毕竟兹事体大,这种事情还是要和崇禎打个招呼的。

  见到崇禎之后,朱慈烺连招呼也没来得及打,就迫不及待的將刚刚製造好的新版大明宝钞、大明金幣以及大明银幣呈到崇禎面前。

  还贴心地在旁边摆放著旧版宝钞以便对比。

  “父皇先看看这些东西!”

  崇禎本来被朱慈烺搞得有些懵逼,可紧接著瞧了一眼面前的东西,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

  因为这新版大明宝钞的製作简直是精良到了极致,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般。

  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线条流畅自然,图案精美绝伦,彰显著无与伦比的工艺水准。

  与之相比,旧版大明宝钞简直不堪入目,显得粗糙简陋至极。

  仿佛一个是精心雕琢的美玉,一个是隨意打磨的石头,差距一目了然。

  而且一旁的大明银幣和大明金幣更是光彩照人,散发著迷人的光泽,几乎让人移不开目光。

  “好!好啊!”

  回过神来之后,崇禎忍不住连声称讚,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这新版的大明宝钞確实不错,与旧版的大明宝钞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特別是这些大明银幣和大明金幣,可比眼前那些银子和黄金好看多了!”

  “这些新货幣一经推出,定能让大明的经济焕然一新,迎来新的繁荣。”

  一时间,崇禎的话语中满是对朱慈烺的认可和对大明未来的期盼。

  朱慈烺微微一笑,紧接著说道:

  “父皇,儿臣想要创办大明皇家银行!”

  大明皇家银行

  崇禎听到这话之后隨即便是一脸的茫然,很明显他並不明白银行是什么东西。

  朱慈烺见状也不解释,而是將早已准备好的奏疏递了过去。

  崇禎伸手接过,然后全神贯注地细细读了起来。

  片刻之后,瞬间恍然大悟,抬头看向朱慈烺道:

  “这不就是钱庄吗”

  朱慈烺笑著说道:

  “父皇也可以这么认为,不过这大明皇家银行和钱庄还是有很多区別的,父皇不妨先看完再说!”

  崇禎微微点头,然后继续翻看起了奏疏。

  片刻之后,崇禎终於读完了奏疏。

  与此同时,他整个人也变的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

  此刻的他两眼放光,就像是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一般!

  事实上確实也是如此,此时此刻被他捧在手中的这份奏疏,无异於就是一个稀世珍宝!

  因为按照这上面的內容,以后无论是发行新版的大明宝钞,还是兑换大明宝钞、大明金幣和大明银幣,全部都由大明皇家银行负责。

  即便是崇禎这个对经济不太精通的人,也深知其中蕴含的巨大利益!

  这一举措將大大增强皇帝对经济的掌控力,对巩固皇权有著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一个皇帝,崇禎能不心动吗

  片刻之后,崇禎轻轻合上了奏疏,然后这才看向朱慈烺说道:

  “朕很赞同你的想法,真要是按照这上面的实施下去,皇权一定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情那就是內阁和其他大臣们是不会同意你这么做的。”

  “所以,你打算怎么说服他们”

  说这话的时候,崇禎的心中越发好奇了!
  http://www.hlys.cc/30303/2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