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皇孙凶猛 >第六十六章 请斩苏文(求订阅求月票!)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六十六章 请斩苏文(求订阅求月票!)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68章 请斩苏文(求订阅求月票!)

  汉帝身边有一个黄门,名叫苏文。

  黄门,其实就是宦官,太监!

  归於少府所辖,负责內廷供养杂役等事务。

  同时,他们还有传达皇帝詔命,侍从皇帝左右的职责。

  有些黄门,甚至还承担著参与决策,处理皇帝私人事务的职能。

  苏文,就承担著这种职责。

  汉帝晚年,由於种种原因和几个儿子很少在一起,

  有一次太子前去拜见皇后,在椒殿的时间可能长了一点,这个苏文就偷偷给汉帝打报告说:“太子调戏宫女。”

  不过,汉帝並不是很在意,反而把太子宫的宫女增加到了二百人。

  刘据后来得知消息,对苏文极为恼怒。

  你道苏文仅只是这一次打小报告

  事实上,他命令手下的两个小黄门经常寻找刘据的过失,然后再添枝加叶告诉汉帝。

  一来二去,汉帝也有些不满。

  卫子夫对此事一清二楚,曾意图杀死苏文等人。

  结果,刘据却阻止了卫子夫,反而劝说卫子夫说:“只要我不做错事,

  就不用害怕苏文他们。大人圣明,不会相信那些谗言。所以母亲不用忧虑,

  更不要擅自杀人,惹怒了大人反而变成了坏事。”

  “大人有病吧。”

  刘进对这件事,还真不是很清楚。

  “怎么我不知道此事”

  “你以前天天在屋里读书,很少过问这些事情。为娘也不想让你增加烦恼

  “不是,大人就这么放过苏文他们谣言止於智者没错,可也有眾口金之事啊。”

  史良娣闻听,露出苦涩笑容。

  “我何尝不知危害,但太子——---太子读了圣贤书,觉得他只要加强自身品德,便可以感化他人。他还私下里与我说过:之所以有人低毁,那一定是他道德不够。“

  “这是他自己认为”

  “不清楚。”

  刘进闭上眼晴,一拍额头。

  “那这次又是怎么回事”

  “前几日,陛下龙体欠安,所以想著召见太子,与他说些贴己话。陛下让苏文手下一个叫常融的小黄门去召见太子,结果那常融回去之后,居然在陛他脸上有泪痕,强作欢顏,於是便生出了怀疑。”

  “昨日,陛下让皇后派人到宫中找我询问此事。当时太子听说陛下身体不適,非常难过,甚至都哭了。只不过当时他衣冠不整,所以才耽搁了时间,去晚了。”

  “进,你说这算什么事啊。太子与人为善,性情宽和,怎地被人欺辱如斯”

  刘进的脸色,却变了。

  “那苏文,是何来歷”

  “只是个黄门,没甚来歷。”

  “不可能,若他只是个黄门,何以如此针对大人”

  刘进咬牙切齿说道:“他若没有来歷,那便是想要做那个指鹿为马的赵高。”

  “阿”

  史良娣愣住了。

  她看向刘进,眼中流露出了讚赏之色。

  她没想那么多,今天过来,只是向找个人倾诉而已。

  可没想到,刘进竟说出这种言语。

  是啊,如果苏文只是个普通的黄门,何以如此针对太子

  普通的黄门,莫说针对太子,怕是见到太子,唯恐招惹祸事。可此人却一而再,再而三挑畔太子的权威。

  他不怕吗

  除非,他有依仗!

  亦或者如刘进所说,他想做赵高。

  倒吸一口凉气,史良娣也有些担心了。

  “那我明日一早就回去,把此事告诉太子。』

  刘进却嘴角一撇。

  “你什么意思”

  “大人如今求名,母亲便是与他说了,他也会做那以德报怨的事情,奈何不得苏文。”

  “那你说怎么办”

  “对待苏文,必须强硬,以直报怨才是最好的办法。”

  “可是,太子未必会同意。“

  “母亲,这件事你不必告诉大人,交给我来处理便是。”

  “交给你”

  “没错。”

  “你又能如何”史良娣笑了起来。

  她取笑道:“你连八百兵马都招募不来。”

  “母亲,这是两码事。”

  刘进顿时红了脸,大声爭辩起来。

  什么只是忘记了,什么一时疏忽,募兵的事情不是小事—-——-也引得史良娣哈哈大笑起来。

  史良娣提心弔胆了一整天。

  被刘进开解了一番之后,整个人总算是鬆弛下来。

  这人啊,一鬆弛,就会犯困。

  她监督刘进吃完了晚饭,然后便打著哈欠,去休息了。

  刘进,却睡不著。

  毕竟昏迷了一天,拿来那么多的倦意。

  见李姝和王翁须也露出疲乏之色,便知道她二人也累了。

  於是劝著二女回屋休息,他则来到书房。

  看了一会儿书,刘进突然感觉有些烦躁起来。

  目光,落在摆放在架子上的那把断马剑,於是便起身走过去,一把將断马剑拿在手中。

  这把断马剑,比赵破奴的断马剑轻一些。

  大约十五斤左右的重量。

  但用料和工艺,明显好过赵破奴的断马剑。

  想想也正常,赵破奴的断马剑,是十几年前打制而成。

  而刘进手里这把断马剑,確是少府刚刚铸造。

  十几年的光阴,铸剑工艺虽说不上是突飞猛进,但比之十几年前,技术上肯定有变化。

  毕竟,少府之中可是聚集了当世最好的铸剑师。

  而能够收入皇家武库的断马剑,也一定是最好的作品。

  当刘进握紧断马剑后,並未感到陌生。

  反而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涌上了心头。

  和之前得到灵宝弓、腾蛇剑的感觉非常相似,百兵之主,武器亲和的天赋自然而然,让他可以轻鬆上手。

  加之昨夜又领取了先秦剑道三十八篇,也更让他如虎添翼。

  先是在屋中,持剑摆了几个架子。

  隨后觉得房间狭小,於是迈步走出书房。

  昨夜小雪,屋外寒气逼人。

  不过一轮皎月当空,那月光笼罩庭院,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

  刘进深吸一口气,使出了第一篇剑道。

  这剑道十八篇,共分为三个部分。

  前十二篇为基础,就是用剑的十二种技巧。

  劈、砍、崩、撩、格、截、刺、搅、压、掛、扫。

  每一种技巧,都有单独一篇,也是用剑的基本功。

  之后十六篇,是十六种剑术,最后十篇则是剑理,集合了先秦用剑名家的心得。

  这十篇剑理,等同於把术提升为道,

  哪怕刘进能倒背如流,可要真正领悟,却需要很长的时间。

  刘进,决定先练十二篇基础,

  一个简单的劈剑,就有无数种变化。

  正常人想要真正掌握,需要费数年时间。

  但刘进在开始练习的时候,已经初窥门径。加之又有剑理的加持,所以很快就变得熟练起来。

  他可以从任何角度,用任何方式,把剑劈出。

  一篇练完,刘进便满头大汗。

  可是却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於是服下一枚虎骨壮身丹,重又开始。

  在虎骨壮身丹的加持之下,刘进感觉不到疲惫。

  甚至,他发现身体对虎骨壮身丹的吸收,也比平时快了许多。

  掌握了劈剑术,隨后便开始了刺剑术。

  刘进,又服下一枚虎骨壮身丹。

  完成了刺剑术,隨即转为格剑术。

  也不知过了多久,刘进完成了三篇剑术的修炼。

  脑海中灵光突然一闪,他把断马剑放在一旁,开始了拳脚练习,

  每一拳,每一式。

  似乎,这手搏术和剑道中的剑理,暗自契合。

  郭解是用剑的大师,而手搏术最初,也是从兵器中演化出来。

  剑理和拳脚是相同的。

  以前很多无法融会贯通之处,在剑理的坚持下,似乎豁然开朗。

  第九篇手搏术,臻至圆满。

  刘进並未感到疲倦。

  相反,他精神非常翼鑠。

  回到屋中,他坐在案前,却没有看书,而是闭目养神。

  屋外传来了脚步声。

  房门,被人推开。

  “殿下,你一夜没睡”

  李姝惊讶看著刘进,脱口而出问道。

  她习惯早起,准备洗漱一下,却见书房亮著灯,以为昨夜忘了熄灯,所以过来查看。

  未曾想,刘进却在屋內。

  “什么时辰了”

  “已是寅末。”

  “今日可有朝会”

  “啊”

  李姝一愣,旋即回答道:“大朝只在岁首,平日常朝五日一回。昨日常朝方必,今日无朝。“

  “我想入宫,勤见陛下。”

  “这—————也不是不可以。”

  李姝轻声道:“陛下勤勉,虽年事已高。以前这个时候,陛下已经批阅奏疏-—---不过现在,我听说会在卵时开始。殿下若想要前往覲见,现在便可以出发了。”

  刘进想了想,起身道:“如此,更衣!”

  李姝不敢怠慢,忙服侍刘进洗漱,並命人准备好了早膳,

  不过,刘进无心用膳,穿戴整齐之后,便带上冯奉世,骑马离开平舆候府。

  此时,天还未亮。

  夜禁已经解除,路上也开始出现了忙碌的行人。

  紫房復道距离未央宫不算太远,刘进两人很快就来到位於西安门大街的闕门外。

  宫门,大开。

  宫墙城楼上有卫尉驻守。

  刘进下马,目光落在了宫门外的大鼓之上。

  他也不管眾人的目光,快步上前走到大鼓前,抄起鼓槌,狠狠敲在鼓面之上。

  咚,咚,咚!

  鼓声,打破了宫门外的寂静。

  平日里这面鼓,只有在朝会时才会敲响。

  守卫宫门的公车司马也吃了一惊,忙带著人快步走出宫门。

  “何人击鼓!”

  “臣,平舆候刘进,有冤情求见陛下。”

  刘进说完,放下鼓槌,取出腰牌。

  平舆候

  宫尉先一愣,但旋即就反应过来。

  那不就是皇长孙吗

  这是唱的哪出戏

  皇长孙,居然在宫门外击鼓鸣冤!

  “拜见平舆候,请平舆候在闕室稍候,臣这便稟报陛下。“

  他不敢怠慢,忙引领刘进进入宫门,並安排在闕室之中。

  冯奉世也紧隨刘进身边,进入未央宫。

  汉帝此时,已经来到宣室殿中。

  霍光、金日禪和桑弘羊仁人陪侍,商议事情。

  鼓声突然响起。

  汉帝也是一愣。

  那鼓只有在朝会时才会敲响,可今日並非朝会之日啊。

  “怎么回事,何人击鼓”

  “苏文,去查看一下。“

  苏文是个身材高大,相貌颇为俊美的太监。

  他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於是急匆匆,一路小跑出了宣室殿。

  片刻后,苏文脸色难看的回来。

  “启稟陛下,是平舆候击鼓鸣冤,求见陛下。”

  他很想夹杂一些私货进去,但这宣室殿里的人,没有一个傻子,说多错多,也让他不敢乱来。

  “进要见朕”

  汉帝先愣了一下,旋即疑惑问道:“他不是在奉明练兵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说著话,他便看向了苏文。

  苏文犹豫一下,躬身道:“平舆候在三日前返回长安。“

  “怎么没有人与朕说明此事他回来作甚莫非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金日这时候开口说道:“应该不是,臣听闻平舆候在奉明已经建好了营地。”

  “他又有何冤情”

  霍光三人,面面相。

  谁知道这位皇长孙,是要唱哪一出呢

  “传旨,让平舆候宣室殿覲见。”

  “宣平舆候宣室殿覲见。』

  伴隨著汉帝一声詔令,大殿外的黄门,便喊叫起来。

  “子孟,你去外面看一下。”

  “喏!”

  霍光忙站起身,快步往外走。

  苏文在一旁,眉头紧,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縈绕心头。

  大约一刻钟之后,刘进出现在宣室殿外。

  “臣刘进,求见陛下。”

  刘进並未直接进入大殿,而是在大殿外,高声喊道。

  “进来说话。”

  隨著汉帝开口,霍光面带疑惑之色,领著刘进走进大殿。

  “你是进”

  看到刘进,汉帝再一次愣住了,疑惑开口问道。

  没办法,此时的刘进,和汉帝记忆中的刘进,变化非常大。

  在汉帝的记忆中,刘进个头不高,有点虚胖。

  而且给人一种怯懦的感觉,总是弯著腰,弓著背。

  可现在的刘进—

  185的个头,比几个月前至少长了十公分。

  整个人看上去瘦削了很多,却精壮不少。神采之中,尽显昂扬姿態,步履更是稳健,与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高了,瘦了,也帅了!

  肤色有点黑,但看上去很精神。

  这,真是我那皇长孙吗

  “陛下不认得孙儿了吗”

  “不是不是,只是——-进与数月前在建章宫时,判若两人。”

  说完,刘彻便说道:“苏文,与平舆候赐座。“

  苏文不敢怠慢,连忙取来一副圆几。

  他,就是苏文

  刘进看了苏文一眼,眸光中闪过一抹冷色。

  苏文心里一惊。

  他,是冲我来的

  能在宫中出人头地,察言观色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从刘进走进宣室殿的那一刻,苏文就一直在偷偷摸摸打量刘进。

  心里,没由来就是一冷。

  “进何时回来的”

  “回稟陛下,是大前日回来”

  “虎豹营骑组建如何”

  “回稟陛下,营地已经完成,一应辐重装备也都配齐了。不过尚缺马匹和兵员——--不敢瞒陛下,孙儿这次还做了一桩蠢事。”

  汉帝看了霍光三人一眼,却见三人齐刷刷摇头。

  “什么事”

  “孙儿想的太过简单,本以为可以非常轻鬆招募到兵马,哪料想------於是孙儿便让三哥,就是舅父家中的幼子史玄去陇西买马的时候,招募一些羌人和氏人。”

  汉帝眉头微微一燮,但旋即笑道:“进能知道变通,也算不得蠢事吧。”

  “可孙儿忘记了,孙儿的舅父,曾是凉州刺史。”

  “哦””

  “昨日母亲与我说,我才想起了此事,於是拜託母亲书信一封与凉州刺史杨午,想让他帮忙招募二百亲隨。”

  “陛下,良娣乃宫中人,这擅自与外臣联络,是不是有些不妥”

  苏文低声说道。

  汉帝看了他一眼,却未理睬。

  只是那眼中的冷意,让苏文立刻意识到,他操之过急了。

  “子孟,你说平舆候此举,可有不妥之处吗”

  霍光笑道:“平舆候胸怀坦荡,事无不可对人言。他既然如此坦诚与陛下谈论此事,哪有什么不妥以臣看来,平舆候风光霽月,乃陛下之福,汉室之福。“

  汉帝闻听,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刘进,也在暗自观察。

  他对汉帝的印象,完全来自於原主的记忆。

  威严、冷酷,气势非凡。

  可当他亲眼见到汉帝之后,感觉这位名传千古的汉武大帝,並没有那么可怕,反而给人一种亲切和慈祥的感觉。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是他的孙子。

  “杨午那边不用担心,既然你母亲愿意为你分担,那朕便不过问了。”

  二百亲隨

  算个屁的事情。

  刘进初次做事,有些事情考虑不周,也算不得什么。

  汉帝笑道:“听闻你有冤屈要见我,便与我说说,你有何冤屈”

  刘进闻听,立刻站起身。

  他抱拳拱手,一揖到地。

  “孙儿今日求见祖父,有两件事。”

  说完,他从怀中取出一份帛书,双手呈递。

  “孙儿前日在街头閒逛,却见大街小巷,胡巫成群。这些人聚眾教授巫蛊,引得无数人相隨。此绝非等閒,孙儿发现这种情况后,便去长安县拜访了二舅,从他那里拿来了一些信息。之后我回家查看,越看越觉得心惊。长安乃天下首善之地,怎可容那些胡巫传播巫蛊之术若万一传入宫中,会不会出现更大的灾祸”

  “有此事”

  汉帝顿时色变。

  他示意苏文把帛书接过来。

  “咦,这是谁写的好字啊!”

  汉帝还没看帛书上的內容,却被那字跡惊艷到了。

  『是孙儿所书-—---孙儿不懂奏疏格式,於是请李姝帮忙修改,而后重新抄写。”

  “李姝”

  汉帝想了想,露出恍然之色。

  “李敢的幼女,对不对”

  “正是。”

  “她如今在你府上”

  “年初孙儿出宫之后,姝姊便隨我一同过来了。若非姝姊,孙儿家中怕是要乱成一锅粥。”

  “李敢之女,倒是不凡。“

  汉帝听说过,刘据曾想要纳李姝为中人,却被拒绝。

  “你何时练得这一手好字,儼然有宗师风范。”

  “孙儿一直苦练不缀,不过在几个月前,好像突然开了窍一样。姝姊也说,孙儿的书法进步很大。”

  “何止很大,简直有大家风范,自成一派了。”

  汉帝欣赏完了刘进的字,便开始阅读帛书上的內容。

  片刻,他看完了帛书,抬手递给了金日。

  “长安发生这种事情,何以朕一无所知平舆候所虑,颇有道理。若巫蛊之术蔓延普及,他日定要波及皇宫。江充的直指绣衣使者,难道都是瞎子,聋子不成”

  金日仔细读了两遍,也变了脸色。

  他又把帛书递给霍光和桑弘羊两人,起身拱手道:“此臣等懈怠了!若非平舆候奏疏,臣等竟忽视了这件事。臣此前也曾见过胡巫在街市上横行,

  但並不清楚竟如此严重。陛下,臣请陛下下詔,命京兆府、绣衣使者联手调查此事根源。”

  霍光已经看完了帛书。

  起身道:“臣附议。”

  桑弘羊也紧跟著起身道:“臣附议。”

  “如此,这件事就——“

  “且慢!”

  刘进突然高声说道:“儿臣以为不妥。“

  汉帝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此前的亲和与慈祥,也都一扫而空。

  他俯身盯著刘进,毫无感情道:“平舆候为何以为不妥”

  剎那间,刘进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那感觉就好像是被一头猛虎凝视,遍体生寒。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狂跳的心平静下来。

  “京兆府此前已有数月群龙无首,儿臣听说,如今的京兆尹,按道侯才上任不久。京兆府中的事务,他怕是还没有梳理清楚。便让他住持此事,怕也难以奏效。”

  “是吗”

  汉帝冷冷道:“那就让江充独自住持。”

  “不可!”

  “又是为何”

  “直指绣衣使者,本陛下之耳目。可在这件事情上,却失了职责。儿臣不得不怀疑,直指绣衣使者是否会尽力。若要平息此事,需陛下最信任之人住持此事。”

  刘进,加重了『最』字。

  汉帝冷笑道:“江充便是朕最信任之人。”

  “可陛下敢保证,江充没有私心”

  “你这话什么意思”

  “儿臣打探到,长安县之前曾抓捕了几个胡巫,却被江充以绣衣之名带走,最后不了了之。”“

  汉帝,沉默了!

  霍光三人相视一眼,旋即把目光落在了刘进的身上。

  这位平舆候,今日是来者不善啊。

  是他的意思

  还是太子的意思

  满朝文武都知道,太子和江充恩怨很深。

  太子身边最宠信的人,就是被江充逼著杀害。

  而那个人,是两位皇孙的舅舅。

  太子一直以来,都很软弱,甚至是懦弱。

  可如今刘进突然对江充开火,难保背后没有太子的身影。

  “瓮叔!”

  “臣在。”

  “此事,就先由你调查,看看是否如平舆候所说的那样严重。此事,朕另有决断。”

  “喏!”

  汉帝点了点头,面色稍霽。

  “进之奏疏,朕已经看过了,朕会让瓮叔调查,而后再做决断。

  进,你刚才说今日来见朕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已经说完了,第二件事又是什么”

  刘进直起身子,目光旋即落在了苏文身上。

  “昨日,臣身体不適,母亲听闻后,便前来探望。“

  汉帝眉头一燮,沉声道:“此事皇后已经与朕说明,你母子久不相聚,

  便停留两日也无妨。”

  “可昨夜,臣见到母亲在屋中落泪。”

  “哦”

  “臣心中疑惑,於是向母亲询问。在臣再三询问之后,母亲才与臣言:

  太子受人欺辱。臣不明白,大人乃陛下亲手测力,何以诸多宵小却前赴后继的针对大人大人宽厚,读了太多圣贤书,以至於喜欢尊圣人言,凡有毁,却先自省。”

  汉帝的眼中,闪过一抹冷意。

  而苏文,却下的脸色发白。

  “太子,乃臣之父,虽说大人与臣在一些理念上有分歧,但却始终是臣的父亲。今太子受辱,臣岂能坐视不理。故臣今日进宫,只为一件事,为父亲报仇。”

  说到这里,刘进的目光,落在了苏文的身上。

  他上前一步,撩衣跪在的案前。

  “臣请陛下,斩苏文、王弼、常融。“
  http://www.hlys.cc/30317/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