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朝朝向扶光 >第423章 冒死进谏?你帽子没了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23章 冒死进谏?你帽子没了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朕追封她为后,对得起那个未出生的皇嗣?对得起颜贵妃吗?”

  朝臣们不语,默默的跪在殿中,楚承霖见他们沉默的模样,松了口气,看来还是明事理的人多。

  “陛下,萧太子妃是在您做储君时犯的错,您是储君时都未追究过她的责任,而您当陛下后又来追究,秋后算账,算是个什么道理?”

  其中一位大臣鼓起勇气继续发难,他们既然提了此事就不能败下阵来。

  否则新帝会觉得他们这些臣子是软柿子好捏,对他们未来为官之路可不是好现象。

  其他朝臣,真正的勇士无所畏惧。

  楚承时:???

  他刚刚不是说了那时事忙,还没来得及处置吗?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他才刚出口的话,他们就当耳旁风?

  楚承时看向那位胆大妄为的臣子,看了眼李善才,后者会意,往前同楚承时耳语,“陛下,此为从一品大臣,光禄大夫孙长海。”

  “孙爱卿,你说算个什么道理?”楚承时盯着孙长海。

  “陛下,此举不忠不义不仁,还望陛下收回成命,”孙长海继续道。

  “臣附议,陛下,如您要一意孤行,那微臣就撞死在这太和殿中,也不忍看您一错再错。”

  另一位大臣慷慨大义之言惹一众臣子回首,看看这位勇士多大的官啊,玩那么大。

  “陛下,此为正五品大臣,中散大臣朱经毅。”

  群臣对朱经毅竖起大拇指,这才是真正的勇士。

  随后众人视线纷纷转移到跪在一旁又陷入沉默的章恒之,都有失望之色。

  这可是说的你该说的话啊,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都察院史章恒之,未有其父之风,真是惭愧。

  楚承时再温和,见到这幕也不免怒火冲天,小小五品官,居然敢以死逼宫。

  “朱爱卿,你想用死谏来威胁朕?”

  “陛、下,微臣······”中散大夫朱经毅被楚承时冰冷的语气吓得冷汗直流,“微臣是怕陛下被奸臣蛊惑,才冒死进谏。”

  “朝臣百官各司其职,你的主职工作是给朕进谏言吗?”楚承时质问。

  “微臣······”

  他有十分的后悔,为何要去出头说这等不将陛下放眼里的话,死谏是谏臣做的事,为何要逞能说出?

  “来人,中散大夫朱经毅僭越职权,不敬君主,未有尊卑,脱去其五品官服,赶出朝堂。”

  楚承时具有威严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将整个朝堂上的臣子都震慑得老实了。

  “陛下,陛下,”朱经毅错愕的看向圣颜,“您不能这样做,您会被天下人所唾弃的,陛下,还望您三思啊”

  殿外的侍卫迅速将朱经毅的官服和帽子脱了,将他拖出大殿,朝堂中恢复了以往少有的安静。

  而刚刚那位先于朱经毅开口的官员孙长海,颤颤巍巍的伸出手摸向自己的头顶,摸到官帽后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帽子还在,陛下这是在杀鸡儆猴啊,挑了个官职低的贬了。

  所以,是他的品级救了他,否则回家种田的就是他了。

  日后还是安分些吧,陛下终究是陛下。

  朝中其他人都处在震惊中,平常软弱温和、人畜无害的陛下,居然有如此刚硬的一面,他们日后要注意些了,五品官说撸就撸了,也是令人唏嘘。

  “各位爱卿,对此事,你们还有话说吗?”楚承时的视线往他们身上扫过,应该没有人反对他了吧?

  至于史官上如何评价他,楚承时不想去管那么多了,说他被奸臣蛊惑也好,一意孤行也罢,就是说他是昏君,楚承时也认了。

  朝臣们都心有灵犀的沉默不语,他们没有话要说了。

  他们揪着此事不放,本就不是为了给萧太子妃争一个名分,人都薨逝了,哪里能讨得好处。

  他们只是默契的想随便揪住陛下的事来给新帝寻麻烦,给一个下马威,让新帝知晓,他们是不好对付的。

  朝臣们都陷入了与陛下的第二次朝堂对决失败的挫败感中,这让他们日后在朝堂中如何自处?

  随后想起朝堂之上,有一个大王牌没有用上,那就是章恒之啊。

  陛下贬朱经毅的职理由是僭越职权,这其实并不严谨,朝中任何人都能给陛下谏言,但他错就错在要在朝堂上撞柱,要死谏逼宫。”

  死谏可是谏臣才有的职权啊,章恒之就是时世代谏官,他刚刚死谏的话,陛下也拿他无可奈何。

  朝中想到这点的臣子,都对章恒之心生怨念,这贪生怕死之徒,他们差点就胜利了。

  “既然追封萧氏为妃之事,都无人反对,那就这样办了,日后莫要再揪着此事不放,”楚承时道。

  “所有爱卿,回到自己的位置去,朝堂上纷纷攘攘的,成何体统。”

  跪在殿中的一片朝臣:······

  栖鸾殿

  后宫仅有的几位妃子在搬入后宫安顿好后,第一回来到栖鸾殿拜见颜初瑶。

  因后宫中的高位妃只有两位贵妃,后位空虚,但她们都明白,皇后之位会在这两位贵妃中选。

  她们也一直在猜测后位最终会落到谁的身上,因此谁也不得罪,但来栖鸾殿之前,她们七人一起来了个小会。

  因陛下对颜贵妃的宠爱和其太后侄女的身份,后宫众人都认为下一任皇后非颜贵妃莫属,于是多数人认为要先来拜见颜贵妃。

  但霜嫔偏偏要与他们其余几人意见相背,觉得理应先去拜见封贵妃,她的理由是:

  其一,封贵妃性子不好,先去颜贵妃那怕去多想,寻她们的麻烦;

  其二,封贵妃出自英魂之家,理应去封贵妃的瑶光殿以表尊敬;

  其三,几日前陛下神情不悦的从栖鸾殿拂袖而去,又好几日未去栖鸾殿,颜贵妃怕是失了圣心。

  其余六人:······

  分析的头头是道,很有道理的样子,但谁都能看出霜嫔是在发泄她内心的不满呢。

  陛下是未去栖鸾殿,但他也没入后宫啊,况且别以为她们不知道,霜嫔多次去乾清宫寻陛下,都被拒之殿外了。

  其余几人也不好得罪有唯一有皇子在身的霜嫔,正当在她们不知如何是好之际,恪妃于宛如出言反对。

  最终,恪妃于宛如当即决定,先去栖鸾殿给颜贵妃请安。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除了两个贵妃外,位份最高的妃子呢?出身可比皇子好使多了。
  http://www.hlys.cc/30366/4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