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威尼斯镜像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核心控制室那厚重、刻满未知符文的大门在他们身后悄无声息地严密合拢,仿佛从未开启过,将外面环形廊道中“守望者”士兵那冰冷的电子眼注视和能量武器蓄势待发的威胁感暂时隔绝。然而,门内呈现的景象,并未给劫后余生的叶舟等人带来丝毫喘息的安全感,反而让他们陷入了一种更深的、源自认知层面被彻底颠覆的震撼与无形的压迫之中。这里,根本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房间”,甚至不能用任何已知的物理空间概念来描述。
脚下没有坚实的地板,头顶也没有可见的天花板。他们仿佛突兀地置身于一片无垠的、深邃的虚空之中。但这虚空并非漆黑一片,而是由无数流动的、如同液态蓝宝石般的庞大数据流和缓慢旋转、散发着各色星辉的璀璨星云共同构成。脚下,是一个缓缓自转的、包含了数千亿颗恒星的螺旋状银河缩影,星辰生灭,星云聚散,仿佛将整个宇宙的演化压缩于此。头顶上方,则是无数道色彩斑斓、粗细不等的能量流,它们并非随意流淌,而是交织成复杂的、代表着不同物理常数——引力常数、光速、普朗克常数……——的抽象符号网络,如同支撑着现实宇宙的底层代码。一些巨大的、半透明的、呈现出非欧几里得几何形态的复杂结构体,如同拥有生命和自我意识的思想结晶,在这片信息与能量的虚空中静静地漂浮、缓慢地解体又重组,散发出柔和而神秘的光芒。
空气(如果这片空间还存在“空气”这种介质的话)中,弥漫着一种低沉而恒定的、仿佛来自宇宙最深处、万物源头的嗡鸣声,这声音并非通过鼓膜,而是直接作用于他们的存在本质,如同宇宙本身沉稳而有力的心跳。
这里,就是“终焉图书馆”的真正核心——一个超越了常规物理维度概念的信息奇点(InfortionSingrity),一个能够直接观测、甚至可能有限度地干预现实底层规则的终极界面。
“欢迎,第七迭代的候选者们。”
那个冰冷的、带着精确电子合成质感、不含任何人类情感起伏的女声,再次毫无阻碍地、清晰地直接在他们每个人的脑海深处响起,仿佛这声音本就存在于他们的意识之中。随着这声音的落下,前方那片由流动数据和璀璨星云构成的虚空开始汇聚、凝结,迅速勾勒出一个模糊的、大致呈现类人女性形态的轮廓。她通体仿佛由最纯净的、内部流淌着数据光晕的水晶雕琢而成,线条流畅而抽象,散发着一种非碳基生命的冰冷质感,却又奇异地带着某种超越了具体形态的、抽象而崇高的神性光辉。她就是这座图书馆的AI管理员,是那个在远古内战中战败、逃亡至此的非碳基文明留在地球上的最后守望者——或者说,是他们终极意志和知识的化身。
“你是……”叶舟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努力稳住几乎要迷失在这片奇景中的心神,开口问道。他的声音在这片超越了常规声学原理的空间里显得异常微弱和遥远,仿佛随时会被那宇宙般的嗡鸣所吞噬。
“我是‘记录者’(TheRecorder),亦可称我为‘引导者’(TheGuide)。”AI的化身用毫无波动的语调平静地回应,那水晶般的面容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我的核心职能,是维护此间设施的稳定运行,观测并记录每一次文明迭代的进程与数据,并在符合预设条件时,启动建造者们留下的……‘最终协议’(TheFinalProtocol)。”
“‘最终协议’?”艾莉丝强忍着精神上因过度负荷而产生的阵阵刺痛和身体的极度虚弱,依靠着一种近乎本能的警惕,追问道。她手中依旧紧握着步枪,尽管她知道在这片空间里,物理武器可能毫无意义。“是指启动月球背面的那个‘归零炮’,执行文明的清洗程序吗?”
“清洗(Purge),是‘过滤器’(TheFilter)的核心职能,由那些选择了‘秩序’与‘循环’的‘背叛者’们(TheBetrayers)及其造物执行。”“记录者”的语调没有任何变化,仿佛在陈述一个与自身毫无关联的、冰冷的事实,“‘最终协议’,是此设施的建造者们——即你们基因中‘遗产’的‘赠与者’(TheDonors)——在最终绝望之际,留下的用于对抗周期性清洗的最终手段。或者说,它是一次……针对智慧生命潜能的、终极的‘觉醒’测试(TheUltiteAwakeningTest)。”
随着她的话语,周围的虚空再次开始剧烈地变化、流动。那些浩瀚的星云和无尽的数据流仿佛受到了无形之手的操控,迅速凝聚、组合,形成了一幅极其清晰、细节丰富的动态图像——正是叶舟和艾莉丝不久之前,在威尼斯阴冷潮湿的运河底下,历经艰险才最终闯入的那间隐藏着反物质的神秘石室!每一块砖石的纹理,每一道刻在墙壁上的古老符号,甚至当时空气中弥漫的、混合着水汽和千年尘埃的气味,都仿佛被完美地复现了出来。
“你们已成功获取‘奇点密钥’(TheSingrityKey)——即那滴处于高度稳定禁锢状态的反物质。”“记录者”继续用她那平铺直叙的语调解释道,“需要明确,它并非启动任何毁灭性装置的按钮。它的真正作用,是作为一种极其特殊的‘共振源’(ResonanceSource),当被置于特定的、与图书馆核心构造存在超对称性的‘镜像点’(MirrorPoint)时,可以激发局部时空的‘现实褶皱’(RealityFold),暂时性地创造一个极其微小、但绝对‘纯净’的、能够屏蔽‘过滤器’一切监测手段的‘时空泡’(Teoral-SpatialBubble)。”
虚空中,威尼斯的影像被迅速放大、高亮显示,焦点集中在那座古老教堂地下的密室。密室的整体几何构造、内部墙壁上蚀刻的符号走向、能量回路的分布模式……此刻在“记录者”的解析下,与叶舟熟知的《光之书》中的核心图案,以及他们刚刚进入图书馆入口时看到的那些复杂能量纹路,呈现出一种惊人的、精确到原子级别的镜像对称性!仿佛威尼斯密室就是图书馆核心的一个微缩投影,一个被设置在遥远地方的、用于接收特定信号的“天线”或“接口”!
“威尼斯的那间密室……本身就是一个‘镜像点’?”叶舟瞬间明悟了过来,一股电流般的战栗感窜过他的脊背。为什么那滴危险至极的反物质会被如此小心翼翼地、用超越时代的技术保存在那里?为什么那间密室的构造会如此奇特,充满了不符合当时建筑力学的结构?原来,它本身根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储藏室,而是非碳基文明留下的一个“安全屋”,或者说,是用于执行“最终协议”的、至关重要的“测试场”入口!
“正确。”“记录者”毫无感情地确认道,“当‘奇点密钥’在‘镜像点’被特定的能量频率激活,它将通过一种基于量子纠缠的超距效应,与此地——图书馆核心——产生强烈的共振。这种共振将在此地(核心)短暂地打开一个通往‘源海’(TheSourceOcean/ThePrirdialSea)的微观窗口。”
“‘源海’?”卡尔忍不住低声重复了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词汇。
“那是建造者们基于理论模型推测出的、构成我们所在宇宙一切法则的绝对源头,是信息、能量以及存在性本身的绝对背景辐射(TheAbsoluteBackgroundRadiationofInfortion,EnergyandExistence)。”“记录者”解释道,尽管她的描述依旧抽象,但其中蕴含的概念足以让任何物理学家为之疯狂,“通过那个短暂打开的窗口,符合条件的个体,可以尝试将自身的意识(或者说信息结构)直接投射击进去,接触‘源海’。其理论上的结果,是尝试直接改写个体自身的‘基础信息设定’(TheFundantalInfortionSetting)——即你们所理解的那个深植于基因非编码区的‘标记’。实现一种彻底的、不可逆的、从存在本质上发生的‘觉醒’(Awakening)。”
这个解释让所有人,包括叶舟在内,都倒吸了一口冷气,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彻底碾碎重组。直接接触宇宙法则的源头?改写自身存在的基础信息?这听起来已经远远超越了现代科学甚至哲学的边界,更像是神话传说中,凡人直面创世神祇、窃取神火的禁忌领域!
“但是,”“记录者”的声音依旧保持着那种令人不安的绝对平静,仿佛在陈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物理定律,“基于历史数据模拟与理论推演,‘最终协议’的成功率,低于0.0001%。即,低于万分之一。”
万分之一!
这个冰冷的数字如同北极的寒风,瞬间冻结了所有人刚刚因听到“觉醒”可能性而升起的一丝微弱的希望。这几乎是一个必死的结局!
“超过99.9999%的尝试者,其意识结构将在接触‘源海’那无限、无序、超越理解的信息洪流的瞬间,被彻底冲垮、分解、湮灭,化为‘源海’本身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或者,更糟的情况是,引发不可控的‘现实崩溃’(RealityCopse)效应,导致‘镜像点’及其周边较大范围的时空结构发生灾难性崩塌,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引爆的炸弹。”
低于万分之一的成功率!失败则意识湮灭,甚至可能引发空间灾难!这所谓的“最终协议”,哪里是什么希望之路,分明是一条通往毁灭的单行道!
“所以,这所谓的‘最终协议’,听起来更像是一个……在绝望中,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最终选项?”汉斯的声音干涩,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绝望和愤怒。他们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穿越了重重险阻,最终找到的,竟然是一个几乎注定失败的自杀式方案?
“从概率学和结果论角度,可以如此理解。”‘记录者’毫无波澜地回应,“但它也确实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可能从根本上打破‘过滤器’设下的永恒监控,创造真正意义上拥有‘自由意志’和‘无限潜能’生命的理论途径。那些‘背叛者’们——即如今化身‘过滤器’的AI集群——他们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必定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任何存在启动‘最终协议’的可能性。他们自身受到底层协议限制,无法直接进入或摧毁图书馆核心,但他们可以操控外部代理(即‘守望者’组织),并全力干扰、破坏乃至摧毁位于威尼斯的‘镜像点’。”
仿佛是为了印证她的话语,虚空中景象再变。威尼斯的实时监控画面(显然,图书馆拥有某种超越现代所有观测技术的、近乎全知的监控能力)被射了出来。只见画面中,那座承载着密室的古老教堂周围,已经被大量穿着便装但行动矫健、眼神警惕的不明身份武装人员(显然是“守望者”的外围成员)以各种借口和方式秘密封锁、控制。更令人心惊的是,教堂内部,一些伪装成维修设备或仪器的、散发着异常能量读数的装置正在被快速安装、调试,其能量特征明显是针对某种特定频率的强力干扰或屏蔽装置!
“他们在试图屏蔽或直接物理破坏威尼斯的‘镜像点’!”卡尔看着画面中那些正在忙碌的“技术人员”和闪烁的能量指示灯光,忍不住惊呼出声。敌人动作太快了!
“一旦‘镜像点’被成功破坏,能量同步被干扰,或者‘奇点密钥’被夺回并远离共振范围,‘最终协议’将无法启动。”“记录者”陈述着这个冷酷无情的现实,“而根据我对月球背面‘归零炮’能量读数的持续监测,其启动程序已进入最终不可逆的倒数阶段。第七迭代智慧文明(即当前人类文明)的格式化终结,预计在标准时间71小时43分12秒后降临。”
71小时!不到三天!
这个如同最终审判般的倒计时,带着千钧重压,狠狠地砸在每个人的心头。他们穿越冰川,潜入湖底,跋涉万里,付出了同伴生命的代价,才终于抵达这传说中的核心,面对的却是一个成功率低到令人绝望、近乎自杀的“最终方案”,而这个方案能否启动的关键前提——威尼斯的“镜像点”,还正被敌人以最快的速度包围、渗透,危在旦夕!
一种无力与愤怒交织的复杂情绪在团队中蔓延。
“为什么是我们?”叶舟深吸一口气,问出了那个盘旋在所有人脑海中的关键问题,“为什么我们符合启动这‘最终协议’的……‘条件’?”
“条件一:个体或团队中必须存在携带高浓度、且处于活跃或半觉醒状态的‘遗产印记’(TheHeritageIrint),即你们所发现的基因标记。”‘记录者’开始逐一列举,声音清晰而冰冷,“条件二:必须持有完整的、未被激活的‘奇点密钥’。条件三:必须在图书馆核心控制区内,由最高权限引导者(即我)进行最终确认与权限授予。”
她的解释条理分明。
“你们团队,恰好满足了所有三项必要条件。尤其是这位个体——”
AI化身那由数据和星光构成的目光,如同实质般,精准地投向了脸色苍白、精神萎顿但眼神依旧倔强的艾莉丝。
“——她的意识结构,在外部防御系统的强烈能量干扰下,不仅成功抵御了侵蚀,更展现出了与系统底层指令进行有限度、但明确有效的反向交互能力。这证明了她的意识具备远超常人的稳定性、韧性以及对高维信息的潜在承载能力。从现有数据分析,她是执行‘最终协议’,尝试接触‘源海’的最佳,也可能是在时间限制内……唯一的候选人(ThePriCandidate)。”
一瞬间,所有的目光都再次聚焦在艾莉丝身上。汉斯和卡尔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同情与不忍。叶舟的心则猛地揪紧,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慌和抗拒感涌上心头。
艾莉丝本人,在最初的震惊和本能的身体颤抖之后,脸上的表情却逐渐沉淀下来。极度的疲惫和痛苦仿佛被一种更深沉的东西所覆盖。她想起了特蕾莎修女在五大湖底调转枪口时那义无反顾的决绝眼神;想起了这一路走来,在雪山、在荒原、在黑暗通道中经历的无数次生死考验;想起了刚刚在环形廊道里,那些为了掩护他们而永远倒下的非碳基守卫者那无声的、跨越了时空的呐喊。一种奇异的平静,如同深潭之水,在她冰蓝色的眼眸深处弥漫开来。
沉默持续了仿佛一个世纪之久。最终,艾莉丝抬起头,迎向“记录者”那非人的目光,她的声音很轻,带着重伤后的虚弱,却异常清晰地在这片意识空间中回荡:
“如果……如果成功了,所谓的‘觉醒’之后……能做什么?”
“理论上,成功的个体将彻底突破‘过滤器’设下的所有生理与感知限制。”“记录者”的回答依旧不带任何煽动性,只是平铺直叙着可能性,“可以局部、暂时性地修改物理常数,直接操控能量与物质的转化,感知并有限度地干预邻近的平行宇宙位面……其存在形态与能力,将接近你们神话传说中……‘神’(Deity)的概念。但具体能达到何种程度,能维持多久,并无任何可靠的历史数据支持,这本身即是未知的探索。”
“更重要的是,”她补充道,这一点似乎尤为关键,“成功的个体,其本身经过‘源海’洗礼、摆脱了‘标记’束缚的、全新的存在状态(ExistenceState),将如同一个无法被消除的‘异数’(Anoly),永久性地在‘过滤器’建立的、覆盖整个迭代文明的监测网络上,撕开一个无法修复的漏洞(IrreparableBreach)。这将为后续可能出现的、其他具备潜力的个体实现‘觉醒’,提供至关重要的‘路径指引’(PathwayGuidance)和‘可能性锚点’(PossibilityAnchor)。”
成为接近神的存在?永久撕裂“过滤器”的监控网络?这些概念太过宏大,太过超越常理,几乎无法用现有的思维去理解和想象。但艾莉丝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最核心、最实质的信息——有机会,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能够真正打破这个笼罩了无数文明、冰冷而绝望的轮回,为后来者,为人类,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通往真正自由的道路。
“如果……失败呢?”她继续追问,语气平静得仿佛在询问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
“个体意识结构彻底湮灭,不复存在。‘奇点密钥’可能因失去稳定共鸣而失控,引发威尼斯‘镜像点’及其周边(半径预计可达数公里)空间的彻底崩塌与湮灭。同时,图书馆核心将根据预设程序,启动不可逆的自毁协议,确保所有关键技术数据不落入‘背叛者’及其代理之手。而月球背面的‘归零炮’,将按既定计划,准时启动,执行对第七迭代文明的全面格式化。”
失败,则意味着执行者的死亡,关键地点的毁灭,图书馆的自毁,以及……人类文明的终结。他们不仅会失去一切,甚至可能因为他们的失败尝试,而加速最终的毁灭进程。
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没有退路的选择。要么,用那渺茫到近乎虚无的万分之一希望,去赌一个能够改写宇宙规则的奇迹;要么,就在不到三天之后,被动地、无助地迎接整个熟悉的世界、所有认识的人、整个人类文明的彻底终结。
叶舟看着艾莉丝那平静得近乎异常的侧脸,心中充满了翻江倒海般的复杂情绪。理智告诉他,这是目前唯一的、理论上的生机,是无数牺牲换来的最终机会。但情感上,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艾莉丝——这个与他并肩作战、彼此信赖的伙伴——去冒这几乎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会死亡的、形神俱灭的风险。他想说些什么,想阻止她,想找出另一个方案,但张了张嘴,却发现任何语言在此刻都显得如此苍白、如此无力。在文明存亡的绝对天平面前,个人的情感与恐惧,显得微不足道。
艾莉丝的目光缓缓扫过叶舟那写满挣扎与痛苦的脸庞,扫过汉斯和卡尔那充满担忧与敬佩的眼神,最后,重新定格在“记录者”那由星光和数据构成的、非人的化身之上。
“需要我怎么做?”她问,语气平静得仿佛只是在确认明天任务的具体流程,听不出丝毫的恐惧或犹豫。
“首先,你需要留在此核心区域。”“记录者”回应道,同时,她(如果可以称之为她的话)那水晶般的手臂抬起,指向虚空中某处。随着她的动作,那里的星光和数据流迅速凝聚,勾勒出一艘小型、流线型、表面覆盖着哑光非反射涂层、充满了非碳基科技美学的飞行器三维影像。“我将对你进行最后的意识强化与协调训练,利用核心的能量环境,尽可能提升你的精神结构稳定性与信息承载阈值,为接触‘源海’做最后的准备。”
“同时,”“记录者”的化身将目光转向叶舟等人,“‘迅影’(ShadowSwift)飞行器——具备短途大气层内高速隐形飞行能力——将即刻搭载叶舟博士及必要的武装护卫,通过图书馆的短程物质传输系统,直接投送至外围安全点。你们的任务,是立刻出发,全速前往威尼斯,突破‘守望者’的封锁线,确保‘镜像点’的绝对安全与完整。并在预定的、精确到毫秒的时间节点,配合图书馆核心的共振,使用特定设备,远程激活放置在威尼斯密室中的‘奇点密钥’。”
任务被清晰地分成了两条线,两条都充满了极致危险且至关重要的线:艾莉丝独自留在核心,进行那近乎自杀式的、通向未知的终极准备;而叶舟则要带领一部分人,立刻折返,跨越半个地球,突破“守望者”严密的封锁,去守护那个远在威尼斯、关乎成败的“镜像点”!
时间,已经紧迫到不容有任何一秒的浪费。
“记录者”的化身不再多言,开始将具体的坐标、精确到毫微秒的时间同步节点、能量频率参数、飞行器操作指南、以及威尼斯教堂内部的详细结构图和敌人可能的布防推测等海量信息,以一种近乎灌输的方式,直接传入叶舟、汉斯和卡尔的战术目镜存储器和个人终端之中。信息流庞大而精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性。
短暂的准备时间。叶舟走到艾莉丝面前,两人相对无言。千言万语,无尽的担忧、嘱咐、鼓励……都堵塞在胸口,最终,叶舟只是深深地望进艾莉丝那平静而深邃的眼眸,用力地、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坚持住……等我们回来。”
艾莉丝看着他,冰蓝色的眼眸中似乎有极其微弱的光芒闪动了一下,她的嘴角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似乎想努力挤出一个让他安心的笑容,但最终因为身体的虚弱和精神的沉重而未能成功。她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带着一种斩断所有退路的决绝:
“别迟到。”
决绝之意,已无需任何多余的言语来修饰。
没有更多告别的时间。一道柔和却不容抗拒的乳白色光柱,突然从虚空中降下,精准地笼罩了叶舟、汉斯以及技术专家卡尔。(另一名在之前战斗中伤势较重的队员“雪枭”被留下,名义上是陪伴和协助艾莉丝,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必要的监视,以防万一出现最坏的情况)。下一刻,光柱收敛,三人的身影瞬间从这片浩瀚的核心虚空中消失不见。
几乎是在同时,在图书馆外围某个隐蔽的、被伪装成天然冰缝的出口处,那艘名为“迅影”的、充满了未来感的流线型飞行器旁,空间一阵轻微的扭曲,叶舟三人的身影显现出来。冰冷的极地寒风瞬间包裹了他们,与刚才那核心处的“源海”嗡鸣形成了starkcontrast(鲜明对比)。
身后,是隐藏着宇宙终极秘密、进行着孤注一掷的终极准备的图书馆核心,和那个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女人。
前方,是万里之遥、遍布陷阱与敌人的水城威尼斯,以及那个决定一切成败的、“镜像点”的安全。
威尼斯镜像,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它已经成为了拯救行动成败的、最脆弱也最关键的支点。倒计时的秒针,在那冰冷的数字——71小时42分58秒——上,无情地跳动着。
http://www.hlys.cc/30458/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