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135章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他说一句,贺复睿写一句。

  直至圣旨写完,抱起硕大的国印,盖在上面。

  红通通的国印盖上,宋启山也不去看,只摸了摸贺复睿的头:“从今日起,你就是大周王朝第二位皇帝了。”

  贺复睿抬头看他,似懂非懂。

  他知道皇帝就是太爷爷那样的人物,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王都外,两路兵马汇聚而来。

  掀起的滚滚尘烟,遮天蔽日。

  同安营,西山营,是拱卫王都最强大的两支军队。

  前身是齐开山亲率的前锋营,精锐中的精锐。

  贺周知擅于提拔人才,更不看重出身和资历。

  谁有能力,谁上位,这是从宋启山那学来的。

  也正因为如此,同安营和西山营的主将,如今都是少壮派,年龄不超过五十岁。

  少壮派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所畏惧,更愿意挑战自认为不合理的东西。

  两路兵马来到王都下,只见城门大开,却无人守卫。

  城墙之上,身着黑色大氅的宋念丰,独立于此。

  他的身形如此高大,像一座大山,令人只能仰望。

  岁月在其脸上,刻下了一道道痕迹。

  仅限沧桑的同时,又凝聚了无穷的威严。

  “是凉山王!”两营人立刻停了下来,低呼出声。

  西山营主将,名叫任学悠。

  蓄着两撇八字胡,自诩儒将,曾考中进士,却不愿做文官。

  弃文从戎,一路自小兵到伍长,旗长,百夫长。

  最终做到了如今的五品守备。

  他很傲气,既看不起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也看不起不通诗词歌赋的武官。

  像宋家这样的地主出身,更让任学悠不屑一顾。

  他始终认为,宋家不过是运气好,却没有足够长远的眼光。

  否则的话,当年怎会将皇帝之位拱手相让。

  多短浅的眼光,才会做如此蠢事。

  但对宋念丰,任学悠依然保持足够的尊重。

  不管怎么说,这位终究是一品大都统,有统帅全国兵马之权。

  任学悠下了马,冲宋念丰拱手道:“下官见过大都统。”

  宋念丰微微垂首,目光越过数十米距离,落在了任学悠身上。

  只是眼神,便让任学悠有了莫大压力,心中不禁暗道:“不愧是凉山王,宋家或许只是运气好,但凉山王征战一生,也非浪得虚名。”

  同安营主将陈听白也下了马,拱手行礼。

  宋念丰不吭声,任学悠只好主动问道:“不知大都统为何在此王都城防军为何不见一人”

  宋念丰依然没有说话,任学悠还想再问,鼻尖却闻到了淡淡的血腥气。

  再仔细看向城墙,耳中依稀听到人体和砖墙摩擦的声音。

  那是城防军跪在地上,有人撑不住,悄悄活动着膝盖。

  任学悠心中一凛,已有几分猜测。

  他很清楚自己来干嘛的,勤王护驾。

  但护的不是贺周知,也不是太子,而是此刻应该已经登基的二皇子贺明言。

  宋家明显是更偏向太子贺明才的,双方属于敌对关系。

  放在正常情况下,任学悠或许会毕恭毕敬。

  但今时今日,不同以往。

  他必须率兵进城,保证二皇子登基不出意外。

  当即冲宋念丰喊道:“下官有军务在身,不便与大都统多言,待此间事了,再来赔罪。”

  说罢,他返身上马,大声下令:“入城!”

  陈听白也跟着上了马,同样挥手,发出了入城命令。

  就在两人要率兵前进的刹那,都觉得汗毛直竖,本能的死死勒住缰绳。

  战马被勒的吃痛,发出高亢声响,撩起了蹄子。

  尘烟四起,遮住了人眼,唯有那道淡淡的年迈声音,清晰传入所有人耳中。

  “今日王都,不许任何兵马进入。”

  “违令者,斩。”

  徐徐清风吹过,声音尚未绝耳,任学悠和陈听白都看到了眼前令人惊悚一幕。

  只见一道深不见底的沟壑,横在他们面前。

  刀气,余势不消。

  再抬头时,宋念丰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把刀。

  当年汪凌岳曾送给宋念丰一把刀,名为无锋。

  后来又要了回去,入京都城围猎仙人。

  在那场引得天下大乱的战斗中,汪凌岳和无锋刀一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为了纪念汪凌岳,宋念丰后来又让人重新打造了同样的长刀。

  刀长三尺三,以百炼钢混入多种不同金属锻造,失败三十七次,耗费足足十三年而成。

  长刀炼成的那一日,雷声震耳,预示着一把绝世兵器诞生。

  这把刀,能够完全承受住武道十七境的力量。

  今日,也是宋念丰首次持此刀出手。

  他依然立于城墙之上,如同俯瞰人世间的仙神。

  征战一生的杀气和军威,在这一刻毫无保留的自体内涌出。

  清风变成了狂风,杀机弥漫,犹如刀锋临面。

  战马嘶鸣,本能后退。

  一时间,两营近万兵马,竟无一人敢动。

  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莫过于此。

  不多时,远处再次翻起滚滚尘烟。

  辉山营,浪潮营,同巨营,木自营。

  总计四营兵马,从远处包围而来。

  他们是宋念丰来时,沿途调遣的兵力。

  距离王都最近,一路轻装快行,紧赶慢赶,总算赶到了。

  看着四营兵马赶来驰援,任学悠和陈听白脸色愈发难看,心中不禁颓然。

  他们很清楚,即便此刻敢挑战凉山王手里的刀,闯入王都,也无济于事。

  这一战,他们没有任何胜算。

  皇宫内,宋启山喊来了刑部尚书,让他依照大周王朝律令,给殷悠宁判罚。

  刑部尚书吓的魂都要没了,虽说殷悠宁谋权篡位是事实,但目前并无人证物证。

  就算有,那可是宁妃娘娘,二皇子生母。

  大周王朝的律法,理论上无论天子还是庶民,理应同罪。

  可真实施的话,怎么也轮不到当臣子的,给主子治罪。

  这罪名,只能皇帝定。

  又或者……你宋太师来定。

  至于是死是活,他怎么敢说出口。

  宋启山也没逼迫,只让他按照庶民罪名,告诉贺复睿即可。

  刑部尚书被逼的没办法,只能老老实实说,这样的大罪,理应处斩,且株连九族。

  问题来了,殷悠宁母子俩的九族,包括皇帝,怎么株连

  刑部尚书趴在地上,撅着屁股,恨不得把脑袋埋进地底,死活不敢再说了。

  宋启山便让贺复睿把刑部尚书方才说的话,记录下来,放置桌案上。

  许久后,宋念丰率兵入城,径直走入皇宫。

  三千名跟着殷悠宁造反的军伍,杀的杀,投降的投降。

  等宋念丰入宫,宋启山便让他撤换整个皇宫所有侍卫和宫女。

  殷悠宁母子俩,严加看管,不许与任何人接触。

  ——————

  无双堡,位于滇州。

  这里曾是郭氏大本营,数十年前那一场灾劫,让郭氏遭逢大难,一落千丈。

  之后他们投诚滇州王冯国玉,本以为攻入京都城,便能再次翻身。

  谁知冯国玉无意做君王,等辛四兵临城下,郭氏族人几乎尽数战死。

  即便有漏网之鱼逃脱,也泯然于众。

  世上再无郭氏的名号,只有无双堡异军突起。

  武林盟主的名号,天下无人不知。

  天下无敌楚狂歌!

  王都兵变第二日,无双堡发出无双令。

  上面附着了数十个世家,门派的名字。

  无双令,对这数十个世家和门派追杀。

  杀第九境,可得白银。

  杀第十境,可得黄金。

  杀第十一境,可得无双堡主指点。

  杀第十二境,可得无双堡绝学。

  灭世家或门派,可入无双堡任职护法!

  对朝堂官员,或者平头百姓来说,这样的奖励或许也就那么回事。

  可对江湖人士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机缘。

  连武道十六境的老怪物,都败于无双堡主楚狂歌之手。

  很多人猜测,这位的修为,恐怕已经达到十七境,甚至十八境!

  再往上,便是古往今来只有寥寥两三位的武道十九境。

  那是能与仙人匹敌的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得到无双堡主的指点,几乎等于仙人传法了。

  但凡想在江湖上混出点名堂来的,谁能不动心

  更别说灭世家或门派,可入无双堡任护法了。

  江湖上这些世家和门派,谁还没几个敌对势力

  无双令一出,顿时江湖上掀起了腥风血雨。

  同一时间,秋谷城内。

  有人自外面进来,站在宋念守面前,低声道:“大人,无双堡发出无双令了。”

  宋念守缓缓睁开眼睛,目光如龙,精光四射。

  他今年已经八十多岁,看起来和五十来岁差不多。

  但脸上,眼里,却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老练。

  整个宋家,能与他堪堪相比的,唯有宋承奕。

  缓缓呼出一口气,宋念守看向面前等候多日,满面疲惫之色的掌柜们。

  “诸位久等,可以开始做事了。”

  一名掌柜询问道:“大人究竟要我们做什么”

  宋念守面色如常,轻描淡写道:“从今日起,全力掠夺所有世家和门派的产业,人脉,资源。”

  “五年内,我要他们全部俯首称臣!”

  掌柜们听的愣住,五年内,让所有世家俯首称臣

  凭什么

  宋家确实权力很大,现在号称大周第一家族。

  可那些世家和门派,也不是吃素的。

  许多都屹立百年不倒,经历大梁大周两个朝代,底蕴十足。

  如果给宋家足够多的时间,逐个击破,未必没机会做到这件事。

  可一下针对所有人,而且要求五年内做到,是不是太强人所难了

  宋念守道:“尽管放心去做,没那么难。”

  掌柜们面面相觑,却不好多说什么。

  毕竟他们是拿银子办事,主家有吩咐,自当尽力而为。

  当即拱手行礼,而后告辞离开。

  等了几日,就为了等这几句话。

  方才报信的人站在旁边,低声问道:“大人可还有什么吩咐”

  宋念守挥挥手,那人立刻低头躬身退出房间。

  屋子里,只剩下宋念守一人。

  房门关闭,显得略微阴暗。

  阳光也无法完全渗透厚重的窗布,只有丝丝缕缕的斑点,洒在他身上。

  隆安城里,宋承奕也对前来的掌柜们,说出了同样的命令。

  只不过宋念守召集的掌柜,都是宋家明面上的产业。

  宋承奕召集的掌柜,则是如永昌钱庄这些暗地里的产业。

  待掌柜们离开,宋承奕走到门口,抬头看着刺眼夺目的烈阳。

  天下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日子过的越来越好。

  隔壁几国的内乱,也逐渐停歇,接连完成新老王朝交替。

  宋承奕的嘴唇紧抿着,目光无比坚定。

  “天佑我宋家,必当千秋万世永存!”

  自这一日开始,整个大周王朝又开始乱了起来。

  江湖上厮杀成风,各个世家,门派,你杀我,我杀你。

  因为一道无双令,血海深仇彼此交织,怕是百八十年都割不断。

  宋家的诸多产业,趁乱疯狂扩张。

  那些世家,门派的产业,则在混乱中被明里暗里打压,收购。

  一个月后,宫里的侍卫,太监,宫女,都换上了忠心可靠的人。

  宋念丰更从军中挑选了二百名武道修为高深的将士,负责全天候贴身保护贺复睿。

  即便皇宫禁卫,在权限上也要低他们一等。

  殷悠宁母子俩,被暂时软禁。

  宋启山不会亲口要他们死,但有人会。

  三个月后,朝堂再次完成了一轮大清洗。

  被殷悠宁提拔上来的那群人,又一半被撤职。

  还有一半的一半,降级使用,最后那一小撮,仍然维持原来的官职。

  如此一来,这批人便被分化的七七八八。

  但无一例外,对新登基的小皇帝和宋家,充满敬畏和感激,恨不得肝脑涂地。

  做完了这些事,宋启山才从王都返回宋家庄。

  进了院子,便看到一家人都在。

  宋承燊等人,早已提前回来。

  王都里发生的事,他们也说了一遍。

  知晓贺周知真的已经故去,贺明才一家都被殷悠宁杀了,谢玉婉气的不行。

  她一直不喜欢殷悠宁,从初次见面就觉得这个女人哪哪都让人不舒服。

  却没想到,竟然如此狠毒,蛇蝎心肠都不足以形容。

  尤其知晓宋启山只是让人把母子俩软禁,并未当场处死,谢玉婉更是不能理解。

  难道不为贺明才报仇雪恨吗

  宋启山没有解释,只看了眼宋念守和宋承奕,道:“你们俩跟我过来。”
  http://www.hlys.cc/30516/1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