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夏王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除夕夜。

  白宙大宴群臣,庆贺这一年取得的战果。

  宴席上觥筹交错,热闹无比。

  除去那些镇守边境的武将没有前来外,其余文臣武将皆来赴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萧何与刘伯温对视一眼,先后站起身,对白宙跪下。

  其余人见状也纷纷效仿。

  随后,众人齐呼:“我等恳请主公进位称王!”

  白宙又是一番拒绝,不过此次的态度并不坚决。

  萧何等人会意,连忙引经据典,劝说白宙称王。

  见众人态度坚决,白宙也不好再辞,只得叹了口气,说道。

  “也罢!我且暂进王位,若是此后有圣贤临凡,我当让出此位,用心辅佐圣贤!”

  见白宙终于同意,众人连声齐喝:“主公英明!”

  白宙伸手压下了众人的声音,伸手扶起为首的萧何两人。

  众人也连忙主动站起身。

  白宙温声问道:“诸位以为,我该用何号为好?”

  萧何再次与刘伯温对视一眼,点头说道。

  “经臣与伯温商议,想出了一个我两人皆满意的王号,请主公定夺?”

  “不知是何王号?”白宙好奇问道。

  萧何笑道:“夏王,不知主公满意否?”

  “夏王?”

  白宙心中暗自思忖,觉得确实不错。

  但还是忍不住问道:“有何出处?”

  萧何说道:“主公欲一统天下,当以华夏正统自居。‘夏’乃三代之首,立号为‘夏’,可昭示天命所归,使天下万民归心!”

  话落,刘伯温接着补充道。

  “按照五行相生相克来说,汉乃是火德,而夏乃是土德,正应‘火生土’之序。立号为‘夏’,既合天道,又可明示代汉之志。”

  白宙深以为然,觉得这些依据确实很有说服力。

  白宙看向其余人问道:“诸位以为,以‘夏’为号,为何?”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众人都觉得夏王这个王号不错,听起来既厚重,又霸气。

  白宙满意笑道:“好!那便立王号为‘夏’!”

  话落,众人纷纷下跪,齐声喝道:“臣等参见夏王!”

  白宙将人扶起,嘴里连声拒绝。

  “不可!如今尚未举行封王大典,我不可以夏王自居!”

  众人再次齐呼:“主公英明!”

  这时,白宙看向刘伯温说道。

  “伯温先生,还请你挑选一个良辰吉日,举行封王大典!”

  刘伯温连忙答应:“主公放心,此事交与我便可!”

  白宙以为没别的事了,刚要遣散众人,萧何突然出言说道。

  “主公,我等可否要定一个年号?”

  白宙皱眉问道:“此举有些僭越了吧?用之前的不行吗?”

  萧何苦笑着说道:“主公,献帝早已被废,年号自然也不能用了,我们总不能用董卓的年号吧!”

  刘伯温也在一旁劝道:“是啊!主公,此乃无奈之举,并不算僭越!”

  白宙一想也是,他口口声声称呼汉朝为前朝,却一直使用汉朝的年号,确实有些不妥!

  “你们觉得什么年号合适?”白宙问道。

  “我们既已挑选了王号,年号便由主公定夺!”萧何又将问题推给了白宙。

  白宙稍一思考,便说道:“年号就定‘神武’吧!”

  “主公英明!”

  白宙即将封王的消息一时间传遍大街小巷。

  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董卓、刘表等人也知晓了这个消息。

  传闻董卓知道此消息的瞬间,便如疯魔一般杀了四五个太监宫女泄愤。

  而刘表则是以汉室正统的身份,发布檄文,以高祖立白马之盟的名义,痛斥这种行为。

  刘备将自己关在屋内,不吃不喝达三天之久,差点吓坏于禁等人。

  至于刘焉,听到消息的瞬间,高呼一声“汉室将亡”后,便吐血晕厥,病情进一步加重。

  与之相反的是,白宙治下那些百姓则是一副欢欣鼓舞的样子,恭贺白宙称王。

  同时,有不少人不远万里赶赴渔阳,只为见到这一宏大场面。

  二月二,龙抬头。

  大吉!

  宜封禅、祭天!

  凤凰山巅,此处已建造了一座雄伟的高台。

  白宙率一众文武登上山顶。

  随行的还有正妻任红昌和一众子嗣。

  白宙看着这个熟悉的地方,心生感慨。

  他于此处学艺,亦从此处称王。

  白宙步行至那处悬崖,向下望去。

  只见山间站满了前来观礼的各地百姓,约莫有几十万人。

  除此之外,还有五万麒麟卫在一旁维持秩序。

  辰时一刻,刘伯温走近,轻声说道。

  “主公,吉时已到,开始大典吧!”

  白宙没有说话,只是严肃地点点头。

  刘伯温身着庄严礼服,走到高台之下,大声说道。

  “吉时已到,封王大典开始!”

  其声音不大,但是却清楚传到了山间每个百姓的耳中。

  只因白宙花了大功夫,建造了一座巨大的传音阵。

  刘伯温话落,鼓乐齐鸣,响彻整个山间。

  白宙循着乐声,缓步踏上高台。

  只见他身着玄色蟒袍,头戴王冠,眼神深邃,神色威严。

  真真像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帝王。

  等到白宙走到封禅台最高处时,鼓乐声也恰好停下。

  随后,刘伯温念诵他苦熬几个日夜写下的《夏王受命颂》。

  “维神武元年,岁在壬申,夏王承昊天之命,绍华夏之统。

  今率百官万民,昭告皇天后土:

  昔大禹平水土,定九州,肇基夏后;

  今王上继禹德,拯溺伐罪,廓清八荒。

  天垂景星,地涌醴泉,此乃夏德复兴之兆!

  王起布衣,提三尺剑,扫群凶如秋叶;

  立纲陈纪,恤民如子,布仁风于四海。

  北逐胡尘,南靖蛮烟,功超光武;

  修礼明法,劝课农桑,德比成康。

  故天授玄圭,神龟负图,命王君临万邦!

  伏愿:

  夏祚永延,如嵩岳之不朽;

  王业昌隆,若江河之长流。

  四夷来王,五谷丰登,

  书同文,车同轨,复三代之盛!

  谨以牺牲玉帛,敢荐至诚!

  吾王万岁!大夏万年!”

  当最后一句话落下,众人齐声高呼。

  “吾王万岁!大夏万年!”

  随后,满山的士卒和百姓也随之高呼:“吾王……”

  声音恢弘,直达九天,将天上的云彩都震散了。

  随后,出现的景象惊呆了众人。
  http://www.hlys.cc/30827/2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