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皇帝圣旨赐婚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435章 皇帝圣旨赐婚

  “晋国公已率军渡大河已入魏州境内!”

  “窦建德洺州普乐县令程名振主动投晋国公!”

  端午节,长安城中,皇帝李渊收到从河北快马送回的急报。

  恶月恶日,皇帝在曲江观看禁军龙舟竞渡表演,文武百官贵族勋戚陪同观看,

  曲江两岸也是仕女如云,罗衣成群,银钗映日。

  太常寺的乐工们演奏乐章。

  “这个程名振是哪人”皇帝问。

  钱九陇回答:“程名振乃洺州平恩县人,曾经加入高鸡泊群盗,后被窦建德署为普乐县令,

  这个普乐县是从洺州鸡泽县中分出的,此人任职县令期间,政绩突出很有名声,盗贼不敢入境。”

  李渊惊讶,“想不到贼寇之中居然也还能有如此人物,真奇士也。”

  钱九陇也道:“晋国公刚入魏州,他便主动率千余人南下投奔,此人很识时务。”

  皇帝问:“秦王到河北也有月余,程名振怎么不投秦王,反而是李逸一入河北他就去投奔了”

  钱九陇不知如何回答,“也许是见形势已明了。”

  “哈哈哈。”皇帝大笑,“李逸可有举荐此人”

  “晋国公表奏程名振为魏州长史。”

  “朕本来打算授程名振一个永年县令,附郭州城,不过既然无逸这般赏识他,那就授程名振为魏州长史吧。”李渊轻笑着道。

  心情不错的皇帝,召来老伙计裴寂。

  “裴监啊,李逸为盛彦师求情,你们商议的如何了”

  裴寂早已猜出皇帝心思,当下便道:“盛彦师在李义满一事上严重失职,造成了极坏的后果,处死亦不为过。

  晋国公上万言奏疏为他求情,说明他被俘后忠贞不屈,还能助晋国公夺取任城,俘斩徐圆朗万余兵马,确实也立了功劳,

  将功赎罪,可免一死。

  臣与萧相陈相等商议,盛彦师可免死,免其官爵,白衣效力于晋国公军前。”

  皇帝看着曲江上十几条龙舟竞赛,龙舟上的鼓手激昂敲打着鼓点,浆手们喊着整齐划一的号子,

  那场面真是让人看的亢奋精神。

  “那就罢盛彦师亳州总管、右武卫将军之职,葛国公之爵给他留着,让他去河北李逸军中效力。”

  皇帝一句话,

  盛彦师终于逃过一劫。

  “李逸奏疏中给刘兰成请了不少功,此人书佐出身,却勇悍无双,那就授刘兰成柱国、平原县开国公。

  他这么能打,那就调去朔方打梁师都,先前鄜州刺史梁礼战死,鄜州稽胡又生乱,

  便以刘兰成为鄜州刺史,延州道行军副总管,与段德操一起攻打梁师都。”

  “郓州刺史蒋善合,改任陇右扶州刺史。”

  “裴监啊,李逸这次在河南平叛,月余时间平定二十三州叛乱,招降十几万兵马,再立大功啊。

  可他却上书朝廷,要请辞检校司空兼检校侍中、兵部尚书、太子少詹事兼太子左卫率等职。”

  “陛下,晋国公为皇室宗亲,虽年轻可才华卓越,劳苦功高,臣以为可不用再加检校二字,

  可司空兼侍中。

  如今河南平定,陕东道大行台也迁至洛阳,那么可罢撤洛州总管府,洛州汝州郑州等可直属大行台。”

  曲江上龙舟飞渡,岸边无数百姓欢呼呐喊助威。

  裴寂则趁机向皇帝谈罢撤洛州总管府,

  甚至把陕东道大行台的管辖范围,重新划在西起陕州,东到登州大海,北面主要以黄河为界的,南至淮河、伏牛山的河南地区。

  也是李逸之前为河南道安抚大使,所整合的十总管府二十七州。

  “河东河南都已平定,

  如今征讨河北,形势大好,臣以为可以在河北设立山东道行台,以更好的方便战后对河北地区的安抚、治理。

  李逸年轻有为,平定、安抚河南表现突出,可以让李逸为山东道行台左仆射,

  再以河北安抚大使郑善果为行台右仆射,卢赤松为行台左丞,崔民干为行台吏部尚书”

  削减陕东道大行台范围,新设山东道行台。

  而山东道行台的主要官员,都是东宫官员,名义上都兼着东宫官职。

  裴寂的提议明显是削秦王之权。

  撤了益州行台,撤了显州行台,

  襄州行台也称山南行台,齐王兼行台尚书令,李孝恭为左仆射、屈突通是右仆射。

  现在新设山东道行台,也就是河北行台,太子少詹事李逸为左仆射,太子左庶子检校民部尚书郑善果为右仆射,

  陕东道大行台,限定在河南道。

  这样的安排,确实很符合皇帝的心思。

  河北平定后,最好是把秦王召回长安,陕东道大行台到时顺势撤消,这样也免的秦王势力越来越坐大,威胁到太子地位。

  虽然在李渊心中,如今次子确实表现越来越出色,尤其是统兵征战这一块,比大郎强太多。可嫡长继承制,皇帝并不打算改变。

  建成在其它方面,其实也很不错。

  更重要的是,历来废长立幼,都是取乱之道。

  建成做太子,天经地义名正言顺,只要压制住一个二郎,一切都很好。

  但要立世民做太子,建成绝不答应,这朝中也会有许多人不答应,甚至定然会有一些野心家会支持太子发动纷争,甚至是战争。

  而且,

  世民虽然能打,

  可这天下马上取,将来治理却不能马上治。

  打天下和坐天下不同,

  他更看好太子在将来治理这一块的能力。

  “李逸推举苏威代他为太子少詹事,你怎么看”

  “苏威八十岁了,太老了,而且相比起李纲,苏威虽有才能,也很有经验,但不够忠直。

  可以用他名望辅佐太子,却不能让他来主持东宫事务,可召入长安,三五日一至东宫为太子讲经。”

  次日,

  皇帝召开廷议,

  口出数道旨意,让中书令封德彝草诏。

  “齐王元吉进司徒兼侍中,转左卫大将军,加赐两铸钱炉,通前共三炉,其襄州道行台尚书令、稷州刺史等如故。”

  “魏国公裴寂进司空,擢升尚书左仆射,赐一炉许自铸钱。

  为皇六子赵王元景娉裴寂之女为妃!”

  “晋国公李逸,进司空兼侍中,迁山东道行台左仆射、迁右卫大将军,加赐一座铸钱炉,通前两炉。其太子少詹事兼太子左卫率、万年道参旗将军等如故。”

  “赐郑善果、崔世枢女为晋国公媵。”

  “晋国公长男燕国公平安,授朝散大夫。”

  封德彝笔走龙蛇,

  一口气连写数道诏令。

  皇帝过目后很满意,直接交给陈叔达,“请陈侍中审核用印,然后交裴监尚书省执行。”

  新设山东道行台,罢洛州总管府。

  李逸免去了兵部尚书、河南道安抚大使、洛州总管、刺史、陕东道大行台左仆射等职,

  改主政河北。

  河北虽然还没拿下,

  但皇帝已经提前设立了山东道行台,并设立魏州总管府、相州总管府、定州总管府、幽州总管府、冀州总管府、德州总管府、营州总管府、怀州总管府等八个总管府。

  山东道行台驻地,就将设在洺州,窦建德夏国都城。

  先前隶属河南的怀州,也划归山东道行台了。

  陈叔达对皇帝的诏令,署名用印通过,并没有反对更没驳回。

  李逸平步青云,虽然升的快,但实打实的功绩在。

  倒是齐王元吉和裴寂二人,前年河东战场大败,一个一口气奔逃六百里,一个是直接弃太原城而逃。

  如今寸功未立,一个进司徒兼侍中,一个进司空升尚书左仆射。

  但陈叔达还是没反对。

  他知道反对也无用,裴寂就算再无能,可皇帝依然是始终信任如一。

  秦王在前线带兵打仗,

  后方那些人倒是升官晋阶。

  胜业坊,

  晋国公府。

  皇帝特派了宇文昭仪带着几名贵嫔到来,后面是数车的赏赐。

  除了金银钱绢这些,

  皇帝还特意赏赐李逸家人五彩丝线,赐粽子、雄黄酒等。

  粽子、雄黄酒这些李家当然不缺,端午节,

  包着各种馅的粽子,

  也有庄里自己养的鸭子下的蛋腌制的咸鸭蛋,

  庄里也是昨夜就开始煮茶叶蛋、五香卤蛋,

  其它什么大蒜子等传统食物也早准备好了。

  李府的奴仆们,都还拿到了端午赏赐,每人四个粽子一个茶叶蛋一个五香蛋,还有两个咸鸭蛋,又有四个油炸米果,再加三十个铜钱。

  保姆、奶妈、贴身大丫环等,都还有加。

  上上下下都是非常高兴的过节,

  宇文昭仪她们突然到来,到是弄的李府有点慌乱,打破了原本的欢声笑语,搞的有些拘束了。

  “陛下念着这些侄孙儿侄孙女们呢,说无逸在河北征战,不能回家过节,特意让我们来送些节礼,”

  说着,又给李逸的二儿三女,每人拿来长命锁、黄金钱、和田玉佩等。

  杜十娘仍在为父守孝中,她在务本坊的杜淹旧宅居住守孝,吃素念经,李府的事务都交给了姬令仪罗三娘等人。

  她们倒是把家里操持的很好,

  平安和如意已经快一岁半了,没原来那么胖了,却更可爱了,现在小辣椒李淑天天教他们说话,三人对话很有意思,老师也教不太清楚,学生又说不清,鸡同鸭讲,叽叽喳喳。

  太平和安澜两个也快百天了,还处于整天吃了睡睡了吃的阶段,罗三娘和疏影亲自喂养孩子,在府里走路都腰杆硬的很。

  杜十娘一心在务本坊那边守孝服丧,也根本没心思再管家里这些事,否则罗三娘生的太平,和疏影生的安澜老规矩也是要放在十娘屋里养,不会给她们亲自抚养。

  “也不知道阿郎什么时候能回来呢,去年六月出征,如今已是端午,马上就一年了。”妾侍金玉漱话里带着几分哀怨,看着姬令仪、罗三娘、杜疏影三人都有自己的孩子了,

  她进门最早,却还是只能带个养女李淑,心里总盼着李逸能够回来,让他也怀一个。

  “河北战事才刚开打,哪有这么快回来。”姬令仪道,她现在有一儿一女,日子充实的很,夫君一时半会回不来,她倒也还好。

  “这仗打完了,可阿郎又任了山东道行台左仆射,还得安抚镇守呢,”金玉漱鼓起勇气,“阿郎在那边也没有个人侍候的,要不,我带热巴和那扎两胡姬,去河北服侍阿郎吧。”
  http://www.hlys.cc/30855/4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