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夜观星象太白犯紫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437章 夜观星象太白犯紫

  子夜,

  更夫的梆子刚敲过三响。

  寂寥深夜,尚书右仆射裴世矩在洺州城东郊裴屯道祖宫中,夜观星象。

  他仰头望着紫微垣方向,

  “荧惑守心,太白犯紫,”

  太白星竟压在了帝星上方,在天幕划出一道血轨迹。

  裴世矩眉头紧皱,紫袍被夜风卷的猎猎作响。

  他又看了一遍星象,不由的摇头,环顾四面,心中暗叹,这万祖宫怕是要建不成了。

  此处是窦建德迁都洺州后修建的两宫之一。

  一座是洺州城内的万春宫,一座是城东郊的此处万祖宫。

  这万祖宫本是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的道祖宫,据说当年刘秀有次兵败被王莽追杀,逃经此处,人困马乏饥饿难耐,下马休息,忽听后面追杀声渐近,只得上马再逃,结果马腿折断,弃马进了一座道观,昏倒在地。

  可奇怪的是,追兵到此,搜遍整个道观,也没找到刘秀。

  刘秀醒来,发现观内塑有太上老君像,桌上有供品,刘秀饱餐一顿,逃过一劫。

  后来他称帝,派人修缮道观,重塑老君金身,扩建为道祖宫。

  窦建德当初看中洺州城易守难攻,此处又号称小江南,于是迁都于此。

  窦建德信佛,于是打算把道祖宫改成万祖宫,供奉千佛万祖。李家说道家老君是他家祖宗,那窦建德就改供佛。

  此处万祖宫修建许久,耗费不少人力,规模很大,至今还未修成。

  裴世矩看天象,这万祖宫怕是要修不成了。

  “难道天星预示夏王在魏州兵败那太白星难道是指唐将李逸”

  西边天际这时亮起火光,

  起初只是暗红一点,转眼已经映红半天边。

  战鼓声从西边轰隆响起,犹如沉闷的炸雷。

  裴世矩惊疑的扭头望去。

  很快,

  有骑士从洺州城赶来。

  “发生何事”

  “禀右仆射,城西二里的大堤处,有上百面战鼓在擂动,还有无数火把,

  当是唐军来袭!”

  裴世矩被骑士护卫着回到了洺州城,他从东门入城后迅速赶往西城楼,

  扶着女墙,他看到城西仅二里地外的大堤上,无数火把汇聚成了一条火龙,

  而那巨大的战鼓轰响,扑面而来,震的耳朵疼。

  “起码百面战鼓,看那火光,至少三千人。”

  裴世矩听着守将的声音,脑中有些混乱。

  这大半夜的,这是在弄啥嘞。

  有这么突袭的吗,搞这么大动静,这更像是在警告。

  洺州城易守难攻,尤其是迁都于此后,更是几经扩建加强防御,想夜袭夺城很难,更别说搞这么大动静了。

  “也许唐军发现了夏王率主力去魏州了,那这是要故意迫夏王回来”

  裴世矩虽说曾在大业朝就是宰相重臣,可他擅长的是外交这些,并不擅军事。

  思索片刻,他还是下令,派骑士速往魏州,把这里的情况禀报夏王。

  至于如何决策,那就看夏王的。

  但想到今夜观到的星象,他心中沉重。

  王世充败亡前,他夜观星象,也看到了差不多的星象,难道说夏王也要陨落了

  十几支轻骑小队乘着夜色出城,

  分别驰往不同的地方,有前往邺城大营,有往魏州夏王处,也还有往周边城堡军镇去。

  鼓声震天,

  整个洺州城的军民都被吵醒了,这一晚上无人能眠。

  裴世矩手抚女墙,想到回城时占的一卦。

  坎上离下,水火未济。

  魏州边境,洹水城。

  夏王窦建德展开羊皮地图,虽早已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下书称诏,可他仍穿着麻布衣,这是妻子曹氏为他亲手缝制的。

  方额阔口,肤如麦色,他更像是个农夫,就算在军中,也像是个二百人长,也没什么架子。

  当他抬头时,那双眼睛才让整个人威武不凡。

  洹水本属魏郡,北周时割临漳县地置洹水县,隋开皇年间割属相州。

  此城在运河永济渠东岸,西南距相州一百二十里,距离魏县仅四十里。

  “李逸部到哪了”窦建德开口,声音浑厚。

  右武卫大将军高雅贤答话,“侦骑回报,那李逸并没有发现我们,仍在向魏州而来,其前锋三千骑再有一日便抵魏县。”

  这位高大将军长的也高大,曾是个马贩子,能骑擅射,勇猛过人。

  “那个李逸,被唐人吹嘘的太过,我看也不过如此。”

  高雅贤身后,站着的是他的养子鹰扬郎将苏定方,虽年仅二十一岁,但十五岁就随父征战,胆气超群,在河北被人称为万人敌,他在信都郡率领乡勇,斩张金称、败杨公卿,让叛军不敢靠近。

  高雅贤非常赏识,收为义子。

  “夏王,末将请求南下,协助汉东公将这三千唐骑歼灭。”苏定方请令。

  窦建德笑道:“别急,不可打草惊蛇,咱们这次目标是李逸。”

  “报!”

  一声急促的禀报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裴世矩自一百六十里外的洺州城派来的加急快马,半天时间就赶来了。

  窦建德看过裴世矩亲笔信,面无表情。

  “看来李世民已经识破了我们的计划。”

  昨夜洺州城西二里,现几千唐军,擂动百面战鼓,这不论到底是李世民主力绕过了邺城大营抵洺州,还是只是一支偏师,都不重要,

  李世民肯定已经知晓他主力离开邺城,而大概也猜到他是来了此处。

  “看来想伏击李逸是行不通了,李世民肯定已经通知了李逸。”

  窦建德长叹了一声。

  这个李世民果然不简单,这么快就识破他计划。

  “夏王,李逸已经送上门来了,咱们先南下灭了李逸,再调头回邺城也还来不及。”行台曹旦嚷声道。

  这个夏王的小舅子,位高权重,但高雅贤、范愿一干老兄弟却并不太喜欢他,当初大将王伏宝,可就是被曹旦进谗言而被冤杀的。

  还有宋正本,同样是得罪曹旦而死。

  要不是当初曹旦在河南乱来,也不会有李世绩李文相孟海公王簿等人的降而复反。

  “李逸有擅守之名,当初他初出茅庐守浩州,刘武周可是都奈何不得他分毫,

  如今打草惊蛇,想再迅速击败他已无可能,李世民可就在百余里外,随时会来。”

  窦建德的各个击破计划,已经被识破,他也就不打算再留下。

  “先回邺城。”

  “那李逸继续北上,又奈何”高雅贤问,李逸不仅擅守,他还擅攻啊,河东、山南、河南,李逸的速攻可是非常有名。

  “留一些兵马在魏州守城,主力回邺城。”

  窦建德也挺无奈,可在李逸和李世民这两人里,他更不敢对李世民轻敌大意。

  得看住李世民,

  只要能找到机会击败李世民,那么李逸也不用担心。

  对峙已快两月,他相信李世民也不可能一直撑下去。

  刘黑闼接到撤退命令,立即赶回洹水城。

  “大王,请给末将两万人,不,一万精兵即可,末将定能将李逸脑袋献上。”

  窦建德拍着这个老兄弟的后背,“对付李世民,我还得靠你呢。”

  经过一番商议,

  最终决定是由刘黑闼的弟弟刘什善率一万兵马留守魏州,张君立为副将。

  “你们的任务就是守魏州城,不可轻敌浪战。”

  各个击破的计划失败,窦建德也只能分兵防守。希望以坚城拒守,挫唐锐气,耗敌粮草,然后再寻机反击。

  李逸两万人,如果不攻下魏州,敢直接深入后方,那他的后勤粮草也必难保证,甚至会被夏军包围合击。李逸要强攻魏州,现在增加了一万兵马协防,也不是那么好攻的。

  这是最稳妥的打法,

  窦建德不敢在魏州多耽误,真怕李世民分兵袭击洺州,或是干脆就对邺城的七万人发起进攻。

  曹旦、刘黑闼,甚至高雅贤、苏定方父子都希望南下先灭李逸,可窦建德很稳,

  李逸不是李神通,甚至不是李世绩,此子虽年轻,可有那么多战绩,一人前后攻夺百余州,这种年轻人,不能小瞧。若是不能速战速决,被李逸拖住,

  那邺城那边可就容易出事。

  不能赌。

  以前窦建德经常赌,那时是光脚不怕穿鞋的,反正烂命一条,可如今家大业大,就没必要再赌了。

  撤兵之前,

  窦建德召来刘什善、张君立二将,“你们协助刺史崔履行守好魏州,切不可轻敌浪战。”

  当天,

  窦建德便又匆匆率军回师邺城,来时五万,回去四万,留下一万守魏州。

  苏定方请求一起守魏州。

  窦建德本不同意,可想了想,“便再给你三千人马,你分守魏县,与魏州守望相助。”

  送走窦建德,

  魏州刺史崔履行笑着对刘什善、苏定方、张君立三人道:“三位将军勿忧,某有奇术,可使攻者自败也。”

  三人听了却只是冷笑几声便离开了,谁也没搭理他。

  这个崔履行的守城奇术,他们可是见识过的。

  他老丈人麴稜原来是隋朝的信都郡丞,武德元年便主动归附李渊,被授为冀州刺史。

  窦建德攻破易、定,麹稜独不降,窦建德率军亲自来攻,崔履行跟他老丈人说自己有法术能守城。

  结果夜里,崔履行登坛作法,穿上了丧服,杖竹登北城门楼痛哭,又让城中妇女,都上了城墙,四面抖裙子。

  让守军全都坐着不要动。

  窦建德军猛攻,麹稜要率兵防守,他却不让动,结果自然是城池被攻破。

  这种事听来匪夷所思,

  但这位崔履行可是博陵崔氏第三房的,正经五姓子。

  只看事后窦建德拜麹稜为宰相内史令,而崔履行也先后任冀州刺史、魏州总管就知道这爷俩其实就是在唱一出戏呢。

  既想投降,又顾忌脸面和怕相让。

  谁还真相信让妇人站城墙上抖裙子就能击败敌人,十二级阴风么

  刘什善等人都清楚内情,当然没把崔履行的话当回事,敌人攻城,你别说抖裙子,你就是让所有妇人上城墙脱裙子也没用啊,只会激的敌军嗷嗷叫,攻城更加卖力。
  http://www.hlys.cc/30855/4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