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昏君
推荐阅读: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萧晨苏晴
重生空间:首席神瞳商女
超级修真弃少
盖世医仙
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
重生之富可敌国
医路坦途
刚上大学,有个神豪系统很正常吧
让你参加武考,没让你杀穿域外星
为躲姐夫骚扰,我闪婚豪门大佬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579章 昏君七月流火。
大火星西流时,季节便从盛夏进入初秋。
太极宫却依然温热,李渊烦躁的很,看著御案上摆的那一堆的奏疏,那张本就满是褶皱的脸越发像是婆婆面。
“胡闹。”
李渊將手中那份太子奏疏扔回案上。
“陛下,秦王在外求见。”殿中监卢宽道,
“不见。”
“秦王说陛下若不见,便一直在外候著,还说代北的事,太子处置失当.”
“让他滚。”李渊怒道。
感觉头晕,亲家卢宽赶紧换扶皇帝在榻上坐下。
“僧奴兄,你对代北发生的这些事,怎么看”
卢宽帮皇帝煮茶,
代北最近发生了许多事,頡利撤军,淮阳王云中被围,王君廓拋弃淮阳王,李逸率军救援,以及李逸率军黄岭大捷,
太子亲临前线,
结果却是引出了雁门兵变。
太子把淮阳王李道玄这幽州大总管撤了,把李逸这个元帅府长史、河北行营总管撤了,把刘世让这个代州总管撤了,还一口气撤了多个刺史。
兵变都搞出来了,这不胡闹是什么。
李逸、李道玄,甚至王君廓、李高迁、刘世让等人的奏疏,李渊也都看了,
很仔细的看。
哪怕是身在千里外长安的李渊,也能清楚的感受到现在代北的混乱。
太子弹劾李逸破坏和议不顾大局擅启边畔,弹劾李道玄鲁莽衝动违抗军令,弹劾刘世让阴谋造反:::
李道玄弹劾王君廓临阵脱逃,
李渊从这一道道奏疏里,基本上能发觉基本事实。
可建成是皇太子,
李渊得维护太子的名望。
这就是让李渊为难的地方,他也知道二郎世民为何在外面求见。
一边是太子,
一边是宗室、功臣、边將们。
李渊也是左右为难。
殿中监卢通一直没说话,只是安静的给皇帝烧水煮茶。做为天子近臣,他当然也知晓代北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不管各方是怎么爭吵的,有脑子的人,其实都会自己思考,都能透过表象看本质。
说刘世让谋反兵变,这无疑是没人相信的。
“来人,召裴监来。”
殿外,
卢宽走向李世民。
“大王,陛下请大王回府。”
李世民站在那不肯走,“代北发生这么多事,如果朝廷处置不善,那就是自毁长城,
卢监,我要面见圣人,当面陈说。”
卢宽摇头,“大王,陛下此刻心情不好,刚派人去召裴监,一会还要议事,还是请回吧。”
卢宽离去。
李世民倔强的站在那,
双手在袖中紧捏成拳。
殿中,
李渊问裴寂,代北之事如何处置。
司空、左僕射、魏国公裴寂,手里捧著茶杯,“雁门兵变,此事须严厉处置,否则先例一开,
后患无穷。
代北诸多乱象,其实都是边將抗令。
淮阳王道玄不听將令,擅自出击云中,李逸也是不顾和议,先是不肯撤回应州之兵,又出兵云中,再策反马邑高满政,然后又在黄岭伏击突厥,
这都是抗令。”
李渊啜饮茶水,让裴寂继续说。
“臣以为,武安王確实有军功,但在頜利撤兵后,他的诸我行为,却很不合时宜,
朝廷费这么多心思,好不容易跟頜利达成和议,就算他有不同意见,那也不能跟朝廷对著干。
策反马邑高满政,黄岭伏击五万突厥军,这些並不是好事,突厥也已经派使者曹般陀至太原向太子发出了警告,
若是我大唐不能够严厉处置擅启边畔的李道玄、李逸、刘世让诸將,那頜利可汗將会立即集结至少四十万骑南下。”
李渊沉默。
现在朝廷大臣们,都认为在黄岭大捷和马邑高满政投降后,必然会引发頜利的报復,
頜利即將再次大举入侵。
上次突厥东西两路入侵,大唐可是吃了许多苦头,仅是东路,忻代就陷落三十九城,被掳走无数百姓。
最后是和亲、赏赐才让頜利退走的,
这頜利现在找到理由,將再次入侵,朝廷怎么办
没有几个主张打的,
唯有秦王李世民喊出打。
但李渊不想打,朝廷大臣们也不想打,
一来这也刚跟突厥打过,除了李逸贏了几场,其它人没打贏过。
更何况,现在南方辅公祐、张善安叛乱,李孝恭李靖李世绩李大亮诸將征討,还一直陷入僵持之中。
李渊不想打无把握之仗。
李逸敢打,李世民想打,
但李渊得考虑失败的后果未胜先虑败。
“那些边將太跋扈了,得杀一杀他们的威风,否则目无朝廷,那还得了”
“陛下想想高开道、想想辅公祐等人。”
李渊放下茶杯,“裴监以为该如何处置”
“杀一做百。”裴寂道。
七月十五,甲午。
望日大朝,在京文武官员职事九品以上,全部参加望日朝会。
比起平常的常朝,今日朝会官员眾多,连殿外的广场上都站满官员。
皇帝入帝,
百官山呼万岁,舞蹈。
皇帝高坐御座之上,却是面无表情。
今日有大事发生。
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大事会有这么大。
“代州总管刘世让,与突厥可汗通谋,谋反作乱。”
“按律当诛,乃诛斩刘世让,传首边关,並籍没其家!”
弘农郡公、代州总管、刺史刘世让,他的被诛杀有些太过突然,有些人之前隱约听闻雁门发生了譁变,但更多的人一点风声都不知道,
怎么突然就暗通突厥谋反叛乱了呢。
不少人下意识就觉得这有问题,毕竟先前頜利可汗围攻雁门半年,刘世让死守雁门血战到底,
都没投降。
现在刘世让守住了雁门,还刚跟隨李逸出关在黄岭歼灭五万突厥军,立下大功,
却谋反了
这说不通啊。
“陛下,臣有疑惑!”
殿中,一人出列。
是身著緋袍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右丞、天策府记室兼秦王府文学馆学士的魏徵魏玄成。
“陛下,代州总管刘世让年后进驻雁门,坚守雁门城百余日,面对頜利二十万兵马围城,不曾通敌投降,
李司空率代北军黄岭伏击歼敌五万,刘世让隨征,他也没有通敌谋反。
为何如今凯旋,刚回雁门,却通敌谋反叛乱
这根本说不通,他要通敌谋反,就用不著坚守雁门城,也不用著在黄岭大战敌军,
臣以为,这定是突厥人的离间计,还请陛下详察,切勿中了突厥人的诡计!”
魏徵的话,
也是此时许多人心中所想。
刘世让没理由在这个时候通敌叛乱,这更可能是敌人离间之计。
可御座上的天子,
却没有理会魏徵的话。
“刘世让通敌谋反,在雁门关发起兵变,证据確凿。”
通事舍人又捧出个檀木盒,打开,再取出一道詔令。
幽州大总管李道玄,违抗军令轻敌败师,免去幽州大总管之职,召回朝中。
定州大总管李逸,有人检举与刘世让通敌谋反案有关,特召还京师。
接著又拿出一檀木盒。
右武候大將军江夏郡公李高迁破敌有功,任代州总管。
燕郡王李艺,拜定州大总管。
庐江郡王李瑗,復幽州大总管。
高满政授朔州总管、刺史,赐封寧国公。
王君廓调任忻州刺史。
魏徵再次出列,
认为皇帝对刘世让的处置太过草率,应当深入调查清楚再做决定。
皇帝不满,
当殿免去魏徵天策府记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右丞之职,贬为从五品秘书丞,直接把魏徵赶出大殿。
七月十五的这场望日早朝有些石破天惊。
代州总管刘世让被定谋反罪,诛杀,籍没全家,妻子儿女为奴,家產没官充公。
定州大总管、武安王李逸,幽州大总管淮阳王李道玄,皆免去大总管之职,召还京师。
秦王李世民今日没有参加早朝,
因为皇帝昨天特意传旨,让他今日不必参加朝会,他依然还是来了,但在宫门前被拦下了。
没能参加朝会,
在得知了朝会的结果后,
李世民气的脸涨红,再次闯宫门,仍被拦下。
无奈返回弘义宫中,
李世民气的破口大骂。
“昏君!”
“为了偏袒太子,连脸面都不了,置国家於不顾。”
长孙王妃匆匆赶来,难得见到丈夫这么愤怒的一面,连忙拉著丈夫坐下,为他按摩头部,等他稍平復了些心情,
便又给他烧水煮茶。
她没有问丈夫因何发怒,也没有出声劝说。
李世民胸膛剧烈起伏著,愤愤难平。
“太子在边关胡作非为,陛下不但不纠正,居然还如此偏祖。刘世让乃是国家功臣,頡利二十万大军围攻半年,都奈何不了,如今却要死在太子的诬陷下,
最可恨的是,圣人不可能不知道这是太子诬告,最后却还是要冤杀刘世让,
还有道玄虽然年轻鲁莽了一些,可也没犯什么大错,却要將他召回。
尤其是李逸,此次代北能够退敌,不是靠和亲送公主赐金帛,主要功劳都是李逸。若没李逸夺取山后,击败高开道,一路杀到雁门,頡利会就此退兵”
“昏君!”
李世民忍不住又骂道。
秦王妃长孙氏泡好茶,又为丈夫按摩脑袋,
李世民骂著骂著,忍不住落泪。
“观音婢,你说怎么会这样呢
魏徵只是说了几句公道话,圣人居然就將他贬降。”
“以前圣人並不是这样的,可现在连见我一面都不肯了,他的眼里,难道只有太子太子做错了,他不惜一错再错也要维护吗”
李世民现在很迷茫,甚至绝望虽然身上官衔一长串,但他如今却只能呆在这弘义宫中读书练箭,尚书令兼中书令,却进不了政事堂,也无法到尚书省和中书省办公。
他这个天策上將、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也不能回洛阳去主持。
至於雍州牧、左右十二卫大將军、太尉兼司徒这些,也仅仅只是虚衔,没有实际执掌。
他被皇帝完全架空了。
连参预朝政之权都没有。
如今甚至连与他关係较好的无逸、道玄、刘世让等,也在遭受打压,刘世让甚至丟了性命。
而他,却连替他们向皇帝说句好话的机会都没有。
他才二十三岁,
心中实在不甘。
难道以后几十年,他就要这里被困在这小小的弘义宫中,眼睁睁看著他们乱折腾。
“来人,去请玄龄、克明还有辅机他们来。”李世民满眼的不甘。
http://www.hlys.cc/30855/5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