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未解之谜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永远延续下去。就像长庚山亘古矗立,长庚蓝岁岁绽放,这份藏在血脉里的守护,早已成了长庚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转眼到了第二年盛夏,长庚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县文旅局借着“玄玉守护”的故事,把长庚镇打造成了乡村康养旅游点,山脚下的长庚蓝花海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都有游客扛着相机来拍照。林砚青的诊所也添了个小隔间,专门放着母亲的草药图谱和父亲的矿洞笔记,成了游客了解小镇历史的“微型展馆”。
“林医生,这长庚蓝真的能入药吗?”一个穿碎花裙的姑娘蹲在花海旁,轻轻碰了碰花瓣,眼里满是好奇。林砚青正好提着竹篮来采露水,笑着点头:“它的花瓣晒干能泡茶,清热解燥,不过得注意,不能跟玄玉饰品放在一起,老辈人说会冲撞。”
姑娘赶紧把脖子上的玉坠往后藏了藏,惹得周围人都笑了。小石头背着小药箱跟在后面,像个小大人似的补充:“姐姐要是想带纪念品,镇上王伯的木雕铺有长庚蓝摆件,都是用山上的老松木刻的,安全得很。”
这两年小石头长了不少,个头快到林砚青胸口了,扎针、抓药的手艺也练得熟练,街坊们都喊他“小林医生”。王顺的木雕铺也火了,除了刻长庚山和长庚蓝,还会根据游客的要求,把他们和小镇的风景刻在一起,不少人说要把“长庚的记忆”带回家。
这天傍晚,诊所快关门时,张敬山扛着一捆晒干的柴胡走进来,额头上还沾着汗:“砚青,今年山上的柴胡长得好,我挑了些品相好的晒了,你收着配药。”他放下柴胡,又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对了,昨天去镇上赶集,看见有卖蜜的,是山里养蜂人酿的槐花蜜,你和小石头都爱吃,就买了两罐。”
林砚青接过布包,触手温温的,心里也暖烘烘的。这几年,张敬山总把他和小石头当自家孩子疼,陈建军也常把家里种的蔬菜送来,王顺更是隔三差五就做些木雕小玩意儿给小石头。他知道,这些细碎的牵挂,都是长庚镇最珍贵的温度。
正说着话,陈建军推着自行车来了,车后座绑着个大西瓜:“天热,买个西瓜解解暑。对了,砚青,明天镇上要办‘长庚文化节’,镇长让我来问你,能不能在广场上摆个摊子,给大家讲讲草药知识,再教孩子们认认常见的草药?”
“当然能。”林砚青一口答应,转头看向小石头,“明天你也去,给大家演示怎么扎针好不好?”小石头眼睛一亮,用力点头:“好!我还能把娘留下的那本《草药入门》带来,给小朋友们看里面的插画。”
第二天一早,镇中心广场就热闹起来。搭好的戏台子上,镇上的文艺队在排练秧歌,广场四周摆着各色摊子,有卖小吃的,有卖手工艺品的,林砚青的草药摊前更是围满了人。小石头穿着林砚青给他做的小褂子,手里拿着一根银针,在布偶娃娃身上演示扎合谷穴的手法,旁边的小朋友们看得目不转睛。
“大家看,这是薄荷,夏天煮水喝能防中暑;这是金银花,泡在茶里能清热解毒……”林砚青拿起桌上的草药,一一给大家介绍,“这些都是长庚山上常见的草药,只要用得对,都是治病的好东西。”
人群里突然传来一阵掌声,林砚青抬头一看,是县医院的李医生,身边还跟着几个穿白大褂的人。“林医生,我们是来给你捧场的。”李医生笑着走过来,“上次跟你合作的‘清热解毒方’,在医院用得很成功,这次来,是想再跟你聊聊,看看能不能把长庚蓝的有效成分提炼出来,做成更方便的药剂。”
林砚青心里一喜,这正是他想做的。母亲当年总说,草药的价值不该只藏在小镇里,要是能让更多人受益,才不算辜负了这些草木的心意。两人找了个安静的角落,聊得十分投机,最后约定,下个月县医院会派研究团队来长庚山,采集长庚蓝样本做进一步研究。
文化节的重头戏在晚上,广场上点起了篝火,街坊们和游客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王顺带着几个手艺人,在篝火旁表演木雕,手里的刻刀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就刻出一朵栩栩如生的长庚蓝。陈建军则拉着几个老伙计,唱起了当年矿上的歌谣,粗犷的歌声里满是岁月的味道。
林砚青牵着小石头的手,站在篝火旁,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牵着他的手,在院子里看父亲劈柴。那时的长庚镇还很安静,如今虽然多了很多陌生人,却依然温暖。
“哥哥,你看!”小石头指着天空,林砚青抬头,只见夜空中繁星点点,一轮明月挂在长庚山的山顶,月光洒在花海和小镇上,像是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银辉。“长庚星!”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声,大家都抬头望去,只见西边的天空中,一颗明亮的星星格外耀眼——那是长庚星,也是小镇名字的由来。
“老辈人说,长庚星是守护星,能保佑咱们长庚镇平平安安。”王顺走过来,手里拿着两个刚刻好的长庚星木雕,递给林砚青和小石头,“拿着,保佑你们娘俩平平安安。”
林砚青接过木雕,指尖传来木头的温润触感,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真正守护长庚镇的,从来不是天上的星星,也不是玄玉心,而是一代又一代的长庚人——是父亲和母亲的坚守,是王顺、张敬山、陈建军的牵挂,是小石头眼里的期待,也是每一个热爱这片土地的人的心意。
文化节后没过多久,县医院的研究团队就来了。林砚青带着他们去长庚山脚下采集长庚蓝样本,还把母亲笔记本里关于长庚蓝的记载都拿了出来,供他们参考。研究团队的负责人看着笔记本,忍不住赞叹:“林医生,你母亲真是了不起,这些记载很有价值,能帮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林砚青笑了笑,心里想着,母亲要是知道自己的研究能帮到这么多人,一定会很开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长庚镇的变化越来越大。镇上修了新的公路,通了公交车,游客也越来越多,但小镇的烟火气却一点没少。张敬山的儿子从城里回来,开了家民宿,用的都是镇上的食材,生意很红火;陈建军的孙子也喜欢上了草药,经常跟着小石头一起,在林砚青的诊所里帮忙;王顺的木雕铺收了两个徒弟,都是镇上的年轻人,他说要把木雕手艺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长庚镇的故事。
这年秋天,长庚蓝开得格外茂盛,山脚下一片湛蓝,像铺了一层蓝色的地毯。林砚青带着小石头,和王顺、张敬山、陈建军一起,去给父母扫墓。小石头把一束新鲜的长庚蓝放在墓碑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叔叔阿姨,今年的长庚蓝开得真好,玄玉心也好好的,长庚镇也越来越热闹了,你们放心吧。”
林砚青蹲下身,轻轻抚摸着墓碑上父母的名字,眼眶有些湿润:“爹,娘,我没让你们失望。以后,我会和小石头一起,继续守护长庚镇,守护这里的人,守护你们留下的一切。”
风轻轻吹过,带着长庚蓝的清香,像是父母的回应。远处的长庚山巍峨矗立,山顶的玄玉心在文化馆里散发着温暖的红光,山脚下的长庚蓝随风摇曳,整个小镇都沉浸在宁静而温暖的氛围里。
离开墓地时,夕阳正好,金色的阳光洒在长庚镇的每一个角落。林砚青牵着小石头的手,走在铺满落叶的小路上,身后跟着王顺、张敬山和陈建军,几个人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
“哥哥,明年春天,我们再种些长庚蓝吧,种在诊所门口,这样病人来了,就能看见漂亮的花了。”小石头仰着头,眼里满是期待。
“好啊。”林砚青笑着点头,“不仅要种在诊所门口,还要种在小镇的每一条路上,让整个长庚镇都开满长庚蓝。”
“还要教更多人学医,让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小石头补充道。
“对,还要教更多人学医。”林砚青摸了摸小石头的头,心里充满了希望。
他知道,只要这份守护的心意还在,长庚镇就会永远安宁,长庚蓝就会永远绽放,长庚星就会永远照耀着这片土地。而他和小石头的故事,也会像长庚山的年轮一样,一圈圈地延续下去,成为长庚镇新的传说。
雾散了,长庚永照。这片土地上的守护与传承,也会像长庚蓝的花期一样,年复一年,永不落幕。
喜欢大陆第一邪修
http://www.hlys.cc/30928/2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