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留守儿童种植乐园的“土地情”
推荐阅读: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都市逍遥邪医
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武道天帝王腾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
农村女婿
武道霸主
徒儿你无敌了,下山去吧叶北辰周若妤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六月的县域村野,风里裹着麦秸秆的焦香。林舟坐在村支书的土坯房里,面前摊着张泛黄的村落地图,指尖反复划过标注“待选地块”的红圈——公益基金要建“留守儿童种植乐园”,找了半个月,要么是地块太小,要么是离村子太远,要么就是租金太高,眼看着孩子们放暑假的日子越来越近,她的眉头拧成了疙瘩。村支书老张蹲在门槛上,烟袋锅子“吧嗒”响着,烟灰落在磨得发亮的布鞋上:“林丫头,不是俺不帮你,村里的好地都种着庄稼,谁家也舍不得腾出来。要不……你再跟基金说说,咱把乐园建在村部的院子里?就是小了点,只能种几盆花。”
“不行啊张叔,”林舟合上地图,指尖沾了点地图边缘的灰,“孩子们要的是能跑、能挖、能种东西的地,不是摆几盆花的小院。我小时候在乡下住过,知道踩在泥里、看着种子发芽的感觉,对留守儿童来说,那是能摸到的希望。”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哐当”一声,是村头的张婶扛着锄头路过,听见屋里的话,停住了脚步:“林丫头,你要是找荒地,村东头老王家有块地,有半亩大,就是常年没人管,长满了野草,石头还多。老王在外打工,去年过年回来,还跟俺说,那地荒着可惜,要是有人要,给点粮食就行。”
林舟的眼睛瞬间亮了,抓起地图就往村东头跑。村东头的荒地果然如张婶所说,半人高的狗尾草在风里晃,石头从土里露出来,像老人皱巴巴的手背。她蹲下身,指尖抠起一块土——土是好土,就是掺了太多碎石,得筛一遍才能种东西。她掏出手机,翻出老王的联系方式,那是之前做适老化花盆推广时留的,拨号时指尖有点颤,怕对方不同意。
“喂?是林经理吗?”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点工地的嘈杂,老王的语气很客气,“是不是花盆的事?俺们村的经销商说,你们的花盆卖得挺好。”
“王大哥,不是花盆的事,”林舟深吸一口气,“我们公益基金想在村里建个留守儿童种植乐园,找了块地,是您村东头的那块荒地,想跟您商量下,能不能租给我们?租金您说个数,我们基金承担。”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只有风钻的声音偶尔传来。林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刚想再说点什么,就听见老王的声音:“租啥啊!免费给你们用!”他的声音突然高了点,带着点激动,“俺也是留守儿童长大的,小时候跟着奶奶过,奶奶种玉米,俺就蹲在旁边捡石头,那时候就想,要是有块自己的地,能种点向日葵就好了。现在你们建乐园,让孩子们有地种,俺高兴还来不及呢!”
挂了电话,林舟蹲在荒地里,看着满地的狗尾草,突然红了眼眶。风掠过草叶,带着泥土的气息,像是在回应这份突如其来的善意。她掏出手机,给苏晴打了个电话——苏晴的育儿社群里有不少宝妈,之前帮着推广过适老化花盆,这次说不定能帮上忙。
“留守儿童种植乐园?我举双手赞成!”苏晴的声音在电话里很亮,“我这就跟社群里的宝妈说,让她们捐点种子、小铲子、浇水壶,周末我们还能去帮忙!对了,浩浩的种植小队不是刚在市里拿了种植比赛的奖吗?让他们去当小老师,教县城的孩子们种向日葵,正好!”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村子。第二天一早,林舟刚到荒地,就看见张婶带着几个村民扛着锄头来了,张婶的围裙上还沾着面,显然是刚从灶台前出来:“林丫头,俺们听说你要整这块地,都来帮忙!俺们有锄头,帮你翻地;李叔家有拖拉机,去后山拉点好土来,掺在这地里,保准能种活!”
李叔开着拖拉机轰隆隆地来了,车斗里装着黑黝黝的山土,还带着松针的清香。村民们也不闲着,张婶和几个大妈蹲在地里捡石头,手指被石头磨得发红,却没人喊累;年轻的小伙子们用锄头翻地,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滴,落在土里,很快晕开一小片湿痕。林舟也跟着捡石头,指尖被碎石划了道小口子,张婶看见,从围裙兜里掏出块创可贴,是给孙子准备的,还带着点奶香味:“丫头,小心点,这石头尖得很。”
周末,苏晴带着宝妈们来了,车后备箱里装满了东西:向日葵种子、小番茄苗、彩色的小铲子、印着卡通图案的浇水壶,还有给孩子们准备的草帽。宝妈们蹲在地上选种子,苏晴拿着包向日葵种子,仔细看了看生产日期:“这个种子好,是今年的新种,发芽率高,孩子们种了能看见希望。”
浩浩的种植小队也来了,十几个孩子穿着统一的绿色马甲,扛着小锄头,像支小军队。浩浩是小队的队长,手里拿着本《儿童种植手册》,是他爸爸帮他打印的,上面画着怎么挖坑、怎么播种、怎么浇水。“大家好,我是浩浩!”他站在荒地里,有点紧张,却还是大声说,“种向日葵要挖5厘米深的坑,每个坑放2粒种子,盖土后要浇透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留守儿童们也来了,有的牵着奶奶的手,有的背着小书包,眼里满是好奇。浩浩蹲下来,教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挖坑:“你看,锄头要这样握,轻轻挖,别碰到石头。”小女孩学着他的样子,挖了个小坑,小心翼翼地把种子放进去,盖土时还特意用小手拍了拍:“种子宝宝,你要快点发芽哦。”
半个月后,荒地变了样。碎石被捡干净了,掺上了山土,分成了十几个小地块,每个地块前都插着个小木牌,写着孩子们的名字。乐园建成那天,阳光格外好,孩子们拿着小铲子,在自己的地块里种下种子,有的种向日葵,有的种小番茄,有的种青菜。林舟帮一个小男孩浇水,小男孩的手很小,握不住水壶,她就握着他的手,一起把水浇在种子上:“等秋天,我们就能吃自己种的番茄啦。”
“林丫头,俺能跟孩子们说几句话不?”老王的视频电话打了过来,手机架在地块前的木杆上,屏幕里的老王穿着工装,脸上还沾着点灰,显然是刚从工地上下来,“孩子们,俺是这块地的主人,现在在外地打工,等俺过年回来,要看看你们种的菜,要是长得好,俺给你们带糖吃!”
孩子们围着手机,七嘴八舌地喊:“王叔叔,我种了向日葵!”“王叔叔,我种了小番茄!”“王叔叔,你早点回来!”老王的眼眶红了,笑着说:“好,好,俺一定早点回来,跟你们一起收菜!”
林舟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的笑脸,看着村民们在旁边帮忙搭遮阳棚,看着苏晴和宝妈们给孩子们发草帽,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公益——不是单方面的付出,是像这块荒地一样,先播下一颗善意的种子,然后唤醒更多人的善意,村民的锄头、宝妈的种子、浩浩的手册、老王的土地,还有孩子们的期待,这些善意聚在一起,就能让荒地长出希望,让留守儿童的心里,也长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种植乐园里,孩子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他们蹲在自己的地块前,小声跟种子说话,像在跟未来的自己对话。林舟捡起一块被遗落的小碎石,放在手心——这块石头曾是荒地的阻碍,现在却成了乐园的纪念,像那些曾经的困难,在善意的浇灌下,都变成了温暖的注脚。她知道,这个夏天,这片土地不仅会生长出向日葵和番茄,还会生长出孩子们的笑声,生长出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联结,生长出比庄稼更珍贵的“土地情”。
http://www.hlys.cc/31117/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