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这产量绝了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虽然是秋天,但这两天暑热正盛,玉米地里更是扎人,但是好像压根没人在意。

  掰下来的玉米棒子立刻就被第三支小队给抬回大院的晒谷场。

  紧接着那些留在大院的人就开始给玉米扒皮,好趁着大太阳赶紧晒一晒。

  柳芸跟梁杏花以及陈氏跟孟小娥四个都在扒玉米的队伍中。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大院的妇人孩子也都在。

  人多干活就快,加上今年的玉米种得也并不算多。

  才过了一上午,本来枯黄的玉米地就变成了一片空地。

  等大家扛着捆好的玉米杆回来时,晒谷场上剥出来的玉米已经堆成了一座金黄色的小山了。

  村长和回来的大家见状都为之一振,“真多啊!”

  “是啊,就这么一片玉米地居然结了这么多。”

  之前大家已经吃过了玉米,也知道玉米棒子的大小。

  可那时的玉米还很嫩,水分也多,一个人吃一个并不觉得饱。

  可是成熟后的一根玉米棒子分量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大家爱不释手地拿着手里的玉米把玩着。

  然后七嘴八舌讨论起这玉米一亩大概能产多少斤。

  “咱们这么点地已经产了这么多,照我看一亩地怎么也得有五百斤吧。”

  “能有那么多吗?咱们的稻田一亩地才三百多斤呢。”

  “咋没有,你瞧这么多玉米就能瞧出来了。”

  “好像也是,那可就太好了。”

  大家都喜滋滋地夸着玉米的产量。

  柳芸在旁边听得哭笑不得。

  看样子大家对玉米的产量都没什么概念。

  她记得之前看过一则新闻,现在的玉米示范田亩产已经可以达到一千六百多公斤了。

  而且就算是最普通的玉米品种,只要管理得当,亩产起码得有五百斤以上。

  大家至少是少算了一半儿呢。

  还好梁少斌马上就纠正了过来。

  “大家别忘了我们之前已经吃过一轮玉米了,而且我们今年是第一年种,经验不足,明年有了今年的经验,肯定能再翻一番。”

  听他这么说,就连村长都震惊得不行。

  “你的意思是一亩地能产千斤玉米啊?”

  梁少斌点了点头。

  “不是没这个可能。”

  这话让在场的人都喜不自胜。

  恨不得赶紧把下一轮的玉米早点种上。

  可惜这里的气候一年只能种一次。

  得知玉米的产量后,村长头一个站出来提议。

  “今年要多留些种子。”

  “照我看这些玉米干脆全都留成种子算了,你们咋说?”

  这话一出大家都跟着摩拳擦掌。

  恨不得把整片大山的荒地都给开出来种上玉米。

  柳芸此时冷不丁来一句。

  “一根玉米棒子上那么多籽,一颗籽就是一棵禾苗,种得完,咱们也吃不完啊。”

  说完大家也马上意识到了。

  玉米是好,可是开荒却不怎么简单。

  再说了,开出来的地还有红薯土豆等等要种。

  一口气也吃不成个胖子,还是慢慢来吧。

  也有不少人很好奇这玉米磨成的面粉吃起来是啥味道。

  见大家都把目光投向自己,柳芸主动提议。

  “我的意思是,种子只要够用就行,剩下的咱们还是磨成玉米面吧,眼下大家从山下带来的面粉应该也不多了。”

  经过柳芸这么一提醒,大家马上都想了起来。

  秋收过后过冬的大米是不用愁了。

  可是因为缺了一季的小麦,面粉确实是个问题。

  眼下有了玉米面,正好可以跟面粉搭配着一起做面条、窝窝头和饼子。

  村长干脆也发了话。

  “还是小芸考虑的周到,那咱们就这么办吧。”

  收完了玉米,接下来还有花生、豌豆跟黄豆。

  豌豆跟黄豆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割回来后就直接在晒谷场里晾着。

  不过这头回种的花生还是结结实实让大家震惊了一回。

  谁都想不到,平平无奇的一棵小秧苗下头居然能长出这么多花生来。

  花生摘下来以后是连着壳一起晒的。

  晒谷场晒不下就干脆放在大院的空地上。

  秋收的粮食已经收回来了。

  剩下的红薯还得再等一段日子。

  再剩下的就是有些老南瓜也要摘回来收好。

  到了秋天,菜园子里的菜也陆陆续续开始过季。

  除了之前已经晒的茄子干和豆角干。

  剩下的辣椒也有不少要摘下来晾晒。

  院子里的大蒜也得拔出来,编成辫子挂在屋檐下。

  秋收进行得火热,哪知天气仿佛故意跟大家作对似的。

  或者前段时间瞧大家晒谷子玉米太容易,非要给大家出难题。

  这天明明白天还是艳阳高照,可到了夜里大家睡得正香时,突然就这么悄悄地下起了雨。

  还好梁少斌的听觉异于常人,听见动静马上就惊醒了。

  柳芸被他起床的动静弄醒了,揉着眼睛问:“咋了?”

  梁少斌皱眉,“好像下雨了,我去瞧瞧。”

  听说下雨了,柳芸的瞌睡虫也跑干净了。

  顾不上收拾,赶紧穿好衣服鞋子,马上跟着跑了出来。

  两人一到外头,果然听见了淅淅沥沥的雨声。

  脸上也有雨丝打落,冰冰凉凉的,让人忍不住打个寒战。

  想到晒谷场那些粮食,俩人立刻抓起鼓哨吹了起来。

  边吹边喊,“下雨了!下雨了!赶紧出来!”

  听到动静,大院里立刻响起磕磕绊绊的起床声。

  有些人都来不及穿鞋子,披着衣服就冲了出来,“咋了咋了?”

  还不等柳芸夫妻两人回答,大家就被落在脸上的雨给吓了一跳。

  “糟了,下雨了!赶紧去晒谷场收粮食去!”

  梁少斌一家子最先起来,也是最先到晒谷场的。

  还好大家天黑前就已经把粮食堆成了一堆,用稻米杆儿盖在上头。

  这会儿雨小,粮食都还没被淋湿。

  为了以防万一,村长让大家赶紧拿来箩筐开始装粮食。

  打算把粮食收回屋里去才能放心。

  大家都这么忙得热火朝天,一阵风吹过,雨居然又大了起来。

  眼瞧着粮食就要被淋湿了,大家七手八脚地拿起玉米杆重新去盖。

  有些来不及了,直接用身体去挡。

  柳芸见状觉得不是法子,赶紧拉着梁少斌撒腿就往自己屋里跑去。

  之前进山时他们就囤了不少的油布,当时一部分做成了帐篷,但还剩了一匹呢。
  http://www.hlys.cc/31204/1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