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回到轧钢厂,已经接近午休时间,所以李想国跟着王厂长又在轧钢厂混了顿饭。

  吃好陪王厂长回到办公室,询问了一下,得知娄厂长有事出去了。

  所以他也只能作罢,想着回家去。

  他也不想在这儿接着打扰王厂长工作,这么大的厂子,人家也不可能天天没事儿哄孩子玩。

  更何况自己手上又有闲钱,可以接着买买买了。

  王厂长略微思索了一番,然后告诉他,让他明日上午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哪儿也别去。

  部里已经说好让他住在这边儿,那也别拖着,先去把居住信息办了。

  再就是他家的房子还登记在李父名下,那两间厢房甚至还挂在轧钢厂名下。

  明天早上,王湘会带他去办相关手续,回头再去帮他去联系学校什么的。

  李想国自然点头答应下来。

  居住信息是件小事儿,可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登记以后,以后再办理户籍,他才能名正言顺地成为四九城人。

  当然现在的话,自己也就是缺一张旅行证,自己去办理的话不好说,不过有王湘带自己去,应该没什么问题。

  这年头儿,怎么也不至于像后世。

  哪怕你准备的材料有点小问题,可办可不办。

  不管是出于免责还是偷懒,办事的都敢让你再去跑程序重新把文件弄到一字不差再来。

  他也觉得这个阶段,自己办理登记肯定不算什么事儿。

  估计这时候只要在四九城内有稳定工作,或者是有自己住房的,都能顺利办理居住登记。

  又不是人都能弄什么旅行证、介绍信之类的东西。

  更不用说后边儿的户口迁移证明了。

  想来只要单位背书,或者在四九城有固定资产,去做登记应该都没问题。

  更何况就连办居住登记的公安可能都搞不明白外地的相关政策是啥样儿的。

  自己身家清白,就算卡一下,也可以找轧钢厂和重工部背书。

  自己还有个烈属的身份,想来对方也更会大开绿灯。

  更何况,王湘都要去派出所了,不看僧面看佛面,这证明也没什么问题。

  真遇见吃了秤砣的王八,大不了明年自己回东北开了旅行证再来,就不信那时候还能有什么问题。

  也就这个阶段,所以他也不着急。

  这要是后面城乡二元户籍时候。

  哪怕只是个边远县城,想办理个农转非都没现在这么容易。

  真到那时候,没城里人这个身份,不说真到寸步难行的程度。

  起码也得是诸事不顺。

  想正八经儿在粮店买点粮,不管是凭证供应还是凭票供应都挺难的。

  凭票供应的时候还好,跑趟黑市能搞到票。

  把票揣口袋里,有人来抓赶紧跑路,也不容易被抓到。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票证开始的年代。

  很多人以为是到五六年才开始。

  实际上,四九城从五三年年底,面粉就实行凭证供应了。

  凡是本市市镇居民统一由公安派出所按正式户口每人每月发给八市斤的面粉统一购买证一枚。

  要是没有户口,还不去黑市倒腾购买证的话,你就别想着能买到一两白面了。

  再过两年开始的凭证供应阶段,还没城镇户口的,想吃饱饭就更成问题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跃进期间进城的农业户口工人会在后面纷纷返乡。

  留在城里,赚那点钱,都去鸽子市和黑市换成粮食也吃不饱。

  要是遇见抓倒买倒卖的,那搞不好人财两失,甚至直接被遣返回乡。

  李想国也没直接回家,看着铅灰色的天空,叹了口气。

  向着胡同里的铁器铺走过去。

  手头有钱,天也冷了,是时候为过冬做最后的物资准备了。

  他一次性买了两大两小四个铸铁炉子。

  还有两组炉筒子,以及两个适合大号炉子用的六印铸铁锅,

  两个大号的炉子是准备以后放空间里面做饭用的。

  这么大的锅,自己那个蒸饭桶也能摆进去蒸饭。

  就算什么时候想用炒勺,大不了再弄个小号的炉子就是了。

  老板看他买了炉子,问他要不要搪炉子用的泥。

  问了价格不贵,所以干脆也买了一些,这也省得自己再去找黄泥沙子自己调配了。

  付好钱叫了个板儿爷帮着自己送回了家。

  送走板儿爷,李想国直接把几个炉子收到空间里面。

  再按着老板交代的比例加水,把搪炉子的泥和好,也都收进了空间。

  不过他也没急着进空间,还是骑着车子出门去了。

  没去上次买煤的煤铺,他是去了附近的另一家煤铺,又买了五百斤的煤球。

  打发走送煤的车子,他这才关上大门,到房间里面进了空间。

  他也只是取出一部分的泥,把两个小炉子的炉膛弄好就停了下来。

  剩下的两个大的炉子是准备留在空间里使用的,暂时不用,他也没一次性把炉膛搪好。

  要不然那分量太重,搬起来太费事了。

  更何况,还没想好这东西放哪儿合适。

  以后在空间的时间多着呢,总不能有啥玩意儿都摆到空地上吧。

  人,总归是穴居动物。

  就算活着不住洞府,至少死了还是得返祖,回归穴居生活。

  当然,你要住点儿特殊地儿,那也没辙。

  比如铁塔寺那肉身佛和那啥……

  暂时也没什么好主意,也先放着就是了。

  更何况现在也不急,自己又可以在跨院的房子里做饭,只要不是油炸臭豆腐,怎么也不至于弄到满院飘香吧。

  贾张氏:“那个死绝户,又在家里煮屎了!”

  “也不知道给我们家送点儿,不知道我们孤儿寡母的……”

  尤其这段时间还是冬天,做饭也是取暖的重要方式,要不然还得单独再烧炕。

  他也不想每天晚上睡凉炕。

  搪好的炉子他等着干透了再带出来。

  空间里可有两倍于外界的时间流速,而且温度更高,泥也更容易干。

  估计放个两天,怎么都能干透了。

  这两个炉子他也计划好了,一个放到跨院的西边屋里,毕竟自己以后也要在那边儿看书什么的。

  另一个自然是放在厢房,用来烧火墙。

  等回头再去帘子铺弄几个棉门帘,入冬的准备就算彻底完活儿。
  http://www.hlys.cc/31304/1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