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撰写报告
推荐阅读:
修罗武神楚枫苏柔
史上最强炼气期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萧晨苏晴
吞噬古帝
重生空间:首席神瞳商女
超级修真弃少
重生:权势巅峰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娱乐帝国系统
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张霖跟着爷爷从那个院子里出来的时候,一直想着之前和老大哥说的那些话。老大哥对他的想法给予了肯定。
也让他不要有思想包袱的去写。
张霖临走前,也随意的跟老大哥提了提兴修水利的事。
虽然这个事情看起来跟张霖的报告完全是两码事不挨着,但是张霖必须要提啊。
他之前去堡头的时候,在火车上看过沿途的风景。
明年,就是59年了啊!
……
年,平淡无奇的过去了。
张霖又回到了轧钢厂。
第一件事,先去杨书记办公室。
简要汇报了李局长召见的情况和交代的任务。
杨书记听后,神色严肃起来:“李局长这是要听真话,要干货。这是对你的信任,也是考验。厂里的事情你先放一放,集中精力把这个报告写好。需要什么资料、数据,直接让办公室去协调,我都批了。”
“谢谢书记支持。”
有了厂里的支持,他就能更专心地投入这项工作了。
他没回保卫处,直接让通讯员去处里说一声,然后就把自己关在了厂办给他临时协调出来的一间小办公室里。
屋里很简单,一桌一椅,一个暖水瓶。
他需要的就是个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
铺开稿纸,他却没有立刻动笔。
而是先点了一支烟,静静思考。
有了老大哥的背书,只要按照他之前的想法写出来就好。
李局长要的不是歌功颂德,也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这需要建立在大量事实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
他首先把那个厚厚的、记录着各个工厂见闻和思考的笔记本拿出来,一页页翻看。
那些触目惊心的隐患、那些敷衍塞责的态度、那些侥幸心理带来的风险、以及那些虽然微小却充满智慧的一线改进……
这些都是最鲜活的一手材料。
接着,他又去厂技术科和图书馆,借阅了国家颁布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劳动保护条例、以及一些工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和文件,确保自己的建议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然后,他开始构思报告的框架。
不能零散,必须系统。
他琢磨了很久,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最终确定从几个大的方面入手。
首先是当前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其次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最后是系统性的改进建议。建议部分是重点,必须具体,有可操作性。
思路理清后,他开始动笔。
白天就在那小办公室里写,晚上经常把材料带回家,继续挑灯夜战。
家里西厢房的小屋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
杨雪看他这么拼,心疼却不多劝,只是默默地把后勤保障做好。
晚上给他煮点宵夜,把炉子烧得旺旺的,给孩子洗完脚就哄到外屋睡,尽量不打扰他。
丈母娘也变着法儿做点有营养的吃食,嘴里念叨着:“公家的事要紧,身子骨也要紧。”
张霖写得很投入,也很谨慎。
每一个观点,他都力求用亲眼所见的事实和数据支撑;每一条建议,他都反复推敲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他深知这份报告的分量,既要指出问题,又不能一味指责,更要拿出解决办法。
在问题部分,他客观描述了设备带病运行、超负荷生产、违规操作、隐患排查流于形式、安全教育效果不佳等现象,并分析了其危害。
在原因部分,他提到了片面追求产量指标的压力、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投入不足、以及普遍存在的侥幸心理。
在最重要的建议部分,他思考得最深,写得也最详细。他提出了好几个方面的构想:
第一,健全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仅要厂级领导负责,更要层层分解到车间、班组、乃至每一个岗位操作员,出了事要层层追责。同时,考核指标不能只看产量,必须纳入安全指标,实行“安全一票否决”。
第二,建立更专业、更有效的安全监督检查体系。建议各厂建立独立于生产部门的安全科室,赋予其足够的检查权和处罚建议权。同时,工业局层面是否可以考虑建立一支专业的安全督查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厂进行交叉检查或抽查。
第三,加大安全投入和技改力度。不能总让安全给产量让路,该检修的设备必须安排时间检修,该更换的老旧设备要申请资金更换,该配备的防护设施必须配齐配好。鼓励小改小革,用技术手段消除隐患。
第四,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注重实效。不能光是开大会、贴标语,要多用事故案例、现场教学、实操演练等方式,让工人真正意识到风险、掌握技能。特别是对新工人和调岗工人的培训,必须严格。
第五,也是他思考很久的一点,就是建立事故应急响应和预案机制。万一出了事,不能抓瞎,要有预案,知道第一步干什么、找谁、怎么疏散、怎么救援,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他写得很慢,字斟句酌。
有时为了一个措辞反复修改,既要准确表达意思,又要避免过于激进或给人扣帽子的感觉。他时刻提醒自己,目的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而不是发泄情绪或者显示自己。
连续熬了好几个晚上,眼睛都熬红了,那份报告终于逐渐成型。
密密麻麻写满了十几页稿纸。
他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又一遍,修正错别字,调整语句,确保逻辑清晰,论述严谨。
最后,他郑重地在报告末尾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看
着这叠沉甸甸的稿纸,他长出了一口气。
这不仅仅是一份任务,更是他这几个月来实践和思考的结晶,凝聚着他的心血和对工人安危、对国家财产的责任感。
第二天,他亲自将报告送到了工业局办公室,请他们转呈李局长。
张霖站在工业局的办公室大楼外边,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感觉自己完成了一件大事。
身上的担子没有减轻,反而有些愈发的沉重起来。
http://www.hlys.cc/31351/4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