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陆主官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陆承祖准备下车时,转头问了一句。

  “母亲,二妹呢?陆家出事后,她可有赶回来过?”

  陈氏嘴角的笑意散去。

  “莫要提她,以后我们陆家的兴衰荣辱、生死存亡都与她无关。”

  陆承祖闻言便知。

  自己那个一母同胞的妹妹,必然又选择了为夫家明哲保身。

  陆承祖原也是个关爱小弟小妹的好兄长。

  只是再宽容的心,也经不住一次次的被凉水浇透。

  陆承祖喉间动了动却没再追问。

  他想起从前二妹未出阁时,总爱跟在自己身后“兄长、兄长”地叫。

  手里攥着精美的荷包,非要给他挂在腰带上。

  可自从二妹嫁入平阳侯府,眼里便只剩夫家的利弊。

  陪着母亲为外祖父守灵期间,他亲自去了一趟平阳侯府。

  想让二妹来送外祖父最后一程,二妹却只派身边的丫鬟递出一封信来。

  说她夫君如今正是升迁的关键,不便沾陈家的浑水,何况陈家又不是她娘家人.....

  事后,二妹又满面春风的来镇国公府看望母亲。

  却对外祖父过世之事只字不提。

  如今陆家出事,二妹只怕也不认——真正的娘家人了。

  陈氏见儿子脸色沉得厉害,伸手拍了拍他的胳膊,声音压得低哑。

  “承祖,别想了,如今你们拿着免死金牌回京欲要救出陆家男儿,这事也是棘手。”

  “而且我也打听过了,免死金牌保命不保名。”

  “即便你们能救出陆家男儿,咱们镇国公府的尊荣也不可能找回。”

  “其他人,都忘了吧。”

  陆承祖深吸一口气,将眼底的涩意压下去,缓缓点头。

  他曾以为血脉亲情能抵千难万险。

  却不知有些情分,早在一次次“明哲保身”里,慢慢凉透了人心。

  下了车,陆承祖看到王伯一脸朴实的笑容,突然间就释然了。

  有些感情并不是通过血缘来维系。

  只有相濡以沫,彼此关怀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其中的暖意。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王伯,如他的妻子穆汐颜,还有小弟身边那些没有血缘的友人。

  就连这次一起过来南方治理水患的同僚。

  在得知镇国公府的巨变后,也没改变友好的态度。

  流云每到一处府城,都会进城看看,有没有官府悬赏缉拿他和陆沉的通缉令。

  有这么多人在帮着他和陆沉兄弟俩,陆承祖心头的郁结散去。

  他迎上前去。

  “老爹,辛苦您在外面等着。”

  “没事没事,正好在车里坐久了,也想在外面站一会。”

  “承祖你稍等一下,咱们马上就走。”

  王伯说着加快脚步走到陈氏的车窗边,从窗口将自己随身荷包递给陈氏。

  “夫人,这里面有些银票,你们到了清水县兴许用的着,属下告辞!”

  说完也不等陈氏答话,转身就走。

  陈氏愣怔过后,端详起手中的荷包。

  采用的是素色的面料,在袋口下方绣着两个小巧的字体“王武”。

  绣工精湛,一看就是花了心思的。

  陈氏指尖摩挲着那两个绣字,猜想这是何人所绣。

  王武是王伯的本名。

  府里人跟着主子们叫惯了“王伯”,倒少有人记起他的真名。

  这荷包料子普通,却针脚细密,连字的边角都收得整整齐齐。

  极有可能出自乔氏、月红、春兰的精湛绣工。

  月红和春兰作为小辈不可能直接绣上他的名字。

  那么,便是乔氏一针一线绣出来的了。

  陈氏想起从前国公府里光景好时。

  王伯在他人眼里只是个看马厩的下人。

  话不多,却总把府里的马喂得油光水滑。

  乔氏.....也是个苦命的。

  为一个不值得的逃奴偿还了半辈子的债务。

  如今他俩要是能走到一起,倒也是好事。

  陈氏这般想着,解开荷包上的松紧带,里面果然装着裹成圆筒状的银票。

  瞧着数量不少.....

  ......

  官道上,两辆行商车在短暂的停歇后、背道而驰。

  王伯驾驶的车辆里,前车舱只坐了陆承祖和流云。

  和他们同行的十几个工部工事都在后车厢里休息。

  原本陆承祖和这些同僚从京城来到南方也是有马车的。

  可是乘坐马车回京,哪有坐着这行商车回去舒适啊?

  别的不说,仅仅是车里能避暑热就让他们求之不得。

  于是在陆世子对同僚们提出。

  当地老王要用行商车送他们回京,他们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至于他们乘坐过来的马车,让车夫自己赶着马儿慢慢回京不就得了。

  他们带着随身行囊,高高兴兴的登上了这辆挂着“王氏商行”的行商车。

  第一次在长途跋涉中感受到了轻松、愉快和凉爽。

  走了几日后,陆世子才与他们实话实说。

  原来是京城镇国公府出事了,陆世子他眼下可能已经是被朝廷通缉的人物。

  他急于赶回京城,想为亲人们求个皇恩浩荡。

  【这这这——简直就是要向死而生!】

  十几个工部工事面面相觑。

  其中有一人思忖过后带头说道。

  “陆主官,咱们是朝廷派来地方修建堤坝,疏通排水沟渠,干实事的人员。”

  “一起过来出公差,事情办好了自然要一同回京复命。”

  “至于慢一步发生的其它事,与咱们这次的公务无关。”

  “就算你与我们说了,你可能被朝廷通缉,我们也权当不知。”

  “回到京城,咱们该回工部汇报公务,其他事半句不多提。”

  那人话音刚落,车厢里立刻响起附和声。

  “詹工事说得对!咱们领了差事,跟着陆主官一道来南方治水。”

  “乃是实打实为老百姓们办事,为广大民众防止水患发生,哪管什么通缉不通缉!”

  “就是,公务归公务,私事归私事,咱们心里有数,断不会给陆主官添麻烦。”

  “等回了京,咱们就按原计划交差,至于镇国公府的事,谁问都只说不知情。”

  陆承祖清了清嗓子,对着众人朗声道。

  “多谢各位同僚体谅。承祖记着这份情,日后若有能报答之处,绝不推辞。”

  车厢里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陆主官客气啥!咱们只求把事办好,其他的都不算事!”

  “若是这次治理水患的功劳能帮得上陆主官的忙,我愿意出面直言。”

  “我也是,这次召集当地村民服徭役,每一笔款项都记录的清晰明了。”

  “修建工程也做的及其完善,这都是陆主官你全力监督的功劳。”

  这些工部同僚说到做到。

  接下来的日子,对镇国公府的事只字不提。

  他们也不给陆承祖添乱。

  每日就在后车厢里打了地铺,十几人分成几组打叶子牌。

  期间会做饭的还负责一车人的饮食。

  驾驶舱里,负责观察路况的流云被赶去后排坐着。

  王伯刚刚没去与国公夫人叙话。

  这时他不停的问坐在身旁的陆承祖。

  “怎样,沉儿他们是怎样将国公府的妇孺们,从押送官差手里救下来的?”

  陆承祖娓娓道来,说到月红一箭将金临太监射下马时。

  王伯笑得见牙不见眼。

  “我就说——有我大闺女在,就不怕对手武功高强。”

  “什么大内高手,什么太监公公——都得靠边站。”

  “等到了京城,还不知是什么光景。”

  “不过我丑话得说在前头,咱们都是大男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我俩闺女出事。”

  车里的流云和陆承祖这两个大男人忙答话道。

  “这是自然。”
  http://www.hlys.cc/31352/4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