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一梦维艰 >第216章 火晶时代(一)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16章 火晶时代(一)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随着最后的叛军之首井田柰子被擒,历时数月之久,搅乱新立的倭子国局势的两路叛军终于均被平定。

  而这两路叛军的首领可谓是命运各有不同,岸田太郎被倭子国招安,成为倭子国的兵部卿,封为归义军指挥使、绥靖都尉。而井田柰子被押送瀛都后却是没了消息,好似即将爆发的火山却突然宁静了下来,搞得倭子国众人也是一头雾水。

  井田柰子的处置究竟为何,其实就是倭子国的众位大臣也是心中没底,此刻他们齐齐站立在瀛都郊外的别院之内,等待着李患之的召见,这位女皇不发话,他们也无法擅自处置,只能前来面见请旨。

  李患之此刻却是一身云白色纱裙,悠闲的坐在别院的水塘边,纤细的手中拿着一根鱼竿,静静的盯着水塘中游动的鱼儿,仿佛根本没有察觉身后那些肃立的倭子国大员们。

  看着她这样聚精会神的模样,足利盛等人也不敢出言打扰,只是静静的站在当院,等着这位至尊开口,一转眼半个时辰已经过去,李患之才缓缓放下手中的鱼竿站起身形,转身朝着众人轻摇莲步缓缓走来。

  “臣等,恭请陛下圣安!”倭子国众位大员齐齐跪倒身形,由大名足利盛领衔,其余人随后跪伏一地,向李患之叩头施礼。

  “起来吧!”李患之很随意的摆了摆手,轻声吩咐众人起身,缓步带领众人进了一间屋内,里面的陈设简约,但却窗明几亮,显得十分的干净整洁。

  李患之进得房内,寻了一处座位坐下,又吩咐内侍官给大名足利盛赐座,其余众人却是只能是肃立一旁,待足利盛谢恩坐定,李患之才开口说道:“你们所来,可是问那井田柰子如何处置的事情?”

  足利盛欠身恭敬答道:“回禀陛下,臣等此来正是为了这件事,因为前面有岸田太郎的例子,我们怕陛下有什么远虑谋划,所以不敢自专,以免坏了陛下的筹谋,故而前来请旨办理!”

  李患之听了足利盛的话,又看了看在场的这些倭子国大员们,轻笑说道:“岸田太郎与这井田柰子不同,那时叛军尚未全部平定,招降岸田太郎一来是因为他却有一些过人之处,否则也不可能杀了幸田兼信,二来是招降他也可以瓦解叛军残余的士气,故而为之。

  今日叛军已定,若是这井田柰子也得到宽恕,以后岂不是想叛便叛?输了只需要等着国家招安即可,也不需要承担什么后果,哪岂不是天下大乱了?”

  她略带嘲讽的笑意,拿起后边的茶杯喝了一口,继续说道:“何况这井田柰子假借神说之法,蛊惑不少人心,若是让她继续传播下去,恐怕倭子国的统治极难稳定,此女留不得!”

  足利盛听罢李患之的话语,心中已经明悟,他也从心里惧怕这井田柰子的蛊惑之说,若是任其这般下去,恐怕自己的统治地位很快便将动摇,只是因为怕李患之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故而未敢轻易行动,这才带领众人带来此处请旨办理,如今听李患之这般说法,心中也是一块石头落了地,于是赶紧起身施礼说道:“陛下慧眼如炬,高瞻远瞩,臣等不胜感佩!必定谨遵陛下之谕办理!”

  “好了,这会问了朕的话,你也该安心了,为了一个女囚你身为大名也不至于带着这么多的大员,冒着大热的天跑来,还不是因为怕朕饶了这个女人,以后她动摇了你的统治根基?现在你也得到了答案,快领着你的大员们回去吧,叛军的事情已经结束,朕不日也将返回国内,你今后要好自为之!勿负朕望!”李患之看着足利盛似笑非笑的一番话语,却是点破了足利盛的小心思,让他脸色一阵红白。

  足利盛听李患之话音已落,赶紧率领众人俯身施礼,而后徐徐退出房外,返回瀛都城去了。

  他们这些倭桑瀛的大员前脚刚刚离开房间,后脚侧门一开,一众天明帝国驻倭桑瀛的大员们却是鱼贯而入。

  以郑海潭为首,身后十余名驻倭大员纷纷倒身施礼,恭请女皇圣安,李患之又命起身,而后脸色有些冷峻的看着郑海潭说道:“你身为驻倭大臣,倭子国的摄政,未能善理其政,让叛军做大,以至于初建的政权岌岌可危,若不处罚,实难服众!今天朕便下旨对你论处,你可心服?”

  郑海潭慌忙跪倒说道:“臣罪滔天,陛下杀臣以谢天下尤为不足,臣焉敢有不服之心,请陛下惩处!”

  郑海潭泣不成声,诚惶诚恐,跪倒于地连连叩首,其余众人却是不敢多说一句,这一次他确实没有处理好倭子国的事情,致使叛军做大,才迁延日久搞出这么的事来,论罪非轻,旁人自然是不敢插言。

  程媛媛见丈夫如此,心中不忍,急忙跪倒说道:“陛下,此间之事确是臣的夫君处置失当,但请陛下念其前番之功,臣也愿意一同受罚,请陛下从轻发落!”

  郑经远见父母如此,也赶紧跪倒在地,尚未及开口,李患之却是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语,语气平静的说道:“郑海潭乃是驻倭大臣,与其他人无关,朕也并非是不念旧情之人,郑海潭你虽然对倭桑瀛颇为了解,但为人缺乏权术,非是治世之才,免去你驻倭大臣、倭子国摄政的职务,调回京师外交部任职。程媛媛、郑经远继续留在此处任职,待三年期满后再行升调!”

  她一口气宣布了对郑海潭的处置,虽然罢免了其职务,但是其结果却是大出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这一次的事情可谓是极大的决策失误,作为倭子国最高行政长官,郑海潭可以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若是严纠起来该当论斩,即便是从轻发落也是个罢官鬻爵的下场,没想到女皇陛下只是将其调离回国了事,这简直是不能再轻的处罚了,并且没有牵连他的妻子,实属万幸。

  不过众人惊奇之余,也对李患之的从轻发落心存感激,大家都是背井离乡来到这里,按照规定要坚守三年,和这些异族打交道又要时刻小心防备,可谓是如履薄冰,现在女皇能够对他们的过失有宽容之量,也算是让人宽心。

  李患之对郑海潭处置完毕,又再次说道:“朕已经挑选了几名善于内政的官员赴倭就任,不日即将抵达,届时朕将成立正式的驻倭治理委员会,今后倭子国的一切事务便由委员会处理。”

  “臣等遵旨!”众位大臣躬身施礼,口中称是。

  此后不过数日,一众从天明帝国选调而来的官员们抵达倭桑瀛,奉旨来到瀛都城外的别院听宣。

  众人见过女皇陛下,李患之扫视一周,只见她钦点的几名官员和商业代表悉数到场,不由点了点头。

  这些人中有内政评级卓异的关震樊、徐黎、也有精通军事的姜楚迎、程化清,更有医术精湛的高郡,善于商业的石孝汤、钮丽梅、田茂运等人。

  这些人都是李患之从近年政绩和军事平定卓异,还有商业领域有着特殊建树的人中选拔出来的人才,将这些人调任到倭桑瀛,是想更好的对倭桑瀛进行控制,以彻底解决这个从属国的后顾之忧。

  之前的郑海潭虽然对倭桑瀛颇为了解,但其行政手段令人担忧,没有真正的处理过重大政务,遇上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免会有些束手束脚,行事缺乏霹雳手段,以至于酿成了严重的威胁,若是将来还发生这样的事情,那说不好倭子国会脱离天明帝国的掌控,届时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所以李患之决定找一些真正有政治经验的人来就任倭子国的官职,这样可以真正的掌控这个国家,也能让自己腾出手来去实现下一步的计划。

  于是李患之又召集了驻倭的官员前来相见,待众人来到齐齐施礼拜见之后,李患之命众人起身,而后来到御案之前,拿起一封谕旨对内侍官说道:“宣谕吧!”

  内侍官遵命,双手接过谕旨朗声宣读道:“原驻倭大臣郑海潭于倭子国叛军一事处置失当,致使贼逆做大,现免去其职务,回国入外交部听用。

  现成立驻倭治理委员会,由关震樊为治理委员会主席、驻倭特别大使,倭子国摄政、平章政事,总揽倭子国一切事务。

  徐黎为驻倭治理委员会副主席、驻倭副使,辅助摄政统摄倭子国事务。

  张浩民为驻倭治理委员会副主席、首席政治顾问,审核一切倭子国政令。

  姜楚迎为驻倭治理委员会副主席、行辕将军、总司驻倭委员会安全之责。

  黄令徽为驻倭治理委员会副主席、领倭子国镇国大将军,总司倭子国一切兵权。

  程化清为驻倭治理委员会委员、领倭子国警卫都统之职,总司委员会成员警卫及倭子国治安事宜。

  程媛媛为驻倭治理委员委员、倭子国教育总长,总司编制、审核倭子国所有书案文牍,组织兴建教育事务。

  郑经远为驻倭治理委员会委员、倭子国大名府秘书长,负责审核稽查一切机枢事务,并掌大名府警务警卫。

  王耽、孙庭坚为驻倭治理委员会委员、倭子国瀛都左右司马,掌瀛都左右两军之兵权。

  高郡为驻倭治理委员会委员、倭子国医政,总司委员会及倭子国大员医疗事务。

  石孝汤为驻倭治理委员会内史府商务司买办、驻倭子国商会会长,总司天明帝国对倭子国商业事务,以及倭子国商务政策顾问。

  钮丽梅、田茂运为驻倭治理委员会内史府商务司买办、驻倭子国商会商务代表。

  望尔等同心戮力共同理倭子国事宜,勿负朕望!”

  “臣等领旨谢恩!”众位驻倭子国大臣并被免去职务的郑海潭齐齐叩首谢恩。

  就此天明帝国驻倭子国治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此后左右倭子国政局的权力机构就此产生,天明帝国通过这个机构控制倭子国这个从属国长达两百年之久。

  三日后,足利盛以倭子国大名的身份宣布叛军已经平定,叛首岸田太郎被感化招安,痛改前非,加官进爵,而另一叛首井田柰子罪大恶极,以怪力乱神之说蛊惑众生,今特处以极刑,以警天下!

  于是井田柰子被在瀛都城西门外处以凌迟之刑,痛苦哀嚎三日方死于非命,打破了她自己宣扬不死不灭的神女之说,往日一些信徒看罢纷纷摇头,心中对那一丝希望彻底破灭。

  而此时李患之已经身在返航天明帝国的战舰之上,这一次她亲临倭桑瀛,还带上了三万禁卫军,结果一番谋划下来,未动一兵一卒便将倭子国视为大患的两支叛军剿灭,虽然靡费了一些军资,但也算是功德圆满。

  她临走之前,留下了五只青鹰作为驻倭治理委员与天明帝国之间联系的最新手段,这样消息的传递可以保证在两天之内达到,大大缩短了双方之间的通信时间,以便今后更有效的下达指令。

  做完一切安排,李患之才放心的离开瀛都别院,前往坂津番军港,乘上自己的座舰,向天明帝国返航。

  途中路过那一片火山迸发的小岛群落,李患之不由心中一动,那火晶蕴含极大的能量,若是自己能够想办法将其利用上,那天明帝国的科技水平将会大大提升,甚至遥遥领先于这个世界其他国家的水平,届时不要说是引领世界,便是将整个世界都纳入天明帝国的版图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了这个想法,李患之便决定回国之后定要一试,怀着这样的激动心情,经过两日的海上行军,终于抵达了天明帝国的申城港,李患之由水转陆,一路上旌旗蔽日,前呼后拥,返京而去。

  待抵达京城,已经是天明帝国“崛兴”六年九月初九日,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习习秋风伴着落叶阵阵吹拂,蔚蓝的天空一晴如洗,真可谓是秋高气爽。

  李患之走出御辇庞大的车箱,身姿挺立的站立在车驾之上,抬头仰望天空,脚下跪着黑压压一片前来迎驾的天明帝国京城文武百官,一股豪情壮志不免袭上心头,李患之心中的伟大计划已经扫清了不少障碍,从现在才是真正的开始。

  “看着吧,朕要亲手打开一个属于朕的时代,属于天明帝国的时代,一个火晶时代!让世界在天明帝国的国威之前震动!”李患之双目微眯,看着脚下的众人心中暗自思忖。
  http://www.hlys.cc/32530/2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