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第175章 统筹之争Ⅱ4 叛乱之后 贞观后期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75章 统筹之争Ⅱ4 叛乱之后 贞观后期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阻止系统工程的研究?为什么?难道他们改变原来的计划了?

  按照原来的计划,平行皇帝要窃取系统工程的各种信息,然后进行逆向研发。

  但现在,如果这个信息是真的,那就说明总部那边的策略发生了转变。

  也许总部的研究比较完善了,对这些信息的依赖度降低,到干扰这边研究的时刻了。

  不过,自己也得多留一个心眼,万一这个内容是伪造的呢?

  因为这个信息也可能是26世纪那边故意发出的,就是为了让朱洪斌露出破绽。

  不管怎样,行动一定要隐蔽,不能给他们引蛇出洞的机会。

  其实,除了以上的两种可能外,还有第三个可能……

  此刻,那些研究员依然在考虑如何修改规则的问题。

  之前他们研究出来的“携带式空间”并没有涉及到修改规则。

  (这是21世纪部分小说的一种设定,主角拥有可以储存物品的私人空间。)

  因为这种东西和本空间、镜空间等空间本质上是一样的,并不违反超空间中的物理定律。

  火种信息又提供了制造空间的方法。

  接下来只要批量制造微型空间,然后将传送通道连接到个人身上就行了。

  但修改规则简直是天方夜谭,研究于是陷入了停滞。

  听到这些同事的抱怨,朱洪斌便劝导了几句。

  “也许我们的方向错了,朝错误的方向走当然就没有收获了。”

  一名同事问道:“嗯?那你觉得该怎么办?”

  朱洪斌:“或许不用改变规则那么抽象,我们只是有一些规则没发现而已。”

  大家想了想,觉得这句话比较有道理。朝着这个方向走好像轻松得多。

  最终,组长也拍板同意,研究的方向就此转变。

  组长一直以来都有个疑惑,这项研究付出和产出不成比例,甚至根本看不到未来。

  那为什么领导要坚持推进下去。他们判断成果的价值的依据是什么?

  ……

  平行世界,公元2510年6月3日星期二。

  终产者再次召集他的属下开会。

  张文俨首先汇报了最近发生的事。

  “之前的黑客事件的调查已经有了进展,我们当中出现了一名内奸。”

  这里的用词是“内奸”。

  “就是他泄露了部分代码,才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不过,我们已经将他逮捕审讯。借他口中的信息,已经端掉了一处反抗基地。”

  终产者对这个战果比较满意,说道:“看来你是将功补过了。”

  AI:“那些反抗军真难缠,趁我们配合黑影行动之时,又扩大了规模。”

  “不过,有张文俨这个人类在,必然不会出什么问题,是不是啊!”

  张文俨也回敬AI道:“那是必然。现在出了内奸,就说明我们内部不团结。”

  “这怎么能行……”

  终产者制止了接下来的争端,他有更重要的话要说。

  “接下来,我们对外的方略要稍有转变。”

  “那个世界还没意识到两个东西的关联,所以我们要趁早行动。”

  张文俨听的一头雾水,哪两个东西?又是什么关联?

  但AI听明白了,它说道:“而且那边已经在尽力拖延和误导了。”

  “另一边,正好停战期就要结束了,不如我们退居幕后?”

  终产者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然后宣布散会。

  张文俨往自己的办公室方向走去,他一边走一边联系了他的属下。

  “哦,是我,你们把那个叛徒除掉吧。他已经没用了。”

  这里的用词是“叛徒”。

  “明白。”

  张文俨推开门进入了办公室,他检查了一遍计算机。

  在黑客攻击之后,办公室中的计算机已经被格式化了,所有数据都被清除了。

  现在他要从别的地方弄到备份数据,然后进行下一步工作。

  听说那个叛徒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待遇就背叛了他们。

  张文俨最痛恨这种人了。

  ……

  本空间,空间时641年4月。

  处理叛乱小队并没有用很长时间。他们全部被抓,然后统统活埋。

  只有杨广依然不消停,所以被堵住嘴,然后打晕。

  刘彻随口威胁道:

  “如果你们敢从地里爬出来,我们就先把你们切成段,再分开活埋!”

  皇帝们一点都不想听它的极其恶劣的疯话。

  平叛也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很快这件事就成为了皇帝们口中的笑料。

  “你说它们为啥要叛乱啊?可能成功吗?”

  “对啊,它们为啥不能学习刘骏啊,刘骏不就是因为表现好被捞出来了吗。”

  “不知道,它们不正常,反正我理解不了它们的心思。”

  “你觉得背后有什么阴谋吗?我看了《空间记事》,胡人叛乱1就是司马懿挑起来的。”

  “不太可能吧,它们连正常对话都做不到,又怎么可能被利用呢。”

  ……

  然而,这些闲言细语传到曹操耳中就是另一个意思了。

  阴谋?难不成背后真的有阴谋?但是谁在幕后操纵?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曹操第一个怀疑的就是司马懿。可是整个司马家在叛乱之前就被控制了。

  并且,以杨广的精神状态,必须得实时控制才能挑起叛乱。司马懿没有这个时间。

  这样说,难道司马懿真的是清白的?

  绝对不是!司马懿一定有问题!

  现在想想,他被挟持的时候太顺滑了,竟然没怎么反抗,好像是故意为之。

  如果真是如此,那必然有两种可能,司马懿有同伙,提前安排好了一切。

  或者,司马懿掌握了某种未知的联络通道,当然也有可能两者皆有之。

  王莽是同伙的可能可以排除了,因为他没有异常举动。

  曹操接着胡思乱想,他把所有事情联系了起来,得到了一种可怕的结果。

  司马懿曾经遭受过精神污染,但后来被发现和清除了。

  如果说,当时没有完全清除呢?如果说,那种污染可以变成一种武器控制思想呢?

  胡人叛乱1到现在有九个多月了,那这段时间内,司马懿究竟拉拢了多少人?

  曹操顿时觉得任何人都不可信任了。

  等等,先暂时把这种猜想放一放,现在要考虑眼前的事。

  比如说,这次叛乱到底对谁有利,又会影响谁的利益……

  ……

  接下来,各方势力都在复盘这次叛乱。

  嗯,与其说是复盘,更不如说是借题发挥。

  他们想不通这次叛乱有什么特别的价值,也没发现有刻意引导的痕迹。

  既然没有问题,那何不好好利用这次叛乱,进而为选举产生影响呢。

  杨坚都要愁死了,就因为逆子杨广的牵连,他的名声一落千丈。

  李渊则完全相反,他心情舒畅。

  因为杨坚越是声名狼藉,杨氏的力量越弱,就越需要依赖他们。

  现在他完全可以甩开杨坚,但杨坚却不能没有李氏。

  同理,高欢的处境和杨坚一模一样。逆子高洋也参与了叛乱。

  不过啊,他现在虱子多了不怕痒,名声什么的他早就不在乎了。

  他本人靠着个人武力足够在嬴政集团里待下去了。

  宇文泰见状,便好心提醒他道:“嗯,你确定吗?”

  “贺六浑,你现在和我都是候选人,正在同台竞争呢!”

  对啊,还有这茬呢。

  拓跋家没有皇帝是候选人。拓跋珪本来就有些不舒服了,现在更是找到机会发泄了。

  他拿着喇叭到处抨击仇人高欢。

  “大家仔细想想,高家的逆天皇帝特别多,高洋更是参与了叛乱。”

  “治家尚且如此,他能治理好空间吗!”

  刘裕:“这话好耳熟啊。”

  然而,刘裕很快就后悔了这个吐槽。

  拓跋珪立刻反应了过来。

  “其实啊,这话同样适用于刘宋一家……”

  宇文泰还在旁边拱火。

  “高欢啊,现在的选举规则是四选二,所以你的对手不一定是我。”

  “不还有另外两位吗。”

  另外两位是曹丕和司马炎。

  高欢本来不在乎自己是否能选上,但现在他必须在乎了。

  这关系到他对嬴政集团的价值。要是输给了这两个人……

  高欢又拿了一个大喇叭,然后开始反驳拓跋珪。

  “大家熟读历史,英明神武但没管好家务事的皇帝其实大有人在。”

  “就比如你们面前的这位,北魏道武帝。”

  大家知道,拓跋珪最后是被自己的儿子所弑杀的。

  拓跋珪瞬间愣在了台上。

  “你……你……”

  “你敢这样说我!也不看看你们高家都是什么德行!”

  高欢:“不过,每家只有一个候选人吧。”

  高欢已经把逻辑都说清楚了。

  先用拓跋珪本人的例子否定了他自己的话,治家和治空间不能取等。

  然后再把自己和高家人切割开,选举只需要看个人能力。

  自己也只能做这么多了,就看其他皇帝是否认可这个逻辑了。

  ……

  接下来的几天,感染者们也在判断着各个候选人当选的可能性。

  嬴政的同盟的四位里,宇文泰的声望最高,高欢的名声现在不好说。

  虽然另一个当选者不确定,但感染者宇文泰基本上能保证选上了。

  刘氏的四位中,刘彻和刘秀不相上下,刘义隆次之,刘启最后。

  南朝联盟的三位中,萧道成最弱,而孙权和陈霸先都是感染者。

  因此,这就意味着,感染者铁定能拿到两个席位,或许是三个。

  孙权:“因此,我们已经没有干预选举的必要了,只需要静候佳音即可。”

  司马绍听到这个分析后,立刻感到惊讶和兴奋。

  “什么!一共就五个席位,那要是拿到三个,我们不就控场了吗!”

  “之后我们可以主导空间大局了!”

  刘义隆:“唉呀,没那么容易的,就不说我能不能赢了,别忘了还没进来的李世民呢。”

  王莽也叹了口气,提醒大家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要浪。

  断开通讯后,王莽开始为自己加油打气。

  没关系的,杨广这个隐患不是被除掉了吗,也没有人发现异常。

  而且,这次感染者这么顺利就做到“保二争三”了。

  这或许说明,感染者成功是大势所趋!感染者是先进的,代表着空间发展的新方向!

  任何困难都是纸老虎。李世民?李世民也一样,也一样!

  一定是这样的,一定是这样的……

  ……

  从来没有过这样厉害的皇帝,李世民的功勋卓着,在空间的名声达到了巅峰。

  641年,薛延陀打算攻打臣服于唐朝的突厥部落,被李积等人击败。

  642年,李世民刚打算与薛延陀和亲,就发现了薛延陀缓兵之计的阴谋。

  于是他故意把和亲之地放在灵州,让薛延陀不敢和亲。

  接下来,唐朝分化薛延陀的策略起了作用,薛延陀陷入内斗。

  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将领薛仁贵立下大功。

  不过李世民这次要求稳,虽然攻克了多处城池,但没有选择一举攻灭高句丽。

  唐军拔掉据点后,便携带人口撤军。

  同年,薛延陀再度南下,被唐军击退。李世民看到薛延陀内部离心,便想要一举消灭。

  646年,唐军五路北上,攻打薛延陀。

  到647年初,薛延陀灭亡,北方的小部落也纷纷归降唐朝。

  唐朝设立燕然都护府,对当地进行羁糜统治。

  西域方面,648年,唐朝平定龟兹,击败了西突厥。

  之后,西域诸国纷纷向唐朝臣服,唐朝控制了整个西域。

  在这段时间,唐朝对府兵制进行改革,除了更加成熟了之外,还引入了兵募。

  兵募可以理解为一种“临时工”,随时可以招募以缓解兵力不足。

  这个制度在贞观年间得以良性运转。但我们知道,任何制度都有隐患。

  随着唐朝边疆战事的增多,这个制度也趋于崩坏,不过这是后话了。

  既然说到这里,我们就要谈谈李世民的失误之处。

  唐朝依然是一个封建王朝,其封建剥削的本质没有改变。

  李世民不可能是完美的。他有错,也同样受到历史局限性的作用。

  李世民没有处理好家务事,他对儿子的管教出了问题。

  也许在他看来,他的儿子应该和他一样,也能够虚心纳谏。

  太子李承乾身患足疾,长孙皇后离世后,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李世民又宠爱四弟李泰,李承乾本来就到了叛逆期,这让李承乾愈发紧张。

  他的行为愈发疯狂,李世民却始终没有对他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

  现在想想,如果李承乾顺利即位,饱受宠爱的李泰还能活命吗?

  李世民和李承乾都无法理解对方,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李世民就更加偏向于李泰。

  643年1月,李世民为了国家稳定,决定坚持太子。

  但为时已晚,李泰已经不可能放弃争储,兄弟二人也已彻底决裂。

  李承乾计划造反,干掉李泰,以此登基。

  同年,第五子齐王李佑造反。这其实也是李世民没有进行合适引导的关系。

  李世民派李积平叛,不过李佑被当地官员自行平定了。

  李佑被处死,太子计划造反的事曝光。李世民将太子废为庶人。

  李泰的野心暴露得过早,李世民为了让诸子活命,也放弃了他。

  就这样,储君之位落到了最后一个嫡子,第九子李治身上。

  李世民最后立李治为太子,也修改了之前的教育方式。

  但他依然担心李治的能力不足,又考虑起了有能力的庶子李恪,但被长孙无忌反对,最后作罢。

  在贞观的最后几年,李世民也不可避免地出现骄奢的情况。

  他开始追求长生不老,食用丹药。

  魏征牵连到了太子谋反,他的墓碑被李世民推倒。

  长孙无忌不断吹嘘李世民的功绩,称已经没什么可以劝谏的了。

  贞观初年的直言进谏的景象不复存在。

  当然,就算是这时候的李世民,也已经强于大多数皇帝了。

  ……

  到这里,整个汉化胡人阵营基本倒向了还没进来的李世民。

  而明天的这个时候,本次换届的结果将会公布。

  嬴政和刘邦各有心思,除了对李世民共同的忌惮外,两人心中都多了一层考虑。

  嬴政的名声不好,在古代,“秦始皇”向来都是贬义词。

  李世民对他不可能认同。

  刘邦则想到了这次换届,明天就要出最终结果了,隐藏集团竟然到现在都没有任何动静。

  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在计划着什么?

  ……
  http://www.hlys.cc/32549/1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