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第280章 后梁朱温 死灰复燃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80章 后梁朱温 死灰复燃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朱温有七个亲生儿子,目前为止存在感较高的有三位:

  长子朱友裕,次子朱友珪和三子朱友贞。

  朱友裕同时也是后梁大将,但在后梁建立前就离世了。

  其他的儿子都没上过战场,也不怎么受重视。相比之下,养子朱友文更被看重。

  朱温称帝后,让他掌管后梁经济,迁都后,任命他为东都留守。

  912年4月,朱温接受朱友文的建议,赶到汴梁休养,却不慎落水,病得更重了。

  (明朝皇帝直呼内行)

  他不禁感慨道:

  “太原余孽兴盛至此。我时日无多,儿子们又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将来怕是要死无葬身之地啊!”

  回到洛阳后,朱温的病情依然不见好转,儿媳们便轮流入宫“照顾”。

  朱友文之妻王氏姿色突出,朱温向她透露自己要立朱友文为太子的意向。

  但这一切被朱友珪之妻张氏发觉,朱友珪也收到了自己被贬的命令。

  前面有很多例子,被贬之人往往会被处死。

  而且就算朱温饶过自己,朱友文即位后自己也不会有好下场。

  于是朱友珪决定铤而走险。

  912年6月,朱友珪联合韩勍发动政变,入宫弑父。

  朱温绕着柱子逃跑,最终力竭翻倒在床,被冯廷谔追上捅死。

  朱温具有很多五代军阀的典型特征。

  他能力足够,成为了唐末乱世的最大受益者,从草根做到了中原霸主。

  他也在民生上做了一些举措,例如赋税低于其他藩镇,奖励农耕等。

  但他晚年私德败坏,猜忌好杀,以致百官离心离德,前线也多败仗。

  后梁仅仅是多个藩镇的武力整合,内部并不稳定,这就是它的极限了。

  ……

  以上就是朱温离世前的经历。

  现在本空间中的皇帝几乎都赶到那附近了。

  嬴政走在前面,但没有主动接触朱温,只是在冷眼旁观。

  他更多是恨铁不成钢。

  就朱温这个情况,刘氏和李氏会站在道德制高点猛烈抨击,自己就没法说什么了。

  不过自己也不是没有好处……

  情况确实如嬴政所想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李家的众人统统把朱温围了起来。

  李晔拉着李柷站在最前面,说道:

  “哎呀,梁王朱全忠,不认得我了吗?”

  “真是天道好轮回啊!你也遭受了我当年的下场。”

  朱温算是明白自己的处境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死后还会有这一出。

  篡位就篡位,自己从草根一步步到这个位置,又何必向他们李家解释。

  但自己初来乍到,更无法孤身与他们抗衡,只得暂且服软。

  朱温:“先帝,大唐气数已尽。不是我朱温害了您,是这个乱世害了您啊!”

  李晔回头看向身后的祖宗,向他们寻求支持。

  李世民、李治、李隆基等人都回应了李晔的目光。

  李晔便有了底气,“死到临头还敢狡辩?这里有我祖宗撑腰,你尽管来!”

  李治趁机上了价值,紧跟着说道:

  “今日不仅是为私仇,更是出于公心!”

  “残忍好杀、私德败坏。我李家便要按空间的规矩惩罚这个败类。”

  李隆基:“说的对!大家一起上!”

  所有李家成员蜂拥而上,开始了群殴。刘氏成员就在一旁添油加醋。

  刘恒:“他的那些破事我都羞于启齿。总之就是品行不端,送去刑场得了。”

  一行人推搡着就要将他送走了。

  嬴政、高欢、曹操就站在一旁看戏,短时间内没有任何搭救他的意思。

  先让李家和刘家打他一顿,然后自己再出手相助。

  这下朱温会与他们彻底闹掰,还会对自己的集团死心塌地。

  朱温这边有了计划,那他们就要研究下一件事了,即屏幕上的“五代”两个字。

  他们把目光移向王莽。

  王莽:“嗯……就字面意思,五个朝代。”

  后梁是“五代”中的第一个朝代,所以这样的朝代还有四个。

  而现在天下的势力已经超过五个了。

  那么,“五代”就只能是特指现在和未来的某五个势力。

  剩下的势力也应该有一个统称。

  嬴政:“如此,在五个朝代全部出现前,乱世是不会结束的。”

  刘邦:“应该是只有像后梁那种级别的朝代才配称之为‘五代’。”

  “而现在才是乱世的开端。”

  苻坚:“比我那个时候乱多了。”

  “奇怪了,拓跋珪他们竟然不在……”

  李世民随着他们回到了这附近,他也看向屏幕上的那个标签,然后心里一沉。

  那么李存勖最多也只能成为“五代”之一,他不可能成大事了。

  紧接着,嬴政等人也跟着其他人去往刑场。他们要在那里开展“营救”朱温的戏码。

  ……

  不过先将那里的情况暂且放下,把视角转向感染者集团。

  朱温到来前半小时,众人决定按照计划发动突袭。

  但偏偏在那个时候,拓跋珪的新胡人联盟闯入了那里。

  司马绍拿着望远镜侦查着里面的情况。

  “二楼左数第三个房间中能看到床上躺着的人影,旁边没有其他人。”

  “想必那就是司马懿了。”

  “拓跋珪他们在一楼的某个房间,他们貌似在与某人交谈……”

  “等等,他们似乎发现了。现在窗户被挡得严严实实。”

  宇文泰:“没办法,先不要轻举妄动。继续隐蔽并监视,等他们离开后再闯进去。”

  李隆基:“那么在此之前,我这边先尽量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

  这就是感染者李家如此起哄的一层原因,他们要将其他人拖住。

  然而,直到他们一行人都到达刑场了,拓跋珪几人依然没有离开。

  感染者集团的众人察觉到了一丝不对。

  刘义隆:“这种时候,朱温到来,拓跋焘他们不掺一脚,一定发生了更重要的事。”

  “与他们交谈的不会就是姚苌吧。”

  孙权:“只能是这样。关键是他们在谈什么,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司马绍:“不就是替司马懿拖延时间吗?有拓跋珪他们在,我们就不能闯进去了。”

  王莽:“至于谈判的内容,姚苌肯定也想加入他们的新集团。”

  陈霸先、宇文泰、刘义隆等人都没回应,他们的心中有一丝不安。

  司马绍所述的是最为合理的推测,但情况应该不止是这样。

  因为姚苌找到拓跋焘他们不可能是临时决定的事情,一定是提前布好的局。

  这个局的具体内容尚不明确,但有一件事可以确定了。

  感染者围攻司马懿的计划已经暴露。

  ……

  慕容燕楼的某个房间内,拓跋珪快步向前,将窗帘拉上,然后挡在了窗边。

  “接下来的事最好不要让‘他们’注意到,你是这样想的吧。”

  “而您也不要再兜圈子了。”

  姚苌:“当然,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也就可以直说了。”

  与此同时,杨坚在用意识通讯不断给他传递朱温那边众人的动向。

  赫连勃勃回想起昨天晚上的经历,姚苌匆忙找到他提出合作,看起来特别可疑。

  不过他还是将此事向拓跋珪转告了。

  姚苌:“虽然我们与王莽他们关系不好,但我们两方合作对你们也不是没有好处。”

  “我们比你们更熟悉王莽他们,也能旁敲侧击得出你们要的信息。”

  “而你们如何保证他们会一直给你们真的消息呢?”

  “至于更直接的理由,就不必多说了。”

  这就是在暗示拓跋珪他们应该两面下注,风险对冲。

  在拓跋珪权衡利弊的同时,刑场附近也有一场大戏发生。

  朱温刚刚被挂在刑具上,而这就是嬴政集团出手相救的好时机。

  曹操和高欢两人当即跳了出来。

  总体上就是论述李家被仇恨蒙蔽,刘氏的判决不公别有用心云云。

  “私仇报了就报了,但再往下去就过分了……”

  杨坚看到众人都齐聚镜空间,悄悄转身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回到慕容燕楼,仔细盘算后,拓跋珪终于做出了决定。

  姚苌他们与李世民也不对付,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与他们合作对自己又没有坏处。

  而且退一步说,他们已经从王莽那里拿到足够的信息了,日后的力量会更强。

  到时候完全可以解除合约。

  两方的合作关系就此确立,姚苌以个人身份加入新胡人联盟。

  接下来众人可以撤离了。

  姚苌就跟在他们五人后面,大摇大摆地走出了朝代楼。

  他注意到了在远处监视的感染者成员,露出了嚣张的笑容。

  感染者这边的不安的感觉愈发强烈。

  孙权:“姚苌怎会丢下楼内的司马懿呢?司马绍,你赶紧带队冲进去!”

  与此同时,镜空间,杨坚抵达了镜空间中的一个较为隐蔽的角落。

  这里还能隐约听到那边众人吵架的声音。

  司马绍以最快的速度冲向二楼,撞开了那个房间的大门。

  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司马懿。

  那个所谓的躺在病榻上的人影不过是用被褥遮挡的假人。

  真正的司马懿在杨坚那里,依然处于昏迷,但情况还算安稳。

  此刻杨坚已经收到了姚苌的意识通讯。

  “计划顺利完成,他们都被骗了。”

  杨坚:“虽然有些波折,但宣帝的情况安好。”

  “我们两个继续合力,这两天内就能让他苏醒过来。”

  ……

  现在可以完整说明杨坚和姚苌的计划了。

  前一天晚上,整个空间就0xx来信一事召开大会。

  感染者集团在慕容燕楼附近的布防空虚,杨坚察觉到了王莽等人的计策。

  姚苌趁防备空虚的时候,在二楼做好布置,乔装打扮搀扶着司马懿转移到镜空间。

  防备突然空虚,那个地方又本来就是多个势力交互的灰色地带。

  再加上一些运气成分,这一系列行动就没被注意到。

  其实计划的主体部分已经成功了,但为了混淆视听,还要进行下一步。

  安顿好司马懿后,姚苌迅速去找赫连家三人,向他们传达了合作意向。

  姚苌:“他们的动作愈发明显,一定有什么事情就要发生了。”

  “而且对他们有利,可以被他们利用。”

  杨坚:“莫不是朱温就要到来了吧。他们中的未来人王莽完全可以暗示这种信息。”

  “如此一来就全对上了……”

  第二天,杨坚混在人群中监视动向,姚苌将拓跋珪等人请到一楼谈判。

  感染者集团被耗在了那里,无法及时察觉到真相。

  同时,杨坚跟着人群来到镜空间,找机会赶到司马懿的藏身之处。

  现在镜空间特别热闹,也就成为了杨坚和司马懿最好的掩护。

  感染者们不会在大庭广众下动手。

  而再有一天,司马懿就要苏醒,他们三人也就不需要东躲西藏了。

  ……

  司马绍气得将那些被褥假人甩在地上。

  “可恶,竟然被他们耍得团团转。”

  孙权:“冷静,木已成舟,而我们必须找到失败的原因。”

  “这种事仅凭姚苌一人不可能做到。他们还有至少一个我们没发现的同伙。”

  刘义隆:“这个同伙还对我们相当了解。也许就在我们的附近充当卧底。”

  宇文泰:“然后我们到现在都没有注意到这个人的存在……”

  李隆基和宇文泰率先猜到了,确实有符合这个条件的人物。

  这个最可疑的人物就是杨坚。

  李隆基:“可恶,竟然折在了他的手上!”

  “但现在我们只能更改计划了。”

  孙权:“阻止不了司马懿,我们就得让高洋尽快复苏。”

  ……

  刑场,李家终于松口,朱温顺利被曹操和高欢二人“救出”。

  李世民死死盯着朱温,眼神中全是杀气。

  “你自己都预料到你们朱梁的结局了,我还能说什么呢?”

  “没关系,之后咱们来日方长。”

  众人逐渐散去,感染者们意识到这是个合理待在刑场的时机,便悄悄地寻找高洋。

  王莽:“不过,这个时机应该还会再来。”

  此时的活埋区,高洋的躯体再次发生了细微的颤动。

  ……

  后梁,朱温死后,朱友珪秘不发丧,然后矫诏命令朱友贞杀掉朱友文。

  朱友文死后,朱友珪在洛阳即位,是为后梁废帝。

  朱友珪坐不稳皇位,后梁内部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敬翔因不服朱友珪即位,被明升暗降。

  朱友珪为收拢人心开始大肆封赏,提拔了张全义、韩勍等人,但收效甚微。

  河中的朱友谦不服朱友珪,朱友珪派韩勍前去讨伐,朱友谦索性向李存勖投降。

  朱友珪则派出康怀贞、牛存节前去攻打,李存勖派出李存审、李嗣恩救援。

  双方于912年9月开战,梁军战败。李存勖后又亲临战场,梁军败退,退守陕州。

  东面,杨师厚觊觎魏博已久,只是俱于朱温的威严不敢行动。

  现在朱温已死,年轻的罗周翰不是他的对手,他已经无所顾忌了。

  912年7月,杨师厚杀害帮罗周翰处理事务的潘晏,发兵攻向魏州。

  朱友珪为拉拢人心,同时也无力阻挡。

  他授杨师厚为天雄(魏博)军节度使,改罗周翰为宣义军节度使。

  罗氏在魏博的统治结束,魏博由后梁的将领直接控制,进入了半割据状态。

  ……

  朱温现在基本了解空间的各种情况了。他看着人间的报告,连连叹气。

  “有这个逆子在,大梁算是彻底完了。”

  李晔:“切,有其父必有其子,你们朱家没一个好东西!”

  刘义隆:“他不会有好下场。估计再有几个月就完蛋了。”

  拓跋焘插嘴道:“哎,你是想到了自己吧。”

  苻坚:“反正等他到了就扔到刑场。我和李氏要亲自动刑……”

  朱温转过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曹操和高欢,他们现在什么话都没说。

  这里的一切都取决于自己和自己朝代的价值。

  大梁到这个境地,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利用价值了。

  所以最终还是得靠自己。

  曹操和高欢救下自己是有条件的,自己得为他们带来好处。

  当然,仅仅是为了自保,自己也得这样做。

  朱温又想起了那时李世民不寒而栗的眼神。

  自己只有利用并联合他们,才有机会与他相抗衡。

  ……

  现在把目光放向南方。

  交广一带,刘岩消灭叶广略,成功拿下了岭南西道。

  虔州,李彦图在位不到一年便离世,谭全播被拥立为新任刺史。

  刘岩不敢招惹谭全播,决定先稳固地盘,提出缓和与马殷的关系。

  912年12月,名义上是后梁荆南节度使的高季昌逐渐脱离后梁掌控。

  他发兵攻打襄州,想扩张自己的地盘,可惜被孔勍击败,只好作罢。

  ……

  当然,这个时候的后梁朝廷根本无心处理这种事情。

  继父慈子孝后,那里还将上演兄友弟恭。

  朱友珪的荒淫程度比起晚年的朱温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梁的文官武将对他愈发不满。

  913年,朱友珪大赦天下,改元“风历”。

  赵岩(赵犨之子)和袁象先(朱温外甥)想拥立朱友贞为帝。

  朱友贞是张氏的儿子,是嫡子,合法性较高。

  913年2月,赵岩来到汴梁与朱友贞联络,并建议他拉拢杨师厚。

  杨师厚已经在魏州半割据了。他认为帮助朱友贞的收益最大,于是站在朱友贞一方。

  同时朱友贞还收拢了被朱友珪镇压的龙骧军残部,将他们派到洛阳。

  于是,袁象先、赵岩在洛阳发动政变。

  朱友珪在走投无路之下让冯廷谔杀掉自己和张氏,随后冯廷谔自尽。

  袁象先和赵岩带着传国玉玺前往汴梁。

  朱友贞不肯轻易前往自己根基较浅的洛阳,于是在汴梁登基,是为后梁末帝。

  杨师厚被加封为邺王,恢复朱友文的官爵,其他人也各有封赏。

  朱友谦被招抚,回到后梁,但他与晋国的联系没有断。

  ……

  空间中又一个皇帝到来,但在这一章中我们先将视线移向镜空间。

  杨坚和姚苌这些天来不断地意识呼唤终于取得成功。

  司马懿苏醒了。

  ……
  http://www.hlys.cc/32549/2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