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雍丘,巴寡妇清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公孙劫走了。

  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片云彩。

  而新郑则悄然出现片工坊。

  在颍水两岸竖起水车。

  将李信和蒙武留在新郑。

  带着数千民夫直奔雍丘。

  雍丘距离大梁城很近。

  鸿沟就自其中穿插而过。

  公孙劫乘于马车,闭目养神。

  扶苏好奇的看着四周,他这些年都在宫中,从未出关游历。此次跟着公孙劫沾光,能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秦国土地,远比看舆图和沙盘要真切多。

  见他如此,公孙劫不由一笑。

  “扶苏,你对雍丘知晓多少?”

  “在书上看过些。”扶苏正色回答,“雍丘古属杞国,为禹裔所建。武王灭商后,寻得杞东楼公,复立杞国。后被楚所灭,几经反复落在魏国手中。”

  “善。”

  公孙劫颔首赞许。

  雍丘水系发达。

  北屏大河,东控漕运。

  拿下雍丘,便可剑指大梁。

  只是魏国没有余力守护雍丘。

  被王贲带着八万秦军夺取。

  公孙劫拉开帘布。

  远处河水湍急。

  诸多大船停靠于岸边。

  秦国的造船业始终是个弊端,不及楚国。这些大船的载重较低,大概就五百石。陆续有士卒民夫下船,还有的在运输粮食。

  漕运肯定是比陆运省钱。

  魏国富裕就是靠着漕运。

  秦国这回征调很多大船,很多都是出自巴蜀两地,为的就是运粮运兵。这回灭魏打的就是持久战,要在涨水前打通沟渠,一举水淹大梁。

  这些都是司马错留下的底子。

  惠文王时期,司马错就曾言:得蜀则得楚,楚亡而天下并矣。经过多年发展后,司马错也证明了他的远见性。

  在昭王时期,亲率巴蜀十万众。大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

  后续秦国也是这么发展的,巴蜀一直都是伐楚的源头,也都在囤积粮食弩箭。需要的时候就以大船运输,这可要比人托兽运省钱的多。

  驷马大车停靠。

  王贲头戴鹖冠,亲自迎接。

  “见过丞相。”

  “王将军,久违了。”公孙劫抬手回礼,笑着道:“此次将军力克雍丘,又立大功。也当前出,围困大梁。”

  “这是自然。”

  王贲笑着点头。

  目前秦军尚在休整,也要等巴蜀两郡的舟师汇合。毕竟是走漕运,路上总归会遇到些意外,会导致舟师耽搁。

  “丞相,这位是水工郑国。此次开凿沟渠,引大河之水淹大梁,皆由他负责。”

  “久闻郑先生大名。”

  “丞相客气。”

  郑国颇为削瘦,土木人气质拿捏的死死的。皮肤被晒成了酱色,须发灰白。只着粗布短褐,脚上还有污泥,很明显是刚从堤坝下来。

  “丞相,老朽尚有公务在身。大王已定下时间,还请宽恕老朽不能继续接待。”

  “好。”

  公孙劫笑着摆手。

  郑国更为务实。

  有点类似理工男的气质,干起活来很认真,不喜欢和政治牵扯太多。看他这口气,显然是对公孙劫有些不满,觉得耽误了他的工期。

  因为这回时间非常紧迫,大河每年汛期是七八月份。他必须得赶在七月份前,完成所有的工事。这也是秦王下的死命令,若完不成就都全要受罚!

  此次工程量惊人。

  筑造堤坝,提前蓄水。

  开凿沟渠,打通大梁。

  疏浚鸿沟,扩大河岸。

  光从各郡征调的民夫就超过三万人!

  所以,也不能怪郑国这态度。

  公孙劫其实都能理解。

  很多时候没必要搞这种事。

  太形式主义,耽误了干正事的人。

  王贲则是连忙解释,“丞相勿要介意。郑国就是这性格,并无恶意。”

  “不碍事。”

  公孙劫是毫不在意。

  很多有本事的人,都有其傲气。

  类似郑国这种干实事的人,公孙劫也很尊敬。他精通水利工程,以后有很多地方都用的上。就算是公孙劫,对水利这块也没多少研究,还是得靠这些专门的人才。

  “这位是巴蜀豪商清之孙,丹。此次他带领巴氏,沿着江水而行。带来三万精锐,粮食百万斛!”

  “丹,见过丞相。”

  公孙劫望着面前矮小的青年,点头道:“吾也听说过巴清之名。能守其业,用财自卫,而人不敢犯。大王多次赞赏她,称她为贞妇。巴蜀五氏八部,首推巴氏。”

  “多谢丞相赞赏。”

  巴丹是连忙抬手道谢。

  巴蜀这块地方比较独特。自秦攻取巴蜀后,最初是选择维稳安抚。惠文王对当地人极好,像君长可娶秦女。巴人皆是爵比不更,不用服徭役……

  结果呢?

  蜀地接连叛乱。

  大魔王上位后,一步步收回特权。巴蜀的五氏八部,必须服从秦廷。司马错于巴蜀练兵,同时也是震慑他们。还抽调青壮共同伐楚,也是要让他们知道个道理。

  巴蜀之民,亦为秦人!

  像现在就老实的多了。

  巴氏成为秦王的忠犬。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回就出力甚多。

  未来伐楚,巴蜀也要出力。

  巴丹看着公孙劫,眼神深处满是敬畏。因为公孙劫太年轻了,看起来比他都要小,可现在却是秦国的右丞相。真正意义上的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巴氏在当地地位极高。

  这可离不开秦国的扶持和帮助。

  如果他们不能为秦国所用,必会遭受雷霆打击。秦国完全能扶持别人,将给予巴氏的特权全部收回。

  巴丹的政治嗅觉不算高,可他不是傻子。对公孙劫这类高高在上的公卿,肯定是需要拉拢讨好的。否则公孙劫没事挑些错,在秦王面前说两句坏话,那巴氏就完了。

  没几个人能经得起查。

  更怕的是被添油加醋……

  “丞相,这里请。”巴丹走在前面,带着讨好道:“我特地备了些酒菜,还请丞相勿要嫌弃。”

  “嗯。”

  公孙劫很自然的跟在后面。

  秦国这回为了灭魏,也是下足本钱。带甲锐士超十五万,这是要将魏国主力压在大梁城内。另外征调民夫超五万,负责在后方开凿沟渠。

  这将是伐楚的最后道阻碍!

  只要灭魏,便会伐楚!

  统一天下的最后决战!

  “丞相,魏国使臣求见。”

  “嗯?”

  魏国使臣?

  公孙劫顿时一愣。

  这不是来送死的吗?!
  http://www.hlys.cc/32974/1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