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拜访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但他不想带博士生,太麻烦了。研究生还好,不想要自己曹太多的心。
去年周硕被破格聘任为教授的时候,已经过了京大招研究生的时间,所以他并没有带研究生。
反而是师伯王立元手下的几个弟子,因为周硕的缘故,新收了许多良才美玉。
这些人的想法很简单,虽然不能拜在周硕门下,那拜在王立元这一脉也是一样的。
总是师出同门,周硕只要能够指点他们一下,那就受用不尽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想要拜在刘清澜门下,但刘清澜收徒的标准比较严苛,所以周硕至今,还没有师弟。
四月份上旬到中旬,是京大研究生复试的时间。
所谓复试,其实就是面试。
这一步,往往就是导师挑学生。
今年则不同,周硕提前就向文学院打了招呼,准备招收两名硕士研究生。消息一出,顿时在京大文学院乃至整个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复试当天,原本普通的面试教室外,气氛显得格外凝重。前来应试的学子们,无一不是各高校的佼佼者,怀揣着对学术的热忱与对周硕的仰慕而来。他们手中紧握着精心准备的材料,有人低声默念着自我介绍,有人反复摩挲着载有周硕论文的期刊封面,试图汲取最后一丝勇气。
然而,当他们走进那间教室,看到端坐在主位上的周硕时,预设的紧张感竟奇异地消散了大半。周硕并未摆出学术权威的架子,他穿着简单的衬衫,目光温和,仿佛只是在等待一场寻常的交谈。
他没有询问那些千篇一律的、关于死记硬背理论的问题。他的问题天马行空,却又直指学术研究的核心。
“若请你为《水浒传》做校勘,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不同版本有‘臊子’与‘膘子’之异,你当如何处之?”
“若你研究李白,你是更愿意去考证他的生卒年月,还是去感受他‘笑入胡姬酒肆中’的那份洒脱?”
“抛开一切成见,用你自己的话告诉我,你认为文献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这些问题,考的不仅是知识储备,更是学术嗅觉、思维方式和发自内心的感悟。
几位被传统应试教育框住思维、只会复述课本观点的考生,在这样灵动而深刻的追问下,立刻显得左支右绌。
而另一些真正对学问有思考、有热情的学子,则仿佛遇到了知音,眼中绽放出光彩,与周硕相谈甚欢,甚至就某个学术细节进行起了平等的探讨。
教室外,张子良麾下的一位教授恰好路过,目睹此景,不由得停下脚步,在窗外暗自观察了许久。
他看到周硕气度从容,与学生对谈时,时而倾听,时而发问,一派宗师风范,却毫无门户之见。
他回想起自己团体内部为争夺优质生源而进行的种种算计与妥协,再对比眼前周硕仅凭个人学识与魅力便能令英才折服的场景,心中百味杂陈,最终化作一声轻叹,悄然离去。
他明白,在真正的学术高度与人格魅力面前,任何盘外招都显得苍白无力。周硕不需要建立学阀,他本人,就是一种标准,一面旗帜。
面试持续了整整一天。当夕阳的余晖为京大的古典建筑披上金纱时,周硕合上了最后一份考生材料,心中已有了初步的人选。
他追求的并非分数最高的“完美学生”,而是那份难得的学术“灵性”,以及不为流俗所困的独立思考能力。
他知道,为学派传承计,为光大师门计,他要找的,是能够真正继承并发扬其学术精神的“读书种子”。
http://www.hlys.cc/33154/2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