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逆势洗盘天马科技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今天是10月20,没想到黄河旋风居然洗盘一天就结束了。这次黄河旋风看好三个涨停。天马科技今天逆势洗盘终于结束了,预计明天低开一个点左右涨停,目测三个到五个涨停。
案板上的绿豆香
张小凡盯着手机里外婆揉面的视频,指尖在案板上轻轻跟着比划。视频里,外婆布满皱纹的手抓起一把绿豆沙,裹进金黄的面团里,捏出花边时,面粉簌簌落在竹筛上,那股熟悉的甜香仿佛隔着屏幕飘了过来。上周视频通话,外婆说“年纪大了,揉面费劲”,这句话像根小针,让她突然想把外婆的手艺学过来——这个周末,她要亲手做一炉绿豆烧饼。
厨房里堆着刚买的材料:脱皮绿豆泡在清水里,胀得圆滚滚的;低筋面粉装在玻璃罐里,阳光一照,泛着细细的光泽;还有外婆特意叮嘱的“要用猪油才够酥”,她跑了三家菜市场才买到。可真正动手时,第一个难题就来了:炒绿豆沙。她按照教程,把泡好的绿豆倒进高压锅,却忘了放够水,等开盖时,锅底结了一层焦黑的壳,绿豆也硬得像小石子。“看来急不得。”她叹了口气,重新泡豆、加水,守在高压锅旁听着“滋滋”的声响,像在等一场重要的约定。
好不容易把绿豆煮得软烂,她倒进纱布里过滤,想挤出细腻的豆沙。可纱布太密,力气又没掌握好,豆沙没挤出多少,手腕倒酸得抬不起来。“外婆当年是怎么做到的?”她想起小时候,外婆坐在小院的石凳上,一边过滤豆沙,一边给她讲老故事,那时觉得外婆的手有魔法,现在才知道,那魔法是一遍遍练出来的。她换了块粗纱布,一点点挤压,看着乳白的豆沙慢慢落在碗里,心里的挫败感也跟着淡了。
炒豆沙更考验耐心。她在锅里放了猪油,倒入豆沙和白糖,小火慢慢翻炒。刚开始,豆沙稀得像粥,她握着锅铲不停搅动,胳膊越甩越酸,额头上也冒了汗。中途好几次想关火,可一想到外婆做的豆沙甜而不腻、绵密紧实,又咬牙坚持下来。直到豆沙能成团,放在指尖不粘手,她才关火,把豆沙盛进碗里,凑近闻了闻——那股清甜里带着猪油的香,和记忆里的味道终于对上了。
揉面是新的挑战。她把面粉、温水、酵母按比例混合,揉了没几分钟,面团就粘得满手都是。她学着外婆的样子,往手上抹了点干面粉,弯腰用力揉,案板发出“咚咚”的声响,像在打节奏。揉好的面团要醒发,她把面团放进盆里,盖上保鲜膜,放在温暖的窗台边。等了一个小时,面团鼓得像个小枕头,用手指按下去,能弹出浅浅的印子,她才松了口气,觉得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包烧饼时,她把面团分成小剂子,擀成圆圆的皮,放上一勺绿豆沙。可豆沙总像不听话的孩子,要么从面皮边缘漏出来,要么包好后捏不出外婆那样好看的花边。她索性放弃“完美造型”,把漏出来的豆沙轻轻按回去,用叉子在饼上扎了几个小孔,防止烤的时候鼓起来。烤箱预热好,她把烧饼一个个摆进烤盘,看着它们在烤箱里慢慢膨胀,表皮渐渐变成金黄色,绿豆香混着麦香从烤箱缝里钻出来,满屋子都是暖暖的甜。
出炉的那一刻,张小凡迫不及待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外皮酥脆,豆沙绵甜,猪油的香气在嘴里散开,和外婆做的几乎一模一样。她连忙拍了张照片发给外婆,配文“外婆,我成功啦!”,没过几秒,外婆的视频电话就打了过来,屏幕里,老人笑得眼睛都眯了:“我的小凡长大了,以后外婆有口福咯。”
张小凡咬着烧饼,突然觉得,这炉绿豆烧饼不仅是学会了一门手艺,更把外婆的爱和牵挂,都揉进了面团里、炒进了豆沙中。原来最珍贵的味道,从来都藏在亲手付出的耐心和心意里,就像外婆当年守着灶台为她做烧饼那样,现在换她,把这份温暖继续传递下去。
http://www.hlys.cc/33157/4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