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大唐钓鱼人 >第309章 算学大家葛明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09章 算学大家葛明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今天晚膳味道不错,李世民吃了三大碗。

  长孙皇后早就看出李世民心情好了,用完饭之后皇后说到:“陛下,晚上应该少吃些,以免积食。”

  “哈哈哈,今天朕高兴,饭量比平常大了些,这以后怕是没有粮食之忧了。”

  国事长孙皇后从来不会主动问,但是李世民心情好,摆出你赶紧问的意思来。

  李承乾笑着问道:“父皇,可是有好事发生?”

  李世民怀里掏出葛明的折子,让面前一放,魏攀拿着给李承乾送了过去。

  李承乾打开一看,就觉得字体眼熟,一定是葛明的手笔,难得的是没从左往右写。一看题目:关于占城稻的种植工作汇报。

  里面各种乱七八道的图表,更证明只有葛明才弄得出来这玩意。仔细一看可不得了,一年三熟的水稻,这不是祥瑞是什么?

  这还不算,有极为详细的数据对比,非常有说服力。

  “父皇,这奏折一定是葛明的手笔。”

  李世民点点头,笑着说到:“取回水稻种子的人是葛明的姑父,但其中肯定有葛明参与。”

  “恭喜父皇,大唐将来再无粮食之忧了。”

  李世民再次点点头,嘴角怎么都不自觉的的往上翘。一年三熟啊,哪怕后两茬不好吃总归是粮食啊,能吃就饿不死人,那国家就稳定了。

  李世民早就开始筹备灭掉突厥,战争是要消耗无数粮草的,容易搞得民不聊生。有了这种水稻,南方全部都种上,就算打到天边也有足够的粮食。

  “父皇,葛明曾经说过算学有大用途,看来真的不是说大话。这个折子内容简洁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呵呵,葛明这小子确实有些手段。要是大臣都按照这种方式汇报工作,那朕就不至于那么操劳了。不看一刻钟都找不到重点,要生生把朕累死。”

  “承亁,青雀,好好跟葛明这小子学算学,这是一门大学问。”李家哥俩赶紧称是。

  第二天姑父还在葛家新宅子监督装修进度,突然有家人来报,小郎君让姑老爷赶紧回府,说是有圣旨到了。姑父此行的目的就在这里,今天总算来圣旨了,明儿说赏赐必定丰厚,到底是个什么赏赐呢?

  秦姑父翻身上马,肥胖的身躯在马上抖动着,虽然如此但是也不敢催马太急,以免伤了周围行人,谁知道这些行人里没有做大官的远房亲戚?还是小心为妙。

  可见商人出身的姑父处事圆滑,甚至有些胆小,这也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到了尉迟家时,早就摆好了香案了,等到姑父到了往这里一跪,魏攀就开始传达旨意了。

  姑夫哭着谢恩,做了半辈子商人前些年除了商籍,儿子还有了一个散官,这是第一步。现在因为献占城稻受封合浦县男,祖坟都要冒青烟了,怎么可能不哭。

  魏攀看这个胖子哭得稀里哗啦,居然没有接过圣旨的自觉,这才往前走了几步,把圣旨塞到姑父怀里。此时姑父才清醒过来,从袖子里掏出几个金元宝塞到魏攀手里。魏攀笑呵呵的笑纳了,这是喜事,收点喜钱也不算贪污。

  葛家又大排宴宴,话说这才多少天的功夫,动不动就大排宴宴,只是可惜葛三爷在军营回不来,好在有尉迟恭这个闲人主持大局。

  酒宴之后,姑父拉着葛明的手就不愿意放开了。

  “明儿啊明儿,姑父的好侄子,让姑父怎么感谢你才好?秦家有此全是你的功劳。”姑父张嘴全是酒气,差点把葛明熏倒。

  姑姑葛氏赶紧把姑父的手拿开,自己拉着葛明的手说到:“明儿,好明儿啊。”葛氏拉着葛明的手哽咽了。

  “姑姑,姑父,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不要说见外的话。”葛氏听后又是点头又是抹眼泪,亲昵的想要摸摸葛明的头,奈何葛明长高了不少,为了让姑姑摸着顺手,葛明稍稍把头低了一些。

  一家人就应该这样。

  天气越来越热,长安居然比临渝的夏天还要热。只要出门就是一身汗,只可怜葛明偶尔还是要进宫读书或者教算学。这种天气只适合在院子里树下乘凉,吃着冰沙打打牌。

  宫中藏了不少冰,李承乾书房内还算凉爽,可是从东宫大门到李承乾书房,距离十分十分遥远。破烂的东宫缺少景致,更缺少绿植。

  这天葛明不得不出门,因为今天要上算学课。葛明觉得自己被坑了,也觉得李承乾和李泰实在太惨,连个暑假都没有。

  到了书房葛明已经全身都是汗,从背包里拿出帕子擦了擦。看到李承乾、李泰、李淳风三人有说有笑,正在喝着软饮,里面居然还有冰块,葛明怒了。

  “居小新,软饮子多加冰块,快点快点,我要热死了。”

  居小新听后赶紧去给葛明端上来软饮,看来是提前准备好的,葛明喝到了冰水全身舒坦。不要以为提前准备好了本小郎君就能原谅你们,今天必定会留大量的家庭作业。

  “上次的家庭作业做完了没?怎么没看到有人提前交上来?”葛明拿着小教鞭在矮几上敲了敲。

  “算学一定要多加练习才行,不然就生疏了。”

  李承乾几人果然老老实实把家庭作业交了上来,葛明大致看了一眼,好像没什么错题。都是一些加减法的题目,加上了后世的算式。这已经被这三人惊为天人了,符号让数字变得直观起来。

  “太子殿下,你检查越王殿下的作业。越王殿下,你检查李师傅的作业。李师傅检查太子殿下的作业,给你们一刻钟时间。”

  李承乾说到:“葛明,你还真懒。”李承乾说的不错,不少老师都是让学生帮忙检查作业的。其实也不是老师懒,这简单的加减法让葛明检查?这完全是开玩笑嘛。

  “太子殿下,子曰温故而知新,不是我懒,我完全是为了你们考虑的。”

  李泰撇撇嘴,但是李淳风点点头。

  一刻钟之后,三人都说对方作业没有错误,葛明这才开始今天的教学。

  “今天开始讲乘法,乘法的符号用这个叉来表示。”葛明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x。

  “乘法是什么?多个相同的数加起来,可以使用这种更加简单的公式来表示。”

  “比如说九个九加在一起,我们可以用9x9来表示。”葛明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写画画。

  然后开始在黑板上画横线、画竖线,一会功夫就好多格子,如同台阶一般。

  在左上角第一个格子内葛明画了一个棍子,一个叉,又画了一根棍子。

  “越王殿下,一乘一等于几?”

  “等于一。”

  葛明点点头,在第一个格子里面写上了一。

  “越王殿下果然聪慧。”

  李泰不停的撇嘴,就这也能算聪慧?

  “太子殿下,一乘以二等于几?”

  “等于二。”

  “不错不错,太子殿下同样聪慧。”

  李承乾有些无语,今天不知道葛明怎么了?嘴巴甜的不得了,这种表扬式教学实在不太适应。

  三个人轮流回答葛明的问题,前面还算好。

  “卫王殿下,五个七相加,也就是五乘七等于多少。”

  李泰挠挠头,想了半天,打算在纸上用加法计算计算。就这?李世民还说这个儿子聪慧?这完全看不出来哪里聪慧啊。

  不是说战国时期就有九九表了吗?如今看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有跟普及是两个概念,古代从来就没有一个朝代对数学重视的。

  葛明此时感觉自己好像在喂猪,下面坐着三头小猪。。。。。。

  葛明怒了,一边吼着背诵九九表,一边把全部答案写上。

  “没想到啊没想到,不过最大九乘九而已,你们居然都算不出来。今天也不用教别的了,把这张表全部背下来。”

  “如此高深的算学,我居然要教给你们三个,白白糟蹋了一门好学问,哎。”

  李承乾心想果然如此,葛明这货又开始打压式教学了,这才是熟悉的调调。

  三人没办法,只好跟着葛明背诵。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

  葛明带着背诵了几遍,就让三人自己背,然后坐到矮几旁边,喝上一杯软饮,还示意居小新再加些冰块。看着三个人晃着猪头背诵,葛明居然有了后世老师的体会。

  不是老师偏心喜欢好学生,而是好学生不容易让老师爆血管。当你面对一群猪一样的学生时,除了自己安慰自己别无其他办法,毕竟是要讨生活不是。

  喝完一杯软饮,葛明用抹布把表格全部擦掉,再转头回来就看到三个惊诧的表情。

  “这么长时间也应该背下来了,现在开始抽查,喊到谁就要从头背到尾。”葛明笑得阴险,三人如同后世的学生一般,拼命低头。

  就三个人,怎么低头依旧那么明显。

  一个小胖子目标大,一个中年人目标明显,剩下的一个再没特点也没用,目标依然明显。

  “越王殿下,请把刚才九九表背诵一遍。”

  李泰没背下来,但是态度还算良好,至少满脸都是尴尬。

  李承乾这货背不下来不说,一点不好意思的表情都没有,葛明不住地点点头,这货心态真好。

  李淳风背下来了,但是没什么值得骄傲的?都要三十岁的人了背诵九九表,有什么好得意的?

  “会了加法自然会做减法,会做乘法自然就做除法。比如二三得六,那六就可以分为三个二或者两个三,这就是除法。”

  “背熟了九九表,对将来计算大有好处,下次上课必须会背。”

  “既然学会了加减乘,那么就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述实际的应用了,这个就叫做应用题。”

  葛明对李淳风说到:“李师傅,我说一个题目,你用数学公式来表达些,如何?”

  李淳风点点头,葛明想了想说到:“越王一顿吃四碗饭,太子一顿吃两碗饭,两人一顿总共吃多少碗饭?”

  李淳风字黑板上写出了4 2=6。

  葛明又接着说到:“越王一顿吃六碗饭,太子一顿吃两碗饭,李师傅的饭量是太子的两倍,那一共吃多少碗饭?”

  李泰脸都黑了,在数学题中饭量居然还变大了。

  李淳风在黑板上写了6 2 2x2=12。

  葛明点点头,还不错,毕竟是有算学功底的。葛明接着说到:“算式里面如果加减乘除全都有,记住先算乘除,然后从左往右依次加减。”

  “李师傅,不如你把刚才的九九表按照我的样子在黑板上写出来,方便你记忆也方便太子和越王记忆,或许你还能找到其中的某些规律。”

  李淳风点点头,学着葛明刚才的样子把九九表重新弄在了黑板上。

  “李师傅,可曾看出来里面有什么规律吗?”

  李淳风又仔细看了看九九表,激动的说到:“从这边一到九,从这边九到一。”李淳风一边比划一边说。

  葛明听后点点头,不过这规律其实不算规律的规律,九九表主要就是死记硬背。虽然后世有一些快速记忆的方法,但是本质上还是死记硬背。

  “太子,越王,李师傅又在黑板上写了一遍,不知道两位记住了没有?”

  李泰说道:“本王觉得差不多了。”李承乾也点点头。

  葛明笑着对李泰问到:“七成六等于多少?”

  李泰想了半天,居然嘀咕出了声音:“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七六,七六。”此时李泰不停地挠头,怎么好像没有七六啊?

  “越王殿下,六七多少?”

  “四十二呀。”

  “那七六呢?”

  “好像也是四十二。”葛明听后满头黑线,果然跟后世好多娃子差不多,死记硬背的结果是翻过来就不会了。

  “会了乘法口诀我们再来看看乘法算式,我真是造了孽了,居然要教你们,估计用不了多久我就要爆血管而死,都是被你们气得。”葛明一边擦黑边,一边唠唠叨叨。

  三人面无表情,好像都在等着葛明爆血管。给太子和越王上课,萧瑀、王珪态度都比葛明好。

  “假设太子殿下一顿饭吃两碗饭,越王殿下一顿饭能吃太子两倍的饭。那我们就可以用二乘二来表示,二二得四,所以是四碗。”

  “这只是最简单的应用,要是极为复杂的乘法用算式来计算就会快很多。”
  http://www.hlys.cc/33587/3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