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求救信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日子一天天过去,西北的太阳像是要把人身上最后一滴水分都烤干。

  五十亩新开垦的土地,被军嫂们伺候得无微不至

  大家伙儿的热情比太阳还高。

  “桂花姐,你说咱们这‘抗旱王’,啥时候能出芽啊?”一个年轻的小媳妇一边卖力地摇着辘轳,一边满怀憧憬地问。

  “快了快了!”李桂花擦了一把汗,嗓门洪亮,“孟妹子说了,这可是顶好的良种,耐得住旱,只要水给足了,保管蹭蹭地往上长!”

  军嫂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秋后能分多少玉米,是磨成面做窝窝头,还是留着煮着吃,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朴实的笑容。

  孟昭南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片土地下面,绝大部分的希望,都只是一个谎言。

  又过了三天。

  地里还是光秃秃的一片,连根杂草都懒得长。

  最初的兴奋和憧憬,渐渐被一丝焦灼和疑惑所取代。

  “这都快十天了,咋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是啊,我家去年种的土豆,三天就冒芽了。这玉米咋这么慢?”

  “会不会是咱们水浇得还不够?”

  私底下的议论声越来越多,大家干活的劲头也弱了些。

  虽然没人当着孟昭南的面说什么,但那些投向她的,夹杂着怀疑的视线,却越来越频繁。

  孙嫂更是像只得了势的乌鸦,天天在地头转悠,嘴里不干不净地念叨:“哎哟,这金贵的种子就是不一样,发个芽都得三催四请的。别是睡死在土里了吧?”

  李桂花听了,好几次都想冲上去跟她理论,都被孟昭南拦了下来。

  “急什么,”孟昭南只是淡淡地说,“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就在这股焦躁的气氛快要压不住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发芽了!你们快看!发芽了!”

  一个眼尖的军嫂在田地的一个角落里发出一声惊喜的尖叫。

  “哗啦”一下,所有人都围了过去。

  只见那片干涸的黄土地上,竟然真的钻出了一小撮嫩绿的幼苗!那绿色是如此的鲜活,如此的茁壮,仿佛凝聚了整个春天的生命力,在这片萧瑟的土地上,显得格外刺眼。

  “真的发芽了!太好了!”

  “我就说能行吧!”

  短暂的欢呼过后,更深的疑惑笼罩了众人。

  “不对啊……怎么就这一块儿发芽了?”有人发现了问题。

  大家顺着他的手指看去,果然,只有那么不起眼的一小片,大概也就一两平米的地方,冒出了稀稀拉拉几十株幼苗。而除此之外的广袤土地,依旧是死气沉沉,寸草不生。

  这下,所有人都安静了。

  气氛变得有些诡异。

  如果说一株都不发,那是种子的问题。可现在偏偏发了一点点,这算怎么回事?

  孙嫂的眼珠子转了转,立刻找到了攻击的由头,阴阳怪气地开了口:“哟,这可真是奇了。难不成这地还分三六九等?还是说,有些人啊,就专门把自己那块地伺候得好,不管别人死活?”

  这话就有点诛心了。

  军嫂们面面相觑,不少人看向孟昭南的表情都变了。

  孟昭南却像是没听见孙嫂的挑拨,她走到那片长出幼苗的地头,蹲下身,仔细看了看,然后不紧不慢地站起来,拍了拍手。

  “大家别急。”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这说明种子没问题,土地也没问题。可能是这一小块地,咱们之前翻得比较深,土质松软,所以它先出芽了。剩下的,估计也就是这两天的事。都别围着了,继续浇水,耐心等着就行。”

  她的话有理有据,加上之前建立起来的威信,暂时稳住了人心。

  军嫂们将信将疑地散开,继续干活,但心里的那颗怀疑的种子,却也跟着那几株幼苗,一起破土而出了。

  ……

  傍晚,孟昭南回到家,陆砚池已经能拄着拐杖在屋里慢慢走动了。

  “今天怎么样?”他看见她进门,开口问道。

  “发芽了。”孟昭南言简意赅。

  “哦?”陆砚池有些意外。

  “只发了我种下去的那几把。”孟昭南给自己倒了杯水,把今天地里的情况说了一遍,“人心已经开始浮动了。周怀安这招,够毒的。”

  他这是要让她被所有人孤立,让她被那些她亲手燃起希望的军嫂们,再亲手推翻。

  陆砚池的眉头拧了起来,他沉默片刻,沉声说:“你打算怎么办?”

  孟昭南还没来得及回答,王虎就从外面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嫂子,您的信!京市寄来的!”

  孟昭南接过信,看到信封上那熟悉的,娟秀中带着一丝刻意的字迹时,心里没来由地一沉。

  是孟晴。

  她拆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

  陆砚池察觉到她神情的变化,没有出声,只是安静地看着她。

  信纸很长,足足有三页。

  孟昭南一目十行地看下去,脸上的表情却越来越冷。

  信的开头,是孟晴用最凄惨的笔调,哭诉着她婚后的地狱生活。

  顾墨如何从一个有志青年,变成了一个游手好闲,酗酒家暴的恶棍。

  张翠莲又是如何尖酸刻薄,把她当成摇钱树和出气筒。字里行间,都是血和泪。

  【姐姐,我知道以前是我对不起你。我抢了你的姻缘,我猪油蒙了心。如果能重来一次,我宁愿去西北的人是你……不,是我自己。我遭报应了,这是我的报应……】

  看到这里,孟昭南只觉得讽刺。

  如果不是她来了西北,此刻在信里哭诉的人,就是她自己了。

  信的后半段,话锋陡然一转。

  【……他最近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门路,说要跟人去南方倒腾电子表,做大生意。他疯了,他根本没有本钱,就逼我,让我回娘家要,管你借。他说他需要一千块的本钱,如果我拿不出来,他就要打死我……】

  【姐姐,我真的没有办法了。你能不能……能不能借我一点钱?……】

  信的最后,是一句几乎被泪水浸透的话。

  【姐姐,救救我。】

  孟昭南拿着信纸的手,微微颤抖。

  她太了解孟晴了。

  她不是怕顾墨打死她,她是想自己做替死鬼。

  她找到了一个能让顾墨万劫不复的方法,但她需要启动资金,也需要一个能撇清自己的借口。

  如果顾墨真的因为走私被抓,追查起资金来源,孟晴完全可以把一切都推到孟昭南这个“心软的姐姐”身上。

  “怎么了?”陆砚池拄着拐杖,慢慢走到她身边。

  孟昭南没有说话,直接将信递给了他。

  陆砚池接过信,快速地看了一遍。他的表情从始至终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看到“倒腾电子表”这几个字时,眼底划过一抹军人特有的警惕和森然。

  “投机倒把,情节严重的话,够判好几年了。”他将信纸放回桌上,声音平稳,“这钱,不能寄。”

  这是原则问题。

  “我知道。”孟昭南抬起头,看着他,“可她不是想让顾墨成功,她是想让他被抓。”

  陆砚池对上她的视线,那里面没有犹豫,没有挣扎,只有一片冷彻的清明。

  他这个小媳妇,比他想象中还要通透,也……更狠。

  “你想帮她?”

  “我不是帮她,我是帮我自己。”孟昭南一字一句地说,“我若是不接这把刀,她还会有别的法子。顾墨是条疯狗,留在她身边,早晚是个祸害。”

  “帮她这次,也就当是还了爸妈这么多的养育之恩。”

  陆砚池沉默了,他明白孟昭南的意思。

  孟昭南忽然站起身,走到桌边,从她那个小木箱里,拿出了一个用手帕包着的小包,打开,里面是她攒下的为数不多的钱。

  她仔细地点了三百块钱出来。

  “三百块,不够他做多大的生意,但足够让他迈出那一步,也足够让他被当成典型。”孟昭南的声音冷静得可怕。

  她抬起头,看向陆砚池,似乎在征求他的意见,又似乎只是在告知他一个决定。

  陆砚池看着她,许久,才缓缓开口:“你想好了?”

  “想好了。”

  “好。”陆砚池没有再多说一个字,他只是拄着拐杖,走回床边坐下,将空间留给了她。

  孟昭南走到桌前,不仅拿出了汇款单,还铺开了一张新的信纸。

  她蘸了蘸墨水,笔尖悬在纸上,却没有立刻写给孟晴。

  她抬起眼,对陆砚池说:“钱,我会寄给她。但光这样还不够。”

  她的笔尖落下,飞快地在信纸上写下了一行地址。

  “我要再写一封信。”

  陆砚池看清了信封上的地址,瞳孔微微一缩。

  那不是孟家的地址,而是京市公安局。
  http://www.hlys.cc/33989/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