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第六十四章:提前五年出现的MG42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六十四章:提前五年出现的MG42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当陈常在点燃了第三根,由总部烟厂生产的“长虹”牌香烟时。

  刚刚从门外进来的王玲,从他的手上,轻轻的把烟给拿了下去。

  在陈常在手边,一个当成烟灰缸的小陶碗里给按灭了。

  “少抽点,你看你屋里,都快成神仙洞府了。

  这烟雾缭绕的,都快看不到人了。

  来,把衣服披上,我把窗户开一下,换换空气。”

  说着,王玲就从炕上拿起来了陈常在的棉衣,披在了他的身上。

  转身就去窑洞的窗户那里,把窗户给支了起来。

  嗯,陈常在窑洞窗户是向上推开的,需要一个棍子支上才行。

  就是那个潘金莲妹妹支的那种窗户。

  棍子也是那种棍子。

  三月初的夜晚,天气还很冷,窗户打开后,一阵冷风吹了进来,让陈常在不由得紧了紧披在身上的棉衣。

  “你也多穿点,别冻着了。

  这天也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陈常在看着王玲,笑着说道。

  王玲轻轻的哼了一声,说道:“你还说我,这都几点了,你还不休息。

  领导都说了让你早点休息你也不听。

  你要是再这样,我就去大领导那里告你的状去。”

  “好好好,我马上就休息。还有一点就完事了。”

  “诺,这是我和大姐们自己养的鸡下的蛋。

  我给你煮了一个糖水鸡蛋,快趁热吃了。”

  王玲也没听陈常在的保证,只是把刚才端进来,放在了旁边桌子上的碗给端了过来。

  里面有一颗雪白雪白的鸡蛋,扁扁的,圆圆的,像个小飞碟。

  白白的蛋清里面,隐约还能看到蛋黄里的红色。

  “快点趁热吃,一会凉了。”

  王玲把装着糖水鸡蛋的碗递到了陈常在的手中,就去炕上把他的被子给放下来了。

  回头又收拾了一下屋子。

  但是陈常在工作台上的图纸,她是碰都不碰。

  不要说工作台上的图纸。

  在这个窑洞里,只要是和纸有关的东西她都不会碰。

  更不会把任何一点,不是她带进来的东西带出窑洞。

  哪怕是垃圾,也是陈常在自己倒在外面的筐里后。

  外面的警卫和内保人员,会在互相监督下,在院子里的一个土坑里全给焚毁掉。

  在他的窑洞中任何一点东西,都不允许向外流出。

  这是陈常在对他的警卫和内保人员要求的。

  因为他也不敢保证自己废弃的一些东西,会不会被有心人给拿走,会不会对自己这边不利。

  毕竟在技术上,有些时候一个纸片上的,一个不起眼的简图和数据,就可能给某些人带来一个灵感。

  这种事情不要太多了。

  在后世七八十年代。

  几乎所有和军事有关的军事研究所附近,都会有捡垃圾收破烂的。

  他们最喜欢收集的就是旧书和废纸。

  尤其是那些被碎纸机给变成小纸条的废纸。

  曾经就有过一个大案子。

  我方在那个小岛上的,一个潜伏在军情局的特科人员,发现军情局获得了一个国内非常重要的,军事装备的情报。

  我方人员把消息传回来后。

  经过调查,发现在研究所附近,一个已经收了十多年破烂的老头子,竟然是在国内潜伏了二十多年的军情局特工。

  而他获取情报的渠道,就是从那些破碎的废纸之中,一点点的,把图纸和数据给拼接起来。

  那次之后全国都开始了秘密调查。

  结果让人后怕的是,这样收破烂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抓就抓到了十几个。

  国内的内保同志,在一些人家中的隐秘处,还找出来很多已经拼接好,但还没有送出去的图纸和数据。

  这简直是让人触目惊心。

  后来那些重要的军事研究所,再次加强了纸质文件的处理规定。

  “文件销毁:销毁纸质文件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碎纸机或采用焚烧处理,确保残片无法拼凑还原,焚烧需达到800℃以上持续30分钟。

  销毁记录电子版,需同时存储于涉密内网服务器和离线加密硬盘,定期进行完整性校验。

  纸质销毁审批单需加盖单位公章,存放于保密专用档案室,保存期限为永久。”

  这些加强的规定,都是在有了惨痛的教训后,才制定的。

  王玲收拾了一下屋子之后,又去关好了窗户。

  然后拿过来陈常在已经吃完了糖水鸡蛋的碗,说道:“不要太晚睡了,记得早点休息。”

  “嗯,我知道了,这糖水很甜,鸡蛋很好吃。”

  王玲听到陈常在说的话后,也不再说什么了,只是笑着拿着碗离开了。

  陈常在看着王玲离开的背影也笑了笑。

  然后又看向了他工作台上的图纸。

  这上面的图纸,是一款机枪的图纸。

  这是陈常在为部队选择的一款通用机枪。

  陈常在对部队使用什么通用机枪更合适,始终在进行着思考。

  通用机枪,顾名思义,它最主要的特色就是通用。

  它需要轻重机枪的活都能干。

  它的子弹,还需要和步枪通用。

  当使用两脚架射击时,它就是轻机枪。

  当时用三脚架射击时,它就是重机枪。

  以MG42通用机枪为例。

  在使用两脚架时,它的有效射击距离是八百米,射速在每分钟六百发左右

  当它使用三脚架时,它的有效射程在一千米左右,射速在一千到一千二百发。

  三脚架极限射速在一千二到一千五百发。

  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区别,主要就在于两脚架和三脚架在稳定性上的不同。

  机枪在越稳定的状态下,它的射速就越快,射程也就越远。

  可是战场上的机枪,也不是越快就越好。

  MG42的高射速。

  对于250发就得更换的枪管,和它的后勤弹药压力来说,都是一个噩梦。

  在后世的统计认为,轻机枪的射速,在战场上每分钟保持在五百到六百发最为合适。

  低于这个射速,对敌人的压制力将会减弱,会形成弹幕稀薄。

  重机枪的射速,保持在一千发左右最为合适。

  低于这个射速,就无法对敌人形成有效的火力压制。

  高于这个射速,不管是对枪管,还是对后勤弹药的压力,都是不可承受的。

  而陈常在之所以看着他眼前这张,德国人在1942年才在34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代神枪MG42。

  也是有着他的想法的。

  后世他们军工厂生产过的67式通用机枪。

  可以说性能非常的糟糕。

  它借用了太多其他国家通用机枪的设计,最后弄出来的却是一个组合怪。

  至于在后面的88式通用机枪,又不适合现在陈常在采用。

  因为那上面用了太多的新材料,工艺也复杂。

  在思来想去后。

  陈常在还是觉得,这个在五年之后才会出来的MG42通用机枪,才是最适合现在的。

  首先它的加工工艺非常简单。

  它的枪身基本上都是铆接和焊接件。

  在制造工艺这方面,陈常在下面的军工厂,完全可以做到。

  而且因为现在有了电。

  冲压焊接,对陈常在来说,已经不再是门槛了。

  再一个就是它的造价相对较低,只有MG34的百分之七十。

  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至于这把枪,在后来一直被人诟病的高射速。

  那是因为它采用了滚柱闭锁,闭锁速度快速而且简单。

  它比旋转闭锁更快,枪机行程也极短。

  在加上它是管退式机枪,又加装了枪口助退器。

  这让枪管后坐速度极快,可以快速向后推动枪机,完成连续动作。

  所以才有了它的高射速。

  但是陈常在也不想取消这种高射速。

  因为这是设计师,想用在对空射击时的射速。

  其实MG42是可以调节它的射速的。

  只是需要更换枪机和缓冲簧就可以。

  而陈常在也有一些其它办法来调整射速。

  这些都是能够解决的。

  “选来选去,还得是你啊。

  既然如此,你就早出来几年吧。”陈常在喃喃道。
  http://www.hlys.cc/34375/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