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第270 章 林平安: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70 章 林平安: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小半刻钟后,一辆华丽马车疾驰而至,还未停稳,一道红色倩影便迫不及待地跳了下来,正是高阳公主李漱。

  她提着裙摆,像一只归巢的燕子,急匆匆地奔进林府,一边跑一边焦急地呼喊:“郎君!郎君!我回来了!”

  然而,回应她的只有风吹过枯枝的细微声响,以及闻声快步从内院走出的柳如烟。

  “殿下,您回来了!” 柳如烟见到她,一脸惊喜。

  高阳快步上前,一把抓住柳如烟的手,急声问道:“郎君呢?我要见他!”

  柳如烟连忙安慰道:“公主莫急,侯爷刚被大理寺的人带走了!不过侯爷早有交代,让府里一切照旧,让您不必担心,他自有应对之策!”

  高阳自然知道父皇不会把林平安怎么样,关几天不过是权宜之计。可她满腔的话语,满心的思念和懊悔,此刻却无人可诉。

  她只是想在他被带走前见他一面,亲口告诉他,她不再任性了,她明白了他的不易……可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

  很快,林平安与李恪逛青楼、怒打李佑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迅速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

  一时间,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有人幸灾乐祸,如窦奉节、侯元礼之流,当即在府中大摆宴席,弹冠相庆,只觉得胸中积郁多日的恶气终于出了大半,恨不得林平安就此一蹶不振。

  有人扼腕叹息,觉得林平安年少气盛,自毁前程,实在可惜。

  更多的人则是在冷眼旁观,等待着看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将如何收场。

  弹劾林平安的奏章如同雪片般飞向李世民的龙案,御史言官们引经据典,口诛笔伐,将林平安形容成一个恃才傲物、目无君上、行为放浪的狂徒,要求严惩不贷。

  赵国公府。

  长孙冲兴冲冲地来到后院书房找到父亲长孙无忌,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喜色:“阿耶!您听说了吗?林平安他……”

  然而,长孙无忌听完,脸上却没有任何波澜,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继续翻看着手中的书卷。

  长孙冲满脸疑惑:“阿耶,林平安此番闯下如此大祸,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长孙无忌放下书卷,抬眼看着他,摇头道:“冲儿,你还是太年轻了!你当真以为,这只是简单的冲动行事?”

  “这一切,恐怕是那林平安故意为之的自污之举,这里面的水,深着呢!你好好学着点吧!”

  “自污?” 长孙冲目瞪口呆。

  长孙无忌望向窗外,目光深邃,喃喃道:“此子年纪虽轻,心思却深沉如海,头脑更是清醒得可怕。若是旁人,在他这个年纪取得如此成就,怕是早已得意忘形,目中无人了!”

  “可他呢?懂得审时度势,急流勇退,甚至不惜自损名声,或许,这正是为何他能简在帝心,深得陛下和皇后娘娘如此宠爱和纵容的原因之一吧!”

  长孙冲怔在原地,回味着父亲的话,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他与林平安之间的差距,或许远不止是才华那么简单。

  …………

  翌日,皇宫,太极殿,早朝。

  李世民高踞龙椅,冕旒下的面容沉静如水,不怒自威。

  昨日流芳阁的风波,如同殿外未化的积雪,寒意侵入了这大唐的权力中心。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例行公务奏对完毕,短暂的寂静后,一道身影迫不及待地跨步出列,正是出身太原王氏的王御史。

  他手持笏板,声音洪亮:“陛下!臣要弹劾长安侯三大罪!”

  “其一,引诱皇子,流连烟花风月之地,败坏皇家声誉,其心可诛!”

  “其二,公然殴打折辱皇子,致使齐王殿下身受重伤,此乃藐视皇权,大逆不道!”

  “其三,身为朝臣,行为不端,有辱官箴,影响极其恶劣!此三罪,条条皆可论处极刑,望陛下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瞬间炸开。

  早已准备好的世家官员们纷纷出列,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对林平安展开了猛烈的口诛笔伐。

  一时间,“狂徒”、“悖逆”、“国法难容”等词语充斥大殿,仿佛林平安已是十恶不赦的阶下之囚。

  李世民端坐其上,面沉如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

  他不能公开偏袒,王御史所言,至少在明面上,句句在理。

  带皇子逛青楼,打断皇子的腿,无论哪一条,放在任何朝代都是重罪。

  他需要的是一个契机,一个能让他顺理成章“轻判”的台阶。

  “放你娘的屁!”一声雷霆般的怒吼炸响,程咬金须发皆张,跳将出来,指着王御史的鼻子骂道。

  “那齐王干的是人事吗?虐打一个十二岁的女娃!老子要是撞见了,非把他屎打出来不可!林小子这是替天行道!”

  尉迟恭、牛进达等一众武将也纷纷鼓噪起来。

  “没错!打得好!”

  “那种禽兽不如的东西,就该打!”

  …………

  然而,论及朝堂辩论、引经据典,他们哪里是这些浸淫文书多年的文官对手?

  很快便被王御史等人以“皇子犯法,自有宗正寺与国法处置,岂容臣子私刑?”、“律法面前,人人平等,然程序正义亦不可废”等冠冕堂皇的理由驳得面红耳赤,难以招架。

  眼看舆论在世家官员的引导下,渐渐要将“维护国法”置于“道德正义”之上,形势对林平安越发不利。

  就在这时,一道苍老却带着怒意的声音响起:“王御史!尔等休要在此混淆视听,颠倒黑白!”

  众人循声望去,竟是孔颖达!

  他跨步出列,目光如电扫过王御史等人,声音铿锵:“齐王李佑,于光天化日之下,在烟花之地虐打年仅十二的女娃,此等行径,简直令人发指,天人共愤!”

  “这已非私德有亏,而是丧尽天良!林侯路见不平,出手制止暴行,救女娃于水火,此乃大仁大义,见义勇为之举!何错之有?!”

  “若此等义举有错,那我等读圣贤书,所谓的‘仁者爱人’、‘恻隐之心’岂不成了空谈?!真正有辱皇家门风的,是那施暴的齐王,而非仗义出手的林侯!”

  这一番怒斥,义正词严,直接将矛盾核心从“臣子打皇子”拉回到了“皇子施暴行”上。

  王御史等一众世家官员都懵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这还是那个以前动不动就弹劾林平安“离经叛道”的孔祭酒吗?

  怎么如今竟如此旗帜鲜明地为林平安辩护?难道真如传闻所说,林平安在辩道之后,已成了儒家默认的“准圣”?!
  http://www.hlys.cc/34527/2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