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北凉大军压境,大夏无将堪用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金銮殿上,皇帝亲自为前三甲披红挂彩,封云钊为“靖北将军”,封韩震为“破虏将军”,封云萝为“北伐大元帅”,命他们率军赴前线。北凉王朝,经过数年休养生息,厉兵秣马,由名将兀术脱脱率领三十万铁骑,悍然南下,陈兵于大夏北境最重要的关隘——燕莔关外。边关守军誓言浴血奋战,但兵力悬殊,燕莔关危在旦夕!一旦燕莔关失守,北凉骑兵便可长驱直入,直逼中原腹地。
皇帝觉得云萝武功胆识俱佳,然一介女流挂帅难以安心,故而连夜召集重臣商议,想再选一位有经验的帅才。但令他心寒的是,偌大的大夏,竟找不出一位能抗衡兀术脱脱、力挽狂澜的帅才!将帅或垂垂老矣,或承平日久磨灭了锐气;中生代将领中,虽不乏勇武之辈,但缺乏独当一面大兵团作战经验。朝堂之上,文臣主和、主战争论不休,武将面如土色,无人敢请缨出战。
皇帝把希望寄托在武官行列首位,鬓角微霜,微微发胖的镇国公云绥阳身上。“镇国公,”皇帝的声音带着焦虑,“卿家世代将门,满门忠烈,于军旅之事经验最丰。值此国难当头,不知国公可愿为朕分忧,挂帅出征?”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云绥阳身上。云绥阳出列,跪地,声音沉痛而坚定:“陛下!微臣世受国恩,纵使肝脑涂地,亦难报万一!为国出征,微臣万死不辞!”
他话锋一转,带着深深的无奈:“然……臣今年已四十有五,精力、体力大不如前。年轻时留下的暗伤,每逢阴雨便疼痛难忍。若对阵寻常敌将,臣或可凭借经验周旋。但此番对手是北凉第一名将兀术脱脱,其人用兵如神,狡诈凶悍。臣……恐力有不逮,有负陛下重托,误了军国大事啊!”
朝堂上一片寂静。云绥阳说的是实情,他并非畏战,而是深知此战关系国运,不能有丝毫闪失。他个人的荣辱得失,与国家安危相比,微不足道。
皇帝沉默了。他理解云绥阳的顾虑,但心中失望更甚。这时,国丈元朗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出班奏道:“陛下,镇国公所言,实乃老成持重之见。然军不可一日无帅。老臣听闻,镇国公四位嫡子:云铉、云钊、云铮、云铄,皆得国公真传武艺高强,熟读兵书,堪称英才。正所谓虎父无犬子,何不父子一起都上阵?”
元朗此议,看似为国举贤,实则包藏祸心。云家四子确实英勇,但毕竟年轻,缺乏实战经验。若胜,则元朗有举荐之功;若败,则云家不仅损兵折将,更可能背负战败之罪,从此一蹶不振,他元家便可少一个心腹大患。这是一招进退皆可的毒计!
云绥阳心中一震,猛地看向元朗,目光如电。他岂能不知元朗的算计?他沉声道:“陛下!犬子们虽有些微末之技,但年纪尚轻,未经战阵,恐难当大任!战场非儿戏,一念之差便是万千将士的性命和国土沦丧!臣……恳请陛下三思!”
项世珩看着台下争执的两位重臣,又看看面露难色的其他武将,心中一片冰凉。大夏真的无人可用吗?”
皇帝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北凉犯境,国难当头,确需良将。然,岂能只依靠云氏一门?我大夏地大物博,人杰地灵,难道就再无忠勇之士?”
他环视群臣,一字一句道:“朕决定,即刻下诏,延长恩科武举!凡我大夏子民,无论出身门第,只要有真才实学,通晓兵法,武艺超群,均可应试!对实力突出者,朕不吝封赏和授职!”
武举延长时间!皇帝竟要用这种方式来选拔将帅!国丈元朗一愣,旋即心中冷笑。武举选出的,多半是些江湖草莽,或者低级军官,如何能与根基深厚的将门子弟相比?即便真有能人,短时间内也难以整合,对战局恐怕是远水难救近火。他觉得皇帝这是病急乱投医。
但云绥阳却是眼中一亮!他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深意。此举一来可打破将门对军权的垄断,为朝廷注入新鲜血液;二来可避开元朗针对云家的阴谋,将选将之事长期化、公平化;三来可发现被埋没的将星!
他立刻跪地高呼:“陛下圣明!此乃开阔之路,强国之策!老臣附议!”
皇帝旨意一下,天下震动。各州府的勇武之士、怀才不遇的低级军官、甚至一些隐世的兵法传人,都纷纷涌向帝都,在武举考场上许多习武者展露身手,博取功名。
消息传到后宫,妃嫔们反应各异。
凤仪宫,皇后寝殿。兽耳鎏金香炉里吐出缕缕沉水香的清烟。殿内陈设极尽奢华,却又在细节处透着母仪天下的端庄与威仪。元若晗屏退了所有闲杂宫人,只留下心腹锦书在一旁静静研墨。殿内安静得只剩下墨条与砚台摩擦的细微声响,以及偶尔灯花爆开的噼啪声。
皇后卸去了在外的温婉面具,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阴郁与冷厉:“先帝在时,云绥阳的父亲和两个胞弟战死沙场。此次最好让云家父子齐上阵,他们怎是北凉虎狼之师的对手?若是殒命,看那云绮阳和她儿子还如何得意!”
元若晗眸光冷冽:“锦书,你跟了本宫这么多年,难道不明白?在这深宫之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淑妃背后的云家,就是那阵太过强劲的东风。本宫不能让这阵风,吹垮了元家的百年基业,吹掉了本宫的凤冠!”
宸王深受皇帝喜爱,已经威胁到了寰儿的地位。皇帝近年来极力扶持寒门与军功集团,就是用来制衡元家以及世家大族的。云家气焰日炽,已呈尾大不掉之势。若任其发展下去,恐朝堂再无我元家立足之地。
“绝不能让云家儿郎得胜归来!” 元若晗眼中闪过一丝狠毒,“传信给父亲,我们在军中……也应该有所安排。” 父亲在军中的势力虽不如云家根深蒂固,但经营多年,也并非毫无根基。尤其是后勤粮草、军中文吏系统,安插了不少元家的人。有些位置看似不起眼,关键时刻,却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栖鸾宫内,德妃谢霓虹心乱如麻。
她是兵部尚书谢堃的妹妹,她想让十三岁的儿子项御晟随军历练,又害怕战场上刀剑无眼伤及性命。想到谢堃十七岁庶子谢浩,他武功不俗,又懂兵法,是个带兵打仗的好苗子,让他出征积累军功更为稳妥,将来也好为晟儿所用。
钟粹宫内,气氛凝重。
淑妃云绮阳得知父兄被推至风口浪尖,忧心如焚,她比谁都清楚战场凶险。若是兄长与侄子们上前线厮杀,自己与宸儿在宫中就危险了。皇后视自己为眼中钉,元氏一族,累世公卿,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元朗更是当朝太师,权倾朝野。近年来因宸王受宠,云家的风头越来越盛。
兄长一介武夫,凭着军功,官至大将军,爵封镇国公,陛下直夸云绥阳乃我朝擎天铁柱,架海金梁。云家已能与元家分庭抗礼。为了宸儿,云家必须慎之又慎、步步稳妥。
http://www.hlys.cc/3476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