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献丑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二楼,“群芳争艳”。

  整个楼是呈“回”形,楼外有庭院,楼内有包厢,雅座。

  楼的中间有个高台,能看到所有人——也是今夜的“舞台”。

  观第二楼内部的布局,与绵州的春回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低宇人深静,细梢烟倚轻,晚意染云径,暮流落华庭……”

  “忆犹红霞胜景,也羡桂魄勾明。却是淡抹幽屏。何处见繁星……”

  “冷冽天上境,遥远梦中楹。敲栏望月,谁家孤自欢清?”

  “有银桥飞渡,仙人唱醉,笑逢渐入白玉京……”

  “……”

  一众才子轮番上阵,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应有尽有。

  第二楼的中秋诗会,并不局限于诗词歌赋,其他的雅艺也都可展示。

  不过诗会诗会,诗词歌赋才是主流——其他的大多都是添头。

  有人献诗,有人以此书写,有人以此作画,更有人加上了伴奏。

  在一番“大杂烩”的“翻炒”中,中秋悄然接近了尾声。

  几乎所有才子都将自己的存货拿了出来,四大公子也不例外。

  ……

  第二楼,四楼。

  周穆几人跟着裴辙入了包厢,有相应的仆人早已恭候多时。

  兰幽进来后就拉着田妩儿坐在一起,窃窃私语,娇笑连连。

  圣都的女子很少有人习武,她自遇见田妩儿三女后,便引为知己。

  田妩儿只是面上看着冷淡,故作矜持,但内心也有颗侠义少女心。

  两女无人打扰,也能聊到一块——大多还是兰幽在说,田妩儿听或者答。

  周穆轻笑,这个“冰山”田妩儿,总该变成那个“活泼”的李根花了。

  他与裴辙,沐缙坐在窗前,可以看到楼下,看到高台。

  楼下的台子有两层楼之高,时不时能看到上去卖弄“风骚”的才子。

  但诸如四大公子这类人,他们只会遣下人去献诗,不会亲自下场。

  除了书公子韦邯——他巴不得上去“展示”一下自己。

  “子羡,你不去来上一两首?”

  沐缙此前也遣人献上过一首中秋词,对仗工整,但反响平平无奇。

  他肚子里有墨水,但不多。

  田妩儿一直留意着周穆,闻言看了过来——说起来,她还没有亲眼见过周穆下(zhuang)场(bi)。

  周穆喝着茶,摇摇头,有些迷茫——他要不要走到台前?

  中秋诗会,只是一个跳板。

  若只轮诗词,他就不太愿意——到底是文人发“骚”,没有意义。

  以前诗会上还有吴衿,司马性,郁明月,严音,柳奴儿……

  如今仅剩他一人——司马性断了臂,也断了附庸风雅的心。

  其余人,或生死两别,或音信全无。

  况且,与不相识的人来一些“互动”,很危险——毕竟文无第“二”。

  沐缙见周穆不肯出面,暗自惋惜——多好的出名机会呐。

  裴辙也有些好奇,他看不懂周穆。

  周穆进京后就知道闲玩,又不为名,又不为利,他到底要什么?

  “间添凉意染秋慵,多盛云裳换素容。临晚倾寒愁满月,孤伶更叹桂香浓。”

  楼下又有人遣人献诗,朗诵者是个寒门学子,其一身看着“磕碜”,但举止不卑不亢,颇有文人风骨。

  “献诗者,吴衿,吴仲怀。”

  这首诗虽非传世的佳作,但属于上乘,引起了众人一番探讨。

  裴辙也稍稍勾起了点兴趣,只是稍稍——除了狐琰,他没太多在意之人。

  “仲怀……”周穆喃喃自语,同名有可能,既同名又同字,几乎不可能。

  而且,周穆知道吴衿在圣都,也知道今夜他多半来了。

  “说起来,吴衿也是来自蜀川界……”沐缙忽然说道,他了解过吴衿。

  吴衿来圣都才不到八个月,但已经闯出了一番名堂,被人称为白发公子。

  他不仅仅才学能力上出众,还有一头吸睛无数的白发。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众人隐约知道,他是个有故事的人。

  “圣都之内,能超过他的年轻学子,不足一手之数。”裴辙对其兴趣不大,但对其他人更是半点兴趣没有。

  一手之数,四大公子之后——这已是极高的评价了。

  “啧啧,可惜了,他们若是知道子羡在此,怕是不敢提笔。”沐缙想到了周穆的《水调歌头》,有些遗憾。

  “……”

  顿时,场中的气氛有些尴尬。

  裴辙瞥了他一眼,表情满是无奈——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水调歌头》一出,否说是他们,就是大儒们也只得甘拜下风。

  周穆轻笑,他并不在意什么提笔不提笔的,他只关心自己。

  要不要……

  “他们可能要知道了……”周穆突然出声,“献丑了。”

  或许,他也该走到台前了。

  周穆才发声,田妩儿四人就齐刷刷地看了过来,都很惊讶。

  之前,你不还说不出面吗?

  果然,才华横溢,是真的要溢出来了(rengbuzhuyaozhuangbile)。

  沐缙,裴辙先前都曾献过诗,包厢内自然还剩有一些笔墨纸砚。

  周穆缓缓走到案前,田妩儿与之相视一笑,然后走近为其砚墨。

  一张,两张,三张……

  裴辙以为是周穆废了的草稿,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

  而沐缙,兰幽两人,更是看傻了眼,直愣愣地拿着“草稿”。

  ……

  哒哒哒——

  楼下高台,忽然来了个人。

  其人衣着贵气,手上拿着许多纸张,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有认识的人眯起了眼,暗自揣度他的想法,为什么他会下场?

  衣着贵气的人自然是沐缙,他作为沐家嫡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沐缙不善诗词,凑什么热闹。

  某个角落里,满头白发的吴衿与方才读诗的寒门学子坐在一起。

  他看着沐缙走到台上,嘴角弯出了弧度,眼中也闪过一丝精光。

  来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连四首,满座皆惊。

  沐缙念完了也在回味,但更多的是回味众人的表情。

  他们一脸呆滞,满是不可置信——这让沐缙偷偷暗爽。

  虽然看不到其他包厢内“四”大公子的表情,但也能有些猜测。

  比起裴辙,好不到哪去……

  “献诗者,周穆,周子羡!”沐缙也没藏着掖着,直接落下名字。

  叮——

  先是一片哑然,一片安静,而后忽然就热闹起来了。

  “周子羡,是谁?”

  “这个名字有点熟悉……”

  “我我我……这不是那啥,水调歌头的那位诗人吗?”

  “蜀川界第一才子?”

  “是大燕第一才子!”

  “……”

  一时间,众说纷纭,只有吴衿听懂了这几首诗的深意,露出了苦笑。

  首首不离明月,这是在点他,和他打招呼呢……

  毕竟,明月。
  http://www.hlys.cc/35047/1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