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府试(一)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迷迷糊糊当中,张时安的耳边响起,一道鼓声。

  听声音应该是龙门已经关闭,所有的人都已经进来了。

  在听远处一阵嘻嘻嗦嗦的声音,看样子待会就要发卷。

  张时安赶紧从木板上面起身,拿着他之前就买好的小铁罐子。

  加上木炭放到一旁开始烧水,又用毛巾,给自己来了一个冷水敷面。

  精神精神。

  听着不远处的脚步声以及铜锣响声,基本上,所有的学子都已经清醒了过来。

  可能因为考房靠前的原因,这边的光线还挺好的。

  这会能够明显的看到天际露出来的一抹微光。

  张时安又赶紧,开始把桌案清理干净,把他的笔墨纸砚放上去。

  一切准备就绪。

  昨日的纷纷扰扰早已烟消云散。现在当务之急和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应对此场考试。

  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看到目的达不成狗急跳墙。

  保不准,还能够让对方气急败坏之下跳出来,露出点破绽。

  他也能够知道以后冤有头债有主,该找谁的麻烦。

  远处走来的差役,两人一旦挑着箩筐往这边走来。

  按照顺序从左到右,开始给他们发放试卷。

  张时安,用烧好的热水给自己泡了一杯葛根粉,加上一些蜂蜜,和一些花生碎。

  简简单单,就对付了一顿。

  当他吃完的时候,考卷也发到了他这里。

  良好的习惯,让他第一时间开始检查起这些试卷,并且数了一下试卷的数量。

  第1场,无论是县试还是府试,基本上都是考贴经。

  张时安本来以为这次检查,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差错。

  可看着那漆黑一团的污渍,也是忍不住心头直跳。

  好在他的好习惯救了他一次。

  趁着这会时间充裕,张时安毫不犹豫叫来了旁边发圈的差役。

  对方看到,这卷子上面的确是有瑕疵的地方。

  也是第一时间去禀告了外帘官,在确认的确是他们这边的原因,导致的问题。

  也是第一时间就给张时安更换了试卷。张时安看着这次试卷上面总算是没有那些糟心的玩意了。

  心里也算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这样的举动也惹得其他考舍当中的学子注意。

  毕竟这样的场合粗略的检查一遍,当然很有必要。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大家检查一遍,随后好几个考房 ,都开始摇起了铃铛。

  这次,有问题的考卷还真有点多。

  光他们这一个过道下去就有4张,有问题的。

  外帘官脸色有些难看。

  毕竟 ,这次的卷面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如果要是这群考生不注意,那就真的是自认倒霉。

  而且一个不小心,负责印刷的官府机构,也会遭到弹劾。

  因为怕待会主考官的到来,发现这么多有问题的卷子。

  肯定会怪罪。

  所以外帘官拉着那群发放试卷的差役,尽量提醒一下这群考生。

  在收到考卷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检查,一旦有问题,及时更换。

  莫要让一切都追悔莫及。

  张时安再次小心仔细的检查,总算一切都没有差错之后,这才开始提笔蘸墨,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籍贯。

  今天的题量还算可以,也就整整16张,第一道大题是贴经题目:《尚书·舜典》云:“慎徽五典,五典克从”,试详述其义,并论于国于家之要。

  张时安没有丝毫犹豫提笔就行,要是第1道大题就卡住了,那真就有些好笑了。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者,其义精妙深远。

  “慎徽”意为谨慎地弘扬、践行,“五典”即五常之教,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于国而言,若上至君主、下至百官皆能慎徽五典,朝堂之上则君臣有义,政治清明,政令通达;

  朝外,百姓以五典为则,家宅和睦,邻里相亲,可使民风淳厚,社稷安稳。

  于家来讲,父遵父义则威严不失、恩义兼具,母行慈惠则子女敬爱、家庭温暖,兄友弟恭、子孝双亲,阖家上下其乐融融,尽享天伦。

  如此,则家齐国治,盛世可期,为士子修身处世、辅弼朝堂所当铭记践行之根本。

  非常流畅的把答案写完,府试还是很有难度的。

  没办法,对于张时安来说,不但记性好,而且悟性惊人。

  这样的题目,都是送分题。

  看着第3道题目:《左传·隐公元年》载:“多行不义必自毙”,请析其理,兼论史例佐之。

  张时安竟然也是有了一些感触,自己没有害人的心。

  不代表别人没有无论是哪一个朝代和时代,都是弱肉强食。

  有时候不是他不争不抢,就能够安然度过。

  “多行不义必自毙”,此乃千古警世恒言。

  不义之行,背天理、逆人心,初时或得逞,然冥冥之中自有公论。

  以春秋郑庄公之弟共叔段为例,共叔段恃母宠,欲谋逆篡位,扩封地、积粮草、缮甲兵,诸多不义。

  庄公隐忍不发,待其恶贯满盈,天怒人怨,终致溃败,逃亡异地,此即不义之报。

  不义之举,失民心、毁声誉,为仁人志士所不齿。

  士子立身朝堂,当以此为戒,秉持正义,勿蹈覆辙,方可保家国昌盛,名垂青史。

  张时安继续答题,今天的答题量,他是一定要规划起来。

  不能够,让自己的时间不充裕,有那种紧迫的感觉。

  一直都挺顺利,直到遇到一道题才突然卡壳。

  题目的名称是《礼记·中庸》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阐释其内涵,并论士子当如何践行。

  这一个题目虽说难,但也不难,只不过困难的点在于。

  人人都知道答案的情况之下,自己要如何把答案描写的更佳,争取能够拿到高分。

  稍微在脑子里面打了一下腹稿,害怕出错,先用一旁的草稿纸开始答题。

  等他写完,往纸上一看,这个答案还是不错。

  又稍微修饰了一些,觉得差不多了,这才把它填在考卷上面。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意指人于内心情绪未萌动时,心境澄明宁静。

  不偏不倚,此为“中”,是大本之所在;“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待情绪发作,能依礼义节制,适度表达,使身心、人际达和谐之态,此即“和”。

  士子当修身养性,平日读书穷理,格物致知,洞察人情物理,以养就未发之中;

  遇事时,以所学义理约束言行,遇喜不过分张扬,逢怒不迁怒于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于家国大事、日用常行皆能践行中和之道,方能成大器,担大任,为天地立心,为百姓谋福。

  身为答题机器的张时安,一直到自己肚子叫的跟打雷一样。

  旁边考房的人都被这里的动静吸引,多看了两眼。

  就见张时安这个猛人,就跟身体不是他的一般。

  埋头就是写。

  直到张时安心满意足的完成一道大题,才感受到自己胃里面那抓心挠肝的饥饿。

  以及肚子轰隆隆,跟打雷一般,看着其他的人用谴责的目光望着他。

  张时安也是连忙用歉意的眼神安抚周围的人。

  赶紧,又重新烧炭,把面糊糊,放到锅里面一煮,加上一点腊肉丁,和一点笋干,饿的实在受不了。

  差不多了,也顾不得烫,咕嘟咕嘟就吃了起来。
  http://www.hlys.cc/35061/1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