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忠君之事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大夏宣武二十五年,莫家军与西夏军队在燕山北麓进行决战。

  莫家军大获全胜,在镇北大将军萧慎和异姓王端木龙两路五十万大军策应下,莫家军攻入西夏王城。

  俘虏西夏王公贵族五千余人押送至京城献给宣武帝。

  西夏宣告覆灭。

  莫家军只在西夏王都缴获财物约合两千万两白银。

  但是西夏称霸燕山北部广袤地区数百年,传说财富积累达到数万万两。

  而莫家军只上缴了两千万两财物,这引起了宣武帝的猜忌。

  加上许多势力的煽风点火,让宣武帝下定决心打击莫家军。

  在后十年,莫家军高层大多被变相调离撤职后,问罪抄家。

  宣武帝老迈,生怕当年倾吞西夏巨额财富的莫家军,对后继之君产生威胁。

  遂拆散莫家军,将当年攻入西夏王都的莫家军剩余高层全部秘密处死。

  至此,莫家军成了历史。

  听到此处,苏小楼才对这宝藏来龙去脉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不过,据我所知,此事另有隐情!”徐挽歌话音一转,又将她知道的一一道来。

  当年莫家军攻入西夏王都,确实隐藏了大部分缴获的财物,莫家军高层部分人也确实起了贪念和异心。

  但是莫家军大将军莫小豪察觉后,诛杀了不少军中高层,引起哗变,莫小豪混乱中被杀。

  宣武帝震怒不已。

  莫小豪与宣武帝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当即秘密镇压莫家军哗变,莫家军内乱很快被镇北军和端木龙率领的军队平复。

  至于后来莫家军高层相继在十年内被诛杀,有所关联之人基本被抄家灭族。

  苏小楼愕然,如此隐秘若是真相,他也不知如何去评论了。

  “既然莫家军被镇压,那这批宝藏就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以至于许多人寻了几十年都无半点踪影。所以这批宝藏真假,尚有许多可疑之处。”

  徐挽歌说着,忽然想到了什么,又接着道:“而且这宝藏许多势力探查数十年不得,突然就在这两年冒出来。会不会是像公子说的一般,这批宝藏是将所有人一网打尽的诱饵?”

  苏小楼想到老瘸子师父是二十几年前离开莫家军,他也算莫家军高层,他为何没有被清算,反而感觉与官府关系密切呢?

  而且他有略微提过,石涧崖山下的木箱,都是一堆石头罢了,不用去管它。

  莫非,这宝藏真是假的?

  于是道:“我也倾向于这批宝藏是假的。不过于我不重要罢了!”

  徐挽歌愣了一下,面对苏小楼看着她的目光,一时间心中生出羞涩之感。

  忽然感到巨石后有什么东西在死死盯着她,徐挽歌正欲射出一枚钢针。

  被苏小楼抓住了手,然后朝那巨石唤了两声。

  “唔、唔!”的几声传来,一团黑影一跃而起,竟然跳出五六丈距离。

  轻盈的落在他肩膀上。

  一只金丝小猴儿,它两只可爱的小手抓着苏小楼的脑袋,眼神清澈愚蠢的看着陌生的徐挽歌。

  如此模样,让她都心生喜爱。

  “这是什么小猴子?生的如此招人怜?”徐挽歌尝试摸了摸它的小脑袋,它也不反抗。

  性格温顺,与普通猴儿好上太多。

  “金丝猴儿!”

  “它们跟你很熟诶!”

  “嗯,也不算。”

  两人牵着马继续往里走,不知何时,又跳来两只成年的金丝猴儿,坐在马背上。

  ……

  此刻,莫家军余孽那烟杆老头,正带着领头追杀苏小楼的青年,在那湖边寨子中。

  “阿爷,东西都被圣火教和澜冰岛的人拿走了,我们还来这作甚?”

  那青年不解问道。

  烟杆老头嗒吧抽了两口,吐出烟圈,用烟杆敲了敲青年的脑袋,语重心长道:“小慕容,以后行事,万不可鲁莽!”

  兴是见到了满地的尸体,可想当时争夺之激烈,才有如此说法。

  青年摸了摸被敲处的脑袋,跟着烟杆老头进了阁楼。

  烟杆老头一掌打开了案桌,将烟杆递给那叫慕容的青年。

  双掌运起雄厚的内力,不断在蓄力,然后劈在了案桌后的石墙上。

  在石墙上留下了两个深深的掌印,掌印处的石块向后凹陷下去。

  只听得刺耳的摩擦之声,从阁楼大厅正中央升起一方石柱。

  大约七尺高后,才停下。

  石柱中间被掏空,里面放着一物,一根明晃晃的如同钥匙一般的金属棒。

  慕容忍不住问道:“阿爷,这是何物?”

  烟杆老头将金属棒收起后,拿过烟杆,轻叹道:“这是留给你们最后的退路!”

  ……

  真正的石涧崖确实在那三个大字下的山谷中,崖高千丈,怪石嶙峋。

  谷中潮湿,并未生长树木,有人为开凿痕迹。

  老太监蔡明带着十一个义子在山中找了十来天才寻到。

  见眼前堆积如山的木箱,其中一人用长枪挑开了一个,里面露出金灿灿的金条,也是瞪大了眼睛。

  拿起一根金条到了蔡明跟前,激动行礼道:“义父,果然是西夏宝藏!”

  老太监似乎不屑一顾,冷哼一声后,一马鞭将那义子抽倒在地。

  顿时那义子脸上被打出一条血痕,却不敢发出半点声响,连忙跪倒在地,没了刚才的激动之色。

  “彦君,你说说,咱家为何抽他?”

  那如女人妖娆般的太监出列,看了看堆积如山的木箱,心中忽然有了计较,抱拳肯定道:“西夏宝藏,是假!”

  老太监闻言,赞许的点点头。

  假的,其余人无不震惊,可这黄金是实实在在!

  “看来咱家的这些义子也不全是蠢牛木马,哈哈……”

  山间飘散着大太监蔡明瘆人的尖锐笑声。

  ……

  木南湖边最偏远的一个小镇,开南镇。

  燕云十六州未被收复的时候,开南镇是一个繁华的码头小镇,是经十万雪山出关的一条比较安全的商道。

  从关内往关外运送茶叶、盐、瓷器、丝绸等贵重商品,交换关外白银和黄金等带回关内。

  随着燕山山脉、木南山脉以南变为大夏固有领土后,都走平坦的玉门关和铁门寒关。

  开南茶马古道逐渐被人遗忘,开南镇也逐渐没落。

  上百年时间,原本设施完善的开南码头,也变得残破不堪,只停放着几艘小渔船。

  只是,当一片黑压压的东西从远处湖里冒出来,吸引了湖边打鱼之人注意。

  左右相传,镇中好事者纷纷聚在码头看个稀奇。

  原本宁静的小镇,竟然热闹起来。

  靠近了才看得清,是一艘艘巨大的楼船,足足有五六十艘之多。

  这让没见过世面的镇民大为震撼。

  首先靠船台的楼船,下来许多手持兵器之人,驱赶镇民。

  有敢多言者当即被斩杀,见死了人,一时间化作鸟兽,散了个干净。

  然后大批骑着马,身穿特殊统一服装的人开始逐一下船,每艘船不下百人,竟然也有五六千人。

  一张绣着红色烈火的旗帜在镇中升起,赫然是分布在大夏南北的反教圣火教。

  圣火教源自被大夏灭国的北梁,一直致力反夏复梁,在大夏历史许多重要的节点上,都给大夏带来过沉重的灾难和打击。

  所以圣火教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对它的围剿从未停过。

  不过,由于圣火教历史悠久,行事隐秘,信徒分布广泛,基石坚固。

  如同野草一般,朝廷花费很大代价剿灭之后,又会在春风里发芽重生。

  选择此时如此兴师动众进入十万雪山,也是对西夏宝藏势在必得。

  ……

  两天后,十万雪山内,开南茶马古道深处。

  锦衣卫副指挥使石白书收到信鸽传信后,紧锁的眉头才舒展开。

  一眼看去,平缓的山坡上搭着无数个灰色的帐篷。

  镇北军黑色的龙旗显得格外显眼。

  中军大帐内,石白书匆匆而入。

  一个身穿儒袍中年在沙盘前与众参将仔细研究着。

  儒袍中年人看着石白书递过来的纸条,也颇感到棘手。

  “石指挥使,消息可准确?”儒袍中年人问道。

  石白书肯定答道:“不假,内应传过来的消息。将军可有把握?”

  那中年儒袍硬朗的面孔上露出坚定之色道:“四千对五千,若是寻常乌合之众,倒也无虑,圣火教就另当别论。不过我军占天时地利,也是完全不惧!”

  “临行前,皇爷给我下了密旨,镇北军左天云接旨!”

  儒袍中年人面色一紧,整理下了衣衫,正色跪下高声道:“镇北军安北将军左云天恭请圣安!”

  大帐内其他参将均一一跪地。

  “圣喻:着遭遇圣火邪教部众之军,吾不要活口,皆杀之。杀十人者,普卒升夫,十升百,百升千,千升偏将军;偏将以上战功卓着者,报奏核实后升一级!”

  此言一出,众将哗然,不由得内心火热起来。

  “成何体统,安静!”儒袍中年人低喝一声。

  众参将这才安静下来。

  “左天云接旨,定不负圣上所托!”儒袍中年人又跪拜三下。

  “左将军请起,各位将军也请起。”

  石白书说完,递给左天云一张蜡封折子。

  左天云恭敬接过折子。

  正欲打开,石白书却按住他的手,笑道:“将军且慢,这是皇爷给你的密谕!”

  说完,石白书大步离开了中军大帐。

  一众参将见钦差走后,再也抑制不住兴奋相互讨论起来。

  大夏王朝对于武将待遇优厚,同时对于武将的考核升迁也是极其严厉,所有的晋升都以军功为基础,平时想上升是极难的。

  在塞北跟大月族、鞑子打仗,想立,功豁出命也未必能捞到一笔。

  如今对这圣火教这群乌合之众,皇帝亲口许诺如此奖赏,如何不让众将兴奋。

  在案首看着密折的左天云脸色开始变了起来。

  他是夏景六年的恩科进士,是边军中少有的儒将,深受皇恩惠泽。

  密折内容让他也不禁心里发苦,不过瞬间他内心又坚定起来。

  他永远不会忘记,在文华殿上,夏景帝亲自将随身佩戴的宝剑赐予他的场景。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http://www.hlys.cc/35116/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