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我种的……是科技!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时间,在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中,过得飞快。

  青禾村的村民们,如今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新习惯。

  每天天一亮,就揣着手,不约而同地跑到村东南角的地头,跟上朝似的,看“自家”的工程。

  村主任许卫国,依旧是人群中最靓的那个仔。

  他揣着泡了浓茶的宝贝保温杯,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工地外的田埂上。

  这里好似已经成了他的专属“主席台”。

  “都看明白了没?”

  他拧开杯盖,对着氤氲的热气轻轻一吹,然后慢条斯理地抿了一口,那股子派头拿捏得死死的。

  “这就叫模块化施工!懂不懂?”

  “所有零件,都是在工厂里提前做好,用大车拉过来,咔咔几下,一拼,完事儿!”

  周围围着的一群老头子,听得一愣一愣的,不明觉厉。

  许卫国心里那叫一个美。

  这些词儿,都是他前天从许易嘴里偷学来的。

  现学现卖,效果拔群。

  他压根就看不懂那些天书一样的图纸,也分不清什么叫承重梁,什么叫钢结构。

  但他看得懂速度。

  第一天,这里还是一片齐人高的荒草地。

  第三天,巨大的钢铁骨架便已拔地而起,在晨光下,像一头远古巨兽那森然的白色肋骨。

  第五天,闪烁着金属寒光的银白色复合材料板,就基本覆盖了所有骨架。

  一座占地百亩、闪烁着金属寒光的超级温室大棚,就这么硬生生地出现在了所有人眼前。

  从一片荒芜,到主体基本建成。

  只用了一个星期!

  今天,工人们正在吊装最后几片银白色的复合材料板。

  许卫国又抿了一口热茶,感觉这茶都比平时多了几分提神的味道。

  他看着那座庞然大物,觉得那不是农场,那是许易给他这个村主任脸上贴的金,又厚又亮。

  又厚,又亮,走出去都带反光的!

  人群外围,许卫东沉默地站着,脚下已经碾灭了好几个烟头。

  他没有像其他老伙计那样凑上去听许卫国吹牛。

  他的眼神很复杂,有激动,有骄傲,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几乎喘不过气的焦虑。

  口袋里的烟抽完了,他才掐灭最后一个烟头,转身,脚步异常沉重地往村委会走去。

  他想去找儿子问问。

  他想问,这铁壳子下面,到底要种出个什么名堂,才能抵得上这让他想都不敢想的巨大工程建设投资。

  ……

  村委会的办公室里,与外界的喧嚣判若两地。

  许易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流光闪烁,映着他那张古井无波的脸。

  键盘的敲击声轻微而密集,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门外,是建设的巨响,是全村人沸腾的希望。

  门内,他正在为这台即将启动的超级印钞机,注入最核心的灵魂。

  一份影响着青禾村未来的种植名单。

  “吱呀——”

  办公室的旧木门被推开。

  许卫东走了进来,顺手把门关上,隔绝了大部分噪音。

  “还在忙?”

  他走到儿子身后。

  “嗯,规划一下种什么。”许易头也没抬。

  许卫东伸长脖子,只看到屏幕上全是密密麻麻的表格和曲线,一个字都看不懂。

  他沉默了片刻,从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空烟盒,又烦躁地揣了回去。

  “外面那个铁壳子,我看明天就建成了。”

  “你到底要种出个什么金疙瘩,才能填上这个无底洞?”

  “别跟我说还是种那些大白菜、西红柿?”

  “那些是要种,那是基本盘,而且利润也不低。”

  许易终于停下了手里的活,他靠在椅背上,转头看向自己的父亲,“但除了那些之外,我还需要一些高端品种来提高品牌价值和增加利润。”

  他把笔记本转了个方向,正对着许卫东。

  屏幕上,是一张植物的特写图片。

  根茎粗糙,长得跟山里没人要的野萝卜一样。

  “老许同志,你猜猜,这玩意儿,一斤多少钱?”

  许卫东凑近了看,一脸嫌弃:“这不就一破萝卜根子?喂猪猪都嫌弃。送我我都不要。”

  许易没说话,只是伸出了一根手指。

  “十块?”许卫东猜测。

  许易摇头。

  “总不能是一百吧?”许卫东笑了,觉得儿子在逗他玩。

  “不止。”

  许易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这东西,叫山葵。顶级日料店里,专门用来配最贵的生鱼片的。”

  “市场价,看品质,一千二到一千八。”

  许易顿了顿,吐出了最后三个字。

  “一公斤。”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了。

  许卫东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了。

  他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个“破萝卜根”,眼睛瞪得像铜铃。

  “一……一公斤?”他的声音在发颤,“你再说一遍?”

  “一公斤,而且还是有价无市,不是有钱就能随时买到的。”

  许易没给他消化震惊的时间,手指一划,屏幕上换了张图。

  一小撮刚冒头的嫩芽,鲜灵灵的。

  “这个你认识吧,香椿芽。”

  “这我当然认识!”许卫东像是找回了主场,立刻说道,“开春才有,金贵得很!”

  “对,只有开春才有。”许易点了点头。

  “但我们的农场,能让它三伏天长,也能让它大雪天长。”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是头一茬。”

  许卫东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他不是傻子。

  他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太明白“反季节”这三个字的分量了。

  当全天下只有你一家有的时候,所有人都求着你卖,那价格……

  不就是你说了算吗!?

  许易的手指,继续滑动。

  一张又一张图片,如同重锤,一下下地砸在许卫东那早已被震撼到麻木的神经上。

  “冰草,一种网红菜,叶子上像挂着一层冰晶,吃起来跟冰块一样脆。高端西餐厅抢着要,一斤几十上百。”

  “白芦笋,欧洲人管它叫‘白色黄金’,‘能吃的象牙’。种植过程全程不能见光,极其精贵,价格是市面上普通绿芦笋的三到五倍。”

  “还有这个,指橙,澳洲来的,切开里面像鱼子酱一样,一小盒就能卖几百块……”

  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名字。

  一张又一张让他眼晕的图片。

  每一个名字后面,都跟着一个让他心脏狂跳,让他头皮发麻的天价!

  他感觉自己坚守了一辈子的世界观,正在被自己儿子用鼠标和键盘,一下,一下,砸得粉身碎骨。

  他这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伺候了一辈子庄稼。

  他以为自己最懂土地,最懂种地。

  可现在,他看着屏幕上的这些“金疙瘩”,再想想自己种了一辈子的那些东西。

  他发现,自己才是个睁眼瞎。

  他种的那些,跟儿子屏幕上的这些一比,简直就是地里的土坷垃!

  “这些……这些金贵玩意儿……”

  许卫东的声音抖得更厉害了,他伸出那只布满老茧的手,想去摸一下屏幕,又猛地缩了回来,仿佛那屏幕烫手。

  “咱们……真的能种活?”

  “老许同志,你以为现在建的那个铁壳子是摆设吗?”

  许易笑了。

  “我们的超级农场,可以创造出超越它们原产地的完美环境。”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而自信,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们种的不是地。”

  “是科技。”
  http://www.hlys.cc/3515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