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唐宫药香遇 >第八章 霜天菊开引旧客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八章 霜天菊开引旧客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入秋后的西市,总带着几分清冽的菊香。巷口老槐树的叶子开始泛黄,风一吹便簌簌落下,铺在青石板路上,踩上去沙沙作响。“晚砚堂”的门楣上,除了杏色幌子,又多了块朱红牌匾,是周先生亲笔题写的“百年好合”,字迹遒劲,还镶了圈细碎的铜钉,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林晚正踩着木梯,往货架顶层摆新做的桂花梨膏,罐身上贴着阿瑶画的小像——她和沈砚并肩站在梨树下,手里捧着瓷罐,旁边还画着摇着尾巴的小狗,笔触稚嫩却满是欢喜。“小心些,梯子晃得很!”沈砚站在梯下扶着梯杆,声音里满是担忧,手里还提着刚温好的红枣茶,“先下来喝口茶歇会儿,这些粗活让阿力来做就好。”林晚笑着回头,发间别着的梨花银簪晃出细碎的光:“马上就好啦,这几罐要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桂花是今早刚采的金桂,香得很,定能卖个好价钱。”

  话音刚落,阿力就扛着个大竹筐跑进来,筐里装满了新鲜的山楂,红彤彤的果子堆得冒尖,还带着晨露的湿气。“林姐姐、沈大哥,快看我买的山楂!东市张老汉家的最后一筐,个个饱满,没有虫眼,用来做山楂梨膏再合适不过了!”他放下筐就擦了擦汗,兴奋地说,“张老汉说,今年霜降来得早,山楂比往年甜三分,熬出来的膏子定能比去年更受欢迎!”林晚从木梯上下来,拿起一颗山楂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水在舌尖爆开,带着秋日的清爽:“确实甜!阿力,你去把山楂洗干净,去核去蒂,我和沈大哥熬桂花梨膏,等会儿咱们再合做山楂膏,正好赶在重阳节前上架,给老人们当节礼。”阿力响亮地应了一声,提着筐就往后屋走,脚步轻快得像阵风。

  刚忙活没多久,就听见门口传来熟悉的笑声:“晚砚堂的梨膏香,隔着三条街都闻见了!林丫头,沈小子,你们的好日子,我可没迟到吧?”林晚抬头一看,只见坊正李大叔提着个食盒走进来,食盒上雕着精致的缠枝莲纹,一看就是上等木料做的。李大叔身后跟着个穿青布长衫的老者,须发皆白,精神矍铄,手里拄着根枣木拐杖,拐杖顶端雕着个小小的梨膏罐,正是张木匠的手艺。“李大叔!孙老丈!你们怎么来了?”林晚连忙上前迎接,沈砚也放下手里的木勺,笑着拱手问好。孙老丈是西市最年长的商户,开了三十年的笔墨铺,德高望重,上次开业时他特意送来一方端砚,说是给“晚砚堂”添些文气。

  李大叔打开食盒,里面放着两碟精致的点心,一碟是桂花糕,一碟是菊花酥,还冒着淡淡的香气:“这是内人今早刚做的,给你们尝尝鲜。我和孙老丈是来给你们送喜讯的——今年西市的‘秋实会’,坊里商议着让你们‘晚砚堂’当主理商户!”林晚愣了一下,“秋实会”是西市每年重阳节前举办的盛会,各家商户都会拿出招牌货品比拼,主理商户不仅要统筹全局,还要拿出压轴的展品,是西市商户最高的荣誉。孙老丈捋着胡须笑道:“你们‘晚砚堂’开业不过半年,就凭着好手艺和好名声赢得了街坊们的认可,张大户家的老夫人还特意托人来说,要不是你们的梨膏,她的咳嗽到现在都好不了。这主理商户,你们实至名归!”

  沈砚刚要推辞,李大叔就摆了摆手:“别忙着拒绝!这是坊里十几家老字号商户一起商议的结果,连隔壁东市的商户都听说了你们的名声,特意托我问,能不能在秋实会上也摆个摊位。你们就放心应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坊里的商户都愿意搭把手!”林晚看着沈砚,眼里满是期待,沈砚回握住她的手,笑着点头:“既然是坊里的信任,那我们就应下了!秋实会的压轴展品,我们就做‘四季养生膏’,春用桃花,夏用莲子,秋用桂花,冬用雪梨,正好对应四季,也符合我们‘晚砚堂’养生的理念。”孙老丈眼睛一亮,连连称赞:“好主意!四季养生,既雅致又实用,定能压得住场!”

  送走李大叔和孙老丈,林晚兴奋得原地转了个圈,拉着沈砚的手说:“我们终于能让‘晚砚堂’被更多人知道了!我还要做些养生茶包,搭配着膏子卖,再让阿瑶画些四季的插画贴在包装上,肯定好看!”沈砚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都听你的。不过秋实会还有半个月,咱们得好好筹划筹划。我下午去太医院问问恩师,有没有适合秋季养生的配方,再匀些上好的药材回来。你在家和阿力先把山楂膏熬出来,顺便想想秋实会的摊位怎么布置。”林晚用力点头,转身就往厨房跑:“我这就去熬山楂膏!对了,王婆说今天会送新熬的鸡汤来,咱们中午喝鸡汤,下午有力气干活!”

  中午时分,王婆果然提着个保温的陶壶来了,还带来了她的小孙子毛豆。毛豆穿着件虎头鞋,手里攥着个木雕的小车,一进门就扑到林晚身边,奶声奶气地喊:“林姐姐!我娘说你要当新娘子了,给你带了喜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颗用红纸包着的糖,塞进林晚手里。王婆笑着拍了拍毛豆的屁股:“别闹着林姐姐干活。这鸡汤我加了当归和黄芪,给你们补补力气,秋实会可是个累人的活。对了,我听说你们要当主理商户,特意来问问,要不要我帮着照看摊位?我汤铺让儿子盯着,肯定能帮上忙。”林晚接过陶壶,心里暖融融的:“谢谢王婆!摊位布置肯定要麻烦您,等会儿我画个草图,咱们一起商量怎么弄。”

  正说着,门口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一个穿藏青色锦缎的公子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仆役,手里提着个精致的木盒。林晚抬头一看,顿时愣住了——竟是上次在铺子里闹事的李府仆役的主子,李公子。李公子上次因为仆役腹痛的事,还特意来给“晚砚堂”赔过罪,后来也成了铺子里的常客。“林掌柜,沈医官,别来无恙?”李公子拱手笑道,脸上没有了往日的傲气,多了几分谦和,“我今日来,是想请你们帮个忙。”沈砚请他坐下,倒了杯桂花茶:“李公子客气了,有什么事尽管说,若是我们能帮上忙,定不会推辞。”

  李公子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株枯萎的植物,叶子呈锯齿状,根部发黑,还带着些许泥土。“这是我家后院种的‘醒神草’,原本是用来给老夫人安神的,可不知怎么回事,这几日突然枯萎了,老夫人的失眠症也加重了,太医院的院正来看过,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我想起沈医官医术高明,林掌柜见多识广,特意来请你们去看看。”林晚拿起那株醒神草,仔细闻了闻,根部有股淡淡的异味,不像是自然枯萎的味道。沈砚也凑过来查看,指尖捏了点根部的泥土,放在鼻尖闻了闻:“这泥土里有股硫磺的味道,怕是有人在土里埋了硫磺,导致醒神草枯萎。老夫人的失眠症,或许也和这硫磺有关,硫磺的气味会影响心神,导致失眠多梦。”

  李公子脸色一变,猛地站起身:“竟有此事!我家后院除了几个老仆,很少有人进出,是谁敢在我家后院动手脚?”沈砚安抚道:“李公子先别急,我们先去看看老夫人的情况,再去后院查探。林晚,你带上银针和解毒的药材,我带上脉枕和药囊,咱们现在就去李府。”林晚点点头,快速收拾好东西,跟着李公子往李府走去。李府离西市不远,是一座精致的四合院,院子里种着不少菊花,开得正艳,可后院的醒神草却一片枯萎,与周围的景致格格不入。

  走进老夫人的房间,一股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老夫人躺在床上,面色苍白,眼神浑浊,见到沈砚和林晚,勉强笑了笑:“沈医官,林姑娘,又要麻烦你们了。”沈砚上前给老夫人诊脉,片刻后沉声道:“老夫人脉象虚浮,心神不宁,确实是硫磺之气侵扰所致。不过好在时间不长,还未伤及根本,我给您开一副安神汤,再让林晚给您施针,明日就能好转。”林晚也上前,用银针在老夫人的百会、神门等穴位施针,手法娴熟利落。老夫人闭上眼睛,不一会儿就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显然是睡着了。

  走出房间,李公子压低声音问:“沈医官,我家后院的硫磺,会不会是有人故意放的?”沈砚走到后院的醒神草旁,蹲下身仔细查看,发现泥土里有明显的挖掘痕迹,而且硫磺是集中埋在醒神草的根部,显然是人为的。“看这痕迹,应该是近几日埋的。李公子最近有没有得罪什么人?”李公子皱着眉头想了想:“前几日我父亲因为漕运的事,和城西的王大户起了冲突,王大户还放话说要给我们李家点颜色看看。难道是他干的?”林晚突然指着不远处的墙角说:“李公子,你看那里!”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墙角有一枚掉落的玉佩,玉佩上刻着“王”字,显然是王大户家的信物。

  李公子捡起玉佩,气得脸色铁青:“果然是他!我这就去京兆府告他!”沈砚连忙拦住他:“李公子别急,仅凭一枚玉佩,证据不足。不如我们先不动声色,等秋实会的时候,让他自露马脚。”林晚也点头道:“沈兄说得对。秋实会是西市的盛会,王大户肯定会参加,我们可以在会上设个局,让他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到时候人证物证俱在,他想抵赖都难。”李公子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好!就听你们的!秋实会的事,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回到“晚砚堂”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阿力已经把山楂膏熬好了,装在一个个精致的瓷罐里,还贴上了阿瑶画的山楂插画,格外好看。林晚和沈砚把秋实会的筹划方案和阿力、王婆说了,几人围坐在桌前,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王婆说要在摊位上摆上四季的鲜花,既好看又应景;阿力说要请周先生的学童来吆喝,增加人气;沈砚说要准备些免费的试吃品,让更多人知道“晚砚堂”的手艺;林晚则说要做些精致的礼盒,方便客人送礼。夜色渐深,“晚砚堂”的灯光却依旧明亮,映着几人忙碌的身影,也映着他们对秋实会的期待。林晚看着身边的沈砚,看着热情的王婆和阿力,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无论秋实会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而“晚砚堂”的故事,也将在这个金色的秋天,写下更精彩的篇章。
  http://www.hlys.cc/3541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